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4080U - 一种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94080U CN211194080U CN201922265711.2U CN201922265711U CN211194080U CN 211194080 U CN211194080 U CN 211194080U CN 201922265711 U CN201922265711 U CN 201922265711U CN 211194080 U CN211194080 U CN 2111940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machine tool
- connecting rod
- shaped
- turnt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其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长度方向两侧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机座位于两工作台之间的转盘,机座竖直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处于转盘的正上方连接有竖直位移的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上夹持件,转盘上设置有限位工件的下夹持件,下夹持件包括多组夹持块,转盘开设有若干道贯穿转盘长度方向两侧的T型槽,T型槽内插接有T型块,多组夹持块与对应T型块螺纹连接;上夹持件包括转动连接于驱动轴的中心盘、沿中心盘周向均匀设置的多组连杆,连杆远离中心盘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抵接工件上端的抵接板,连杆为伸缩杆结构,且抵接板转动连接于连杆上。本实用新型具有适应不同规格工件加工作业,达到一机多用,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床。
背景技术
目前吸塑,滚塑,吹塑等工艺广泛运用于各种产品当中,同时由于吸塑,滚塑,吹塑等工艺仅能成型为无内部结构的薄壳产品(吸塑为带边缘开放式薄壳,滚塑为封闭件,吹塑仅留一小孔),根据结构要求,经常需要对这类塑件进行后加工,最典型的比如拉杆箱吸塑壳需要加工孔、槽、切边以安装其他零件,又如玩具车壳需要切出车轮拱板挡泥板等边缘和车窗等。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90370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用塑制品数控多轴加工机床,包括基座,一对滑动连接于基座两端的动力台、以及转动连接于基座处于两动力台之间的转盘,转盘上设置有定位工件的下盘模块;基座对应转盘设置有立柱,立柱处于转盘的正上方设置有驱动轴以及转动连接于驱动轴上的爪盘,工件放置于转盘上后背下盘模块限位水平面位移,再经驱动轴驱使爪盘抵接于工件上端,限制工件竖直平面的位移,再动力台位移,动力台上的加工轴对工件进行加工,同时转盘可根据工件所需加工位置进行转动,完成对工件的加工作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下盘模块以及爪盘对应固定于转盘、驱动轴上,使其仅能对应同种规格的工件进行加工,而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加工多种不同规格的工件,此时仅能对应每种规格的工件更换不同规格的下盘模块和爪盘,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床,具有适应不同规格工件加工作业,达到一机多用,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机床,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长度方向两侧且做直线位移的工作台、以及设置于机座位于两工作台之间的转盘,所述机座竖直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处于转盘的正上方连接有竖直位移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上夹持件,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限位工件的下夹持件,所述下夹持件包括多组夹持块,所述转盘开设有若干道贯穿转盘长度方向两侧的T型槽,所述T型槽内插接有T型块,多组夹持块与对应T型块螺纹连接;所述上夹持件包括转动连接于驱动轴的中心盘、沿中心盘周向均匀设置的多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中心盘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抵接工件上端的抵接板,所述连杆为伸缩杆结构,且所述抵接板转动连接于连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加工工件放置于转盘上后,由于转盘上开设的多组T型槽可供T型块进行滑移,使其工作人员可根据工件大小,调节夹持块在转盘上的位置,与工件边缘进行抵接,并利用与T型块的螺纹连接作用,使其夹持块限位于转盘上,从而限制工件沿水平面的位移;进而由于连杆为伸缩杆结构,可根据工件大小调节连杆的长度,并由于抵接板与连杆转动连接,使其驱动轴朝下位移时,可保证抵接板地接于工件的上端,对工件竖直平面起到限位工作,达到对工件的限位工作,再利用工作台对工件进行加工作业,达到可适应不同规格工件的加工,一机多用,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杆包括与中心盘固定的杆一和套接于杆一上的杆二,所述杆一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型槽一,所述杆二上插接有穿过腰型槽一的螺栓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二套接于杆一上,使其杆二可相对杆一做直线位移运动,改变连杆的长度,进而在螺栓一穿过杆二以及杆一的腰型槽一与螺母配合,实现对杆一与杆二的限位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杆二上开设有与腰型槽一平行并连通的腰型槽二,所述螺栓一穿过腰型槽一、腰型槽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杆二开设有腰型槽二,有助于延长杆一与杆二的相对位移长度,扩大对不同规格工件限位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杆二朝杆一的一端固定有凹形框,所述凹形框与杆二构成与杆一截面同等大小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杆二一端固定的凹形框与杆二之间构成通槽,使其保证杆二套接杆一的工作的同时,便于其生产加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块设置有四组且位置分布为框形的四个角,所述夹持块朝向转盘中心的边角为内弧形凹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组夹持块对工件的四个边缘进行抵接,提高对工件限位的稳定性,进而由于工件为塑料制品,利用与工件抵接的边角为内弧形凹面设置,增大与工件抵