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2010U - 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72010U CN211272010U CN201921665214.5U CN201921665214U CN211272010U CN 211272010 U CN211272010 U CN 211272010U CN 201921665214 U CN201921665214 U CN 201921665214U CN 211272010 U CN211272010 U CN 2112720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tient
- lead screw
- bed frame
- body position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将病人放置在床板组件上,然后调节丝杠螺母机构,使两个挡板同步向床框的宽度中心移动,将病人加持在两个挡板之间,再然后通过束缚带将病人的上躯体和受伤的腿固定在床板组件上,然后通过转动机构使床框转动,进而使病人达到侧体位,最后将病人正常腿的背部放置在腿架上,将腿架向病人的头部移动,使腿部弯曲,进而使病人的脊椎骨完全弯曲,完成病人体位的调节,通过该体位引导装置能够快速的对病人的侧体位进行调节,使脊椎骨完全弯曲,并且能够对该状态进行固定,使其保持一定的形态,避免病人体位变化导致穿刺失败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椎管内麻醉广泛应用于腹腔,盆部,会阴,肛周及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穿刺多采用侧位弓背法,一般病人按照麻醉医生的指导可以配合医生的要求,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病人,如肥胖、言语沟通不畅和交流障碍而影响正确的体位摆放。不能使背部和床面呈垂直状态,也可能使穿刺的目的椎间隙不能充分显露。给穿刺带来困难,降低穿刺成功率。
尤其是下肢骨折的手术病人,在摆放体位时由于骨折端移动刺激骨膜上的神经末梢会产生搬移痛,搬移痛使病人全身肌肉紧张,腰背部肌肉僵硬,体位不能摆放到位,即使摆放到位后也无法维持体位的稳定,造成麻醉穿刺成功率降低。骨折疼痛还可以引起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诱发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上一般用棉被、软枕垫起肢体,缺乏持续的稳定,无法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肢体托举,有文献报道,椎管内麻醉穿刺摆体位前单独或联合使用少量镇静镇痛药物,如舒芬太尼、地佐新、咪达唑仑、氯胺酮、丙泊酚等,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减轻病人的疼痛,使病人配合体位改变,静脉辅助用药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镇静镇痛效果,但有发生呼吸抑制的可能,同时椎管内麻醉穿刺时,病人处于头低位且靠近胸口,对呼吸道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另外,一些静脉药物病人有出现躁动的可能,影响麻醉穿刺损伤脊神经。对于老年病人也有报道通过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达到超前镇痛的效果,来配合椎管内麻醉的实施,避免了全身用药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但操作复杂,起效时间慢,效果不确切,受麻醉医师的技术影响较大,同时穿刺是侵入性操作,对病人有一定的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便于麻醉操作,所以设计一款可以对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起到引导定位,并且能减轻下肢骨折病人摆体位引起剧烈疼痛的装置就很有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病人实施椎管内麻醉穿刺时,病人的体位摆放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能够协助病人在实施椎管内麻醉穿刺时摆放体位,并对体位进行固定,便于医生实施椎管内麻醉穿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床头架、床框、床板组件、挡板、丝杠螺母机构和转动机构;
所述床板组件铺设在床框上,并且床板组件上对应患者背部的区域可拆卸设置在床框上,丝杠螺母机构设置在床框上,两个挡板对称设置在床板组件的顶部,挡板与丝杠螺母机构连接,丝杠螺母机构能够使两个挡板同步运动,将病人加持在两个挡板之间;
挡板上设置有腿架,腿架能够沿挡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使病人的腿部弯曲,进而使病人的脊椎骨弯曲;
床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床头架转动连接,床框与转动机构连接,转动机构用于使床框旋转,使病人达到侧体位状态。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自锁电机和齿轮;齿轮固定设置在床框的一端,齿轮通过转轴与其中一个床头架连接,床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个床头架连接,自锁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床板组件包括头板,躯体板和腿板,身躯板拆卸设置在床框上。
