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3302U - 一种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93302U CN211193302U CN201922204706.0U CN201922204706U CN211193302U CN 211193302 U CN211193302 U CN 211193302U CN 201922204706 U CN201922204706 U CN 201922204706U CN 211193302 U CN211193302 U CN 2111933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ishing
- polishing head
- head
- sanding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基座组件及打磨头组件。所述打磨头组件包括打磨头连接座、打磨头旋转座及打磨头,所述打磨头连接座固接于所述基座组件,所述打磨头连接座还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打磨头旋转座,所述打磨头固接于所述打磨头旋转座。本实用新型的打磨头组件可在打磨头与打磨表面的贴合力作用下进行旋转,可实现打磨头与打磨表面的实时贴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浮动打磨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的铸件,塑料件,钢制品等材质工件的打磨多数采用手工或者由人工手持气动、电动打磨工具完成,但是人工对工件表面打磨作业时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危险,而且经过打磨的工件质量一致性较差,容易导致产品不良率上升,效率低下,加工后的产品表面粗糙不均匀等问题。
现在也有一部分厂家开始使用机器人安装电动或气动工具进行自动化打磨,与手持打磨比较,机器人打磨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良率,用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打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工业机器人在打磨时不如人手灵活,采用机器人夹持电动、气动工具打磨针对不规则毛刺处理时,打磨工具如砂轮等(或打磨介质,这里的打磨介质是指与工件直接接触的摩擦介质)与工件表面的刚性接触容易造成打磨工具的非正常损耗如折断等,或者会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坏或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打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磨装置。
所述打磨装置包括;
基座组件;以及
打磨头组件,所述打磨头组件包括打磨头连接座、打磨头旋转座及打磨头,所述打磨头连接座固接于所述基座组件,所述打磨头连接座还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打磨头旋转座,所述打磨头固接于所述打磨头旋转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打磨头连接座还具有限位块,以限定所述打磨头的旋转角度。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的个数为两个。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中轴线经过所述旋转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打磨头旋转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打磨头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除尘组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打磨装置设置于可移动的小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打磨头组件可在打磨头与打磨表面的贴合力作用下进行旋转,可实现打磨头与打磨表面的实时贴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磨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基座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基座组件省去枢转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基座组件省去外壳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枢转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打磨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打磨装置省去防尘罩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虚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1的打磨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0是承载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旋转件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虚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的打磨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的打磨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14,打磨装置1包括基座组件2、打磨头组件3及除尘组件4。基座组件2可用于调节设置于其上的打磨头组件3的高度,打磨头组件3用于打磨所需打磨的表面,而打磨后的碎屑或者粉尘通过除尘组件4收集。
