CN211372655U - 厨房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厨房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2655U
CN211372655U CN201921484995.8U CN201921484995U CN211372655U CN 211372655 U CN211372655 U CN 211372655U CN 201921484995 U CN201921484995 U CN 201921484995U CN 211372655 U CN211372655 U CN 211372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heat exchanger
outlet channel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49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亚裙
余丙松
郭俊杰
李昂
傅海峰
朱启惠
赵艳凤
崔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849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2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2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2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和吸油烟组件,所述空气调节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路相连通,所述吸油烟组件包括有风机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集成在所述吸油烟组件上,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出风通道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集成在吸油烟组件上,系统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时无需独立安装空调外机,安装更为方便,此外,该空调系统将空气调节组件的第一换热器安装在吸油烟组件的出风通道内,排入出风通道的烟气能够带走第一换热器的热量或者对第一换热器进行加热,进而提升空调能效。

Description

厨房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厨房是人们进行烹饪的主要场所,厨房空气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烹饪者的心情,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厨房闷热的环境给烹饪者带来很大的不适感,为此,人们发明了各种厨房空调,以对厨房空气进行降温。
现有的厨房空调基本形式和普通空调没有大的区别,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外机分体式,即外机位于室外,内机位于室内,内、外机各具有一个电机风扇,内外机分体式的厨房空调连接方式需要通过管路连接,需在墙上开孔,破坏装修,外面需挂一个外机,结构不够紧凑,整体不够美观。另一种是内外机为一体式结构,其可以使用一个双轴电机,也可以使用两个电机,内外机一体机通常包括移动空调和窗机,移动空调使用的时候,需要人工连接散热软管,并将软管放到窗外,使用不方便;窗机则需要在墙上开一个方形的、面积较大的孔,将机器放进去,不用的时候可以搬出来,在墙体上留下一个方孔,虽然可以用其它东西堵上,但既麻烦又破坏装修。
现有厨房空调的外机均安装在室外,不仅结构不够紧凑,而且安装也较为麻烦。此外,由于厨房空间有限,厨房空调的体积不能过大,因此,厨房空调的散热存在较大问题,厨房空调使用过程中若不能及时散热,则会大大降低空调的能效。然而,现有的厨房空调与吸油烟机相互独立工作,两者无法联动,厨房空调产生的热量无法通过吸油烟机的风机向室外排出,因此,如何通过吸油烟机排出厨房空调产生的热量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厨房空调系统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厨房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换热效果好的厨房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油烟组件和压缩机,所述吸油烟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压缩机置于所述壳体内。压缩机安装在烟机壳体内,充分地利用了烟机壳体内空间,使整体结构紧凑;免于室外操作,降低安装风险;也方便管路结构连接,降低成本;压缩机与烟机集成为一个噪声源,压缩机的震动与烟机的噪音部分抵消,在壳体的密封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烟组件具有排烟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烟组件具有进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烟组件还包括与排烟通道连通的进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通道有一个入口和多个分叉出口,或者存在至少一个与之并联的第二排烟通道。将纯油烟机工作模式和烟机空调模式分开,延长空调组件的使用寿命;压缩机只在空调模式下工作,降低纯油烟机工作模式至少3分贝的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通道有至少两个分叉进烟口和一个出烟口,或者存在至少一个与之并联的第二进风通道。在前端将烟气分通道处理,有助于延长后端部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烟组件还包括与排烟通道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有至少两个分叉进烟口和一个出烟口,或者存在至少一个与之并联的第二进风通道。油烟通过不同路径排出的过程,伴随不同的空气调节系统运行模式,提高系统整体的使用性能和延长设备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油烟净化装置。经过滤后排出的气体,油烟含量可降低80-90%,有利于延长后端部件至少1.5倍的使用寿命和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吸油烟组件具有热交换组件。空气调节组件充分利用油烟机本身排风的能力,提高空气调节组件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烟组件具有热交换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油烟净化装置置于所述吸油烟组件内。该净化装置可以提供油烟的油脂分离度,将油烟过滤干净后再经过换热装置,可以极大的提高换热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油烟净化装置是机械滤网、湿式净化、静电净化、等离子净化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安装位置的结构特点,安装位置的油烟浓度,颗粒度等有针对的选择净化装置,或净化装置的组合,提高系统整体的净化能力,减少油烟对系统的伤害,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所述壳体包括风机外罩,所述压缩机安装在风机外罩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置于吸油烟外壳内,系统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时无需独立安装空调外机,安装更为方便安全,吸油烟组件还具有热交换组件,压缩机与热交换组件之间的距离更近,缩短了冷媒管路,方便冷媒管路的连接,减少了压缩机与换热组件间能量的消耗,方便利用烟机的风力提高换热效率,压缩机与烟机两个噪音源的并且减少了噪音源,也有利于震动的抵消。
附图说明
空气调节组件1、机壳10、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内机103、室内回风口10301、室内出风口10302、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13、第一换热单元131、第二换热单元132、热水出口1301、冷水入口1302、冷媒进口133、冷媒出口134、螺旋叶片131、叶轮132、冷媒管路14、进风口15、新风出口16、通风口160、第一出风口 1601、出风管路160121、第二出风口1602、风机161、第一风机1611、第二风机1612、新风风机1613、第一风扇16111、第二风扇16112、风扇电机16113、第一通风口16011、第一送风管16012、第二通风口16021、第二送风管16022、滤网16023、第一滤网160231、第二滤网160232、摆页组件16024、通风口电机16025、丝杠16026、摆页16027、伸缩波纹管16028、出风管16029、调节阀门16030、通风孔16031、出风装置160310、出风口160311、出风通道160312、通风管160300、风速传感器16032、第一新风通道16051、第二新风通道16052、导流组件162、导风管1621、风道1622、防烟宝1623、四通阀 17、节流阀18、干燥过滤器1801、毛细管1802、新风净化装置19 吸油烟机组件2、烟机壳20、风机架2001、装饰罩2002、夹层2003、风机组件21、第一风机2101、第二风机2102、电磁阀2103、第一风机组件2104、第二风机组件2105、第一出风口21011、第二出风口21012、风机外罩211、集烟罩212、集烟区域2121、进风区域2122、排风通道2123、排风孔2124、导风件2125、第一导风壁212531、第二导风壁212532、第三导风壁212533、内部风道2126、悬挂杆2127、导烟板进风口2128、导烟板出风口2129、风机内部排风通道213、风机内部新风通道2131、风门2132、风机外部排风通道214、电机215、叶轮底盘2150、电磁感应线圈21501、叶轮2151、中盘2152、蜗壳216、蜗壳内腔2160、中空通道21601、风机系统21’、排烟通道22、引射通道2201、引射装置22011、第一排烟通道221、第二排烟通道222、进风通道23、第一进风通道231、第二进风通道232、排烟管24、外排通道2401、排风口241、第三换热器25、换热管250、进水口251、出水口252、导烟板26、风机出风罩27、第一喷淋头281、第二喷淋头282切换阀3、第一风阀301、第二风阀302、第一储液袋3101、第二储液袋3102、连接管 3103、驱动泵3104、驱动电机3201、阀片3202、开关阀3203、电磁切换阀3301、磁性阀片3302、第一电磁体3303、第二电磁体3304、第一弹性体3305、第二弹性体3306、卷帘式切换阀3401、卷帘式阀体3402、止挡件3403、止挡件电机34031、止挡件丝杆 34032、止挡件螺套34033、第一切换阀3501、第二切换阀3502、驱动机构3503、平移阀片3504、第一阀片3601、第二阀片3602、转轴3603、电机转子3604、转动阀片3701、单向阀3801、风道切换阀3901 净化装置4、超声波清洗机401、清洗装置4011、转轴机构4032、柔性连接带4033、清洗盘4034、电加热器40341、第一油烟净化装置41、过滤装置410、静电过滤装置4201、正极板42011、静电净化装置4301、正极板外框430171、侧板430173、负极板430174、电加热膜430175、净化复合装置44、换热片4431、高压电源正极4432、高压电源负极 4433 载冷通道5、水管50、热水出水管501、冷水入水管502、水泵51、出水泵511、排水泵512、储水箱52、第一水箱5201、第二水箱5202、水箱5203、热水箱5204、储水盒 5205、集水盘5206、冷凝水托盘52061、接水盒5207、蓄水箱5208、储液容器5209、进液管52091、出液管52092、第一出液管520921、第二出液管520922、喷淋头52093、喷淋管520931、集液盒5210、第一储液容器52101、第二储液容器52102、冷水入口521、热水龙头522、进水口5211、出水口5221、冷凝水排水口5222、冷凝水排水管5223、三通阀53、换热器54、出水管55、冷凝出水管5501、电动推杆5502、喷雾头5503、排水管5504、喷雾器5505、水龙头进水管5510、蓄冷器5601、第一阀门56011、第二阀门56012、第三阀门56013、第四阀门56014 厨房吊顶6、墙体61、地面62、上固定板6231、出风孔62311、下活动板6232、凸块 62321、下活动板通风孔62322、螺杆6234、支撑架6235、支撑脚62351、上栅格板6236、上出风孔62361、下栅格板6237、下出风孔62371、风扇6238、橱柜63、下柜631、上柜632、水槽633、厨房台面634、灶具635、消毒柜636、抽屉637、地暖管64、散热装置6401 