接面的同时,避免锋利边角对工件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块的凹面设置有弹性垫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工件表面受到损伤的同时,可增大与工件的摩擦力,提高对工件限位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板的下端设置有弹性垫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工件表面受到损伤的同时,可增大与工件的摩擦力,提高对工件限位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座处于转盘的下方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转盘下端中心竖直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同轴固定有齿轮一,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同轴设置有与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一带动齿轮二转动,在齿轮一与齿轮二的啮合作用下,实现转盘的自转工作,便于对工件不同面的加工作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轴下端转动连接有升降座,所述放置槽底端竖直设置有丝杆和导向杆,所述丝杆与导向杆均穿过升降座,且丝杆与升降座螺纹配合并转动连接于放置槽底端,所述机座内还设置有与丝杆同轴设置的电机二;所述电机一设置于升降座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对升降座起到导向的同时,限位升降座的周向转动,继而电机二驱使丝杆转动,在丝杆与升降座的螺纹配合作用下,驱使升降座上下位移;进而由于转轴转动连接于升降座上,使其实现对转盘高度位置的调节,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
进而由于电机一设置于升降座上,使其实现转盘上下位移工作的同时,不影响转盘的周向转动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利用T型槽供T型块的插接,可改变夹持块在转盘的位置,同时连杆的长度可进行调节,并抵接板转动连接于连杆上,使其可适应对不同规格大小的工件起到限位工作,从而可适应对不同大小工件的加工作业,达到一机多用,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2.利用丝杆实现升降座的上下位移,以及设置于升降座上的电机一驱使转盘的自转工作,使其可驱使转盘上下位移的同时保证转盘的周向转动工作,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转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上夹持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座;2、工作台;21、安装座;22、工作轴;3、转盘;4、支撑座;5、驱动轴;6、上夹持件;61、杆一;62、杆二;63、螺栓一;64、抵接板;65、中心盘;7、下夹持件;71、夹持块;72、凹面;8、T型块;9、T型槽;10、腰型槽一;11、腰型槽二;12、凹形框;13、弹性垫一;14、弹性垫二;15、电机一;16、电机二;17、电机三;18、丝杆;19、导向杆;30、升降座;31、齿轮一;32、齿轮二;33、放置槽;34、转轴;35、滑移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机床,包括机座1,机座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包括沿机座1长度方向滑移的安装座21以及设置于安装座21一端的工作轴22;机座1上开设有供安装座21滑移的滑移槽35,以及驱使安装座21滑移的螺杆传动件。机座1处于两工作台2之间的部分转动连接有转盘3,且转盘3上设置有限位工件的下夹持件7;机座1对应转盘3还竖直固定有一支撑座4,支撑座4截面呈凹形,且上端延伸至转盘3的正上方,支撑座4的处于转盘3上端竖直固定有液压缸(图中未示出),液压缸的伸缩轴同轴固定有驱动轴5,驱动轴5转动连接有上夹持件6;当工件放置于转盘3上时,下夹持件7对工件水平方位限位,液压缸驱使驱动轴5朝下位移,上夹持件6抵接于工件上方,实现工件竖直方位的限位,进而螺杆传动件驱使两工作台2直线位移,对工件侧面进行加工。
上述螺杆传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机座1上且沿滑槽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杆,螺杆穿过安装座21且与安装座21螺纹配合,机座1外端对应固定有电机三17,电机三17的输出轴与螺杆同轴固定。
参照图1和4,上述机座1处于转盘3的下方开设有放置槽33,放置槽33内插接有升降座30,升降座30的截面与放置槽33截面同等大小;放置槽33底端竖直设置有穿过升降座30的导向杆19和丝杆18,丝杆18下端与放置槽33底端转动连接,且与升降座30螺纹配合,机座1内固定有电机二16,电机二16的输出轴与丝杆18的下端同轴固定。转盘3下端中心竖直固定有一转轴34,转轴34的下端与升降座30上端转动连接,且转轴34同轴固定有齿轮一31,升降座30上固定有电机一15,电机一15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有齿轮二32,齿轮二32与齿轮一31啮合,且齿轮二32与齿轮一31的外径比1:4。
本实施例中,电机一15、电机二16、电机三17分别通过电线与外接电源连通。
参照图1和2,下夹持件7包括四组夹持块71,转盘3沿自身宽度方向开设有多组T型槽9,T型槽9贯穿转盘3长度方向的两端,四组夹持块71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T型块8,T型块8与T型槽9截面同等大小设置,当T型块8插接于T型槽9内时,对螺栓进行拧紧,夹紧夹持块71与T型块8,实现对夹持块71的限位工作。四组夹持块71所处位置为框形的四个边角点,且夹持块71朝转盘3中心的边角为内弧形凹面72设置,凹面72上固定有弹性垫一13。
参照图1和3,上述上夹持件6包括与驱动轴5转动连接的中心盘65、以及沿中心盘65周向设置的四根连杆;连杆包括杆一61和杆二62,杆一61一端与中心盘65侧面焊接固定,杆二62的一端固定有凹形框12,凹形框12与杆二62之间构成与杆一61截面同等大小的通槽,杆一61插接于通槽内,实现杆二62相对杆一61的滑动;杆一6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型槽一10,杆二62开设有与腰型槽一10平行并连通的腰型槽二11,通过螺栓一63穿过腰型槽一10、腰型槽二11与螺母配合,实现杆一61与杆二62的限位。