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3958U -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33958U CN211333958U CN201922181479.4U CN201922181479U CN211333958U CN 211333958 U CN211333958 U CN 211333958U CN 201922181479 U CN201922181479 U CN 201922181479U CN 211333958 U CN211333958 U CN 2113339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irring rod
- stirring
- main
- base
- rotating dis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搅拌桶,搅拌桶内设置有主搅拌杆,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带动主搅拌杆转动的电机,主搅拌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设置在搅拌桶远离底座的一端;主搅拌杆内设置有超声波发射装置,超声波发射装置与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盘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吸力,将粉尘吸入转动盘内,可减少搅拌桶周围的粉尘。主搅拌杆内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发射器发出超声波,可打散搅拌桶内的水泥颗粒,防止搅拌桶内的物料结块,可提高成品混凝土的均匀程度,有利于提升成品混凝土的质量。挡圈可防止物料从搅拌桶边缘溢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圆盘立轴式强制混凝土搅拌机是最早出现的强制式搅拌机,结构简单,包括上部开口的搅拌桶,和设置在搅拌筒中心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搅拌叶片,搅拌轴由动力机构带动旋转,加入搅拌筒内的物料,在搅拌叶片的强力搅动下,形成交叉的物流,快速进行混合。由于搅拌过程中,搅拌叶片运动的路径是重复的,因此混凝土原料的水泥易出现聚团结块的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成品质量。并且,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在搅拌过程中,物料容易从搅拌桶边缘溢出,在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减少搅拌过程中物料结块、防止物料从搅拌桶边缘溢出、有利于减少搅拌桶周围粉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主搅拌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主搅拌杆转动的电机,所述主搅拌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设置在所述搅拌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主搅拌杆内设置有超声波发射装置,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与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接。
将物料倒入所述搅拌桶内,所述主搅拌杆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对所述搅拌桶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所述转动盘与所述主搅拌杆相连接,所述主搅拌杆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转动盘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吸力,将粉尘吸入所述转动盘内,可减少搅拌桶周围的粉尘。所述主搅拌杆内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在所述主搅拌杆转动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引起高频振动,可打散所述搅拌桶内的水泥颗粒,防止所述搅拌桶内的物料结块,可提高成品混凝土的均匀程度,有利于提升成品混凝土的质量。所述超声波发射器与所述主搅拌杆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搅拌杆的两侧设置有侧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还设置有下搅拌杆;所述侧搅拌杆和所述下搅拌杆均位于所述搅拌桶内。
所述侧搅拌杆设置在所述下搅拌杆上方,所述侧搅拌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搅拌杆两侧。一个所述侧搅拌杆位于另一个侧搅拌杆上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桶靠近所述转动盘的一侧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倾斜设置,所述挡圈位于所述侧搅拌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所述挡圈与所述搅拌桶相连接部分的高度高于所述挡圈靠近所述搅拌杆部分的高度。所述挡圈为倾斜的结构,用于防止物料在搅拌过程中从所述搅拌桶中溢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侧搅拌杆为V字形结构,所述侧搅拌杆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设置在所述侧搅拌杆远离所述主搅拌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搅拌叶位于所述侧搅拌杆靠近所述下搅拌的一侧;所述第二搅拌叶设置在所述侧搅拌杆靠近所述主搅拌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搅拌叶位于所述侧搅拌杆远离所述下搅拌杆的一侧。
所述侧搅拌杆为V字形结构,且所述侧搅拌杆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搅拌叶和所述第二搅拌叶,便于对搅拌桶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由于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桶内的物料容易粘到搅拌桶壁上,所述第一搅拌叶在转动过程中,可对搅拌桶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使得物料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搅拌杆为螺旋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盘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所述转动盘远离所述搅拌桶的一端设置有滤网;所述主搅拌杆靠近所述转动盘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叶,所述转动叶位于所述转动盘内。