热管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另一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吸油烟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8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切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在清洗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在空调启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在空调停止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在第一出风通道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在第一出风通道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在空调和吸油烟机均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在空调和吸油烟机均开启状态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在空调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在空调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在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联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在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脱离时其中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在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脱离时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的在第一出风通道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9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的磁性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的在第二出风通道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3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在第一出风通道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图3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的卷帘式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在第二出风通道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图37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五的在第一出风通道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图39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五在第二出风通道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图4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六在第一出风通道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4为图4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六切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六在第二出风通道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7为图46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七在第一出风通道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9为图48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七在第二出风通道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图50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5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5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1和吸油烟机组件2。其中,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热交换组件12和第二热交换组件13,压缩机11、第一热交换组件12和第二热交换组件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热交换组件12与第二热交换组件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未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热交换组件12为冷凝器,第二热交换组件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热交换组件12为蒸发器,第二热交换组件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风机组件21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排烟通道22,与风机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通道23。油烟机中的风机具有两个功能:既可以作为油烟机的风机达到排油烟的效果,又可以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进风风量,为空调系统热交换提供帮助,达到为厨房供冷或供热的效果。
第一热交换组件12设于排烟通道内。这种设置,第一方面可以为排油烟系统提供烟气排出的通路,第二方面,这种设置简化了第一热交换组件的安装问题,整体结构紧凑,与传统空气调节组件不同,无需在用户房间外部安装装有该热交换组件的室外机,这种结构更有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安装过程叶更安全可靠,第三方面,排烟通道长度大,空间大,为烟气与该第一热交换组件进行热交换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使换热充分,将空气调节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烟道排出,可以更高效的为空气调节组件散热,将空气调节组件的制冷量提高10-15%,营造更凉爽舒适的厨房环境。
排烟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排烟通道221和第二排烟通道222,在分叉口设有切换阀3,通过对切换阀3进行切换能使第一排烟通道221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或者使第二排烟通道222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当风阀在右侧,油烟机单独工作,空调系统不启动;另一种是风阀在左侧,达到排油烟和空气调节同时工作的效果。这样不需要制热或制冷时,热交换组件可以不受油烟污染,有助于提高其工作寿命。
空气调节组件压缩机集成于排油烟系统上,压缩机置于烟机壳体内部,结构上更容易实现油烟机内热交换组件与内机中热交换组件的连接,形成制冷或制热管路,使本装置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换热组件和管路的安装。压缩机位于排油烟系统内,封闭效果好,可以降低其因振动引起的噪音。
为了避免油烟污染第一热交换组件12,在第一排烟通道22内还安装有油烟净化装置4,且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第一热交换组件12的前端,排油烟系统内有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可以提供油烟的油脂分离度,将油烟过滤干净后再经过换热装置,可以极大的提高换热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寿命,经过滤后排出的气体,油烟含量可降低80-90%,有利于环境保护。
空调启动时,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排烟通道22打开,第二排烟通道23关闭,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热交换组件12为冷凝器,第二热交换组件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一排烟通道221,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第一排烟通道221排出,从而提高第一热交换组件12的换热效果,进而利于提升空调能效。
空调停止工作时,吸油烟机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此时,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排烟通道22关闭,第二排烟通道23打开,从风机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排烟通道 23并排出。
排烟通道上安装有防烟宝,防烟宝是指安装在排烟通道上的止逆阀,防止油烟倒灌串味,防止烟道内堆积的病菌等物质重返厨房。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进风通道23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进风通道231和第二进风通道232,在分叉口设有切换阀3,通过对切换阀3进行切换能使第一排烟通道231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或者使第二排烟通道232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当风阀在右侧,油烟机单独工作,空调系统不启动;另一种是风阀在左侧,达到排油烟和空气调节同时工作的效果。这样不需要制热或制冷时,热交换组件可以不受油烟污染,有助于提高其工作寿命。
实施例三:
如图3至图6所示,本身实施例中的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1和吸油烟组件2,空气调节组件1整体集成在所述吸油烟组件2上。
其中,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 置于烟机壳体内,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 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空气调节组件1具有新风入口15和新风出口16,在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新风出口16设于吸油烟组件 2上并与厨房室内相连通,空调工作时,可以从新风出口16吹出冷风或者暖风。
本实施例的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风机组件21和设于风机出风口后端的出风通道,风机组件21出风口后端一分为二而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且第一出风通道221的入口与第二出风通道222的入口之间设有切换阀3,切换阀3用来在第一出风通道221与第二出风通道222之间进行风道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与风机组件21出风口相连通,或者使第二出风通道222与风机组件21出风口相连通。第一出风通道221出口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的出口汇合至排风口241。
第一换热器12设于第一出风通道221内,为了避免油烟污染第一换热器12,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还安装有油烟净化装置4,且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从而延长第一换热器12的使用寿命,并利于提高空调能效。第二换热器13设于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之间的风道内。
空调启动时,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 关闭,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排风口241 排出,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利于提升空调能效。
空调停止工作时,吸油烟机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此时,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出风通道222,并进而从排风口241排出。
