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6241U - 登高用工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登高用工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6241U
CN211226241U CN201922166460.2U CN201922166460U CN211226241U CN 211226241 U CN211226241 U CN 211226241U CN 201922166460 U CN201922166460 U CN 201922166460U CN 211226241 U CN211226241 U CN 211226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platform
ascending
hinged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664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晶
葛中原
马春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664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6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6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6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登高用工作平台,包括操作台和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包括剪刀撑和驱动模块,剪刀撑支撑操作台且具有彼此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操作台的底部,并且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沿水平方向相对于操作台滑动,避免了操作台高空卡死而不能下降的情况,提高了登高用工作平台的安全性,驱动模块包括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齿条固定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两者中的一者的第二端上,以驱动剪刀撑开合,结构简单,传力明确,不会造成机械卡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登高用工作平台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登高用工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高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海上登高用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风电装机量日益增长,施工船舶和安装周期逐渐成为海上机组安装的技术瓶颈,如果能将安装船甲板空间预留存放更多的机组部件,将倒运工作提前至运输船甲板完成,则不仅可节省大部件倒运至安装船的时间,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安装船甲板空间,提高安装效率。
然而,承运商为了节省运输成本,运输船的吨位普遍选择比较低,这就导致在甲板上安装吊索具的时候船舶晃动,力矩紧固和高空作业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除此,若采用吊索具的形式进行倒运工作,将占用吊索具资源,该吊索具将不能进行其他作业,将造成资源不能合理利用而导致浪费。现有陆上登高作业平台,要么通过电动丝杠或者液压结构动力起升平台,但底盘结构不稳定,在海上运输船晃动的情况下,很容易侧翻。同时如果机械结构发生故障或者液压泄露卡死,作业人员无法从平台下来,作业人员在平台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适合于海上作业的登高用工作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登高用工作平台。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登高用工作平台,所述登高用工作平台包括操作台和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剪刀撑和驱动模块,所述剪刀撑支撑所述操作台且具有彼此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操作台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沿水平方向相对于所述操作台滑动,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两者中的一者的第二端上,以驱动所述剪刀撑开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剪刀撑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相对的两侧,并且所述操作台具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铰接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剪刀撑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操作台的操作台安装座,所述剪刀撑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操作台安装座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操作台安装座具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操作台安装座,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登高用工作平台还包括箱体,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枢转轴铰接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支撑于所述箱体的底壁上或者与所述箱体支撑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齿条呈圆弧形,且所述枢转轴位于所述圆弧的弧心。
更进一步地,所述抬升机构还包括磁吸单元,所述磁吸单元通过伸缩杆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其中,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磁吸单元和所述箱体铰接。
