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7150U - 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7150U
CN211367150U CN201922340248.3U CN201922340248U CN211367150U CN 211367150 U CN211367150 U CN 211367150U CN 201922340248 U CN201922340248 U CN 201922340248U CN 211367150 U CN211367150 U CN 211367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island
layer
fiber layer
water purification
composite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02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兵年
马清萍
韩玉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 &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 &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 &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402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7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7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7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涉及生态水治理领域,包括有垂直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生态毯、第一植物纤维层、浮力板和支持层,所述生态毯、所述第一植物纤维层、所述浮力板和所述支持层通过垂直连接柱进行固定;所述生态毯上设有水生植物,所述支持层下悬挂有生物填料;还包括有第二植物纤维层,所述浮岛包括有顶面、底面和四周侧面,所述第二植物纤维层设置于所述四周侧面;还包括有曝气管,促进微生物和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首层的所述生态毯可生长植物,所述微孔或是间隙中附着微生物,水下部分生长水生植物,且可为水生动物提供生活环境,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有利于河道水体的改善和水面的观赏效果;且整体造价低,经济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水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
背景技术
人工浮岛是一中可漂浮于水面,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的一种人工岛,在水处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水面种植景观植物,水下悬挂利于微生物生长的填料,在微生物和植物共同作用,可以净化水质。搭配不同的景观植物,可以提高景观效果,增加附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浮岛的类型主要有干式浮岛和湿式浮岛两大类,其中湿式浮岛又有无框式和有框式,湿式浮岛包括有塑料浮岛、滤料浮岛、椰子纤维网眼浮岛等。
目前,水处理中使用的浮岛以塑料浮板为主,存在的问题:强度不足,如抗大风、大雨、大浪性差;通过扎带等链接,结构不稳定,塑料浮板冬天容易被冻坏;亲水性能差,景观效果差;日常管理繁琐,如植物的运维和收割时,需要在水上进行,人工操作麻烦。椰子纤维网眼浮岛有较大的空隙率和比表面积,有利于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其材质有一定的缓冲性,耐冻胀、积雪,在水生态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纤维丝属于植物纤维,自然条件下容易腐烂,也有用合成树脂纤维包裹植物纤维形成复合浮床,但改复合浮床均造价高,植物未完全覆盖时,观赏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包括有垂直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生态毯、第一植物纤维层、浮力板和支持层,所述生态毯、所述第一植物纤维层、所述浮力板和所述支持层通过垂直连接柱进行固定;所述生态毯上设有水生植物,所述支持层下悬挂有生物填料;还包括有第二植物纤维层,所述浮岛包括有顶面、底面和四周侧面,所述第二植物纤维层设置于所述四周侧面;还包括有曝气管,所所述浮岛包括有设于水面以上的水上部分,和设于水面以下的水下部分,所述曝气管设于所述浮岛的所述水下部分,所述曝气管上设有若干微孔。
较佳地,还包括有水平连接框,所述水平连接柱框包括有横向连接柱和竖向连接柱,所述横向连接柱和所述竖向连接柱交叉设置,所述水平连接框设于所述生态毯与所述第一植物纤维层之间,和/或设于所述第一植物纤维层与所述浮力板之间,和/或设于所述浮力板与所述支持层板之间。
较佳地,所述第二植物纤维层的厚度为1mm-3mm。
较佳地,所述第一植物纤维层与所述第二植物纤维层都可采用棕榈丝层、椰丝层、秸秆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较佳地,所述生态毯、所述浮力板和所述支持层都设有微孔或是间隙。
较佳地,所述支持层包括有数根低碳钢丝,数根所述低碳钢丝垂直交叉设置,形成低碳钢丝网,一层或多层所述低碳钢丝网形成所述支持层。
较佳地,还包括有打桩柱,所述打桩柱一端插入水体底泥,另一端与所述浮岛可拆连接。
较佳地,所述生态毯上设有植物种植孔,所述植物种植孔内设有水生植物。
较佳地,述垂直连接柱包括若干根钢丝,若干根钢丝编织形成所述垂直连接柱;所述垂直连接柱还可采用粘黏物浇筑固化而成。
