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8787U - 一种自动装Pin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装Pin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38787U CN211238787U CN201922350417.1U CN201922350417U CN211238787U CN 211238787 U CN211238787 U CN 211238787U CN 201922350417 U CN201922350417 U CN 201922350417U CN 211238787 U CN211238787 U CN 2112387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fixedly connected
- motor
- rotating shaft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一种自动装Pin设备,包括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的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自动装Pin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上的拍照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的完成对端子(Pin)的插针作业,插针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强度小,同时在插针的过程中可以自动的对端子(Pin)是否处于垂直吸住状态进行检测,检测自动化,并且准确率高,显著提高了端子(Pin)插针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装Pin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端子(Pin)插针作业主要依靠人工进行,人工插针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并且插针效率低,虽然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自动插针的设备,但是插针过程中无法对端子(Pin)是否达到垂直吸住进行检测,影响插针的准确率,容易导致不良品的产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自动装Pin设备。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装Pin设备,包括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的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自动装Pin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上的拍照装置。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料盘、位于料盘一侧的插盘、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方的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三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下端的第一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上端的第一对准盘。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相机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对准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对准盘上设有第三通孔。
优选地,所述支架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若干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方形孔、位于所述第一方形孔左右两侧的第一滑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下方的移动板、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二方形孔、位于所述第二方形孔前后两侧的第二滑轨。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前后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滑块的前后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三滑块、位于所述第三滑块下方的移动块、位于所述移动块下方前后两侧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三滑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滑块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三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机上的第三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三转轴上的第五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五滑块两侧的连接架、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上的限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五滑块上的连接管、位于所述连接管下方的吸嘴、设置于固定板上的负压表。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转轴贯穿所述第五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板处于所述固定板的后侧,且顶靠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限定板与所述固定板滑动接触,所述连接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与风机连接,所述吸嘴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吸嘴内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负压表与所述吸嘴内的压力传感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拍照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三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下方的第二对准板、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上端的第二相机,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对准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对准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相机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相机位于所述第四通孔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自动装Pin设备能够自动的完成对端子(Pin)的插针作业,插针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强度小,同时在插针的过程中可以自动的对端子(Pin)是否处于垂直吸住状态进行检测,检测自动化,并且准确率高,显著提高了端子(Pin)插针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装Pin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装Pin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装Pin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自动装Pin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装Pin设备包括工作台1、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方的支架装置2、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2上的第一驱动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上的第二驱动装置4、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上的第三驱动装置5、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5上的拍照装置6。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料盘11、位于料盘11一侧的插盘12、第一通孔13、位于所述工作台1下方的第一连接杆19、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9下方的第一连接板1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4下方的第二连接杆15、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5上的第三连接杆16、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杆16下端的第一相机17、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杆16上端的第一对准盘18。所述料盘11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料盘11上放置若干端子(Pin)。所述插盘12上设有若干Pin针孔,用于放置Pin,所述料盘11与所述插盘12相邻设置。所述第一通孔13位于所述料盘11与所述插盘12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19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9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4与所述工作台1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杆19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4上设有第二通孔141,所述第二通孔141呈圆形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3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杆1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16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16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41。所述第一相机17与所述第三连接杆1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相机17的镜头正对所述第二通孔141,且可以拍摄第一通孔13上方的Pin。所述第一对准盘18与所述工作台1平行,且处于所述工作台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4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杆1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对准盘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对准盘18上设有第三通孔181,所述第三通孔181处于所述第一通孔13与所述第二通孔141之间。