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的气密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的气密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的动力源泉就是发动机,而发动机的动力则来源于气缸内部。
其中直列式发动机应用最为广泛,直列式发动机的所有汽缸均肩并肩排成一个平面,它的缸体和曲轴结构简单,而且使用一个汽缸盖,制造成本较低,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在回收再制造的发动机中,也以直列式发动机的气密性试验检测偏多,也是最为重要的。
现有技术中对发动机的缸体进行气密试验时,一般采用气密试验机,将发动机缸体上的活塞孔和曲轴孔用橡胶皮堵住,然后发动机缸体中的腔体进行进行注水式气密试验或注气式气密试验,但是该检测设备存在员工操作难度大、操作环境差、效率低,且发动机箱体气缸曲轴泡水容易导致发动机缸体发霉和曲轴生锈,导致发动机再制造制造质量降低。
公开号为CN20697463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它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设有用于自第一出口向曲轴箱内充气以检测曲轴箱气密性的检测部,另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发动机与检测部对接且同时堵住第二出口的密封部;安装座通过滑动装置可仅沿x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底板上;检测部的充气管的出口端通过第一密封头与曲轴箱的第一出口气密连通,且第一密封头固定在第一夹具上;充气管的进口端与气源的第一供气口连通,且充气管上设有用于检测曲轴箱内的气压的气压传感器,该装置便于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但是该装置存在操作繁琐,效率偏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的气密试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的气密试验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传统的检测设备存在员工操作难度大、操作环境差、效率低,且发动机箱体气缸曲轴泡水容易导致发动机缸体发霉和曲轴生锈,导致发动机再制造制造质量降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的气密试验装置,包括底座箱和底座箱下端安装的多个垫脚,所述底座箱的上端设有由两个支撑杆和顶板组成的机架,且机架的下端安装有用于封堵缸体上活塞孔的上封堵机构,底座箱的上端安装有用于放置缸体的承接座,且承接座的两侧设有试验机构;
所述试验机构包括对称垂直设置在承接座两侧的滑动板,且滑动板的下端贯穿底座箱顶壁上开设的条形通孔Ⅱ并延伸至底座箱的内腔,滑动板位于底座箱内腔一段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螺母,两个定位螺母螺纹安装在同一个丝杆上,且丝杆上的螺纹自中部向两侧反向设置,丝杆转动安装在底座箱的内壁上,丝杆的中部固定套设有从动链轮,且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伺服电机安装在底座箱的内壁上;
还包括两个滑动板上端相向一侧安装的横向杆,且横向杆的自由端上安装有用于封堵缸体上曲轴孔的曲轴孔塞,其中一个曲轴孔塞上开设有贯穿横向杆和滑动板的排气通道,且排气通道的末端上安装有空气流量计,另一个所述曲轴孔塞与横向杆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试验机构还包括有孔塞调节组件,且孔塞调节组件包括竖向开设在滑动板上的条形通孔Ⅰ,所述横向杆滑动插设在所述条形通孔Ⅰ内,且两个横向杆相背一侧的上端安装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横向板的下端,且横向板安装在滑动板的侧壁上部,横向杆上固定套设有滑块,且滑块滑动安装在滑动板靠近承接座一侧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封堵机构包括安装在顶板内顶壁上的气缸,且气缸的伸缩端上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下端等距安装有多个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下端通过螺纹杆可拆卸式安装有用于封堵缸体上活塞孔的活塞。
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的两侧边缘竖向对称插设有限位杆,且限位杆固定安装在顶板的下端,限位杆上套设有弹性件,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板和顶板的下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箱对应伺服电机位置的前壁上安装有箱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箱的前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控制面板内置有PLC控制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的气密试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上封堵机构和曲轴孔塞的组合结构,气缸启动,推动升降板下行,带动多个活塞进入活塞孔中,封堵住活塞孔,配合两个曲轴孔塞封堵住缸体上的曲轴孔,有效的保证缸体的密封,为气密试验提供前提条件。
2、通过上封堵机构和试验机构的组合结构,两者结合,一方面封堵住缸体上的通孔,另一方面活塞在活塞孔中的下行行程数据经过计算,可以配合排气通道上安装的空气流量计进行缸体的气密试验,处于同一大气压的情况下,空气流量计检测的空气流量较少时,可以判定缸体气密性存在问题,反之,缸体气密性优良。
3、通过曲轴孔塞、条形通孔Ⅰ、滑块和电动推杆的组合结构,通过电动推杆伸缩端的伸缩调节,可以有效的调节横向杆的上下高度,从而实现调节曲轴孔塞,对应不同发动机缸体的曲轴孔高度,保证对曲轴孔的封堵,并通过空气流量计检测空气流量,从而试验出缸体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的气密试验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底座箱1、垫脚2、支撑杆3、顶板4、上封堵机构5、气缸51、升降板52、安装座53、活塞54、限位杆55、弹性件56、承接座6、试验机构7、滑动板71、定位螺母72、丝杆73、从动链轮74、主动链轮75、伺服电机76、横向杆77、曲轴孔塞78、条形通孔Ⅰ79、滑块710、电动推杆711、横向板712、压力传感器713、排气通道714、空气流量计715、箱门8、控制面板9、缸体c、活塞孔d、曲轴孔e。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的气密试验装置,包括底座箱1和底座箱1下端安装的多个垫脚2,所述底座箱1的上端设有由两个支撑杆3和顶板4组成的机架,用于安装试验的元器件,且机架的下端安装有用于封堵缸体c上活塞孔d的上封堵机构5,底座箱1的上端安装有用于放置缸体c的承接座6,且承接座6的两侧设有试验机构7。