而为了提高打磨装置1的机动性,如图1所示,可将打磨装置1设置于可人力推行的小车,当然,也可将其设置于可自动移动的自移动装置上,端视打磨装置1的使用需求而定。
首先介绍基座组件2。如图2至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基座组件2可用于调节打磨头组件3的高度,以使打磨头组件3自适应所要打磨表面的高度。具体而言,基座组件2包括外壳21、锁紧气缸22、升降台23、导正杆24、浮动气缸25及枢转件26。
外壳21上具有电路开关,在本实施例中,将打磨装置1的所有相关控制按键都集成在外壳21上的电路开关中,使用者通过前述的电路开关即可控制打磨装置1的各个组件的运作,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各组件的控制按键单独设置,在这里,并不作限定。
下面详细描述基座组件2的结构组成,锁紧气缸22固定设置于外壳21上,例如,锁紧气缸22的缸筒固设于外壳21上,而锁紧气缸2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升降台23上,通过锁紧气缸22的运作(活塞杆的上下运动)可带动升降台23上下运动,以配合打磨头组件3所需的工作高度。
而为保证升降台23上下运动时的方向稳定,在升降台23位于锁紧气缸22的一侧还设置至少一个的导正杆24,如图4所示,外壳21上设置对应的通孔,4个导正杆24通过前述通孔伸入外壳21,以此保证在升降台23高度调整时的方向保持稳定。
但,由于打磨装置1所要打磨的表面通常不为平整的表面,经常是弧面(例如飞机底部的弧形表面)或者底部高度有一定落差且连续的斜面,而锁紧气缸22通常用于大范围的上下调节,所以还需要浮动气缸25来精确地调节打磨头组件3的高度。浮动气缸25固设于外壳21上,且通过悬挂件251悬挂于枢转件26上,例如,悬挂于轴262上,而枢转件26再通过枢转轴261与升降台23上对应设置的枢转座231(通常而言为2个)枢转连接,当然,也可枢转轴设置于升降台,枢转座设置于枢转件上,只需满足其枢转要求即可。
如此,利用精密调压阀及溢流阀来控制浮动气缸25的内部压力,使浮动气缸25的内部保证所需压力,当打磨头组件3升高时,浮动气缸25内压力降低,其通过调压阀来补充气体,从而浮动气缸25向上浮动而带动枢转件26向上浮动,最终驱动枢转件26枢转而实现打磨头组件3的升高;同理,当打磨头组件3降低时,浮动气缸25内部压力增大,其通过溢流阀排气实现内部压力恒定及高度的自动改变。这样,通过浮动气缸25的设置,可保证打磨头组件3始终保持与打磨表面的恒力稳定的接触,打磨效果更佳。
也就是说,基座组件2通过锁紧气缸22来实现大范围的高度调节,而通过浮动气缸25来实现自动的高度微调,从而可实现打磨装置1恒力高度自适应的功能,与打磨表面接触更为稳定,打磨效果更佳。
接着介绍打磨头组件3。如图1、图7至图1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打磨头组件3包括防护罩30、多位置气缸31、齿条32、承载件33、齿轮34、齿轮轴35、旋转件36、打磨头连接座37、打磨头旋转座38及打磨头39。并且,基座组件2具有上述的高度调节的功能,而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基座组件2也可不具有上述的高度调节的功能;而若基座组件2具有上述的高度调节的功能,打磨头组件3也可仅为普通的打磨头,而不具有下述的旋转功能。
于本实施例中,防护罩30为风琴式防护罩,如此,可满足打磨头组件3的旋转而增大打磨范围的需求。多位置气缸31与齿条32同步设置,即多位置气缸31可带动齿条32做同步运动。承载件33固设于枢转件26上,如图10所示,承载件33上具有可供齿条32穿设的通孔331及承载齿轮34的齿轮空间332,所述齿轮空间332还具有相应的通孔,以供齿轮轴35一并穿设承载件33及齿轮34。
而于本实施例中,齿条32例如为圆柱形齿条,圆柱形齿条上设置与齿轮34啮合的齿条。而且,枢转件26也设置对应于齿条32的穿设通孔263,如此,齿条32穿设于枢转件26上的穿设通孔263及承载件33上的通孔331,能够保证齿条32的运动方向保持稳定,从而保证齿条32可与齿轮34始终保持啮合。
当多位置气缸31带动齿条32运动时,齿条32再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34进行旋转,从而与齿轮34固接的齿轮轴35也同时旋转,进而再带动与齿轮轴35同样固接的旋转件36旋转,而旋转件36例如为匚型的夹持设计以与齿轮轴35固接。最终,旋转件36可带动打磨头39旋转而增大打磨范围,打磨头39的旋转方向所在的平面平行于齿轮34所在的平面。
换言之,多位置气缸31带动齿条32做直线运动,而通过与齿条32啮合的齿轮34将前述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而通过打磨头39的旋转(大致理解为左右旋转)可增加其打磨范围,而且其旋转同轴,打磨效果也很稳定。具体而言,多位置气缸31例如为双位置气缸,即可在三个位置停止,如此,打磨头39因为绕齿轮轴35可以旋转,所以其打磨范围变大,因打磨范围正比于打磨头39与齿轮轴35的距离(旋转半径),可根据使用需求确定打磨头39的旋转半径。而且打磨头39能在起点、中点及终点三位置保持同轴的状态,打磨效果也很稳定。另外多位置气缸31还可通过调速阀调整气缸速度,进而调整前部打磨头39的打磨旋转速度。
而为使打磨头39实时贴合打磨表面,与旋转件36固接的打磨头连接座37上设置旋转轴371,旋转轴371的另一端固接于打磨头旋转座38,打磨头旋转座38能够以旋转轴371为轴进行旋转,即旋转轴371垂直于打磨头旋转座38。打磨头39设置于打磨头旋转座38上,例如,打磨头39的个数为两个,当打磨头39工作时,依靠打磨头39与打磨表面的贴合力可带动旋转轴371旋转,从而可保证打磨头39实时贴合打磨表面,以此更好地适应弧面或者底部高度有一定落差且连续的斜面的打磨。于一些实施例中,打磨装置1可仅具有实时贴合的功能,而不具有上述高度调节或者选择的功能,即打磨装置1在实时贴合的基础上,也可选择普通的基座组件或不具有旋转功能的打磨头组件。例如,所述打磨头连接座37固接于所述基座组件2上。