较佳地,所述浮岛内设有活性碳海绵层、3D网眼布层、高分子复合纤维层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组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首层的所述生态毯可生长植物,所述微孔或是间隙中附着微生物,水下部分生长水生植物,且可为水生动物提供生活环境,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有利于河道水体的改善和水面的观赏效果;且整体造价低,经济性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由于采用所述生态毯、所述浮力板和所述支持层,整体结构较为柔和,不怕相互间的撞击,抗风浪,耐久性较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设置有所述曝气管,为水下部分微生物和植物根部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同化效果,提高其对氨氮、COD、总磷等有机物的处理效果;避免植物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部产生毒害作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所述植物纤维层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空间,并作为缓释碳源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采用所述低碳钢丝网形成的底部所述支持网,耐腐蚀、抗老化,稳固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浮岛;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置于水体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连接框的俯视图。
其中,1-生态毯,2-第一植物纤维层,3-浮力板,4-支持层,5-第二植物纤维层,6-曝气管,7-水平连接框,8-垂直连接柱,9-水生植物,10-打桩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如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包括有垂直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生态毯1、第一植物纤维层2、浮力板3和支持层4,生态毯1、第一植物纤维层2、浮力板3和支持层4通过垂直连接柱8进行固定;生态毯1上设有水生植物9;支持层4 下悬挂有生物填料,可供微生物附着生长;还包括有第二植物纤维层5,浮岛包括有顶面、底面和四周侧面,第二植物纤维层5设置于浮岛的四周侧面。本实用新型首层的生态毯1可生长水生植物9,可直接通过种植孔进行幼苗种植,或是在生态毯上撒种培育种植,水生植物9的根系和部分枝叶至于水下,可为水生动物提供生活环境,微孔或是间隙中附着微生物,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有利于河道水体的改善和水面的观赏效果;且整体造价低,经济性好。
还包括有曝气管6,浮岛包括有设于水面以上的水上部分,和设于水面以下的水下部分,曝气管6设于浮岛的水下部分,用于输送氧气,曝气管6上设有若干微孔,氧气从微孔中输出,为水下部分微生物和植物根部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同化效果,提高其对氨氮、COD、总磷等有机物的处理效果;避免植物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部产生毒害作用。由于采用生态毯1、第一植物纤维层2、浮力板3和支持层4,整体结构较为柔和,不怕相互间的撞击,抗风浪,耐久性较好。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水平连接框7,水平连接柱框7包括有横向连接柱和竖向连接柱,横向连接柱和竖向连接柱交叉设置,形成水平连接框7,水平连接框7设于生态毯1与第一植物纤维层2之间,并设于第一植物纤维层2与浮力板3之间,并设于浮力板3与支持层4板之间,与支持层4结合,进一步保障其稳定性。水平连接框7可采用PVC管,PVC管上设有微孔。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植物纤维层5的厚度为2mm。第一植物纤维层2、第二植物纤维层5 都可选用棕榈丝层、椰丝层、秸秆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生态毯1、浮力板3和支持层4都设有微孔或是间隙,可以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且可用于穿绳悬挂生物填料,或是连接垂直连接柱。
在本实施例中,支持层4选用有数根低碳钢丝编织而成,低碳钢丝耐腐蚀、抗老化,稳固耐用。具体的,数根低碳钢丝垂直交叉设置,形成低碳钢丝网,一层或多层低碳钢丝网形成三维立体支持层4。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打桩柱10,打桩柱10一端插入水体底泥,另一端与浮岛可拆连接。具体的,浮力板3外侧串有钢丝,钢丝一端连接有套管,套管套设在打桩柱10上,从而固定浮岛,还可通过套管固定于驳岸上。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选方案,述垂直连接柱8包括若干根钢丝,若干根钢丝编织形成垂直连接柱8。在其他实施例中,垂直连接柱8还可采用粘黏物浇筑固化而成。造价低,经济性好。
在本实施例中,生态毯上设有植物种植孔,水生植物种植在植物种植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浮岛内还可设有活性碳海绵层、3D网眼布层、高分子复合纤维层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组合。
因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本身的精神或范围。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垂直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生态毯、第一植物纤维层、浮力板和支持层,所述生态毯、所述第一植物纤维层、所述浮力板和所述支持层通过垂直连接柱进行固定;
所述生态毯上设有水生植物,所述支持层下悬挂有生物填料;
还包括有第二植物纤维层,所述浮岛包括有顶面、底面和四周侧面,所述第二植物纤维层设置于所述四周侧面;