实施例四:
如图7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1和吸油烟组件2。其中,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 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14上还安装有四通阀(图中未示),通过对四通阀进行切换,可以使空气调节组件1工作在制冷模式或制暖模式,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空调出风口吹向冷风,给厨房降温;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调出风口吹出暖风。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空气调节组件1的内机103安装在厨房吊顶6上方,内机103上开有新风入口15 和新风出口16,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吸油烟组件2的风机外罩211的前侧面上开有与厨房室内相连通的出风口160311,新风出口16通过通风管160300与出风口 160311相连通。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13设于风机外罩211内并靠近出风口160311,压缩机11也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从而使系统结构更为紧凑。
本实施例的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风机组件21和设于风机后端的出风通道,风机组件21后端一分为二而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且第一出风通道221 的入口与第二出风通道222的入口之间设有第一风阀301,第一风阀301用来在第一出风通道221与第二出风通道222之间进行风道切换。第一出风通道221出口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的出口汇合至排风口241,且第一出风通道221的出口与第二出风通道222的出口之间设有第二风阀302,第二风阀302用来在第一出风通道221与第二出风通道222 之间进行风道切换。
第一换热器12设于第一出风通道221内,为了避免油烟污染第一换热器12,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还安装有油烟净化装置4,且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使得油烟到达第一换热器12之前得到净化,从而延长第一换热器12的使用寿命,并利于提高空调能效。
空调启动时,通过第一风阀301和第二风阀302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经通过蒸发器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排风口241排出,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利于提升空调能效。
空调停止工作时,吸油烟机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此时,通过第一风阀301和第二风阀302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出风通道222,并进而从排风口241排出。
实施例五: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 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 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此外,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省去了空调外机,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更为方便。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风机组件21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出风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在分叉口设有切换阀3,通过对切换阀3进行切换能使第一出风通道221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此时,第一出风通道221 打开且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或者,切换至使第二出风通道222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此时,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且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
本实施例的切换阀3包括第一储液袋3101、第二储液袋3102、用来连通第一储液袋与第二储液袋的连接管3103以及安装在该连接管上的驱动泵3104,驱动泵3104驱动流体在第一储液袋3101、第二储液袋3102之间流动,在第一储液袋3101储满流体的状态下,第一储液袋3101隔离在第一出风通道221与风机组件21出风口之间而使第二出风通道222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在第二储液袋3102储满流体的状态下,第二储液袋 3102隔离在第二出风通道222与风机组件21出风口之间而使第一出风通道221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
在第一出风通道22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2和油烟净化装置4,且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由此,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再流向第一换热器12,避免第一换热器12因受油烟污染而降低换热效果。
空调调节组件1还具有新风入口15和新风出口16,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新风出口16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并与厨房内部空间相连通。
另外,空气调节组件1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风扇16111、第二风扇16112,第一风扇16111和第二风扇16112在风扇电机16113驱动下同步转动,且第一风扇16111和第二风扇16112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后侧。
空调正常启用模式下,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风机组件21出风口排出的油烟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流向第一换热器1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的油烟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蒸发器被第一出风通道221内油烟加热,油烟最终通过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同时,新风出口16为厨房提供暖风。
如图2所示,空调停止工作的模式下,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 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出风通道222并排出。
实施例六:
如图13所示,其中,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 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此外,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省去了空调外机,结构更为紧凑。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风机组件21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在出风通道内设有净化部件4和第一换热器12,且净化部件4设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吸油烟组件2还包括有用来对净化部件4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
本实施例的清洗装置为超声波清洗机401,空气调节组件1的冷凝水出水口通过冷凝出水管5501与超声波清洗机401相连通,净化部件4能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留在出风通道内或者离开出风通道并伸入所述超声波清洗机401内部。具体地,超声波清洗机401 顶部开口,净化部件4设于超声波清洗机401的正上方,驱动件为安装在出风通道壁上的电动推杆5502,净化部件4在电动推杆5502的驱动下作上下运动。此外,为了提高清洗效果,在冷凝出水管5501的头部安装有能向超声波清洗机401内部喷雾的喷雾头 5503。
清洗结束后,超声波清洗机401内的脏水需要排出,本实施例中,超声波清洗机401具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排水管5504与吸油烟组件2的蜗壳内腔2160相连通,从排水口流出的水最终能流入油杯(图中为示)内。
本实施例中,出风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在分叉口设有切换阀3,通过对切换阀3进行切换能使第一出风通道221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或者使第二出风通道222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本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12设于第一出风通道221内。
空调调节组件1还具有新风入口15和新风出口16,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新风出口16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并与厨房内部空间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风机16111、第二风机16112,第一风机16111和第二风机16112在风扇电机16113驱动下同步转动,且第一风机16111 和第二风机16112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后侧。
如图13所示,空调正常启用模式下,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 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利于提升空调能效。
如图14所示,清洗模式下,电动推杆5502驱动净化部件4向下运动至超声波清洗机401内部,超声波清洗机401开始对净化部件4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电动推杆5502 再带动净化部件4向上运动至超声波清洗机401外部。
此外,空调停止工作时,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出风通道222并排出。
实施例七:
如图15所示,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 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此外,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省去了空调外机,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更为方便。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第一风机2101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出风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在分叉口设有进行风道切换的切换阀3,通过对切换阀3进行切换能使第一出风通道221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或者使第二出风通道222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安装有第二风机2102,第一风机2101与第二风机2102相流体连通。具体地,第一风机2101和第二风机2102均为离心风机且同轴设置,第一风机2101与第二风机2102相互串联。
