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1374U - 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1374U
CN211261374U CN201922417181.9U CN201922417181U CN211261374U CN 211261374 U CN211261374 U CN 211261374U CN 201922417181 U CN201922417181 U CN 201922417181U CN 211261374 U CN211261374 U CN 211261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eturn
pipe
oil
liquid storage
storage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71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小红
满林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i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Beihai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i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Beihai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224171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1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1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13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包括:由一端插入贮液桶内另一端接入空调压缩机吸汽管的输油管、置于贮液桶内的若干回油管,各回油管的进口端沿贮液桶的轴线方向由高到低依次设置,各回油管的出口端与输油管连通。还包括:与回油管唯一对应设置的堵头装置和密度传感器、主控模块,各密度传感器设置于唯一对应的回油管的进口端处,各堵头装置用于封堵或打开唯一对应的各回油管的进口端。主控模块用于在任意一个密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密度值在阈值范围内时,控制与该密度传感器唯一对应的堵头装置打开唯一对应的回油管的进口端,同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空调压缩机的缺油现象,可及时对冷冻油进行回收。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由于冷冻油随空调压缩机排汽管进入冷凝器、贮液器和低压循环贮液桶,低温下冷冻油与冷剂液溶解度降低,在贮液桶内出现分层情况,且冷冻油的比重比冷剂液轻,因此,贮液桶内的液体上层是富含冷冻油的富油层,下层是富含冷剂液的贫油层。由于贮液桶内液面的不稳定性,无法设置唯一放油阀口把冷冻油放出,常常出现当油面高于唯一放油阀口时,回油管和吸汽管内流动的是冷剂液体,当油面低于唯一放油口时,回油管和吸汽管内流动的是冷剂汽体,冷冻油不能准确及时地回到空调压缩机吸汽管口进入空调压缩机内,导致空调压缩机润滑系统缺油,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各传动部件出现磨损现象,而现有的做法是由工作人员定时向空调压缩机添加润滑油,以达到对各运动部件的充分润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可有效的将贮液桶内的冷冻油从贮液桶内冷剂液中分离出来,并将分离出来的冷冻油更好的输送至空调压缩机内部,以对空调压缩机内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从而不但使得空调压缩机可及时对贮液桶内的冷冻油进行回收,同时还解决了空调压缩机运动部件的缺油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用于将贮液桶内漂浮于贫油层液面之上的富油层中介质输送至空调压缩机中,所述回油装置包括:
输油管;所述输油管包括:插入贮液桶内的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位于所述贮液桶外,并接入空调压缩机的吸汽管;
若干根回油管,均设置于所述贮液桶内;各所述回油管均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各所述回油管的所述进口端沿所述贮液桶的轴线方向在所述贮液桶内由高到低依次设置;各所述回油管的出口端均与所述输油管的所述第一管段连通;
若干个堵头装置;所述堵头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回油管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各所述堵头装置均包括:设置于所述贮液桶内的堵头、设置于所述贮液桶的顶部桶盖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沿所述贮液桶的轴线方向穿过所述顶部桶盖,并与所述堵头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堵头沿所述贮液桶的轴线方向进行直线运动;各所述堵头装置的所述堵头与唯一对应的各所述回油管的进口端沿所述贮液桶的轴线方向彼此相对;
若干个密度传感器,所述密度传感器的数量分别与所述气缸的数量、所述回油管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各所述密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唯一对应的所述回油管的进口端处,用于实时检测所述贮液桶内的冷却介质的密度值;