所述转动盘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转动盘的上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使得搅拌桶附近粉尘四溢,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容易吸入大量的粉尘,不利于健康。所述转动叶在所述主搅拌杆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转动叶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向上的吸力,将所述搅拌桶周围产生的粉尘向上吸入转动轮内,气体经过所述滤网排出,粉尘被拦截在所述滤网上,有利于减小所述搅拌桶周围的粉尘。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主搅拌杆转动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的主齿轮和与所述主齿轮相啮合的副齿轮,所述主搅拌杆与所述副齿轮相连接。
所述主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电机转动,带动所述主齿轮转动,所述副齿轮与所述主齿轮相啮合,所述主齿轮在转动时,带动所述副齿轮转动,所述副齿轮进而带动所述主搅拌杆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设置在所述搅拌桶的侧壁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支脚,所述搅拌桶通过所述支脚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主齿轮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电机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搅拌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主搅拌杆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转动盘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盘与所述主搅拌杆相连接,所述主搅拌杆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转动盘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吸力,将粉尘吸入所述转动盘内,可减少搅拌桶周围的粉尘。所述主搅拌杆内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在所述主搅拌杆转动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引起高频振动,可打散所述搅拌桶内的水泥颗粒,防止所述搅拌桶内的物料结块,可提高成品混凝土的均匀程度,有利于提升成品混凝土的质量。所述挡圈可防止物料从所述搅拌桶边缘溢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搅拌桶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安装箱;3-搅拌桶;4-超声波发生装置;5-电机;31-转动盘;32-挡圈;33-侧搅拌杆;34-支脚;35-主搅拌杆;36-下搅拌杆;37-出料槽;41-超声波发射装置;51-主齿轮;52-连接杆;311-滤网;331-第一搅拌叶;332-第二搅拌叶;351-连接头;352-副齿轮;353-转动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搅拌桶3,所述搅拌桶3内设置有主搅拌杆35,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主搅拌杆35转动的电机5,所述主搅拌杆35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31,所述转动盘31设置在所述搅拌桶3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所述主搅拌杆35内设置有超声波发射装置41,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41与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接。
将物料倒入所述搅拌桶3内,所述主搅拌杆35在所述电机5的带动下对所述搅拌桶3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所述转动盘31与所述主搅拌杆35相连接,所述主搅拌杆35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转动盘31转动,所述转动盘31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吸力,将粉尘吸入所述转动盘31内,可减少搅拌桶3周围的粉尘。所述主搅拌杆35内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在所述主搅拌杆35转动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引起高频振动,可打散所述搅拌桶3内的水泥颗粒,防止所述搅拌桶3内的物料结块,可提高成品混凝土的均匀程度,有利于提升成品混凝土的质量。所述超声波发射器与所述搅拌杆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搅拌桶3,所述搅拌桶3内设置有主搅拌杆35,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主搅拌杆35转动的电机5,所述主搅拌杆35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31,所述转动盘31设置在所述搅拌桶3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所述主搅拌杆35内设置有超声波发射装置41,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41与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接。
所述主搅拌杆35的两侧设置有侧搅拌杆33,所述搅拌杆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端还设置有下搅拌杆36;所述侧搅拌杆33和所述下搅拌杆36均位于所述搅拌桶3内。所述侧搅拌杆33设置在所述下搅拌杆36上方,所述侧搅拌杆33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搅拌杆35两侧。一个所述侧搅拌杆33位于另一个侧搅拌杆33上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搅拌桶3,所述搅拌桶3内设置有主搅拌杆35,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主搅拌杆35转动的电机5,所述主搅拌杆35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31,所述转动盘31设置在所述搅拌桶3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所述主搅拌杆35内设置有超声波发射装置41,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41与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接。