还包括有曝气管,所述浮岛包括有设于水面以上的水上部分,和设于水面以下的水下部分,所述曝气管设于所述浮岛的所述水下部分,所述曝气管上设有若干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水平连接框,所述水平连接柱框包括有横向连接柱和竖向连接柱,所述横向连接柱和所述竖向连接柱交叉设置,所述水平连接框设于所述生态毯与所述第一植物纤维层之间,和/或设于所述第一植物纤维层与所述浮力板之间,和/或设于所述浮力板与所述支持层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植物纤维层的厚度为1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植物纤维层与所述第二植物纤维层都可采用棕榈丝层、椰丝层、秸秆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毯、所述浮力板和所述支持层都设有微孔或是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层包括有数根低碳钢丝,数根所述低碳钢丝垂直交叉设置,形成低碳钢丝网,一层或多层所述低碳钢丝网形成所述支持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打桩柱,所述打桩柱一端插入水体底泥,另一端与所述浮岛可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毯上设有植物种植孔,所述植物种植孔内设有水生植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连接柱包括若干根钢丝,若干根钢丝编织形成所述垂直连接柱;
所述垂直连接柱还可采用粘黏物浇筑固化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内设有活性碳海绵层、3D网眼布层、高分子复合纤维层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组合。
CN201922340248.3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 Active CN211367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0248.3U CN211367150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0248.3U CN211367150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7150U true CN211367150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73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0248.3U Active CN211367150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71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4450A (zh) * 2021-01-19 2021-05-14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4450A (zh) * 2021-01-19 2021-05-14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1667U (zh) 微曝气水质净化装置
CN104944593B (zh) 沉水植物种植基质及利用沉水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装置
CN102674556B (zh) 一种提供生境的复合生态浮床
CN201686548U (zh) 一种新型净水生态浮床
US20050183331A1 (en) Super-enhanced aquatic floating island plant habitat
CN100479649C (zh) 一种植物浮岛及其建造方法
CN200959766Y (zh) 多功能草箔水上栽培浮床
JP2008500062A (ja) 超拡大、浮力調整型浮島
CN202415263U (zh) 一种太阳能复合生物浮岛
CN102616934A (zh)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
CN210945026U (zh) 一种水生态修复浮床
CN101148292A (zh) 水上栽培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
CN103011412A (zh) 一种旋转式水生态修复装置及应用
CN208916915U (zh) 复合纤维单位模块及包含其的浮动湿地
CN101306880A (zh) 水上套作栽培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
CN206244512U (zh) 太阳能动力型生态位镶嵌式浮岛
CN110902841A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型生态浮岛
MXPA00012318A (es) Base de resina para cultivo, dispositivo purificador de agua y metodo para utilizar la base de resina para cultivo.
CN201087159Y (zh) 复合生物净化浮床
CN200959767Y (zh) 全塑组合式植物水上栽培浮床
CN201873574U (zh) 集成式人工生态浮岛模块
CN211367150U (zh) 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复合纤维浮岛
CN202625931U (zh)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
CN105875279A (zh) 漂浮式三位一体光伏大棚
CN204474417U (zh) 一种人工水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8

Address after: Room 2028, No.19, Lane 38, Caoli Road, Fengjing tow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5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O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436 4, building 169, three JIANGCHANG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O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 & TE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