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0173U - 一种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90173U CN211290173U CN201922143692.6U CN201922143692U CN211290173U CN 211290173 U CN211290173 U CN 211290173U CN 201922143692 U CN201922143692 U CN 201922143692U CN 211290173 U CN211290173 U CN 2112901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fan
- plate
- heat dissipation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886569 Cyprogenia stega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49 thermo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散热板;风机,设置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磁炉的底座包围形成的冷却腔,所述底座开设有用于所述风机进风的进风口和用于出风的出风口,所述散热板的导热率大于所述底座的导热率。如此设置,可以在散热板吸收电磁炉内部的热量后,风机吹出的冷却风直接对散热板进行冷却,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部分冷却风未对散热板进行散热就排出,导致风机对散热器吹风的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冷风的技术问题,提高了风机的散热效率。通过取消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并改为在电磁炉内部设置散热板,可以减小散热器的占用空间,提高电磁炉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智能化的家用电器逐渐走进人们的家庭。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电磁炉中,电磁炉的散热器一般通过螺钉固定在主板上,散热器吸收IGBT、线圈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风机吸入冷风对散热器进行散热,以达到整机散热的作用,但能效越高的电磁炉对散热器体积要求越大,极大的占用了电磁炉内部的空间。
散热器主要是吸收电磁炉内部的热量,散热风扇再对散热器吹风进行散热。由于冷却风进入电磁炉内部之后,首先接触风机外壳,经过风机外壳导向至散热器和高发热元件,导致冷却风吹出后呈扇形散发状,部分冷却风吹到其他不需要散热的位置,所以部分冷却风未对散热板进行散热就排出,使得风扇对散热器吹风的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冷风,导致散热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磁炉的散热器散热效率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电磁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包括:散热板;风机,设置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磁炉的底座包围形成的冷却腔。
可选地,所述散热板为风机外壳。
可选地,所述风机外壳由高导热金属制成。
可选地,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以及冷却液,所述冷却液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与所述第二散热板包围形成的容纳腔。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冷却液配合工作的动力泵,以及存储所述冷却液的冷却箱;所述动力泵、所述冷却箱与所述容纳腔通过导管依次连通。
可选地,所述散热板的表面至少一部分成型有若干凸起结构。
可选地,所述散热板与所述风机的风流方向垂直设置。
可选地,所述散热板外周的一部分设置有挡板,所述散热板设置于所述电磁炉的主板与发热盘之间。
可选地,所述底座开设有用于所述风机进风的进风口和用于出风的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散热板设有用于所述风机出风的出风处,所述出风处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散热板;风机,设置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磁炉的底座包围形成的冷却腔,所述底座开设有用于所述风机进风的进风口和用于出风的出风口,所述散热板的导热率大于所述底座的导热率。如此设置,可以在散热板吸收电磁炉内部的热量后,风机吹出的冷却风直接对散热板进行冷却,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部分冷却风未对散热板进行散热就排出,导致风机对散热器吹风的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冷风的技术问题,提高了风机的散热效率。通过取消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并改为在电磁炉内部设置散热板,可以减小散热器的占用空间,提高电磁炉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散热板由高导热金属制成,可以在散热板吸热时,加快对电磁炉内部热量的吸收;当风机对散热板进行散热和冷却时,可以加快散热板热量的散发,从而更好地对电磁炉进行散热,提高电磁炉的散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散热板设置为包括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以及冷却液,还增加了与所述冷却液配合工作的动力泵,以及存储所述冷却液的冷却箱与散热板配合工作,可以在散热板进行散热时,加快散热速率,保护电磁炉内部的电路元件不被高温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电磁炉的装配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电磁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风机与散热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电磁炉的装配示意图;
图5示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散热板的剖面图;
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电磁炉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标记如下:
1-散热板;11-出风处;12-挡板;13-安装轴;14-第一散热板;15-第二散热板;16-容纳腔;
2-风机;
3-底座;31-进风口;32-出风口;33-安装槽;
4-动力泵;5-冷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电磁炉中,电磁炉的散热器一般通过螺钉固定在主板上,散热器吸收IGBT、线圈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风机吸入冷风对散热器进行散热,以达到整机散热的作用,但能效越高的电磁炉对散热器体积要求越大,极大的占用了电磁炉内部的空间。由于散热器主要是吸收电磁炉内部的热量,散热风扇再对散热器吹风进行散热,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部分冷却风未对散热板进行散热就排出的问题,使得风扇对散热器吹风的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冷风,导致散热效率降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可以解决该技术问题。
如图1-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散热板1、风机2和电磁炉的底座3,散热板1设置于电磁炉的底座3,并与底座3包围形成冷却腔,冷却腔中设置有风机2。底座3开设有用于风机2进风的进风口31和用于风机2出风的出风口32,散热板1设置有用于风机2出风的出风处11。散热板1由高导热的金属制成的。其中,散热板1的导热率大于底座3的导热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板1设置于电磁炉的主板与发热盘之间,主板设置于底座3。散热板1的外周一部分设置有挡板12,并向外延伸设置一定距离,散热板1未设置挡板12的部分形成出风处11。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散热板1与底座3形成的冷却腔周围不存在空隙,从而使风机2在工作时,足以保证产生的风充分对散热板1进行冷却,散热后产生的热风能够尽快地从出风处11散发,从而保证了散热效率。
散热板1与风机2的风流风向垂直设置,并且散热板1的表面至少一部分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可以为波浪形结构或者凹凸结构,对于凸起结构的具体形状不进行过多限制,主要是凸出设置在顶板上的凸起即可,凸起自身可以呈条状设置,可以呈块状设置,也可以呈矩阵状排布。