将物料倒入所述搅拌桶3内,所述主搅拌杆35在所述电机5的带动下对所述搅拌桶3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所述转动盘31与所述主搅拌杆35相连接,所述主搅拌杆35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转动盘31转动,所述转动盘31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吸力,将粉尘吸入所述转动盘31内,可减少搅拌桶3周围的粉尘。所述主搅拌杆35内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在所述主搅拌杆35转动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引起高频振动,可打散所述搅拌桶3内的水泥颗粒,防止所述搅拌桶3内的物料结块,可提高成品混凝土的均匀程度,有利于提升成品混凝土的质量。所述超声波发射器与所述主搅拌杆35转动连接。
所述主搅拌杆35的两侧设置有侧搅拌杆33,所述搅拌杆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端还设置有下搅拌杆36;所述侧搅拌杆33和所述下搅拌杆36均位于所述搅拌桶3内。所述侧搅拌杆33设置在所述下搅拌杆36上方,所述侧搅拌杆33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搅拌杆35两侧。一个所述侧搅拌杆33位于另一个侧搅拌杆33上方。所述搅拌桶3靠近所述转动盘31的一侧设置有挡圈32,所述挡圈32倾斜设置,所述挡圈32位于所述侧搅拌杆33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侧。
所述挡圈32与所述搅拌桶3相连接部分的高度高于所述挡圈32靠近所述搅拌杆部分的高度。所述挡圈32为倾斜的结构,用于防止物料在搅拌过程中从所述搅拌桶3中溢出。
所述侧搅拌杆33为V字形结构,所述侧搅拌杆33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331和第二搅拌叶332,所述第一搅拌叶331设置在所述侧搅拌杆33远离所述主搅拌杆35的一端,所述第一搅拌叶331位于所述侧搅拌杆33靠近所述下搅拌的一侧;所述第二搅拌叶332设置在所述侧搅拌杆33靠近所述主搅拌杆35的一端,所述第二搅拌叶332位于所述侧搅拌杆33远离所述下搅拌杆36的一侧。
所述侧搅拌杆33为V字形结构,且所述侧搅拌杆33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搅拌叶331和所述第二搅拌叶332,便于对搅拌桶3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由于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桶3内的物料容易粘到搅拌桶3壁上,所述第一搅拌叶331在转动过程中,可对搅拌桶3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使得物料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
所述下搅拌杆36为螺旋结构。所述转动盘31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所述转动盘31远离所述搅拌桶3的一端设置有滤网311;所述主搅拌杆35靠近所述转动盘3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叶353,所述转动叶353位于所述转动盘31内。
所述转动盘31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所述滤网311设置在所述转动盘31的上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使得搅拌桶3附近粉尘四溢,工作人员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容易吸入大量的粉尘,不利于健康。所述转动叶353在所述主搅拌杆35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转动叶353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向上的吸力,将所述搅拌桶3周围产生的粉尘向上吸入转动轮内,气体经过所述滤网311排出,粉尘被拦截在所述滤网311上,有利于减小所述搅拌桶3周围的粉尘。
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安装箱2,所述安装箱2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主搅拌杆35转动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内的电机5、与所述电机5相连接的主齿轮51和与所述主齿轮51相啮合的副齿轮352,所述主搅拌杆35与所述副齿轮352相连接。
所述主齿轮51与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电机5转动,带动所述主齿轮51转动,所述副齿轮352与所述主齿轮51相啮合,所述主齿轮51在转动时,带动所述副齿轮352转动,所述副齿轮352进而带动所述主搅拌杆35转动。所述搅拌桶3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出料槽37,所述出料槽37设置在所述搅拌桶3的侧壁上。
所述搅拌桶3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支脚34,所述搅拌桶3通过所述支脚34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所述主齿轮51通过连接杆52与所述电机5相连接。