优选的,所述躯体板由多个躯体板单元拼接组成,在床框的一侧设置有抽取孔;
当患者位于侧体位时,躯体板单元能够自抽取孔取出,使患者背部实施手术的区域露出。
优选的,所述床板组件上设置有多组束缚带,用于病人的躯体固定在床板组件上。
优选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包括丝杠、螺母套筒和导向板;
所述丝杠的两端支撑在床框的安装孔中,两个螺母套筒分别设置在丝杠的两端,并位于床框的内部,丝杠转动能够使两个螺母套筒相背或相向同步移动,每个螺母套筒上均固定连接一个导向板,挡板的下端与导向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段螺纹,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每段螺纹上配装一个螺母套筒。
优选的,所述挡板与导向板通过合页铰接;
丝杠螺母机构上还设置有定位机构,用于对挡板在床板组件上的垂直状态进行定位,定位机构包括支撑臂和导向块,导向块上设置有限位板,并位于挡板的内侧,支撑臂套设在螺母套筒上,并位于挡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床框上间隔设置有两组丝杠螺母机构,丝杠螺母机构通过传动结构连,传动结构能够使两组丝杠螺母机构同步转动。
优选的,腿架包括连接轴和腿部支撑板,挡板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连接轴的一端与腿部支撑板的一端连接,连接轴通过螺母安装在滑槽中,腿部支撑板位于挡板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将病人放置在床板组件上,然后调节丝杠螺母机构,使两个挡板同步向床框的宽度中心移动,将病人加持在两个挡板之间,再然后通过束缚带将病人的上躯体和受伤的腿固定在床板组件上,然后通过转动机构使床框转动,进而使病人达到侧体位,最后将病人正常腿的背部放置在腿架上,将腿架向病人的头部移动,使腿部弯曲,进而使病人的脊椎骨完全弯曲,完成病人体位的调节,通过该体位引导装置能够快速的对病人的侧体位进行调节,使脊椎骨完全弯曲,并且能够对该状态进行固定,使其保持一定的形态,避免病人体位变化导致穿刺失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体位引导装置在搬运病人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体位引导装置固定病人体位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椎管内麻醉穿刺术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体位引导装置的传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丝杠螺母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和框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和框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体位引导装置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躯体板抽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床头架;2、床框;3、丝杠螺母机构;4、传动机构;5、挡板;6、电机板;7、腿架;8、齿轮;9、限位板;11、头板;12、躯体板; 13、腿板;14、悬臂槽;31、定位杆;32、丝杠;33、螺母套筒;34、导向板;35、支撑臂;36、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阅图1-8,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包括两个床头架1、床框2、床板组件、丝杠螺母机构3。
所述两个床头架1分别设置在床框2的两端,床框2宽度中心与床头架 1的顶部横梁的中心转动连接,床框2与转动机构连接,能够使床框2沿连接端转动至垂直状态。
所述床框2上铺设有床板组件,床板组件上对应病人背部的区域可拆卸设置在床框2上,能够使病人在侧体位时将背部露出,床板组件上设置有多组束缚带,用于躯体和腿固定在床板组件上。
丝杠螺母机构3沿床框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床框上,两个挡板5对称设置在床框2的两侧,并位于床板组件的顶部,挡板5的下端与丝杠螺母机构3 连接,丝杠螺母机构3能够使两个挡板同步运动,将病人加持在两个挡板5 之间。
挡板5上设置有腿架7,腿架7并能够沿挡板5的长度方向移动,移动腿架7用于使病人的腿部弯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将病人放置在床板组件上,然后调节丝杠螺母机构3,将病人加持在两个挡板之间,并使病人的脊椎骨正对床板组件的通槽,再然后通过束缚带将病人的上躯体和受伤的腿固定在床板组件上,然后通过转动机构使床框转动,进而使病人达到侧体位,同时使病人的背部与床板组件垂直,最后将病人正常腿的背部放置在腿架7上,将腿架7向病人的头部移动,使腿部弯曲,进而使病人的脊椎骨完全弯曲,完成病人体位的调节,通过该体位引导装置能够快速的对病人的侧体位进行调节,使脊椎骨完全弯曲,并且能够对该状态进行固定,使其保持一定的形态,避免病人体位变化导致穿刺失败的问题。