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支架装置2包括支撑板21、位于所述支撑板21下方的若干支撑杆22、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1上的第一方形孔、位于所述第一方形孔左右两侧的第一滑轨23。所述支撑板21呈长方体且与所述工作台1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22设有四个,所述支撑杆22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2的下端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支撑板2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方孔呈方形且贯穿所述支撑板21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滑轨2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孔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滑轨23位于所述支撑板21的上方,所述第一滑轨23与所述支撑板21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架3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31上的第一电机3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32上的第一转轴33、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33上的第一滑块34、位于所述第一滑块34下方的移动板35、位于所述移动板35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滑块36、设置于所述移动板35上的第二方形孔、位于所述第二方形孔前后两侧的第二滑轨37。所述第一支撑架31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2与所述第一支撑架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32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32可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33旋转,所述第一转轴33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架31的前后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转轴33可以稳定的旋转,所述第一转轴33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一转轴33贯穿所述第一滑块34的前后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33旋转时使得所述第一滑块34可以前后移动。所述移动板35呈长方体且处于所述第一方形孔的上方,所述第一滑块34与所述移动板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移动板35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滑块36与所述移动板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6与所述第一滑轨23配合使得所述第二滑块36只能在所述第一滑轨23上前后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移动板35只能前后移动。所述第二方形孔贯穿所述移动板35的上下表面且处于所述第一方形孔的上方。所述第二滑轨3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方形孔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滑轨37与所述移动板35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第二电机41、设置于所述移动板35上的第二支撑架42、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41上的第二转轴43、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43上的第三滑块44、位于所述第三滑块44下方的移动块45、位于所述移动块45下方前后两侧的第四滑块46。所述第二支撑架42呈L型,所述第二支撑架42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板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4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41可以带动所述第二转轴43旋转,所述第二转轴43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架4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从而对所述第二转轴43起到定位作用,所述第二转轴43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转轴43左右设置。所述第二转轴43贯穿所述第三滑块44的左右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转轴43旋转时,所述第三滑块44可以在所述第二转轴43上左右移动。所述移动块45呈厂房体,所述移动块45位于所述第二方形孔的上方,所述第三滑块44与所述移动块4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滑块4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移动块45下方的前后两侧,所述第四滑块46与所述移动块4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滑块46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滑轨37的上方,所述第四滑块46与所述第二滑轨37配合,使得所述第四滑块46只能在所述第二滑轨37上左右移动。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三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板51、设置于所述固定板51上的第三电机52、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机52上的第三转轴53、设置于所述第三转轴53上的第五滑块54、设置于所述第五滑块54两侧的连接架55、设置于所述连接架55上的限定板56、设置于所述第五滑块54上的连接管57、位于所述连接管57下方的吸嘴58、设置于固定板51上的负压表59。所述固定板51呈竖直状,所述固定板51的上端与所述移动块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52与所述固定板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53呈竖直状,所述第三转轴53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机52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电机52可以带动所述第三转轴53旋转,所述第三转轴53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三转轴53贯穿所述第五滑块54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三转轴53旋转时,所述第五滑块54可以在所述第三转轴53上移动。所述连接架55设有两个,所述连接架55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滑块5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55的另一端与所述限定板56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板56设有两个,所述限定板56处于所述固定板51的后侧,且顶靠在所述固定板51上,所述限定板56与所述固定板51滑动接触,从而对所述第五滑块54起到限定作用,防止其旋转,使其只能上下移动。所述连接管57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滑块5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57与风机(未图示)连接,使得外界的空气可以从连接管57的下端进入到连接管57内,然后从连接管57的上端排出,从而形成气流。所述吸嘴58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管57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吸嘴58的内部与所述连接管57的内部连通,所述吸嘴58的下端设有开口,以便对Pin吸住,并且可以吸住弹簧,所述吸嘴58内设置压力传感器,以便实时监测吸嘴58内的气压大小。所述负压表与所述吸嘴58内的压力传感器连接,以便实时的显示吸嘴58内的气压大小。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拍照装置6包括第二连接板61、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61上的固定架62、设置于所述固定架62上的第三连接板63、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63下方的第二对准板64、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板63上端的第二相机65。所述第二连接板61与所述第三电机5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62呈L型,所述固定架6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63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架6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6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对准板6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对准板64呈圆形,所述第二对准板64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641,所述第四通孔641呈圆形。所述第二相机65与所述第三连接板6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相机65位于所述第四通孔641的上方,所述第二相机65的镜头对准所述第四通孔641。