所述主搅拌杆35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351,所述主搅拌杆35通过所述连接头351与所述转动盘3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搅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主搅拌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主搅拌杆转动的电机,所述主搅拌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设置在所述搅拌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主搅拌杆内设置有超声波发射装置,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与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杆的两侧设置有侧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还设置有下搅拌杆;所述侧搅拌杆和所述下搅拌杆均位于所述搅拌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靠近所述转动盘的一侧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倾斜设置,所述挡圈位于所述侧搅拌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搅拌杆为V字形结构,所述侧搅拌杆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设置在所述侧搅拌杆远离所述主搅拌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搅拌叶位于所述侧搅拌杆靠近所述下搅拌的一侧;所述第二搅拌叶设置在所述侧搅拌杆靠近所述主搅拌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搅拌叶位于所述侧搅拌杆远离所述下搅拌杆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搅拌杆为螺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所述转动盘远离所述搅拌桶的一端设置有滤网;所述主搅拌杆靠近所述转动盘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叶,所述转动叶位于所述转动盘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主搅拌杆转动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的主齿轮和与所述主齿轮相啮合的副齿轮,所述主搅拌杆与所述副齿轮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设置在所述搅拌桶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支脚,所述搅拌桶通过所述支脚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主齿轮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电机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主搅拌杆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转动盘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81479.4U CN211333958U (zh) | 2019-12-06 | 2019-12-06 |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81479.4U CN211333958U (zh) | 2019-12-06 | 2019-12-06 |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33958U true CN211333958U (zh) | 2020-08-25 |
Family
ID=72092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8147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33958U (zh) | 2019-12-06 | 2019-12-06 |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3395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22276A (zh) * | 2021-01-18 | 2021-06-08 | 周林财 | 一种操作方便的腻子喷涂设备 |
CN115389708A (zh) * | 2022-08-05 | 2022-11-25 |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加速测定混凝土中氨氮物质残留的试验装置 |
-
2019
- 2019-12-06 CN CN201922181479.4U patent/CN21133395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22276A (zh) * | 2021-01-18 | 2021-06-08 | 周林财 | 一种操作方便的腻子喷涂设备 |
CN115389708A (zh) * | 2022-08-05 | 2022-11-25 |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加速测定混凝土中氨氮物质残留的试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64004U (zh) | 一种药学固体试剂粉碎及溶解一体机装置 | |
CN211333958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 |
CN111804411A (zh) | 一种混凝土再生处理装置 | |
CN210907363U (zh) | 一种建筑用楼板破碎装置 | |
CN209271552U (zh) | 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水泥生产用原料粉碎装置 | |
CN117817797A (zh) | 一种环保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工艺 | |
CN205614011U (zh) | 一种碾压均匀地混砂机 | |
CN213732569U (zh) |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搅拌装置 | |
CN212119613U (zh) | 一种搅拌效果好的料浆搅拌装置 | |
CN220027730U (zh) | 一种混凝土废料回收装置 | |
CN218741500U (zh) | 一种中药材混合搅拌机 | |
CN218398824U (zh) | 一种商品混凝土生产用高效混料装置 | |
CN213500073U (zh) | 一种混凝土出料装置 | |
CN216860181U (zh) | 混凝土生产用振动式均匀混合机构 | |
CN216094137U (zh) | 一种具备降噪功能的预拌干混砂浆原料破碎装置 | |
CN214136686U (zh) | 一种再生混凝土搅拌装置 | |
CN215506550U (zh) | 一种用于地铁隧道暗挖止水加固用注浆浆液的混合装置 | |
CN112720845B (zh) | 一种建筑领域用水泥搅拌装置 | |
CN212732376U (zh) | 一种渣土混合制备用搅拌设备 | |
CN114985082A (zh) | 一种环保绿色再生混凝土生产方法 | |
CN208133275U (zh) | 一种浮动式混凝土振动搅拌机 | |
CN207841745U (zh) | 一种可移动式建筑工程水泥搅拌机 | |
CN113232160B (zh) | 一种混凝土振动搅拌机 | |
CN220219079U (zh) | 一种混凝土预混合加工设备 | |
CN220238707U (zh) | 一种再生混凝土制备设备用上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