第一风机2101的转轴与第二风机2102的转轴之间安装有电磁阀2103,在电磁阀2103开启状态下,第一风机2101的转轴和第二风机2102的转轴通过电磁阀2103相连而能同步转动,在电磁阀2103关闭状态下,第一风机2101的转轴与第二风机2102的转轴相互脱离。
本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12安装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且第一换热器12位于第二风机2102的后端,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还安装有油烟净化装置4,该油烟净化装置4 设于第一风机2101出风口与第二风机2102进风口之间的风道内,由此,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01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再流向第一换热器12,避免第一换热器12 因受油烟污染而降低换热效果。
空调调节组件1还具有新风入口15和新风出口16,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新风出口16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并与厨房内部空间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风扇16111、第二风扇16112,第一风扇16111和第二风扇16112在风扇电机16113驱动下同步转动,且第一风扇16111 和第二风扇16112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后侧。
空调正常启用模式下,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第一风机2101与第二风机2102同步转动,从第一风机2101的出风口排出的油烟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流向第一换热器1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的油烟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如图16所示,空调停止工作的模式下,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同时,第一风机2101与第二风机2102相互脱离,从第一风机210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出风通道222并排出。
实施例八:
如图17和18所示,其中,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14 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此外,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省去了空调外机,结构更为紧凑。
吸油烟组件2包括蜗壳216和安装在蜗壳内部的风机组件21,风机出风口的后端设有出风通道,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第一换热器12设于出风通道内,流经在压缩机11与第一换热器12之间的冷媒能与蜗壳216相换热。
冷媒与蜗壳具有如下两者换热结构。
其中一种换热结构为:在蜗壳216的环壁上形成有散热通道,连接在压缩机11与第一换热器12之间的冷媒管路14从散热通道穿过。
另一种换热结构为:蜗壳216的环壁上形成有中空通道21601,压缩机11与第一换热器12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与中空通道21601相串联,即中空通道内流经有冷媒。
出风通道包括第一出风通道221、第二出风通道222,第一出风通道221与第二出风通道222之间设有切换阀3,通过对切换阀3切换而能使第一出风通道221与风机组件21出风口相连通或者使第二出风通道222与风机组件21出风口相连通。
第一换热器12设于第一出风通道221内,为了避免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的油烟污染第一换热器,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安装有油烟净化装置4,且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
空调调节组件1还具有新风入口15和新风出口16,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新风出口16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并与厨房内部空间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风机16111、第二风机16112,第一风机16111和第二风机16112在风扇电机16113驱动下同步转动,且第一风机16111 和第二风机16112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后侧。
空调正常启用模式下,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同时,冷媒管路14内的冷媒能与蜗壳216相换热,进而利于提升空调能效。
空调停止工作的模式下,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出风通道222并排出。
实施例九: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1和吸油烟机组件2。其中,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 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风机组件21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空气调节组件1的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第一换热器12设于出风通道内。
具体地,出风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在分叉口设有切换阀3,通过对切换阀3进行切换能使第一出风通道221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或者使第二出风通道222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12设于第一出风通道22内。为了避免油烟污染第一换热器12,在第一出风通道22内还安装有油烟净化装置4,且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第一换热器 12的前端,从而延长第一换热器12的使用寿命,并利于提高空调能效。
空调调节组件1还具有新风入口15和新风出口16,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新风出口16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并与厨房内部空间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风机16111、第二风机16112,第一风机16111和第二风机16112在风扇电机16113驱动下同步转动,且第一风机16111 和第二风机16112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后侧。
空调启动时,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 关闭,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利于提升空调能效。
空调停止工作时,吸油烟机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此时,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出风通道222并排出。
实施例十: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图中未示),在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此外,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省去了空调外机,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更为方便。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风机组件21和设于风机出风口后端的出风通道。其中,风机组件21包括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均为离心叶轮,且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同轴设置并同步转动。风机组件21具有两个出风口,其第一出风口21011 形成于第一叶轮上,第二出风口21012形成于第二叶轮上。出风通道包括第一出风通道 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第一出风通道221的入口与第一出风口21011相连通,第二出风通道222的入口与第二出风口21012相连通,第一出风通道221出口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的出口汇合至排烟管24上。
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2和油烟净化装置4,且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由此,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再流向第一换热器12,避免第一换热器12因受油烟污染而降低换热效果。
空调调节组件1还具有新风入口15和新风出口16,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新风出口16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并与厨房内部空间相连通。
系统工作时,以空调制冷模式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风机组件21排出的油烟分别从第一出风口21011和第二出风口21012排入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内,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的油烟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冷凝器的热量后从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实施例十一:
如图22至图25所示,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 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此外,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省去了空调外机,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更为方便。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第一风机组件2104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该第一风机组件2104即为吸油烟风机。出风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在分叉口设有进行风道切换的切换阀3,通过对切换阀3进行切换能使第一出风通道221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或者使第二出风通道222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本实施例的切换阀3包括驱动电机3201和在驱动电机驱动下竖向运动的阀片3202。
本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12安装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还安装有油烟净化装置4,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由此,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再流向第一换热器12,避免第一换热器 12因受油烟污染而降低换热效果。
空气调节组件1具有与室外相连通的新风入口15,新风入口15通过第一新风通道16051与第一出风通道221相连通,在第一新风通道16051内安装有第二风机组件2105,该第二风机组件2105即为新风风机。在第一新风通道16051的出口与第一出风通道221 之间安装有开关阀3203。