参阅图6,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自锁电机和齿轮8;齿轮8固定设置在床框的一端,齿轮8的中心设置有转轴,转轴与其中一个床头架1连接,床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个床头架1连接,其中一个床头架1上设置有电机板6,自锁电机固定在电机板上,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啮合,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进而能够使床框旋转90°,采用自锁电机能够使床框2的旋转角度进行定位,简化了整个体位引导装置的结构。
两个床头架1支架通过两个横担连接,横担的安装位置需保证不影响床框2的转动,横担将两个床头架1连接保证整个体位引导装置稳定性。
参阅图7,所述床板组件包括一个头板11,躯体板12和腿板13,头板 11、躯体板12和腿板13依次设置在床框上。在头板11上还设置有头枕,用于将头部抬起,病人处于头低位且尽量靠近胸口位置,便于脊椎骨弯曲。
参阅图8,进一步为了使病人的脊椎骨弯曲,躯体板12为内凹的弧形结构,使患者躺在床板组件上时,脊椎骨能够预先形成一定的弯曲,便于后期的体位的调整。
参阅图9和10,所述躯体板12由多个躯体板单元拼接组成,在床框2 的一侧设置有抽取孔,躯体板单元能够自抽取孔中抽出,使病人的背部露出,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消毒和测量骨间隙。
当患者躺在床板组件上时,躯体板12支撑在床框2上,便于对患者进行体位调节和固定,当床框旋转90°,患者到达侧体位时,将躯体板单元逐个自抽取孔中取出,由中间向两侧逐个取出,直至定位的体表标志髂嵴和肩甲下角露出,便于医生进行骨间隙定位。
所述躯体板12由于3-7块躯体板单元组成,相邻两个躯体板单元通过 T型槽连,由于患者的躯体长度不同,因此抽取时将髂脊和肩甲下角即刻停止抽取,这样便于医生进行手术,同时剩余的躯体板单元能够对病人进行限位。
在抽取孔上还设置有限位板9,限位板9活动设置在床框2的侧面,能够沿床框2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抽取孔打开或关闭。
限位板9由于两个滑板组成,滑板上设置有滑槽,床框的侧边设置有两个位于同一高度的销钉,滑板通过销钉安装在床框2的侧面,并能够沿销钉移动,这样就能够将抽取孔打开或关闭,两个滑板相对滑动,抽取孔关闭,防止床框在垂直状态,躯体板单元滑落。床框在垂直状态,患者与身躯板只是接触,患者不对躯体板施加力量,因此躯体板单元能够自由抽取,同时为了减小摩擦力,也可以在身躯板12上铺一张薄膜,减小抽取时的摩擦力。
所述躯体板12上设置有多组束缚带,将病人的躯体的胸前、脐水平和下腹平髂前上棘固定在躯体板12上,每个腿板上分别设置对称设置两组束缚带,分别用于固定病人的两个腿部,每组包括多个束缚带。
所述束缚带采用卡扣式收紧带,收紧带的固定端与床板组件的侧面固连,两个带子的自由端通过卡扣连接,操作便捷,拆卸方便。
在实施椎管内麻醉穿刺时,需要至少弯曲病人的一个腿部,因此需要将病人的行动不便的腿用束缚带进行固定,需要弯曲的腿则不需要固定,转动床框2时,将固定的腿旋转至侧体位的上方,需要弯曲的腿支撑在挡板5上,这样避免行动不便的腿受压造成二次损伤,同时,需要弯曲的腿支撑在挡板上,弯曲更加方便省力。
参阅图7,所述头板11、躯体板12和腿板13间隔设置,在头板11和躯体板12之间以及躯体板12和腿板13之间分别设置一组丝杠螺母机构3,丝杠螺母机构3包括丝杠32、螺母套筒33和导向板34。
丝杠32水平设置在床框上,丝杠32的两端支撑在床框2的安装孔中,两个螺母套筒33分别设置在丝杠32的两端,并位于床框2的内部,丝杠转动能够使两个螺母套筒33相背或相向同步移动,每个螺母套筒33上均固定连接一个导向板34,挡板5的下端与导向板34连接,螺母套筒33移动时带动挡板5同步移动,由于两个挡板同步移动,通过调节挡板的位置,将患者夹持在两个挡板5之间,能够使体位引导装置适用于人不同身形的患者。
所述丝杠32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段螺纹,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每段螺纹上配装一个螺母套筒33,保证丝杠32在转动时两端的螺母套筒33同步相背或相向移动。
参阅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丝杠32采用两个丝杆拼接做成,其中一个丝杆的端部设置有方形的定位杆31,另一个丝杆的端部设置有对应的方形定位孔,定位杆插装在定位孔,使两个丝杆拼接形成丝杠32并同步转动。
参阅图4,为了保证两组丝杠螺母机构3同步转动,在床框2的外侧还设置有传动机构4,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锥齿轮36,连接杆通过两个固定座设置在床框2的一侧。
所述丝杠32的一端穿过床框2,伸出床框2的端部设置有锥齿轮36,丝杆的锥齿轮与连接杆的锥齿轮啮合,在其中一个丝杠的端部设置有摇臂,转动摇臂,其中一个丝杠转动,丝杆上的锥齿轮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另外一个丝杠转动,进而使两个丝杠同步转动。在另一实施例中两个丝杆的端部通过同步带连接,同步带套设在两个丝杠的端部,保证两个丝杠同步转动。
所述挡板5的底部通过合页与导向板连接,当需要搬移病人时,通过合页能够使挡板向床框2的外侧转动,使其转动为水平状态,便于病人搬移至床板组件上,同时在导向块的顶部设置限位板,用于对挡板的垂直状态定位,防止挡板继续向床框的中心转动。
另外,在螺母套筒33上还套设有支撑臂35,支撑臂35位于挡板的外侧,当挡板5处于垂直状态时,将支撑臂旋转至垂直状态,结合限位板对挡板5的垂直状态进行定位,同时当床框位于垂直状态时,支撑臂35用于对挡板起到支撑作用,病人的重力通过挡板施加在支撑臂35上,保证挡板能够对病人施加一定的托举力,避免束缚带过紧,造成病人的不适;螺母套筒 33套设在丝杠上,同时也能够承担一部分的重力,避免挡板的下移,同时也可以在挡板的底部增加支撑件,支撑件支撑在底面上,保证患者在挡板上的稳定性,例如便于移动的桌子。