本实施中,如图3所示,缸体c的上端设有多个垂直的活塞孔d,且缸体c的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曲轴孔e,缸体c的内部设有曲轴转动腔,曲轴转动腔与曲轴孔e和多个活塞孔d均贯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试验机构7包括对称垂直设置在承接座6两侧的滑动板71,且滑动板71的下端贯穿底座箱1顶壁上开设的条形通孔Ⅱ并延伸至底座箱1的内腔,滑动板71位于底座箱1内腔一段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螺母72,两个定位螺母72螺纹安装在同一个丝杆73上,且丝杆73上的螺纹自中部向两侧反向设置,丝杆73转动安装在底座箱1的内壁上,丝杆73的中部固定套设有从动链轮74,且从动链轮74通过链条连接有主动链轮75,主动链轮75固定安装在伺服电机76的输出端上,伺服电机76安装在底座箱1的内壁上;
还包括两个滑动板71上端相向一侧安装的横向杆77,且横向杆77的自由端上安装有用于封堵缸体c上曲轴孔e的曲轴孔塞78,其中一个曲轴孔塞78上开设有贯穿横向杆77和滑动板71的排气通道714,且排气通道714的末端上安装有空气流量计715,另一个所述曲轴孔塞78与横向杆77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713。
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76启动,带动主动链轮75转动,通过主动链轮75、链条和从动链轮74的传动机制,带动丝杆73转动,配合丝杆73上套设的两个定位螺母72,带动两个滑动板71相互靠近,结合压力传感器713的设置,两个滑动板71相对一侧上的曲轴孔塞78封堵住缸体c上曲轴孔e,配合上封堵机构5封堵住缸体c上的活塞孔d,从而保证气密试验的前提条件,随着上封堵机构5的持续下行,下行行程数据经过计算,配合空气流量计715进行缸体c的气密试验,检测出缸体c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上封堵机构5包括安装在顶板4内顶壁上的气缸51,且气缸51的伸缩端上安装有升降板52,升降板52的下端等距安装有多个安装座53,且安装座53的下端通过螺纹杆可拆卸式安装有用于封堵缸体c上活塞孔d的活塞54,气缸51启动,推动升降板52下行,带动多个活塞54进入活塞孔d中,一方面封堵住活塞孔d,另一方面活塞54在活塞孔d中的下行行程数据经过计算,可以配合空气流量计715进行缸体c的气密试验。
可以理解的是,活塞54的数量可以根据缸体c上活塞孔d的数量进行适用性调节,而调节是通过螺纹杆可拆卸式安装实现的,有效的保证封堵效果,从而进行气密试验。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升降板52的两侧边缘竖向对称插设有限位杆55,且限位杆55固定安装在顶板4的下端,限位杆55上套设有弹性件56,且弹性件56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板52和顶板4的下端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56可为压簧或拉簧,限位杆55与弹性件56相组合,可以有效的保证升降板52的垂直升降,确保活塞54精准的进入活塞孔d中,并配合空气流量计715下压进行气密试验。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底座箱1对应伺服电机76位置的前壁上安装有箱门8,便于打开箱门8对伺服电机76进行检修。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箱1的前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9,且控制面板9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控制面板9内置有PLC控制器,本实施例中,PLC控制器的型号为西门子S7-200,所述控制面板9通过电气控制线与气缸51、伺服电机76、压力传感器713和空气流量计715相连接;
检测人员通过对控制面板9上控制按钮的操控,结合PLC控制器,在缸体c放置在承接座6上之后,有效的控制伺服电机76的启停,通过两个定位螺母72和丝杆73的螺纹连接结构,从而控制两个曲轴孔塞78相向运动,结合压力传感器713,封堵住缸体c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曲轴孔e;有效的控制气缸51的启停,多个活塞54向下运动,分别延伸入缸体c上的对应的活塞孔d中,并压动空气沿着活塞孔d向下运动,通过排气通道714末端设置的空气流量计715检测空气的流量,配合下压的行程,有效的检测出缸体c的密封性,可以理解的是,处于同一大气压的情况下,空气流量计715检测的空气流量较少时,可以判定缸体c气密性存在问题,反之,缸体c气密性优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和4所示,所述试验机构7还包括有孔塞调节组件,且孔塞调节组件包括竖向开设在滑动板71上的条形通孔Ⅰ79,所述横向杆77滑动插设在所述条形通孔Ⅰ79内,且两个横向杆77相背一侧的上端安装有电动推杆711的伸缩端,电动推杆711固定安装在横向板712的下端,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的型号为DYTZ450-110直式,横向板712安装在滑动板71的侧壁上部,横向杆77上固定套设有滑块710,且滑块710滑动安装在滑动板71靠近承接座6一侧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排气通道714延伸至横向杆77的末端,所述的空气流量计715安装在横向杆77的末端上,可以随着横向杆77的调节而进行升降,保证气密性试验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动推杆711伸缩端的伸缩调节,可以有效的调节横向杆77的上下高度,从而实现调节曲轴孔塞78,对应不同发动机缸体c的曲轴孔e高度,保证对曲轴孔e的封堵,并通过空气流量计715检测空气流量,从而试验出缸体c的气密性。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