空气调节组件1具有与厨房室内相连通的新风出口16,新风出口16设于空气调节组件1的内机上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新风入口15通过第二新风通道16052与新风出口16相连通,在第二新风通道16052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
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风扇16111、第二风扇16112,第一风扇16111和第二风扇16112在风扇电机16113驱动下同步转动,且第一风扇16111 和第二风扇16112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后侧。
如图22所示,第一风机组件2104和第二风机组件2105均开启,空调启动,开关阀3203打开,切换阀3切换至打开第一出风通道221,此时,通常为吸油烟机的小风量工况。油烟通过第一风机组件2104排入第一出风通道221,同时,新风通过第二风机组件2105排入第一出风通道221与油烟汇合,汇合后的混合气流先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然后流向第一换热器1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上述混合气流从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的过程中对冷凝器进行散热,使冷凝器的进风温度降低,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同时,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当然,空调也可以工作在制热模式下,此时,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蒸发器被引入的新风和吸油烟机的排风汇合加热,汇合后的风最终通过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同时,新风出口16为厨房提供暖风。
如图23所示,第一风机组件2104开启,第二风机组件2105关闭,空调启动,开关阀3203关闭,切换阀3切换至打开第一出风通道221,此时,通常为吸油烟机的大风量工况。油烟通过第一风机组件2104排入第一出风通道221,先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然后流向第一换热器1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同时,在制冷模式下,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
如图24所示,空调、第二风机组件2105和开关阀3203均关闭,切换阀3切换至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此时,第一风机组件2104可打开,也可关闭。第一风机组件 2104打开时,油烟通过第二出风通道222排出,与正常的吸油烟机排烟相同;第一风机组件2104关闭时,整个厨房空调系统停止工作。
如图25所示,空调、第二风机组件2105和开发阀3203均打开,切换阀3切换至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此时,第一风机组件2104可打开,也可以关闭。第一风机组件 2104打开时,油烟通过第二出风通道222排出,室外新风通过第一新风通道16051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内,对第一换热器12进行换热,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同样地,空调可工作在制冷模式,也可工作在制热模式,具体不再展开说明。
实施例十二:
如图26至图27所示,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 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此外,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省去了空调外机,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更为方便。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第一风机2101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该第一风机2101即为吸油烟风机。出风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 222,在分叉口设有进行风道切换的切换阀3,通过对切换阀3进行切换能使第一出风通道221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或者使第二出风通道222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本实施例的切换阀3包括驱动电机3201和在驱动电机驱动下竖向运动的阀片3202。
本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12安装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还安装有油烟净化装置4,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由此,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再流向第一换热器12,避免第一换热器 12因受油烟污染而降低换热效果。
空气调节组件1具有与室外相连通的新风入口15,新风入口15通过第一新风通道16051与第一出风通道221相连通,在第一新风通道16051的出口与第一出风通道221 之间安装有开关阀3203。
在第一新风通道16051内安装有第二风机2102,该第二风机2102即为新风风机。第二风机2102既能与第一风机2101相脱离,也能与第一风机2101同步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2101和第二风机2102的电机215共用,且电机215安装在第一风机2101 上。第一风机2101和第二风机2102同轴设置,第一风机2101的转轴与第二风机2102 的转轴之间安装有电磁阀2103。在电磁阀2103开启状态下,第一风机2101的转轴和第二风机2102的转轴通过电磁阀2103相连,此时,第一风机2101和第二风机2102能同步转动;在电磁阀2103关闭状态下,第一风机2101的转轴与第二风机2102的转轴相互脱离,此时,第一风机2101仍能转动,第二风机2102停止转动。
空气调节组件1具有与厨房室内相连通的新风出口16,新风出口16设于空气调节组件1的内机上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新风入口15通过第二新风通道16052与新风出口16相连通,在第二新风通道16052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
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风扇16111、第二风扇16112,第一风扇16111和第二风扇16112在风扇电机16113驱动下同步转动,且第一风扇16111 和第二风扇16112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后侧。
如图26所示,电磁阀2103开启,第一风机2101和第二风机2102在电机215驱动下同步转动,空调启动,开关阀3203打开,切换阀3切换至打开第一出风通道221,此时,通常为吸油烟机的小风量工况。油烟通过第一风机2101排入第一出风通道221,同时,新风通过第二风机2102排入第一出风通道221与油烟汇合,汇合后的混合气流先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然后流向第一换热器1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 为蒸发器,上述混合气流从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的过程中对冷凝器进行散热,使冷凝器的进风温度降低,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同时,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当然,空调也可以工作在制热模式下,此时,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蒸发器被引入的新风和吸油烟机的排风汇合加热,汇合后的风最终通过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同时,新风出口16 为厨房提供暖风。
如图27所示,电磁阀2103关闭,第一风机2101和第二风机2102相脱离,空调和开关阀3203关闭,切换阀3切换至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此时,油烟通过第二出风通道222排出,与正常的吸油烟机排烟相同。
如图28所示,电磁阀2103关闭,第一风机2101和第二风机2102相脱离,空调打开,开关阀3203关闭,切换阀3切换至打开第一出风通道221,此时,通常为吸油烟机的大风量工况。油烟通过第一风机2101排入第一出风通道221,先经油烟净化装置4 净化,然后流向第一换热器1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同时,在制冷模式下,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
实施例十三:
如图29至图33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 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 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此外,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省去了空调外机,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更为方便。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风机组件21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出风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第一出风通道221出口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的出口汇合至排烟管24上,排烟管24连通共用烟道(图中为示)。
在出风通道的分叉口设有在第一出风通道221与第二出风通道222之间进行通道切换的电磁切换阀3。即电磁切换阀3切换至第一出风通道22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时,第一出风通道22打开且第二出风通道23关闭;切换至第二出风通道23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时,第二出风通道23打开且第一出风通道22关闭。
本实施例中,电磁切换阀3301包括驱动电机3201和在电机驱动下转动的磁性阀片3302,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安装有第一电磁体3303,在第二出风通道 222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安装有第二电磁体3304,在第一电磁体3303通电状态下,磁性阀片3302能转动至与第一电磁体3303相吸而关闭第一出风通道221,在第二电磁体3304 通电状态下,磁性阀片3302能转动至与第二电磁体3304相吸而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并且,第一电磁体3303和第二电磁体3304在通电状态下的极性相同并与磁性阀片3302 的自由端的极性相反。如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体3303和第二电磁体3304通电状态下的极性为N极,磁性阀片3302的自由端的极性为S极。
为了对磁性阀片3302关闭时提供缓冲,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弹性体3305,第一弹性体3305邻近所述第一电磁体3303,在磁性阀片3302与第一电磁体3303相吸的同时,第一弹性体3305弹性抵设在磁性阀片3302 上,在第二出风通道222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弹性体3306,第二弹性体3306 邻近第二电磁体3304,在磁性阀片3302与第二电磁体3304相吸的同时,第二弹性体 3306弹性抵设在磁性阀片3302上。
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2和油烟净化装置4,且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由此,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再流向第一换热器12,避免第一换热器12因受油烟污染而降低换热效果。
空调调节组件1还具有新风入口15和新风出口16,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新风出口16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并与厨房内部空间相连通。