具体地,所述操作台包括支撑平台、从所述支撑平台的外缘向上延伸的围栏以及位于所述围栏的至少一侧的活动门,其中,所述活动门通过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地实施例,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角板、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角板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不同位置,其中,所述角板包括相互呈角度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且所述第一侧边固定于所述活动门的下侧边缘。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角板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角度为直角或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操作台还包括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用于在所述活动门处于打开状态对其锁定的第一锁定组件,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锁定销以及设置在所述角板的侧边上的第一限位孔和设置在旋转支撑板上的第二限位孔,当所述活动门打开至预定位置时,所述锁定销同时插入到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内。
优选地,所述操作台还包括安全爬梯,所述安全爬梯设置于所述活动门上,和/或所述安全爬梯为可伸缩爬梯。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滚轮;和/或,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本实用新型的登高用工作平台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登高用工作平台包括操作台和设置于操作台下方以用于支撑该操作台在纵向方向上升或者下降的抬升机构,由于操作台由剪刀撑支撑,从而可以避免操作台高空卡死而不能下降的情况,提高了登高用工作平台的安全性。更进一步地,齿轮与齿条形成的相啮合的驱动模块,结构简单,传力明确,不会造成机械卡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登高用工作平台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登高用工作平台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登高用工作平台移去部分箱体后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的抬升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的抬升机构的右侧部的结构图。
图5为图3中的抬升机构的左侧部的结构图。
图6为图1中的操作台的结构图。
图7为图6中的安全爬梯处于伸出状态的结构图。
图8为与活动门连接的连杆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操作台; 101、第二锁定组件;
102、活动门; 103、安全爬梯;
104、围栏; 105、安装座;
106、旋转支撑板; 107、支撑平台;
108、L型角板; 109、锁定支座;
110、插销; 111、第一限位孔;
112、锁定销; 113、连接件;
114、枢转孔; 115、第一连接杆;
116、第二连接杆; 21、第一连杆;
22、第二连杆; 23、滚轮;
24、枢转轴; 25、连杆支架;
26、铰接轴; 30、箱体;
31、行走轮; 32、伸缩杆安装座;
33、伸缩杆支架; 34、操作台安装座;
40、磁吸单元; 41、调磁手柄;
51、齿轮; 52、齿条;
61、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是全面的和完整的,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登高用工作平台包括操作台10和设置于操作台10下方以用于支撑该操作台10在纵向方向上升或者下降的抬升机构,其中,抬升机构可以包括磁吸单元40,该磁吸单元40可以具有贴合面,以牢固地吸附在运输船的甲板上,从而可以防止登高用工作平台发生晃动甚至侧翻,也就提高了登高用工作平台的安全性。
下面,先参照附图1-5描述抬升机构。如图所示,抬升机构可以包括操作台安装座34,用于安装操作台10并支撑操作台10。抬升机构还可以包括支撑于运输船的甲板上的箱体30,连接于箱体30且支撑于操作台10下部的剪刀撑20以及用于驱动剪刀撑20进行开合的驱动模块。剪刀撑20可以设置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操作台安装座34的相对的两侧。由于操作台10由剪刀撑20支撑,从而可以避免操作台10高空卡死而不能下降的情况,提高了登高用工作平台的安全性。
剪刀撑20可以包括通过铰接轴26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第一连杆21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22的第一端连接操作台安装座34,该操作台安装座34可以固定支撑在操作台10的底部。剪刀撑20的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两者中的一者铰接于操作台安装座34,剪刀撑20的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两者中的另一者设置为可水平滑动地连接于操作台安装座34的底部。本实施例将以第一连杆21与操作台安装座34铰接,第二连杆22与操作台安装座34可滑动地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第一连杆21的第一端铰接于操作台安装座34,第二连杆22的第一端铰接有滑块,且操作台安装座34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该滑槽内,通过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可以实现第二连杆22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21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变化,也就是可以控制剪刀撑的开合,从而可以使操作台10纵向升高或者降低。
作为变型,操作台安装座34不是必须的,也可以将剪刀撑直接连接在操作台10上(图未示),其中,剪刀撑20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操作台10的相对的两侧,并且操作台10具有滑槽,第一连杆21的第一端铰接到操作台10的底部,第二连杆22的第一端铰接有滑块,滑块可滑动地容纳在滑槽内,从而也可以控制操作台10的纵向升高或者降低。
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两者中的一者可以铰接在箱体30上,本实施例将以第二连杆22铰接于箱体30的内侧壁上,第一连杆21的第二端可滑动地支撑于运输船的甲板或者箱体30的底壁上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连杆22通过枢转轴24与箱体30的侧壁连接,第二连杆22的第二端与驱动模块连接,驱动模块驱动第二连杆22绕枢转轴24枢转,以带动第二连杆22的第一端在操作台安装座34的滑槽内沿水平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操作台10上升或下降。