当搬移病人时,需要将挡板转动至水平状态,首先需要将支撑臂旋转至水平状态,在床板组件侧壁与床框2的内壁支架设置有悬臂槽14,当支撑臂旋转至水平状态时,支撑臂35位于悬臂槽14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搬移病人时,首先需要将挡板5移动至床板组件的边缘,使支撑臂35与悬臂槽14正对,然后旋转支撑臂35使其进入悬臂槽14 中,最后转动挡板5至水平状态。
支撑臂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母套筒33上,当支撑臂35转动至垂直状态,通过螺纹与螺母套筒33锁紧,使支撑臂35保持在垂直状态。
所述挡板5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腿架7设置在滑槽中并能够滑动;腿架7包括连接轴和腿部支撑板,连接轴的一端与腿部支撑板一端的中心连接,连接轴安装在滑槽中,腿部支撑板位于挡板5的内侧,并通过螺母能够将腿架固定在滑槽中。
当病人的腿部支撑在腿架7上时,腿部支撑板处置垂直状态,腿部支撑板的端部抵接在挡板5的侧壁上,移动腿架使病人的腿部弯曲,进而能够使脊椎骨完全弯曲,然后通过螺母将腿架7固定在挡板的滑槽中,达到实施椎管内麻醉穿刺术的要求。
当搬移病人时,挡板处于水平状态,则将腿架旋转90°,使腿部支撑板的厚度方向与滑槽平行,腿部支撑板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滑槽的宽度,然后将腿部支撑板的悬空端移动至滑槽的端部,为了防止腿架7完全与挡板分离,在腿部支撑板的悬空端设置有凸台,凸台能够卡在滑槽上,这样既可以避免腿架与挡板5分离,同时也避免腿架在移动病人时造成影响。
为了提高体位引导装置移动的便捷性,可以在床头的下端设置滚轮,这样就能够便于移动位引导装置。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首先,需要将病人搬移至体位引导装置上,该过程中,挡板位于床板组件的边缘,支撑臂35位于悬臂槽14中,挡板处于水平状态,整个体位引导装置的顶部呈平面状态,便于将病人移动至床板组件上,并且使病人的身躯位于躯体板上。
参阅图2,然后,将挡板调节至垂直状态,并将支撑臂35转动至垂直状态,转动丝杠螺母机构,并通过传动机构使两个杠螺母机构同步移动,使两个挡板相对移动,将病人加持在两个挡板5之间,再使用束缚带将病人胸前、脐水平、下腹平髂前上棘和受伤的腿采用束缚带进行固定,使其固定在床板组件上。
参阅图3,其次,启动自锁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使床框旋转90°,使病人达到侧体位,此时病人的伸入侧向支撑在挡板上,由于束缚带的固定,病人的背部与床板组件垂直,然后打开限位板,将身躯板单元自中间向两侧从抽取孔中这个抽出,直至患者的肩甲下角和髂嵴之间的区域全部露出。
最后,在通过腿架7调节正常腿的弯曲度,使病人的脊椎骨完全弯曲,使脊椎骨完全暴露在通槽中,然后固定腿架7,医生即可在床框的背部对患者背部消毒,并根据露出的体表标志进行股间隙定位,然后实时椎管内麻醉穿刺手术。
该体位引导装置也可以用于下肢完成正常的病人,操作过程中,仅需对病人的躯体固定,两个腿架分别对两个腿部进行弯曲,使病人的脊椎骨完全弯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位引导装置,能够将病人侧向固定在床板组件上,并通过腿架使病人的身躯完全弯曲,使脊椎骨弯曲,同时能够对该体位状态进行固定,缩短了椎管内麻醉手术的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对病人的损伤风险。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床头架(1)、床框(2)、床板组件、挡板(5)、丝杠螺母机构(3)和转动机构;
所述床板组件铺设在床框(2)上,并且床板组件上对应患者背部的区域可拆卸设置在床框(2)上,丝杠螺母机构(3)设置在床框(2)上,两个挡板(5)对称设置在床板组件的顶部,挡板(5)与丝杠螺母机构(3)连接,丝杠螺母机构(3)能够使两个挡板同步运动,将病人加持在两个挡板(5)之间;
挡板(5)上设置有腿架(7),腿架(7)能够沿挡板(5)的长度方向移动,使病人的腿部弯曲,进而使病人的脊椎骨弯曲;
床框(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床头架(1)转动连接,床框(2)与转动机构连接,转动机构用于使床框(2)旋转,使病人达到侧体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自锁电机和齿轮(8);齿轮(8)固定设置在床框(2)的一端,齿轮(8)通过转轴与其中一个床头架(1)连接,床框(2)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个床头架(1)连接,自锁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8)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组件包括头板(11),躯体板(12)和腿板(13),身躯板拆卸设置在床框(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躯体板(12)由多个躯体板单元拼接组成,在床框(2)的一侧设置有抽取孔;
当患者位于侧体位时,躯体板单元能够自抽取孔取出,使患者背部实施手术的区域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组件上设置有多组束缚带,用于病人的躯体固定在床板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螺母机构(3)包括丝杠(32)、螺母套筒(33)和导向板(34);