主控模块,分别与各所述气缸和各所述密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当任意一个所述密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却介质的密度值在预设值域范围内时,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该所述密度传感器唯一对应的所述气缸,由该所述气缸驱动与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堵头朝远离所述贮液桶的桶底方向进行运动,打开与该所述堵头相对的所述回油管的进口端;
当任意一个所述密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却介质的密度值未在预设值域范围内时,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该所述密度传感器唯一对应的所述气缸,由该所述气缸驱动与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堵头朝所述贮液桶的桶底方向进行运动,封堵与该所述堵头相对的所述回油管的进口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借助于冷冻油的密度小于冷剂液密度的特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由各密度传感器对贮液桶内冷却介质的密度值进行实时检测,通过对密度值的检测以对冷冻油和冷剂液进行区分,当任意一个密度传感器检测到冷却介质的密度值在预设值域范围内时,即表明处于该密度传感器所在的进口端处的介质为富含有冷冻油的富油层,此时可由主控模块控制与该密度传感器唯一对应的气缸,由该气缸驱动与该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堵头朝远离贮液桶的桶底方向进行运动,以打开与该堵头相对的回油管的进口端,此时即可依靠空调压缩机在工作时所产生的负压,将处于该液面处的富油层中的介质通过该回油管、输油管并经空调压缩机的吸汽管吸入至空调压缩机内部,以起到对空调压缩机各传动部件进行润滑的目的,因此无论富油层处于贮液桶内的何种液位高度,借助于不同回油管的进口端均可实现对贮液桶内冷冻油的及时回收,同时还避免了空调压缩机的缺油现象。而当任意一个密度传感器检测到介质密度至未在预设值域范围内时,即表明该密度传感器所在的进口端的液面处的介质为富含有冷剂液的贫油层,或表明该密度传感器未检测到冷却介质,此时可由主控模块控制与该密度传感器唯一对应的气缸,由该气缸驱动与该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堵头朝贮液桶的桶底方向进行运动,以封堵与该堵头相对的回油管的进口端,从而可有效避免贫油层中的冷剂液进入空调压缩机内,对空调压缩机的工作造成影响。
另外,各所述回油管的所述进口端为一喇叭口,所述喇叭口自相对于所述出口端的一侧朝另一侧的方向逐渐扩张延伸形成。
另外,所述喇叭口远离所述出口端的一侧有部分沿垂直于所述贮液桶的轴线方向凸出,形成一坡口。
另外,所述密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坡口上。
另外,各所述回油管均为独立管道,且各所述回油管的所述出口端均与所述输油管的所述第一管段连接。
并且,各所述回油管均为直管,且竖直设置于所述贮液桶内;或者,各所述回油管均为弧形弯管。
另外,各所述回油管沿所述第一管段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列。
另外,各所述回油管均为直管,且均竖直设置于所述贮液桶内;或者,各所述回油管均为弧形弯管。
另外,作为一种替换方案,在各回油管中,其中任意一根所述回油管为第一回油管,而其余各所述回油管为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的出口端与所述输油管的第一管段连接,各所述第二回油管的出口端均与所述第一回油管连接。
并且,所述第一回油管为直管,各所述第二回油管均为弧形弯管。
另外,所述第一管段设置于所述贮液桶的桶底,且所述输油管的所述第一管段为一倾斜管道,所述第一管段自与所述第二管段相连的一端至另一端,朝所述贮液桶的顶部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的系统模块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在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回油管的进口端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与空调压缩机和蒸发器连接的管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与空调压缩机和蒸发器连接的管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如图1所示,该回油装置用于将贮液桶5内漂浮于贫油层7的液面之上的富油层8中的介质输送至空调压缩机6中。该回油装置包括:输油管1、多根回油管2、多个堵头装置3、多个密度传感器4以及主控模块。其中,结合图3所示,主控模块分别与输油管1、多根回油管2、多个电磁阀3和多个密度传感器4电性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输油管1包括:插入贮液桶5中的第一管段11、与第一管段11相连的第二管段12。其中,第二管段12位于贮液桶5外,并接入空调压缩机6的吸汽管100。
其次,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所示,多根回油管2均设置于低压贮液桶5内,且各回油管5均包括:进口端21和出口端22。其中,各回油管2的进口端21沿贮液桶5的轴线方向由高到低依次设置,并且各回油管2的出口端22均与输油管1的第一管段11连通,以用于向输油管1提供冷冻油。
