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8661U - 一种可侧翻托辊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侧翻托辊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68661U CN211168661U CN201921856348.5U CN201921856348U CN211168661U CN 211168661 U CN211168661 U CN 211168661U CN 201921856348 U CN201921856348 U CN 201921856348U CN 211168661 U CN211168661 U CN 2111686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roller
- sliding seat
- sliding
- positioning
- roller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侧翻托辊组,包括皮带支架和托辊组件,皮带支架上设有圆柱形的横梁,横梁上设有可绕横梁轴向转动的滑动座,滑动座上设有滑槽,托辊组件包括托辊和托辊架,托辊转动连接在托辊架上,托辊架底部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轨,托辊架通过滑轨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托辊架、滑轨和滑动座的长度均小于横梁的长度,滑动座上设有第一定位装置,横梁的顶部和侧部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装置穿过滑动座与横梁上的第一定位孔相连接,托辊架上设有第二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穿过托辊架和滑轨与滑槽内的第二定位孔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方便在带式输送机运行中对托辊组件的检修维护作业,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侧翻托辊组。
背景技术
托辊组是带式输送机上支撑输送带的重要传动部件,也是带式输送机上常见的易损部件,当有托辊损坏或需要维护时,通常是将带式输送机先停下来,再进行检修维护,工作效率较低,不利于带式输送机的连续稳定运行。
为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且方便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对托辊组件的检修维护作业,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带式输送机的连续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侧翻托辊组,包括皮带支架和托辊组件,所述皮带支架上设有圆柱形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可绕横梁轴向转动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托辊组件包括托辊和托辊架,所述托辊转动连接在托辊架上,所述托辊架底部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轨,所述托辊架通过滑轨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托辊架、滑轨和滑动座的长度均小于横梁的长度,所述滑动座上设有第一定位装置,所述横梁的顶部和侧部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穿过滑动座与横梁上的第一定位孔相连接,所述托辊架上设有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穿过托辊架和滑轨与滑槽内的第二定位孔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均采用销轴,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与销轴相匹配的销孔,通过销轴连接,定位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均布有多个相对应的连接块,所述滑动座两端的连接块上设有与横梁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横梁穿过连接孔与滑动座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穿过连接块与第一定位孔相连接。用于对滑动座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托辊组件设有上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托辊组件平行设置,用于对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送料段和输送带回料段进行同步托举。
优选的,所述皮带支架采用双支架结构,所述横梁水平连接在双支架之间,以适应普通带式输送机的托辊组结构优化。
优选的,所述皮带支架采用单支架结构,所述皮带支架的顶部设有齿板,所述齿板通过升降装置连接有吊挂式连接架,所述吊挂式连接架的顶部设有固定行走轮,以适应吊挂式带式输送机的托辊组结构优化,通过升降装置可调节托辊组件与输送带的间隙,提高检修维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传动箱、升降齿轮、传动轴和升降手柄,所述传动箱固定在吊挂式连接架的下端,所述传动箱内设有升降齿轮和燕尾槽,所述齿板的上端后部经燕尾与传动箱内的燕尾槽活动连接,上端前部与升降齿轮相啮合,所述升降齿轮经传动轴、轴承与传动箱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手柄上设有定位销, 所述传动箱上沿周向设有与定位销相对应的定位孔,通过该升降装置实现皮带支架的快速升降调节,提高装置的使用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能够使该可侧翻托辊组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可侧翻托辊组首先将滑动座通过横梁连接在皮带支架上,滑动座绕横梁轴向转动实现侧翻功能,托辊组件通过滑轨滑槽结构滑动连接在滑动座上,便于托辊组件的安装,托辊组件安装就位后,将托辊组件沿滑槽推送到位后通过第二定位装置使托辊组件被限位在滑动座上,然后通过第一定位装置首先使滑动座和托辊组件水平从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下方穿过,然后松开第一定位装置并侧翻滑动座,使托辊组件处于垂直位置并支撑到输送带下方,此时,重新通过第一定位装置对滑动座进行定位,使滑动座垂直固定在横梁上,从而可方便、快捷的在运行的带式输送机上进行托辊组件的检修维护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带式输送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且方便了人们在带式输送机日常运行中对托辊组件的检修维护作业,工作效率高,有利于保证带式输送机的连续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升降装置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皮带支架,1-1.