杆二62相对杆一6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抵接板64,抵接板64的下端固定有弹性垫二1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先将工件放置在转盘3上,再利用T型块8与T形槽的插接关系,调节夹持块71的位置,使其四组夹持块71与工件抵接,再调节杆一61与杆二62的位移,进而启动液压缸驱使驱动轴5朝下位移,使其抵接板64地接于工件上方,对工件进行限位后,螺杆传动件启动,驱使工作台2朝工件一侧位移,利用其工作轴22对工件进行加工,需要时电机一15启动,在齿轮一31与齿轮二32的啮合作用下,驱使转盘3带动工件转动,实现对工件不同侧面的加工,从而完成对工件的加工作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机床,包括机座(1)、设置于机座(1)长度方向两侧且做直线位移的工作台(2)、以及设置于机座(1)位于两工作台(2)之间的转盘(3),所述机座(1)竖直设置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处于转盘(3)的正上方连接有竖直位移的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上设置有上夹持件(6),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限位工件的下夹持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件(7)包括多组夹持块(71),所述转盘(3)开设有若干道贯穿转盘(3)长度方向两侧的T型槽(9),所述T型槽(9)内插接有T型块(8),多组夹持块(71)与对应T型块(8)螺纹连接;所述上夹持件(6)包括转动连接于驱动轴(5)的中心盘(65)、沿中心盘(65)周向均匀设置的多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中心盘(65)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抵接工件上端的抵接板(64),所述连杆为伸缩杆结构,且所述抵接板(64)转动连接于连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与中心盘(65)固定的杆一(61)和套接于杆一(61)上的杆二(62),所述杆一(6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型槽一(10),所述杆二(62)上插接有穿过腰型槽一(10)的螺栓一(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二(62)上开设有与腰型槽一(10)平行并连通的腰型槽二(11),所述螺栓一(63)穿过腰型槽一(10)、腰型槽二(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二(62)朝杆一(61)的一端固定有凹形框(12),所述凹形框(12)与杆二(62)构成与杆一(61)截面同等大小的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71)设置有四组且位置分布为框形的四个角,所述夹持块(71)朝向转盘(3)中心的边角为内弧形凹面(72)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71)的凹面(72)设置有弹性垫一(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64)的下端设置有弹性垫二(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处于转盘(3)的下方开设有放置槽(33),所述转盘(3)下端中心竖直固定有转轴(34),所述转轴(34)同轴固定有齿轮一(31),所述放置槽(33)内设置有电机一(15),所述电机一(15)同轴设置有与齿轮一(31)啮合的齿轮二(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4)下端转动连接有升降座(30),所述放置槽(33)底端竖直设置有丝杆(18)和导向杆(19),所述丝杆(18)与导向杆(19)均穿过升降座(30),且丝杆(18)与升降座(30)螺纹配合并转动连接于放置槽(33)底端,所述机座(1)内还设置有与丝杆(18)同轴设置的电机二(16);所述电机一(15)设置于升降座(30)上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65711.2U CN211194080U (zh) | 2019-12-16 | 2019-12-16 | 一种机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65711.2U CN211194080U (zh) | 2019-12-16 | 2019-12-16 | 一种机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94080U true CN211194080U (zh) | 2020-08-07 |
Family
ID=71888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65711.2U Active CN211194080U (zh) | 2019-12-16 | 2019-12-16 | 一种机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94080U (zh) |
-
2019
- 2019-12-16 CN CN201922265711.2U patent/CN2111940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68000U (zh) | 一种二工位环形线线切割机床 | |
CN211194080U (zh) | 一种机床 | |
CN220260188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定位工装 | |
CN214237070U (zh) | 一种管件加工装置 | |
CN217413143U (zh) | 五轴数控钻铣机 | |
CN212822799U (zh) | 高精度加工机器 | |
CN213410648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内齿圈成型铣齿机 | |
CN213164478U (zh) | 一种防护型轴承加工机床 | |
CN206652975U (zh) | 一种高效率高精度钢管两端自动车孔机床 | |
CN107378049A (zh) | 一种两端可同时打孔的钢管打孔机 | |
CN114799890A (zh) | 一种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 |
CN214602270U (zh) | 一种切割机 | |
CN215317300U (zh) | 一种高度可调式铣床装置 | |
CN214815152U (zh) | 一种多工位铣床 | |
CN220112831U (zh) | 一种多轴线回转体内孔加工自动翻转定位装置 | |
CN213614652U (zh) | 一种线切割机床用定位装置 | |
CN219005340U (zh) | 一种数控机床的立式加工中心夹具 | |
CN219541821U (zh) | 一种加工工件定位调整装置 | |
CN219725383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固定夹具装置 | |
CN220943311U (zh) | 一种对位装置 | |
CN221048038U (zh) | 一种铝材毛边打磨装置 | |
CN104400564A (zh) | 一种多功能机床 | |
CN221047835U (zh) | 一种落地镗床工作台 | |
CN219853597U (zh) | 一种车桥加工磨削成型装置 | |
CN220761676U (zh) | 一种金属切削机床用的定位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