所述本实用新型自动装Pin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为PLC或者处理器等,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41、第三电机52、风机、第一相机17及第二相机52电连接,以便控制器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控制器亦可以对第一相机17及第二相机52拍摄的图片进行处理,以便确定吸嘴58的位置及PIn是否垂直被吸附。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自动装Pin设备使用时,首先通过控制器驱动第一电机32及第二电机41的开关,使得吸嘴58在水平面内移动,以便将吸嘴58移动到料盘11的上方,且对准需要吸附的Pin。第二相机65朝下拍摄,以便拍摄第二相机65下方的位置,根据拍摄的图片确定吸嘴58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则通过控制第一电机32及第二电机41的开启进行调节,直至吸嘴58移动到需要的位置为止。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52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三转轴53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五滑块54向下移动,所述连接管57及吸嘴58向下移动,直至吸嘴58向下顶靠Pin,然后控制器打开连接管57上的风机,使得吸嘴58内形成负压,此时可以将Pin吸附住。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52使得第三转轴53反向旋转,使得第五滑块54、连接管57及吸嘴58向上移动,然后通过控制第一电机32及第二电机41调节吸嘴58在平面内的位置,直至移动到第一通孔13的上方。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相机17超上拍摄,从而可以拍摄Pin的图像,从而可以确定Pin是否垂直被吸住,如果垂直被吸住则拍摄的图像为一个点,如果没有垂直被吸住则为一条直线。确定Pin被垂直吸附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32及第二电机41的开启调节吸嘴58的位置,直至吸嘴移动到插盘12的上方,且处于需要的Pin孔中,并且通过第二相机65向下拍摄图像后传输至控制器中,经过控制器进行处理后确定吸嘴58是否移动到需要的位置。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52带动第三转轴53旋转,使得第五滑块54向下移动,所述连接管57及吸嘴58向下移动,直至Pin向下移动到Pin孔中,此时控制器控制风机关闭,Pin掉落在Pin孔中,从而完成自动装Pin的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使用便利,装配效率高。至此,本实用新型自动装Pin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装Pin设备,包括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的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的第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装Pin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上的拍照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Pi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料盘、位于料盘一侧的插盘、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方的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三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下端的第一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上端的第一对准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装Pi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相机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对准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对准盘上设有第三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装Pi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若干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方形孔、位于所述第一方形孔左右两侧的第一滑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装Pi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下方的移动板、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二方形孔、位于所述第二方形孔前后两侧的第二滑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装Pi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前后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滑块的前后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装Pi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三滑块、位于所述第三滑块下方的移动块、位于所述移动块下方前后两侧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三滑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滑块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装Pi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三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机上的第三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三转轴上的第五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五滑块两侧的连接架、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上的限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五滑块上的连接管、位于所述连接管下方的吸嘴、设置于固定板上的负压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装Pi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转轴贯穿所述第五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板处于所述固定板的后侧,且顶靠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限定板与所述固定板滑动接触,所述连接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与风机连接,所述吸嘴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吸嘴内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负压表与所述吸嘴内的压力传感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装Pin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三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下方的第二对准板、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上端的第二相机,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对准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对准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相机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相机位于所述第四通孔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50417.1U CN211238787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自动装Pin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50417.1U CN211238787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自动装Pin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38787U true CN211238787U (zh) | 2020-08-11 |
Family
ID=71922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50417.1U Active CN211238787U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一种自动装Pin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38787U (zh) |
-
2019
- 2019-12-24 CN CN201922350417.1U patent/CN2112387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93045B (zh) | 一种自动ic涂覆设备及涂覆方法 | |
CN108284312B (zh) | 屏幕分离装置 | |
CN209465357U (zh) | 一种自动分类抓取视觉检测机 | |
CN208732084U (zh) | 一种光学镜片芯取机的自动上下料设备 | |
CN111299048A (zh) | 一种服务器机柜生产用自动喷涂装置 | |
CN211402168U (zh) | 极耳检测机构 | |
CN107024842B (zh) | 一种自动对位装置和曝光设备及其曝光方法 | |
CN111929325A (zh) | 一种pcb单板表面具有缺陷检测功能的视觉检测设备 | |
CN211238787U (zh) | 一种自动装Pin设备 | |
CN108857398B (zh) | 一种电磁阀组件装配设备 | |
CN204668608U (zh) | 一种插接式电连接器自动对接的校位装置 | |
CN209337656U (zh) | 一种背光板组装ccd自动对位装置 | |
CN208683217U (zh) | 机械手拉膜装置 | |
CN214150913U (zh) | 一种效率高的电子元器件自动测试装置 | |
CN103359473B (zh) | Lcd贴片过程中玻璃基片自动对位与夹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4526347A (zh) | 一种应用模组屏幕的o/c自动上线设备 | |
CN209078131U (zh) | 一种新型张紧支架焊接辅助装置 | |
CN209514177U (zh) | 一种透镜贴合系统 | |
CN109239950A (zh) | 一种对位方法 | |
CN109765483A (zh) | 一种双路vcm马达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 |
CN111220075A (zh) | 一种芯片引脚共面性检测装置 | |
CN109596193B (zh) | 一种计量表自动测试设备 | |
CN205449817U (zh) | 一种自动检测螺钉的装置 | |
CN203473872U (zh) | Lcd贴片过程中玻璃基片自动对位与夹紧装置 | |
CN111239149A (zh) | 一种背光板瑕疵检测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Floor 1, 2 and 3 of No.5 factory building, No.70 Yaofeng West Road, Mud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GE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5 Kangjian Road, Mud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GE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