最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堵头装置3的数量均与密度传感器4的数量和回油管2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其中,各密度传感器4分别设置于唯一对应的各回油管2的进口端21处。另外,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个堵头装置3均包括:设置于贮液桶5内的堵头31、设置于贮液桶5的顶部桶盖51上的气缸32,且气缸32的活塞杆33沿贮液桶5的轴线方向穿过顶部桶盖51,并与堵头31连接,气缸32用于驱动堵头31沿贮液桶5的轴线方向进行直线运动。同时,各堵头装置3的堵头31均与唯一对应的各回油管2的进口端21沿贮液桶5的轴线方向彼此相对设置。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如图4所示,当整个制冷系统工作时,冷冻油随空调压缩机的排汽管60、冷凝器70、高压贮液器80、节流阀90进入低压循环贮液桶5,低温下冷冻油与冷剂液的溶解度降低,出现了分层,上层是富含冷冻油的富油层8,下层时富含冷剂液的贫油层7。
另外,贮液桶5的桶底通过管路10连接氟泵20的进口端,同时氟泵20的出口端借助管路30连接蒸发器40的进口端,另外蒸发器40的进口端借助管路50从贮液桶5的顶部桶盖51插入至贮液桶5内。可由氟泵2借助管路10抽取贮液桶5内的贫油层7中的冷剂液,同时借助管路30将所抽取的冷剂液送入蒸发器40内进行蒸发,由于蒸发器40在蒸发的过程中,一部分冷剂液蒸发气化,用于实现制冷,而多余的冷剂液和冷冻油会随着管路50再次回到贮液桶5内。
由于制冷系统在制冷过程中,空调压缩机6的吸汽管100压力较低,可对产生虹吸作用,因此如图1和图4所示,空调压缩机6的吸汽管100可引出一条输油管1,并将该输油管1插入贮液桶5内,同时借助于冷冻油的密度值相比冷剂液的密度值低,如图4所示,富含有冷冻油的富油层8会漂浮于富含有冷剂液的贫油层7的液面之上的特性,结合图2所示,可由设置于不同回油管2的进口端21处的密度传感器4对贮液桶5内的冷却介质的密度进行实时检测,当任意一个密度传感器4检测到冷却介质的密度值在预设值域范围内时,即表明处于该密度传感器4所在的进口端21处的介质为富含有冷冻油的富油层8,此时可由主控模块控制该密度传感器4唯一对应的堵头装置3的气缸32,由该气缸32驱动与该气缸32的活塞杆33连接的堵头31朝远离贮液桶5的桶底方向进行运动,以打开与该堵头32相对的回油管2的进口端21,此时依靠空调压缩机6在工作时所产生的负压,即可将处于该液面处的富油层8中的介质通过该回油管2和输油管1并经吸汽管100吸入至空调压缩机6的内部,以起到对空调压缩机传动部件进行润滑的目的。
同理当,结合图4所示,当任意一个密度传感器4检测到的冷却介质的密度值未在预设值域范围内时,即表明处于该密度传感器4所在的进口端21处的介质为富含有冷剂液的贫油层7或未检测到任何介质。此时,即可由主控模块控制该密度传感器4唯一对应的堵头装置3的气缸32,由该气缸32驱动与该气缸32的活塞杆33连接的堵头31朝贮液桶5的桶底方向进行运动,以封堵与该堵头32相对的回油管2的进口端21,关闭与该堵头32相对的回油管2的进口端21,从而避免贫油层7中的冷剂液被空调压缩机6吸入,对空调压缩机6的工作造成影响。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无论富油层8处于贮液桶5内的何种液位高度,借助于不同回油管2的进口端21均可实现对贮液桶5内冷冻油的及时回收,同时还可有效解决空调压缩机6的缺油问题。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输油管1的第一管段11可沿垂直于贮液桶5的轴线方向,从贮液桶5的筒壁水平插入贮液桶5内,同时各回油管2均为独立管道,且为直管,并竖直设置于贮液桶5内,且各回油管2的出口端22均直接与第一管段11连接。而作为一种优选地方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各回油管2可按其长度,由长至短沿输油管1的第一管段11的长度方向依次等距排列设置,从而使得各回油管2的进口端21在贮液桶5内可按第一管段11的长度进行有序排列。当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各回油管2也可在第一管段11上由短到长进行排列,或随意进行设置。
并且,作为一种替代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各回油管2也可以均为弧形弯管,借助于弧形弯管可同样实现对冷冻油的输送,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回油管2的具体的结构,以及不对各回油管2在第一管道11上的设置方式作具体限定。
另外,为了能够使得富油层8中的冷冻油迅速进入空调压缩机6内,如图2所示,各回油管2的进口端21可以为一喇叭口,即该喇叭口自相对于出口端22的一侧朝另一侧的方向逐渐扩张延伸形成。借助于该喇叭口可实现对富油层8中介质的导向作用,使得富油层8在刚好没过于任意一根回油管2的进口端21时,富油层8中的介质可快速通过喇叭口的斜面滑入该回油管2内。并且,作为优选地方案,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喇叭口远离出口端22的一侧有部分沿垂直于贮液桶5的轴线方向凸出,形成一坡口211,通过坡口211可进一步提高富油层8中的介质在回油管2的进口端21处的流动性能。