驱动模块可以包括齿轮51和与该齿轮51相啮合的齿条52,齿条52固定于第二连杆22的第二端,齿轮51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30的侧壁上且可以通过马达驱动以使齿轮51旋转,通过齿轮51的旋转来带动齿条52的摆动,从而可以驱动剪刀撑20的开合,以驱动操作台10下降或者上升。优选地,齿条52可呈圆弧形结构。作为示例,第二连杆22的第二端固定于该齿条52的圆弧中部且第二连杆22穿过该圆弧的弧心,枢转轴24设置在第二连杆22的与齿条52的弧心位置对应的位置上,枢转轴24连接到箱体30的侧壁上,并且第二连杆22能够围绕枢转轴24旋转。齿轮51与齿条52形成的相啮合的驱动模块,结构简单,传力明确,不会造成机械卡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登高用工作平台的安全性。
第一连杆21整体上可以为单独的一根连杆,同样地,第二连杆22也可以为整体上为单独的一根杆。然而,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所示的示例中,为了使得操作台安装座34下落到靠近箱体30的底壁,方便安装操作台10,第一连杆2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连杆22的第一端可以向下移动到位于铰接轴26的下方,因此,为了避免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之间的相互干涉,将第二连杆22关于铰接轴26分为两段第二子连杆,并且通过铰接轴26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一连杆21枢转地安装到铰接轴26上,并位于两段第二子连杆之间,与操作台10连接的第二子连杆靠近操作台10设置,另一个第二子连杆位于与操作台10连接的第二子连杆的外侧,并靠近箱体30的内侧壁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操作台10顺利下降而不会与剪刀撑发生干涉。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一连杆21分为两段,而第二连杆22形成为一体结构。
为了降低摩擦,使剪刀撑20的开合更加顺畅,第一连杆21的第二端可以设置有滚轮23,以将第一连杆21的第二端滚动地支撑在甲板上或者箱体30的底壁上。作为示例,滚轮23通过连杆支架25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连杆21的下方。
为了便于箱体30移动,该箱体30的底部可以安装有行走轮31,该行走轮31至少为3个且均匀地设置于该箱体30的底部,以均匀受力。为了进一步提高登高用工作平台的安全性,每个行走轮31都配置有刹车装置,以使登高用工作平台位于预定位置时,可以稳定地停留,而不至于意外移动。箱体30的外侧壁通过伸缩杆61可以与磁吸单元40连接,通过调节伸缩杆61的长度可以使磁吸单元40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还可以避开障碍物,安全便捷。优选地,伸缩杆61可以为液压缸、气缸或者丝杠。具体地,箱体3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伸缩杆安装座32,伸缩杆61的一端可以铰接于该伸缩杆安装座32上,另一端可以铰接于磁吸单元40上。
磁吸单元40可以包含支撑钢板以及设置在支撑钢板上的永磁体结构。优选地,磁吸单元40还可以包括调磁手柄41,该调磁手柄41可以在消磁位置和强磁位置之间移动。当调磁手柄41位于强磁位置时,永磁体结构将直接与支撑钢板贴合,此状态下,由于磁性传递原理,支撑钢板也带有强磁,因此能够与船体的甲板(由钢板制成)或钢制平台吸附在一起,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保证登高作业平台的安全。当调磁手柄41位于消磁位置时,永磁体结构与支撑钢板之间不再贴合而间隔有预定距离,从而阻隔了磁性的传递,此状态下,支撑钢板将不具有磁性,也就与运输船甲板脱离,便于抬升机构移动。通过调节调磁手柄41在消磁位置和强磁位置之间转换,可以使支撑钢板具有磁性或者不具有磁性,以选择性地吸附在运输船甲板上。
磁吸单元40可以成对设置,例如,可以对称设置在箱体30的一对相对的侧壁上,以使两侧受力均衡。
另外,箱体30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伸缩杆支架33,该伸缩杆支架33具有容纳伸缩杆61的凹槽,在登高用工作平台移动过程中,伸缩杆61可以卡设在伸缩杆支架33的凹槽内。
参照图6至图8,操作台10可以包括支撑平台107、围绕在该支撑平台107的外缘且从该支撑平台107的顶面向上纵向延伸的围栏104以及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进入到该操作台10内而在围栏104的至少一侧设置的活动门102,其中,活动门102可以设置为通过销轴铰接于支撑平台107上,或者设置为通过滑道可滑动地安装于该围栏104上。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动门102通过如下描述的连杆组件连接于支撑平台107上。
参照图8,连杆组件可以呈五连杆组件,并且靠近活动门102的水平方向的一端可以连接到活动门102上。具体地,连杆组件可以包括L型角板108,该L型角板108设置在活动门102的下端边缘,L型角板108的一个侧边固定于活动门102上,L型角板108的另一个侧边垂直于活动门102设置,且L型角板108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15和第二连接杆116,该第一连接杆115和第二连接杆116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支撑平台107的不同位置。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平台107的结构强度,该支撑平台107上可以固定有旋转支撑板106,第一连接杆115和第二连接杆116的另一端可以铰接于该旋转支撑板106上,而无需在支撑平台107上设置铰接孔。优选地,第一连接杆115和第二连接杆116可以分别呈一字型。
初始状态,活动门102可以处于关闭状态,推动活动门102旋转,在该连杆组件的带动下,活动门102的与连杆组件连接的一端向操作台10的内部移动,从而使活动门102的重心尽量靠近操作台10的重心。较常规的通过单一枢转轴将活动门102铰接于围栏104上的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活动门102可以防止在打开状态下重心与下部的支撑结构偏离过大而引起操作台10侧翻,进一步提高了操作台10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活动门102在打开状态下,其一端向操作台10的内部移动,使得在打开状态下,活动门102的外伸长度较小,节约了操作空间,这对于空间紧张的运输船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可选方案,L型角板108的不同位置处可以设置有供枢转轴穿过的多个枢转孔114,例如但不限于,L型角板10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枢转孔,L型角板108的直角位置处设置有枢转孔114。第一连接杆115和第二连接杆116的与L型角板108铰接的一端的枢转轴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在其中两个枢转孔114内,如此可以调整活动门102的旋转范围,即调整活动门102的开度范围,也就提高了活动门102的通用性。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L型角板108为90°角板。作为可选方案,L型角板108还可以替换为30°角板、45°角板或者60°角板,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上述角度为角板两个侧边之间的夹角。