如图29所示,空调正常启用模式下,通过电磁切换阀3301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风机组件21出风口排出的油烟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流向第一换热器1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的油烟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蒸发器被第一出风通道221内油烟加热,油烟最终通过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同时,新风出口16为厨房提供暖风。
如图32所示,空调停止工作的模式下,通过电磁切换阀3301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出风通道 222并排出。
实施例十四:
如图34至图38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 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 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此外,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省去了空调外机,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更为方便。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风机组件21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出风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第一出风通道221出口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的出口汇合至排烟管24上,排烟管24连通共用烟道(图中为示)。
在出风通道的分叉口设有能在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之间进行切换的卷帘式切换阀3401。即卷帘式切换阀3401切换至第一出风通道221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时,第一出风通道221打开且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切换至第二出风通道222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时,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且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
本实施例中,卷帘式切换阀3401包括驱动电机3201和在驱动电机3201驱动下能卷起和展开的卷帘式阀体3402,卷起的卷帘式阀体3402转动至第一出风通道221的入口并展开后关闭第一出风通道221,卷起的卷帘式阀体3402转动至第二出风通道222 的入口并展开后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
为了使阀体关闭更为可靠,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入口的通道内壁和第二出风通道222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均安装有止挡件3403,止挡件3403能锁住用来关闭对应出风通道的卷帘式阀体3402。本实施例中,止挡件3403包括止挡件电机34031、止挡件丝杆 34032和止挡件螺套34033,止挡件丝杆34032安装在止挡件电机34031的输出轴上,止挡件螺套34033安装在止挡件丝杆34032上,止挡件螺套34033向前伸出而锁住卷帘式阀体3402,止挡件螺套34033向内缩回而释放卷帘式阀体3402。
为了对阀体关闭提供缓冲,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弹性体3305,在第二出风通道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弹性体3306,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状态下,第一弹性体3305与卷帘式阀体3402相抵,在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状态下,第二弹性体3306与卷帘式阀体3402相抵。
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2和油烟净化装置4,且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由此,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再流向第一换热器12,避免第一换热器12因受油烟污染而降低换热效果。
空调调节组件1还具有新风入口15和新风出口16,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新风出口16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并与厨房内部空间相连通。
如图34所示,空调正常启用模式下,通过卷帘式切换阀3401的切换,使卷帘式阀体3402处于展开状态,此时,卷帘式阀体3402被止挡件3403锁住并与第一弹性体3305 相抵,第一出风通道221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风机组件21出风口排出的油烟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流向第一换热器1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 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 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的油烟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蒸发器被第一出风通道221内油烟加热,油烟最终通过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同时,新风出口16为厨房提供暖风。
如图37所示,空调停止工作的模式下,通过卷帘式切换阀3401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出风通道222并排出。
实施例十五:
如图39至图42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 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 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此外,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省去了空调外机,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更为方便。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风机组件21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出风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第一出风通道221出口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的出口汇合至排烟管24上,排烟管24连通共用烟道(图中为示)。
出风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在分叉口设有第一切换阀3501和第二切换阀3502,第一切换阀3501用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通道221,第二切换阀3502用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并且,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出风通道222处于打开状态,在第一出风通道221打开的状态下,第二出风通道222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切换阀3501和第二切换阀3502均包括有驱动机构3503在和在驱动机构驱动下往复移动的平移阀片3504,并且,第一切换阀3501的平移阀片3504 和第二切换阀3502的平移阀片3504垂直分布且运动方向相互垂直,驱动机构3503可以采用电机驱动等常规驱动结构,在此不展开描述。通过平移阀片3504的往复移动而使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中的其中一个出风通道处于打开状态,另一个出风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为了对阀片关闭提供缓冲,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弹性体3305,在第二出风通道222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弹性体3306,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状态下,第一弹性体3305与平移阀片3504相抵,在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状态下,第二弹性体3306与平移阀片3504相抵。
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2和油烟净化装置4,且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由此,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再流向第一换热器12,避免第一换热器12因受油烟污染而降低换热效果。
空调调节组件1还具有新风入口15和新风出口16,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新风出口16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并与厨房内部空间相连通。
如图39所示,空调正常启用模式下,通过第一切换阀3501和第二切换阀3502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风机组件21出风口排出的油烟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流向第一换热器1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的油烟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蒸发器被第一出风通道221内油烟加热,油烟最终通过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同时,新风出口16为厨房提供暖风。
如图41所示,空调停止工作的模式下,通过第一切换阀3501和第二切换阀3502 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出风通道222并排出。
实施例十六:
如图43至图47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 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 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此外,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省去了空调外机,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更为方便。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风机21组件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出风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第一出风通道221出口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的出口汇合至排烟管24上,排烟管24连通共用烟道(图中为示)。
在出风通道的分叉口设有能在第一出风通道221与第二出风通道222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阀3。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切换阀3包括有能同步转动的第一阀片3601 和第二阀片3602,第一阀片3601和第二阀片3602为一体件且相互垂直,在第一阀片 3601和第二阀片3602的转角处安装有转轴3603,转轴3603安装在电机转子3604上。
