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4214U - 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4214U
CN211214214U CN201921688640.0U CN201921688640U CN211214214U CN 211214214 U CN211214214 U CN 211214214U CN 201921688640 U CN201921688640 U CN 201921688640U CN 211214214 U CN211214214 U CN 211214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evel gear
supporting arm
fixedly connected
upper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886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燕燕
梁乐
王跃
朱香佳
卓杰
朱军
董奇
朱桂明
刘彩云
牟家正
武茂浦
吴茂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building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886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4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4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4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属于临床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螺纹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轴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转轴的外表面均套接有轴承,且两个轴承对称卡接在底座内侧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底座内部下方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齿轮a,锥齿轮a和锥齿轮b相啮合;通过设置螺杆、活动板、滑杆、支撑臂、锥齿轮a和锥齿轮b,利用锥齿轮a和锥齿轮b的啮合作用使得转轴带动螺杆转动,能够带动活动板向上或向下移动,通过滑杆带动支撑板(10)上下移动,能够根据病人的身高对靠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满足病人的使用需要,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临床康复主要包括临床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康复、骨关节系统疾病的临床康复、心肺等内脏疾病的临床康复及以糖尿病和烧伤为代表的其他疾病的临床康复,在病人受伤过后都需要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现有的上至外骨骼机器人功能不完善,使用不方便,不能够根据病人的身高来对整体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影响病人康复训练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螺纹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轴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转轴的外表面均套接有轴承,且两个轴承对称卡接在底座内侧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底座内部下方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齿轮a,所述锥齿轮a和锥齿轮b相啮合,所述锥齿轮b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所述驱动电机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内部,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卡接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滑杆的顶端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靠板,所述靠板正面上方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销轴a铰接有支撑臂a,所述支撑臂a的底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侧壁通过销轴b铰接有支撑臂b,所述支撑臂a和支撑臂b的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绑带,所述绑带上固定安装有公贴,所述支撑臂a和支撑臂b的另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母贴,所述靠板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固定安装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靠板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靠板上固定安装有头枕,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站板。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螺杆、活动板、滑杆、支撑臂、锥齿轮a和锥齿轮b,利用锥齿轮a和锥齿轮b的啮合作用使得转轴带动螺杆转动,进而能够带动活动板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通过滑杆带动支撑板(10)上下移动,从而能够根据病人的身高对靠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满足病人的使用需要,结构简单,病人将手部放入到支撑臂a和支撑臂b上的容纳槽内,并利用绑带对手部缠绕配合公贴和母贴固定,同时利用松紧带的弹性配合挂钩挂在挂环上对病人胸腹部固定,进而利用支撑臂a和支撑臂b进行康复训练,使用效果好,避免病人发生晃动,同时利用万向轮便于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完善功能多样性,使用方便。
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电机的型号可以为YE2-112M-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a,所述伸缩杆a的底端与底座内侧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伸缩杆a对活动板进行支撑,使得活动板在螺杆的转动作用下向上或向下移动时不会转动且运动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后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b,所述伸缩杆b的底端与底座后侧凸出部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伸缩杆b对支撑板进行支撑,并配合滑杆对于支撑板的支撑效果更好,使得支撑板上下运动时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臂a和支撑臂b的正面均开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侧壁粘接有海绵垫。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海绵垫的设置使得病人手部放入到支撑臂a和支撑臂b内的容纳槽内时,可以避免支撑臂a和支撑臂b硌疼病人,给病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松紧带的数量为两个。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两个松紧带同步对病人胸腹部进行有效固定,稳定性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通过设置螺杆、活动板、滑杆、支撑臂、锥齿轮a和锥齿轮b,利用锥齿轮a和锥齿轮b的啮合作用使得转轴带动螺杆转动,进而能够带动活动板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通过滑杆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能够根据病人的身高对靠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满足病人的使用需要,结构简单;
该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通过设置支撑臂a、支撑臂b、绑带、公贴、母贴、松紧带、挂钩和挂环,病人将手部放入到支撑臂a和支撑臂b上的容纳槽内,并利用绑带对手部缠绕配合公贴和母贴固定,同时利用松紧带的弹性配合挂钩挂在挂环上对病人胸腹部固定,进而利用支撑臂a和支撑臂b进行康复训练,使用效果好,避免病人发生晃动,同时利用万向轮便于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完善功能多样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右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活动板;3、螺杆;4、转轴;5、锥齿轮a;6、锥齿轮b;7、驱动电机;8、滑杆;9、滑套;10、支撑板;11、靠板;12、支撑臂a;13、凸块;14、支撑臂b;15、绑带;16、公贴;17、母贴;18、固定环;19、松紧带;20、挂钩;21、挂环;22、头枕;23、站板;24、伸缩杆a;25、伸缩杆b;2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2,活动板2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a24,伸缩杆a24的底端与底座1内侧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见图1);通过设置伸缩杆a24对活动板2进行支撑,使得活动板2在螺杆3的转动作用下向上或向下移动时不会转动且运动更加稳定。
活动板2上螺纹安装有螺杆3,螺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轴4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转轴4的外表面均套接有轴承,且两个轴承对称卡接在底座1内侧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底座1内部下方转轴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齿轮a5,锥齿轮a5和锥齿轮b6相啮合,锥齿轮b6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7输出轴的外表面,驱动电机7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驱动电机7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活动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滑杆8,滑杆8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9,滑套9卡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滑杆8的顶端与支撑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0下表面的后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b25,伸缩杆b25的底端与底座1后侧凸出部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见图1图、和图3);利用伸缩杆b25对支撑板10进行支撑,并配合滑杆8对于支撑板10的支撑效果更好,使得支撑板10上下运动时更加稳定。