并且,为了使得密度传感器4可准确的实现对冷冻油的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将密度传感器4设置于坡口211上。因此当漂浮于贫油层7之上的富油层8在下降至相应的回油管2的进口端21的高度位置时,可使得相应的密度传感器4能够在第一时间检测到富油层8,以保证主控模块可迅速控制相应的堵头装置3的气缸32,以使相应的气缸32驱动相应的堵头31打开唯一对应的回油管2的进口端21,使得富油层8中的介质可及时从相应的回油管2的进口端21被导入至回油管21内。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各回油管2均为独立管道,且各回油管2的出口端21均与输油管1的第一管段11连接。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将其中一根回油管作为第一回油管2a,而将剩余的各回油管作为第二回油管2b。第一回油管2a的进口端21a与第二回油管2b的进口端21b均与唯一对应的堵头31沿贮液桶5的轴线方向彼此相对设置,并且将第一回油管2a的出口端22a与输油管1的第一管段11进行连接,而将各第二回油管2b的出口端22b均与第一回油管2a进行连接。通过此种连接方式可同样使得各回油管可向空调压缩机1输送冷冻油。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又由于各第二回油管2b的出口端22b是均与第一回油管2a进行连接的,从而可将第一回油管2a和各第二回油管2b作为一个整体,即第一回油管2a与各第二回油管2b可一体成型,从而进一步方便了各回油管在贮液桶5内的安装。
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回油管2a为直管,而各第二回油管2b均为与第一回油管2a连接的弧形弯管。从而使得进入任意一根第二回油管2b中的介质可快速流入第一回油管2a中,提高了介质在各第二回油管2b中的流动性能。当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二回油管2b也可以为带有多个折弯的折弯管道,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第二回油管2b的具体结构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如图7所示,在本实方式中,输油管1的第一管段11为一倾斜管道,即第一管段11自与第二管段12相连的一端至另一端,朝贮液桶5的顶部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由于输油管1的第一管段11是自与第二管段12相连的一端朝至另一端朝着贮液桶5的顶部方向延伸,即整个第一管段11为一倾斜管道,从而可加快介质在输油管1中的流动性能,避免进入输油管1内的介质滞留在第一管段11内,保证了富油层8中的介质可更快的进入空调压缩机6内,对空调压缩机6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
而作为优选的方案,如图7所示,第二管段12为第一管段11的延伸段,即第二管段12自从第一管段11的出口,朝着远离第一管段11方向折弯延伸形成,而空调压缩机6整体位于整根输油管1的下方,以提高富油层8中的介质在输油管1内的流动性能。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输油管1的第一管段11设置于贮液桶6的桶底位置,从而保证了整根回油管2在贮液桶5可正常进行安装,并实现对富油层8中的介质的输送。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装置用于将贮液桶内漂浮于贫油层液面之上的富油层中的介质输送至空调压缩机中,所述回油装置包括:
输油管;所述输油管包括:插入贮液桶内的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位于所述贮液桶外,并接入空调压缩机的吸汽管;
若干根回油管,均设置于所述贮液桶内;各所述回油管均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各所述回油管的所述进口端沿所述贮液桶的轴线方向在所述贮液桶内由高到低依次设置;各所述回油管的出口端均与所述输油管的所述第一管段连通;
若干个堵头装置;所述堵头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回油管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各所述堵头装置均包括:设置于所述贮液桶内的堵头、设置于所述贮液桶的顶部桶盖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沿所述贮液桶的轴线方向穿过所述顶部桶盖,并与所述堵头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堵头沿所述贮液桶的轴线方向进行直线运动;各所述堵头装置的所述堵头与唯一对应的各所述回油管的进口端沿所述贮液桶的轴线方向彼此相对;
若干个密度传感器,所述密度传感器的数量分别与所述气缸的数量、所述回油管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各所述密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唯一对应的所述回油管的进口端处,用于实时检测所述贮液桶内的冷却介质的密度值;
主控模块,分别与各所述气缸和各所述密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当任意一个所述密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却介质的密度值在预设值域范围内时,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该所述密度传感器唯一对应的所述气缸,由该所述气缸驱动与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所述堵头朝远离所述贮液桶的桶底方向进行运动,打开与该所述堵头相对的所述回油管的进口端;