在活动门102的转动过程中,当活动门102移动到预定位置时,连杆组件中的第二连接杆116将止挡在第一连接杆115与旋转支撑板106之间连接的枢转轴上,可以使活动门102停留在预定位置,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下文中描述的第一锁定组件将对活动门102进一步锁定,从而实现双重锁定。
活动门102可以为板状结构,或者框架结构,优选地,为了减重,活动门102可以为由空心梁形成的框架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台10的安全性,该操作台10还可以包括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可以包括销与孔配合形成的第一锁定组件,以在打开状态,对活动门102进行锁定,防止意外关闭;锁定结构还可以包括销与孔配合形成的第二锁定组件,以在活动门102处于关闭状态时,对活动门102进行锁定,防止意外打开。
第一锁定组件可包括锁定销112以及设置在L型角板108上的第一限位孔111和设置在旋转支撑板106的相应位置处的第二限位孔,当活动门102打开至预定位置时,可以将锁定销112插入到L型角板108的第一限位孔111和旋转支撑板106的第二限位孔内,从而可以对活动门102进行锁定,进一步提高操作台10的安全性。
第二锁定组件101可包括设置于围栏104(或者活动门102)上的锁定支座109,该锁定支座109具有供插销110穿过的第一插销孔,活动门102(或者)围栏104上设置有供插销110穿过的第二插销孔,当活动门10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插销110同时插入到第一插销孔和第二插销孔内,可以对活动门102进行锁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操作台10还可以包括安全爬梯103,且该安全爬梯103优选为可伸缩爬梯,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安全爬梯103的长度可以缩短,从而可以节约储存空间。优选地,安全爬梯103的顶端连接于活动门102上。具体地,活动门102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座105,该安装座105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接件113,优选地,该连接件113可以为旋转套管,该连接件113的自由端形成为能够包裹于安全爬梯103端部的外围的夹持端,且与该安全爬梯103的端部的外围稳固连接,从而可以将安全爬梯103连接于活动门102上,以在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该安全爬梯103离开操作台10,进一步提高了操作台10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Claims (10)

1.一种登高用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登高用工作平台包括:
操作台(10),
抬升机构,包括剪刀撑(20)和驱动模块,所述剪刀撑(20)支撑所述操作台(10)且具有彼此铰接的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所述第一连杆(2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2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操作台(10)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一连杆(2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22)的第一端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沿水平方向相对于所述操作台(10)滑动,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相啮合的齿轮(51)和齿条(52),所述齿条(52)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21)和所述第二连杆(22)两者中的一者的第二端上,以驱动所述剪刀撑(20)开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高用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撑(20)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操作台(10)的相对的两侧,并且所述操作台(10)具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杆(21)的第一端铰接到所述操作台(10)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杆(22)的第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滑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高用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撑(2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操作台(10)的操作台安装座(34),所述剪刀撑(20)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操作台安装座(34)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操作台安装座(34)具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杆(21)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操作台安装座(34),所述第二连杆(22)的第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滑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登高用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登高用工作平台还包括箱体(30),所述第二连杆(22)通过枢转轴(24)铰接于所述箱体(30)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杆(21)的第二端支撑于所述箱体(30)的底壁上或者与所述箱体(30)支撑于同一平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登高用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30)的侧壁上,所述齿条(52)呈圆弧形,且所述枢转轴(24)位于所述圆弧的弧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登高用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还包括磁吸单元(40),所述磁吸单元(40)通过伸缩杆(61)连接于所述箱体(30)的外侧壁上,其中,所述伸缩杆(6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磁吸单元(40)和所述箱体(30)铰接。