所述丝杠(32)的两端支撑在床框(2)的安装孔中,两个螺母套筒(33)分别设置在丝杠(32)的两端,并位于床框(2)的内部,丝杠转动能够使两个螺母套筒(33)相背或相向同步移动,每个螺母套筒(33)上均固定连接一个导向板(34),挡板(5)的下端与导向板(3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2)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段螺纹,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反,每段螺纹上配装一个螺母套筒(3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与导向板(34)通过合页铰接;
丝杠螺母机构(3)上还设置有定位机构,用于对挡板在床板组件上的垂直状态进行定位,定位机构包括支撑臂(35)和导向板(34),导向板(34)上设置有限位板,并位于挡板的内侧,支撑臂(35)套设在螺母套筒(33)上,并位于挡板(5)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上间隔设置有两组丝杠螺母机构(3),丝杠螺母机构(3)通过传动结构(4)连,传动结构(4)能够使两组丝杠螺母机构(3)同步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腿架(7)包括连接轴和腿部支撑板,挡板(5)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连接轴的一端与腿部支撑板的一端连接,连接轴通过螺母安装在滑槽中,腿部支撑板位于挡板(5)的内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65214.5U CN211272010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65214.5U CN211272010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72010U true CN211272010U (zh) | 2020-08-18 |
Family
ID=72009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6521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72010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72010U (zh) |
-
2019
- 2019-09-30 CN CN201921665214.5U patent/CN21127201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79055B2 (en) | Lumbar herniated disc treatment device | |
EP2301489B1 (en) | Spinal three-dimensional orthopaedic equipment | |
CN209827140U (zh) | 一种髋关节脱位持续牵引复位架 | |
CN110507508A (zh) | 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 | |
CN108524170A (zh) | 一种儿童腰椎穿刺用体位固定床 | |
CN110495984A (zh) | 一种骨科用多功能固定装置 | |
CN108158767B (zh) | 一种椎管内麻醉辅助用床 | |
CN101627946B (zh) | 医用可调式上肢抬高康复支架 | |
CN211272010U (zh) | 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体位引导装置 | |
CN201384600Y (zh) | 多功能颈椎康复治疗仪 | |
CN110755144A (zh) | 一种用于股骨髓内钉手术的侧卧位下肢复位装置 | |
CN210728168U (zh) |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装置 | |
CN208926734U (zh) | 小儿股骨可调式杠杆牵引支架 | |
CN213047536U (zh) | 一种脊柱侧弯石膏矫正支架 | |
CN108524195A (zh) | 一种骨科患者康复装置 | |
CN113425482A (zh) | 一种骨科用牵引治疗设备 | |
RU2395266C1 (ru) | Трав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ая кровать | |
CN206342650U (zh) | 一种用于孕妇椎管内麻醉的体位辅助架 | |
CN108814790A (zh) | 小儿股骨可调式杠杆牵引支架 | |
CN219847192U (zh) | 一种脊柱注射辅助装置 | |
CN111839944A (zh) | 脊椎骨受损病患用智能护理病床的翻身机构 | |
CN220459563U (zh) | 手术床用可调式上肢万向固定架 | |
CN219398046U (zh) | 一种可调式翻身器材 | |
CN218247514U (zh) | 腰间盘突出自重牵引复位治疗床 | |
CN209933109U (zh) |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牵引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