在第一阀片3601转动至第一出风通道221入口而关闭第一出风通道221的状态下,第二阀片3602移出第二出风通道222而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在第二阀片3602转动至第二出风通道222入口而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的状态下,第一阀片3601移出第一出风通道221而打开第一出风通道221。即确保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 中的其中一个通道处于打开状态,而另一个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为了对关闭后的第一阀片3601和第二阀片3602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入口的通道内臂和第二出风通道222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均安装有止挡件 3403,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一阀片3601或者第二阀片3602被限位在对应的止挡件3403 上。具体地,该止挡件3403包括止挡件电机34031、止挡件丝杆34032和止挡件螺套 34033,止挡件丝杆34032安装在止挡件电机34031的输出轴上,止挡件螺套34033安装在止挡件丝杆34032上,止挡件螺套34033向前伸出而锁住第一阀片3601或者第二阀片3602,止挡件螺套34033向后缩回而释放的第一阀片3601或者第二阀片3602。
为了对关闭后的阀片提供缓冲,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弹性体3305,在第二出风通道222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弹性体3306,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状态下,第一弹性体3305与第一阀片3601相抵,在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状态下,第二弹性体3306与第二阀片3602相抵。弹性体可以采用弹簧+弹片的结构,弹片与阀片相抵,此为常规结构,不再展开描述。
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2和油烟净化装置4,且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由此,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再流向第一换热器12,避免第一换热器12因受油烟污染而降低换热效果。
空调调节组件1还具有新风入口15和新风出口16,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新风出口16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并与厨房内部空间相连通。
如图43所示,空调正常启用模式下,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 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风机组件21出风口排出的油烟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流向第一换热器1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 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的油烟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第一出风通道221 排出,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蒸发器被第一出风通道221内油烟加热,油烟最终通过第一出风通道 221排出,同时,新风出口16为厨房提供暖风。
如图46所示,空调停止工作的模式下,通过切换阀3的切换,使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出风通道222并排出。
实施例十七:
如图48至图51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 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第一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的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节流阀18,在冷媒管路 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为示)。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
此外,该厨房空调系统将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省去了空调外机,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更为方便。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风机组件21和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出风通道通过分叉口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21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第一出风通道221出口和第二出风通道222的出口汇合至排烟管24上,排烟管24连通共用烟道(图中为示)。
在出风通道的分叉口设有能在第一出风通道22与第二出风通道23之间进行切换的转动阀片3701,在空气调节组件1开启状态下,转动阀片3701转动至打开第一出风通道221并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的位置,在空气调节组件1未开启状态下,所述转动阀片3701转动至关闭第一出风通道221并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的位置。
为了使转动阀片3701关闭更为可靠,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入口的通道内壁和第二出风通道222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均安装有止挡件3403,止挡件3403能锁住用来关闭对应出风通道的转动阀片3701。本实施例中,止挡件3403包括止挡件电机34031、止挡件丝杆34032和止挡件螺套34033,止挡件丝杆34032安装在止挡件电机34031的输出轴上,止挡件螺套34033安装在止挡件丝杆34032上,止挡件螺套34033向前伸出而锁住转动阀片3701,止挡件螺套34033向后缩回而释放转动阀片3701。
为了对转动阀片3701关闭提供缓冲,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弹性体3305,在第二出风通道222入口的通道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弹性体3306,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状态下,第一弹性体3305与转动阀片3701相抵,在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状态下,第二弹性体3306与转动阀片3701相抵。
在第一出风通道221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器12和油烟净化装置4,且油烟净化装置4设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由此,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再流向第一换热器12,避免第一换热器12因受油烟污染而降低换热效果。
空调调节组件1还具有新风入口15和新风出口16,新风入口15与新风出口16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19,新风入口15与室外相连通,新风出口16设于第二换热器13的前侧并与厨房内部空间相连通。
如图48所示,空调正常启用模式下,通过对转动阀片3701进行转动,使第一出风通道221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22关闭,风机组件21出风口排出的油烟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4净化后流向第一换热器12,从而提高第一换热器12 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能效。以空调制冷模式下为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从新风入口15进入的新风制冷后从新风出口16吹出,为厨房提供冷风,同时,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21的油烟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后从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蒸发器被第一出风通道221内油烟加热,油烟最终通过第一出风通道221排出,同时,新风出口16为厨房提供暖风。
如图50所示,空调停止工作的模式下,通过对转动阀片3701进行转动,使第一出风通道221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22打开,从风机组件21排出的烟气进入第二出风通道222并排出。
实施例十八:
如图52所示,本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1和吸油烟组件2,空气调节组件1与吸油烟组件2能够有机结合。
具体地,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之间通过冷媒管路(图中未示)相连通,在冷媒管路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未示)。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空气调节组件1具有外壳10,在外壳10上开有进风口15、第一出风口1601和第二出风口1602,进风口15为与室外相连通的新风进口,外壳10内安装有往第一出风口 1601、第二出风口1602送风的送风风机161,第一换热器12安装在外壳10内部并位于进风口15与第一出风口1601之间的风道内。外壳10安装在厨房吊顶6上方,在厨房吊顶6上开有与第一出风口1601相连通的通风口160,第一出风口1601通过第一送风管16012与通风口160相连通。为了净化新风,在外壳10内安装有新风净化单元19,且新风净化单元19位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使室外新风经过新风净化单元19净化后再进入第一换热器12,并进而从第一出风口1601流出,使进入厨房室内的空气更为清洁。
吸油烟组件2具有排烟通道22,空气调节组件1的第二出风口1602通过第二送风管16022与排烟通道22相连通,在第二送风管16022内安装有第一换热单元131,在排烟通道22内安装有第二换热单元132。为了避免油烟未净化前进入第二换热单元132,本实施例中,在排烟通道22内安装有油烟净化器4,油烟净化器4设于第二换热单元 132的前端。另外,空气调节组件1的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单元131和第二换热单元132合并构成空气调节组件1的第二换热器13,此时,第一换热单元131是第二换热器13的一部分,第二换热单元132 是第二换热器13的另一部分。此外,第一换热单元131和第二换热单元132也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换热单元使用,此时,第一换热单元131即构成空气调节组件1的第二换热器。
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第一出风口1601吹出冷风,给厨房降温;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第一出风口1601吹出暖风。通常,为了给厨房降温,采用制冷模式。在外壳10内部安装有储水盒5205和排水泵51,第一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储水盒5205用来承接形成于第一换热器12上的冷凝水,排水泵51用来将储水盒5205内的冷凝水排出至外壳10外部。
系统工作时,室外新风通过进风口15进入空气调节组件1的外壳10内,一部分新风流经第一换热器12后从第一出风口1601出风,最终从厨房吊顶6上的通风口160吹向厨房内部,另一部分新风从第二出风口1602出风,并流经第二送风管16022内的第一换热单元131,同时,吸入的油烟流经第二换热单元132,并与流经第一换热单元131 的风汇合后从排烟通道22排出。
实施例十九:
如图53所示,本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1和吸油烟组件2,空气调节组件1与吸油烟组件2能够有机结合。