齿板,2.横梁,3.滑动座,3-1.滑槽,3-2.连接块,4.托辊组件,4-1.托辊,4-2.托辊架,4-3.滑轨,5.第一定位装置,6.第二定位装置,7.升降装置,7-1.传动箱,7-2.升降齿轮,7-3.传动轴、7-4.升降手柄,7-5.轴承,7-6.定位销,8.吊挂式连接架,9.固定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此处的描述仅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侧翻托辊组,包括皮带支架1和托辊组件4,所述皮带支架1上设有圆柱形的横梁2,所述横梁2上设有可绕横梁2轴向转动的滑动座3,所述滑动座3上设有滑槽3-1,所述托辊组件4包括托辊4-1和托辊架4-2,所述托辊4-1转动连接在托辊架4-2上,所述托辊架4-2底部设有与滑槽3-1相匹配的滑轨4-3,所述托辊架4-2通过滑轨4-3滑动连接在滑槽3-1内,所述托辊架4-2、滑轨4-3和滑动座3的长度均小于横梁2的长度,所述滑动座3上设有第一定位装置5,所述横梁2的顶部和侧部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装置5穿过滑动座3与横梁2上的第一定位孔相连接,所述托辊架4-2上设有第二定位装置6,所述第二定位装置6穿过托辊架4-2和滑轨4-3与滑槽3-1内的第二定位孔相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装置5和第二定位装置6均采用销轴,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与销轴相匹配的销孔,通过销轴连接,定位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滑动座3的底部均布有4个相对应的连接块3-2,所述滑动座3两端的连接块3-2上设有与横梁2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横梁2穿过连接孔与滑动座3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5穿过连接块3-2与第一定位孔相连接。用于对滑动座3进行定位。
所述托辊组件4设有上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托辊组件4平行设置,用于对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送料段和输送带回料段进行同步托举。
所述皮带支架1采用双支架结构,所述横梁2水平连接在双支架之间,以适应普通带式输送机的托辊组结构优化。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侧翻托辊组,包括皮带支架1和托辊组件4,所述皮带支架1上设有圆柱形的横梁2,所述横梁2上设有可绕横梁2轴向转动的滑动座3,所述滑动座3上设有滑槽3-1,所述托辊组件4包括托辊4-1和托辊架4-2,所述托辊4-1转动连接在托辊架4-2上,所述托辊架4-2底部设有与滑槽3-1相匹配的滑轨4-3,所述托辊架4-2通过滑轨4-3滑动连接在滑槽3-1内,所述托辊架4-2、滑轨4-3和滑动座3的长度均小于横梁2的长度,所述滑动座3上设有第一定位装置5,所述横梁2的顶部和侧部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装置5穿过滑动座3与横梁2上的第一定位孔相连接,所述托辊架4-2上设有第二定位装置6,所述第二定位装置6穿过托辊架4-2和滑轨4-3与滑槽3-1内的第二定位孔相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装置5和第二定位装置6均采用销轴,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与销轴相匹配的销孔,通过销轴连接,定位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滑动座3的底部均布有4个相对应的连接块3-2,所述滑动座3两端的连接块3-2上设有与横梁2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横梁2穿过连接孔与滑动座3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5穿过连接块3-2与第一定位孔相连接。用于对滑动座3进行定位。
所述托辊组件4设有上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托辊组件4平行设置,用于对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送料段和输送带回料段进行同步托举。
所述皮带支架1采用单支架结构,所述皮带支架1的顶部设有齿板1-1,所述齿板1-1通过升降装置7连接有吊挂式连接架8,所述吊挂式连接架8的顶部设有固定行走轮9,以适应吊挂式带式输送机的托辊组结构优化,通过升降装置7可调节托辊组件4与输送带的间隙,提高检修维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所述升降装置7包括传动箱7-1、升降齿轮7-2、传动轴7-3和升降手柄7-4,所述传动箱7-1固定在吊挂式连接架8的下端,所述传动箱7-1内设有升降齿轮7-2和燕尾槽,所述齿板1-1的上端后部经燕尾与传动箱7-1内的燕尾槽活动连接,上端前部与升降齿轮7-2相啮合,所述升降齿轮7-2经传动轴7-3、轴承7-5与传动箱7-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手柄7-4上设有定位销7-6,所述传动箱7-1上沿周向设有与定位销7-6相对应的定位孔,通过该升降装置7实现皮带支架1的快速升降调节,提高装置的使用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可侧翻托辊组首先将滑动座3通过横梁2连接在皮带支架1上,滑动座3绕横梁2轴向转动实现侧翻功能,托辊组件4通过滑轨滑槽结构滑动连接在滑动座3上,便于托辊组件4的安装,托辊组件4安装就位后,将托辊组件4沿滑槽3-1推送到位后通过第二定位装置6使托辊组件4被限位在滑动座3上,然后通过第一定位装置5首先使滑动座3和托辊组件4水平从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下方穿过,然后松开第一定位装置5并侧翻滑动座3,使托辊组件4处于垂直位置并支撑到输送带下方,此时,重新通过第一定位装置5对滑动座3进行定位,使滑动座3垂直固定在横梁2上,从而可方便、快捷的在运行的带式输送机上进行托辊组件4的检修维护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带式输送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7)