当任意一个所述密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却介质的密度值未在预设值域范围内时,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该所述密度传感器唯一对应的所述气缸,由该所述气缸驱动与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堵头朝所述贮液桶的桶底方向进行运动,封堵与该所述堵头相对的所述回油管的进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回油管的所述进口端为一喇叭口,所述喇叭口自相对于所述出口端的一侧朝另一侧的方向逐渐扩张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远离所述出口端的一侧有部分沿垂直于所述贮液桶的轴线方向凸出,形成一坡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坡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回油管均为独立管道,且各所述回油管的所述出口端均与所述输油管的所述第一管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回油管沿所述第一管段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回油管均为直管,且均竖直设置于所述贮液桶内;
或者,各所述回油管均为弧形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任意一根所述回油管为第一回油管,而其余各所述回油管为第二回油管;
所述第一回油管的出口端与所述输油管的第一管段连接,各所述第二回油管的出口端均与所述第一回油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管为直管,各所述第二回油管均为弧形弯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的所述第一管段设置于所述贮液桶的桶底;
所述第一管段为一倾斜管道,且所述第一管段自与所述第二管段相连的一端至另一端,朝所述贮液桶的顶部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
CN201922417181.9U 2019-12-27 2019-12-27 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61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7181.9U CN211261374U (zh) 2019-12-27 2019-12-27 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7181.9U CN211261374U (zh) 2019-12-27 2019-12-27 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1374U true CN211261374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3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718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61374U (zh) 2019-12-27 2019-12-27 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1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9991A (zh) 一种变频空调器及其压缩机回油系统
US3180567A (en) Compressor anti-slugging device
CN211261374U (zh) 制冷系统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回油装置
CN103808070B (zh) 空调机
JP2015158317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455084B (zh) 多个高压腔压缩机并联系统
CN102200360B (zh) 一种压缩机均油系统
CN204902345U (zh) 一种可控制润滑油循环量的气液分离器
CN105115204B (zh) 一种可控制润滑油循环量的气液分离器和控制方法
CN116294320A (zh) 一种高正落差空调主动回油系统及空调
CN206973944U (zh) 制冷机组回油组件
CN211372833U (zh) 用于空调压缩机吸汽管上的回油器
CN113137784A (zh) 一种多联机油循环管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JP5132232B2 (ja) 油だめの油面検知方法、油供給制御方法、これらを備えた気体圧縮装置、及びこの気体圧縮装置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CN106288558A (zh) 气液分离器、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177257U (zh) 一种压缩机均油系统
CN114992929B (zh) 一种双模式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99974U (zh) 一种氟制冷系统气液油分离器
CN207378465U (zh) 采煤机摇臂润滑油路
CN106089647B (zh) 制冷压缩机泵油系统及其泵油方法
CN201335564Y (zh) 一拖一空调器
CN217154599U (zh) 一种新型气泵压入式二次回油系统
CN105673499A (zh) 浮子式传感器及采用其的压缩机和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19232393U (zh) 双泵式低气压湿热试验箱
CN219868580U (zh) 一种具有满液式低压循环桶的并联螺杆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