具体地,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 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之间通过冷媒管路(图中未示)相连通,在冷媒管路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未示)。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空气调节组件1具有外壳10,在外壳10上开有进风口15、第一出风口1601和第二出风口1602,进风口15为与室外相连通的新风进口,外壳10内安装有往第一出风口 1601、第二出风口1602送风的送风风机161,第一换热器12安装在外壳10内部并位于进风口15与第一出风口1601之间的风道内。外壳10安装在厨房吊顶6上方,在厨房吊顶6上开有与第一出风口1601相连通的通风口160,第一出风口1601通过第一送风管16012与通风口160相连通。为了净化新风,在外壳10内安装有新风净化单元19,且新风净化单元19位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使室外新风经过新风净化单元19净化后再进入第一换热器12,并进而从第一出风口1601流出,使进入厨房室内的空气更为清洁。
吸油烟组件2包括有排烟通道22、风机外罩211和设于风机外罩下方的集烟罩212,在风机外罩211和集烟罩212的外壁环绕有油烟引射通道2201。空气调节组件1的第二出风口1602依次通过第二送风管16022、油烟引射通道2201与集烟罩212进风口下方的集烟区域2121相流体连通,即第二出风口1602与吸油烟组件2的进风区域相流体连通,第二换热器13设于第二送风管16022内并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另外,本实施例的压缩机11也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
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第一出风口1601吹出冷风,给厨房降温;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第一出风口1601吹出暖风。通常,为了给厨房降温,采用制冷模式。在外壳10内部安装有储水盒5205和排水泵51,第一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储水盒5205用来承接形成于第一换热器12上的冷凝水,排水泵51用来将储水盒5205内的冷凝水排出至外壳10外部。
系统工作时,室外新风通过进风口15进入空气调节组件1的外壳10内,一部分新风流经第一换热器12后从第一出风口1601出风,最终从厨房吊顶6上的通风口160吹向厨房内部,另一部分新风从第二出风口1602出风,并依次流经第二送风管16022内的第二换热器13和油烟引射通道2201进入吸油烟机内部,最终从排烟通道22排出。由于第二出风口1602吹出的风可以起到引射油烟的作用,若在引射动力足够的情况下,吸油烟组件2还可以省去风机,结构更为简洁。
实施例二十:
如图54所示,本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1和吸油烟组件2。其中,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之间通过冷媒管路(图中未示)相连通,在冷媒管路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未示)。空气调节组件1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空气调节组件1具有外壳10,在外壳10上开有进风口15、第一出风口1601和第二出风口1602,进风口15为与室外相连通的新风进口,外壳10内安装有往第一出风口 1601、第二出风口1602送风的送风风机161,第一换热器12安装在外壳10内部并位于进风口15与第一出风口1601之间的风道内。另外,本实施例的压缩机11集成在吸油烟组件2上,具体的,压缩机11置于烟机壳体内。
外壳10安装在厨房吊顶6上方,在厨房吊顶6上开有与第一出风口1601相连通的通风口160,第一出风口1601通过第一送风管16012与通风口160相连通。为了净化新风,在外壳10内安装有新风净化单元19,且新风净化单元19位于第一换热器12的前端,使室外新风经过新风净化单元19净化后再进入第一换热器12,并进而从第一出风口1601流出,使进入厨房室内的空气更为清洁。
吸油烟组件2具有排烟通道22。空气调节组件1的第二出风口1602外接有第二送风管16022,第二送风管16022与排烟通道22汇合成与直通室外或者公共烟道的油烟外排通道2401。第二换热器13安装在第二送风管16022内,在第二送风管16022内安装有能阻止吸油烟组件2排出的油烟流入第二换热器13的单向阀3801。
通过切换四通阀,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下切换,制冷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3为冷凝器,第一出风口1601吹出冷风,给厨房降温;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第一出风口1601吹出暖风。通常,为了给厨房降温,采用制冷模式。在外壳10内部安装有储水盒5205和排水泵51,第一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储水盒5205用来承接形成于第一换热器12上的冷凝水,排水泵51用来将储水盒5205内的冷凝水排出至外壳10外部。
系统工作时,室外新风从进风口15进入外壳10内,并在外壳10内部分成二路,其中一路流经第一换热器12后从第一出风口1601流出,最终从厨房吊顶6上的通风口160 吹向厨房内部,另一路从第二出风口1602流入第二送风管16022,并流经第二换热器 13后通过油烟外排通道2401排出。吸油烟组件2排出的油烟依次通过排烟通道22和油烟外排通道2401排出。由于第二送风管16022的出口安装有单向阀3801,因此,从吸油烟机排出的油烟不会倒灌至空调内部,从而避免空调组件受到油烟污染。

Claims (12)

1.一种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油烟组件和压缩机,所述吸油烟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压缩机置于所述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组件具有排烟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组件具有进风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有至少两个分叉进烟口和一个出烟口,或者存在至少一个与该进风通道并联的第二进风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组件还包括与排烟通道连通的进风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通道有一个入口和至少两个分叉出口,或者存在至少一个与该排烟通道并联的第二排烟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组件还包括与排烟通道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有至少两个分叉进烟口和一个出烟口,或者存在至少一个与该进风通道并联的第二进风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项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组件具有热交换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项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烟净化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组件具有热交换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装置置于所述吸油烟组件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装置是机械滤网、湿式净化、静电净化、等离子净化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921484995.8U 2019-09-06 2019-09-06 厨房空调系统 Active CN211372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4995.8U CN211372655U (zh) 2019-09-06 2019-09-06 厨房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4995.8U CN211372655U (zh) 2019-09-06 2019-09-06 厨房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2655U true CN211372655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4995.8U Active CN211372655U (zh) 2019-09-06 2019-09-06 厨房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26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1707A (zh) * 2019-09-06 2020-01-17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厨房空调系统
CN114440344A (zh) * 2020-10-30 2022-05-0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气流组织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1707A (zh) * 2019-09-06 2020-01-17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厨房空调系统
CN114440344A (zh) * 2020-10-30 2022-05-0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气流组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8645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10360616B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10657529B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10715373A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110701707A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1822704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1625467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1822906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1372655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110645653A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110645654A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5260242U (zh) 厨房空气处理系统
CN212618635U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1625469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KR102690440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1822907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1822908U (zh) 厨房空调系统
KR100834384B1 (ko) 복합 공기조화장치
CN113124455A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4791351U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5523421U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KR102690446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0520193C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20338597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5216363U (zh) 一种出风罩及安装有该出风罩的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