而于本实施例中,于打磨头连接座37上还设置限位块372,以使打磨头39的旋转角度处于一定的范围内。如图14所示,限位块372的个数为两个,并且,该两个限位块372的中轴线经过旋转轴371,即,限位块372关于旋转轴371对称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打磨装置利用可左右旋转的打磨头组件可增大其打磨范围,而且,其同轴的设置可保证良好的打磨效果。进一步地,打磨装置中的基座组件通过锁紧气缸来实现大范围的高度调节,而通过浮动气缸来实现自动的高度微调,从而可实现打磨装置恒力高度自适应的功能,与打磨表面接触更为稳定,打磨效果更佳。进一步地,打磨头组件还可在打磨头与打磨表面的贴合力作用下进行旋转,可实现打磨头与打磨表面的实时贴合。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包括;
基座组件;以及
打磨头组件,所述打磨头组件包括打磨头连接座、打磨头旋转座及打磨头,所述打磨头连接座固接于所述基座组件,所述打磨头连接座还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打磨头旋转座,所述打磨头固接于所述打磨头旋转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头连接座还具有限位块,以限定所述打磨头的旋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个数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中轴线经过所述旋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打磨头旋转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头的数量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除尘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设置于可移动的小车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04706.0U CN211193302U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一种打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04706.0U CN211193302U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一种打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93302U true CN211193302U (zh) | 2020-08-07 |
Family
ID=71859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04706.0U Active CN211193302U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一种打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93302U (zh) |
-
2019
- 2019-12-10 CN CN201922204706.0U patent/CN2111933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50936B (zh) | 一种数控龙门式环保型平面打磨抛光机 | |
CN109048512B (zh) | 有效提高研抛效率的微摆研抛装置 | |
CN109318099B (zh) | 曲面玻璃凸面抛光机 | |
KR20110099615A (ko) | 거친 그리고 미세한 연마/폴리싱 기계 | |
CN214323024U (zh) | 一种力控强磨机 | |
CN110842939B (zh) | 打磨机器人 | |
CN211681245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表面磨削装置 | |
CN110497317B (zh) | 一种适用于自动打磨设备的恒压装置 | |
CN211867370U (zh) | 基座组件及具有其的打磨装置 | |
CN205166660U (zh) | 一种砂轮打磨平台 | |
CN211193302U (zh) | 一种打磨装置 | |
CN115026707A (zh)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侧板生产用自动化抛光装置 | |
CN210360660U (zh) | 机械臂及铸件打磨系统 | |
CN211193381U (zh) | 打磨头组件及具有其的打磨装置 | |
CN211072918U (zh) | 一种拉丝机 | |
CN111451876A (zh) | 铸件机械臂自动打磨机 | |
CN110774104A (zh) | 一种非圆形状零件的浮动打磨设备 | |
CN201020645Y (zh) | 用于双端面磨床的砂轮修整装置 | |
CN212095668U (zh) | 铸件机械臂自动打磨机 | |
CN210550139U (zh) | 一种自动磨床操作装置 | |
CN110802492A (zh) | 打磨头组件及具有其的打磨装置 | |
CN218837051U (zh) | 一种圆柱磨光机 | |
CN219902172U (zh) |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稳定型轴承加工智能装配机械手 | |
CN112059638A (zh) | 一种自动化工厂移动救济机器人 | |
CN215510448U (zh) | 一种横置式浮动旋转打磨抛光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15000 No.1 Qingqiu lan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beire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1 Qingqiu lan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BEIREN ROBOT SYSTEM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