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靠板11,靠板11正面上方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销轴a铰接有支撑臂a12,支撑臂a12的底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侧壁通过销轴b铰接有支撑臂b14,支撑臂a12和支撑臂b14的正面均开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侧壁粘接有海绵垫(见图1);利用海绵垫的设置使得病人手部放入到支撑臂a12和支撑臂b14内的容纳槽内时,可以避免支撑臂a12和支撑臂b14硌疼病人,给病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支撑臂a12和支撑臂b14的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绑带15,绑带15上固定安装有公贴16,支撑臂a12和支撑臂b14的另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母贴17,靠板11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8,固定环18上固定安装有松紧带19,松紧带19的数量为两个(见图1);利用两个松紧带19同步对病人胸腹部进行有效固定,稳定性好。
松紧带1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挂钩20,靠板1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挂环21,靠板11上固定安装有头枕22,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6,底座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站板23。
在使用时,医生通过万向轮26推动装置移动至康复点,锁死万向轮26并扶着病人站在站板23上,使得病人背部靠在靠板11上,根据病人的身高来控制驱动电机7正转或反转,在锥齿轮a5和锥齿轮b6的啮合作用下使得转轴4带动螺杆3正转或反转,进而带动活动板2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通过滑杆8带动支撑板10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对靠板11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调节好后医生拉起松紧带19使其伸长并绕过病人胸腹部利用挂钩20挂在挂环21上,将病人手部放入到支撑臂a12和支撑臂b14内的容纳槽内,并利用绑带15上的公贴16配合母贴17对手部进行固定,然后扶着支撑臂a12使其绕销轴a转动,扶着支撑臂b14通过销轴b绕支撑臂a12转动,进而进行康复训练。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上螺纹安装有螺杆(3),所述螺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轴(4)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转轴(4)的外表面均套接有轴承,且两个轴承对称卡接在底座(1)内侧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底座(1)内部下方转轴(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齿轮a(5),所述锥齿轮a(5)和锥齿轮b(6)相啮合,所述锥齿轮b(6)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7)输出轴的外表面,所述驱动电机(7)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7)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所述活动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滑杆(8),所述滑杆(8)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9),所述滑套(9)卡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滑杆(8)的顶端与支撑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靠板(11),所述靠板(11)正面上方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销轴a铰接有支撑臂a(12),所述支撑臂a(12)的底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侧壁通过销轴b铰接有支撑臂b(14),所述支撑臂a(12)和支撑臂b(14)的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绑带(15),所述绑带(15)上固定安装有公贴(16),所述支撑臂a(12)和支撑臂b(14)的另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母贴(17),所述靠板(11)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8),所述固定环(18)上固定安装有松紧带(19),所述松紧带(1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挂钩(20),所述靠板(1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挂环(21),所述靠板(11)上固定安装有头枕(22),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6),所述底座(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站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a(24),所述伸缩杆a(24)的底端与底座(1)内侧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下表面的后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b(25),所述伸缩杆b(25)的底端与底座(1)后侧凸出部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a(12)和支撑臂b(14)的正面均开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侧壁粘接有海绵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19)的数量为两个。
CN201921688640.0U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 Active CN211214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8640.0U CN211214214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8640.0U CN211214214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4214U true CN211214214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8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88640.0U Active CN211214214U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42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2889A (zh) * 2021-01-13 2021-06-11 济南新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肢助力柔性外骨骼康复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2889A (zh) * 2021-01-13 2021-06-11 济南新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肢助力柔性外骨骼康复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31750B (zh)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CN103211694B (zh) 基于头部自重牵引原理的颈椎康复机器人
CN209996707U (zh) 一种妇科护理支架
CN111388229B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床
CN209032910U (zh) 一种病人用轮椅
CN211214214U (zh) 一种临床康复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
CN210044405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CN112754815A (zh) 一种骨科护理按摩康复器
CN210645004U (zh) 一种新型踝关节屈伸训练设备
CN202589862U (zh)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椅
CN209734479U (zh) 助行器
CN213076422U (zh) 柔性十字架牵引康复床
CN211409991U (zh) 一种医用康复训练辅助机器人
CN109568084B (zh) 一种风湿病人膝关节压紧按摩器
CN112274364A (zh)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辅助装置
CN106820725A (zh) 一种保健椅
CN108938330B (zh) 多功能肩关节康复训练医疗机器人
CN113975059A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便于使用的牵引支架
CN214713345U (zh) 一种骨科护理架
CN114159737A (zh) 一种分离式骨科腿部康复架
CN114767368A (zh) 一种用于昏迷患者护理用调节制动装置
CN113397781A (zh) 一种骨科用复位固定矫形器
CN209864512U (zh) 一种脊柱梳理床
CN201564668U (zh) 眼科手术头部固定支架
CN112472546A (zh) 一种腰椎矫正按摩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2000 No.42, Hailian East Road, Haizhou District,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Shipbuilding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2000 No.42, Hailian East Road, Haizhou District,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S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