如此设置,由于具有散热作用的散热板1将热量进行集中,风机2产生的冷风能够直接对散热板1进行冷却,不会呈扇形散发状对吹出,不会损失部分冷风,从而可以提高风机2的散热效率。
并且在风机2工作时,当冷风进入冷却腔之后,由于凸起结构具有波浪形特征或者凹凸结构的特征,冷风与散热板1的接触面积便会增大,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散热板1进行散热,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同时,由于将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取消,节省了电磁炉内部的空间体积,使电磁炉能够在原有体积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技术设备,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散热板1为采用高导热的金属制成的风机外壳,通过设置挡板12可以更好的对电磁炉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通过风机2对散热板1及挡板12进行散热,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并且,通过将散热板1的导热率大于底座3的导热率,能够更容易地将电磁炉内部的热量吸收到散热板1上,从而提高了散热板1的吸热能力。通过将风机2对散热板1上的热量进行集中散热,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散热板1还可以包括第一散热板14和第二散热板15,第一散热板14与第二散热板15之间设置有包围形成的容纳腔16,容纳腔16中设置有冷却液。电磁炉中还设置有与冷却液配合工作的动力泵4以及存储冷却液的冷却箱5,动力泵4、冷却箱5与容纳腔16通过导管依次连通。第一散热板14与第二散热板15的表面至少一部分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可以为波浪形结构或者凹凸结构,对于凸起结构的具体形状不进行过多限制,主要是凸出设置在顶板上的凸起即可,凸起自身可以呈条状设置,可以呈块状设置,也可以呈矩阵状排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容纳腔16进行扩容或者对具体内部结构进行改进,本发明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如此,在风机2对第一散热板14与第二散热板15进行散热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由第一散热板14、第二散热板15、动力泵4和冷却箱5共同形成的液冷设备,可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由于将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取消,节省了电磁炉内部的空间体积,使电磁炉能够在原有体积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技术设备,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机2采用轴流风机2,散热板1的表面方向与风机2的风流风向垂直设置。如此在工作时,风机2能够将风吸入,并对散热板1进行冷却后产生的热风先通过风叶向侧部经过散热板1的出风处11排出,再从底座3出风口32排出,从而有效解决电磁炉的散热问题。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种类的风机2,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风机2的类型进行限制,能够起到冷却作用即可。
在装配时,由于散热板1设置有安装轴13,风机2套入安装轴13中,与散热板1进行安装。底座3设置有与挡板12底部配合安装的安装槽33,将风机2与散热板1整体通过安装槽33装配至底座3,挡板12与底座3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只在底座3设置散热板1和风机2,能够起到相同的散热作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板(1);
风机(2),设置于所述散热板(1)与所述电磁炉的底座(3)包围形成的冷却腔,所述底座(3)开设有用于所述风机(2)进风的进风口(31)和用于所述风机(2)出风的出风口(32),所述散热板(1)的导热率大于所述底座(3)的导热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由高导热金属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为风机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包括第一散热板(14)和第二散热板(15),冷却液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14)与所述第二散热板(15)包围形成的容纳腔(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冷却液配合工作的动力泵(4),以及存储所述冷却液的冷却箱(5);所述动力泵(4)、所述冷却箱(5)与所述容纳腔(16)通过导管依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的表面至少一部分成型有若干凸起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与所述风机(2)的风流方向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外周的一部分向外延伸设置有挡板(12),所述散热板(1)设置于所述电磁炉的主板与发热盘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设有用于所述风机(2)出风的出风处(11),所述出风处(11)与所述出风口(3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设有与所述挡板(12)配合安装的安装槽(33),所述挡板(12)与所述底座(3)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43692.6U CN211290173U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一种电磁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43692.6U CN211290173U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一种电磁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90173U true CN211290173U (zh) | 2020-08-18 |
Family
ID=72034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4369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90173U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一种电磁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90173U (zh) |
-
2019
- 2019-12-03 CN CN201922143692.6U patent/CN21129017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06705B (zh) | 空调器及其电器盒 | |
CN209921094U (zh) | 一种直流充电桩风冷散热系统 | |
CN110464199B (zh) | 烹饪设备及其煲体 | |
CN210241668U (zh) | 一种otr微波炉散热系统 | |
CN211290173U (zh) | 一种电磁炉 | |
CN213586773U (zh) | 一种电源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 |
CN212261176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115664165B (zh) | 逆变器及电源设备 | |
CN214387230U (zh) | 微蒸烤装置 | |
KR20250060228A (ko) | 전자기 가열 기기 | |
CN206609008U (zh) | 一种液冷散热电磁炉 | |
CN216416808U (zh) | 一种微蒸烤箱用散热结构及微蒸烤箱 | |
CN212086784U (zh) | 散热效率高的电器盒及空调 | |
CN214387172U (zh) | 微蒸烤装置 | |
CN211457795U (zh) | 一种功率模块散热装置及电饭煲 | |
CN212231753U (zh) | 一种易散热的电磁加热装置 | |
CN112769050A (zh) | 一种高效散热高压柜 | |
CN208425098U (zh) | 处理器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6847584B (zh) | 一种用于铁氧体开关的散热装置 | |
CN212057413U (zh) | 电磁炉 | |
CN112594744B (zh) | 烹饪器具 | |
CN216166865U (zh) | 一种智能烹饪机用的散热装置 | |
CN222107645U (zh) | 无线充电装置 | |
CN217356979U (zh) | 烹饪器具底壳及烹饪器具 | |
CN218721721U (zh) | 一种电磁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