1.一种可侧翻托辊组,包括皮带支架和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支架上设有圆柱形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可绕横梁轴向转动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托辊组件包括托辊和托辊架,所述托辊转动连接在托辊架上,所述托辊架底部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轨,所述托辊架通过滑轨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托辊架、滑轨和滑动座的长度均小于横梁的长度,所述滑动座上设有第一定位装置,所述横梁的顶部和侧部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穿过滑动座与横梁上的第一定位孔相连接,所述托辊架上设有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穿过托辊架和滑轨与滑槽内的第二定位孔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翻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均采用销轴,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与销轴相匹配的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翻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均布有多个相对应的连接块,所述滑动座两端的连接块上设有与横梁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横梁穿过连接孔与滑动座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穿过连接块与第一定位孔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侧翻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件设有上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托辊组件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侧翻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支架采用双支架结构,所述横梁的两端水平卡接在双支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侧翻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支架采用单支架结构,所述皮带支架的顶部设有齿板,所述齿板通过升降装置连接有吊挂式连接架,所述吊挂式连接架的顶部设有固定行走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侧翻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传动箱、升降齿轮、传动轴和升降手柄,所述传动箱固定在吊挂式连接架的下端,所述传动箱内设有升降齿轮和燕尾槽,所述齿板的上端后部经燕尾与传动箱内的燕尾槽活动连接,上端前部与升降齿轮相啮合,所述升降齿轮经传动轴、轴承与传动箱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手柄上设有定位销, 所述传动箱上沿周向设有与定位销相对应的定位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56348.5U CN211168661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一种可侧翻托辊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56348.5U CN211168661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一种可侧翻托辊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68661U true CN211168661U (zh) | 2020-08-04 |
Family
ID=7180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56348.5U Active CN211168661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一种可侧翻托辊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686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83305A (zh) * | 2019-10-31 | 2020-01-14 | 焦作科瑞森重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侧翻托辊组 |
-
2019
- 2019-10-31 CN CN201921856348.5U patent/CN2111686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83305A (zh) * | 2019-10-31 | 2020-01-14 | 焦作科瑞森重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侧翻托辊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68661U (zh) | 一种可侧翻托辊组 | |
CN111547479A (zh) | 一种可实现物品进行换向的滚筒输送机 | |
CN210593795U (zh) | 一种倍速链输送机的升降装置 | |
CN110683305A (zh) | 一种可侧翻托辊组 | |
CN218618510U (zh) | 棒料顶升辊道 | |
CN112573083A (zh) | 一种小型悬挂式移载系统 | |
CN114435853B (zh) | 车架三排链输送结构 | |
CN217866412U (zh) | 一种自动对中调节及纠偏式重型张紧小车 | |
CN213706892U (zh) | 机械传送机构及具有该传送机构的车间机械输送装置 | |
CN113896130B (zh) | 一种重载超长节能型自润滑堆垛机 | |
CN204802498U (zh) | 用于滚道机的气动升降限位机构 | |
CN214217077U (zh) | 一种热处理车轮运输辊道的对中机构 | |
CN212475068U (zh) | 一种可调式爬坡皮带输送机 | |
CN112278736B (zh) | 一种高承载性皮带机架 | |
CN211444183U (zh) | 用于码垛机的抬升机构 | |
CN209305632U (zh) | 一种新型便捷灵活的工件输送装置 | |
CN218490718U (zh) | 一种新型旋转输送滚床 | |
CN208182056U (zh) | 宽幅组合式托辊 | |
CN211003810U (zh) | 一种皮革张紧传送装置 | |
CN104859995A (zh) | 用于滚道机的气动升降限位机构 | |
CN205892125U (zh) | 一种玻璃提升输送机构 | |
CN218706024U (zh) | 棒料旋转辊道 | |
CN214731874U (zh) | 一种重型产品输送装置 | |
CN221970423U (zh) | 一种推块式移载分拣机构 | |
CN211643506U (zh) | 一种动力双辊辊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