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登高用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0)包括支撑平台(107)、从所述支撑平台(107)的外缘向上延伸的围栏(104)以及位于所述围栏(104)的至少一侧的活动门(102),其中,所述活动门(102)通过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10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登高用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角板、第一连接件(115)以及第二连接件(116),所述第一连接件(115)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16)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角板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15)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16)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平台(107)的不同位置,其中,所述角板包括相互呈角度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且所述第一侧边固定于所述活动门(102)的下侧边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登高用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角度为直角或锐角。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登高用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0)还包括锁定结构(101),所述锁定结构(101)包括用于在所述活动门(102)处于打开状态对其锁定的第一锁定组件,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锁定销(112)以及设置在所述角板的侧边上的第一限位孔(111)和设置在旋转支撑板(106)上的第二限位孔,当所述活动门(102)打开至预定位置时,所述锁定销(112)同时插入到所述第一限位孔(111)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内。
CN201922166460.2U 2019-12-05 2019-12-05 登高用工作平台 Active CN211226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66460.2U CN211226241U (zh) 2019-12-05 2019-12-05 登高用工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66460.2U CN211226241U (zh) 2019-12-05 2019-12-05 登高用工作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6241U true CN211226241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7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66460.2U Active CN211226241U (zh) 2019-12-05 2019-12-05 登高用工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6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8285A (zh) * 2020-11-28 2021-02-26 周琼 一种适应高空作业的焊接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8285A (zh) * 2020-11-28 2021-02-26 周琼 一种适应高空作业的焊接系统
CN112408285B (zh) * 2020-11-28 2021-10-15 阜宁木森铸件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高空作业的焊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027638B1 (en) A device for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ransport of loads into and out of a vehicle or the like
CN211226241U (zh) 登高用工作平台
EP3500472B1 (en) Rail transport system
CN112356993A (zh) 一种船用物资升降系统
CN112141150B (zh) 车厢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231774U (zh) 可旋转式垂直升降高空作业平台
WO2018011544A1 (en) Apparatus for lifting and moving a rail
CN210738397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门
US3794193A (en) Cargo handling mechanism
CN204324751U (zh) 起重机及使用该起重机的厢式货车
CN112249061B (zh) 车厢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733956U (zh) 一种蔬菜配送冷链车
RU2399537C1 (ru) Распашной борт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20180265140A1 (en) Gate Lift
CN207225179U (zh) 一种方舱
CN205916590U (zh) 一种全开式集装箱的滑动支撑装置
CN218577772U (zh) 一种柜体设备倒运装置
CN216549497U (zh) 一种带有防护棚的升降机设备
CN210149761U (zh) 一种嵌入开门式物流周转箱
CN213734983U (zh) 车厢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21718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卸料平台
CN107512653A (zh) 吊具上架及集装箱起重机
CN212148591U (zh) 一种封闭式中置轴轿运车
CN214029060U (zh) 一种船用物资升降系统
CN210101795U (zh) 一种车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