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7174U - 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67174U CN211167174U CN201922313208.XU CN201922313208U CN211167174U CN 211167174 U CN211167174 U CN 211167174U CN 201922313208 U CN201922313208 U CN 201922313208U CN 211167174 U CN211167174 U CN 2111671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pump
- bearing beam
- support
- travelling
- mob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泵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承重梁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安装于所述承重梁上,所述承重梁用于承载排水泵组设备,所述支撑机构能够对所述承重梁进行支撑;第一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转盘,所述第一行走机构通过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所述承重梁的前部,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支架行走并转向;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安装于所述承重梁的后部,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用于支撑所述支架行走;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上,用于连接牵引车辆。通过上述结构,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能够承载排水泵组,转向灵活,承重能力强,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泵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
背景技术
排水泵组是以水泵为主要功能性部件,能够实现充水、供水和排水等功能的综合体。通常排水泵组由管道、水泵和原动机等部件相互连接组成,而且随着市场对高效率、大流量等条件的不断看中,排水泵组也在不断向着大型化、大流量方向发展,这使得排水泵组的体积和重量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目前,现有的大部分排水泵组都是固定安装于某处工作的,当其他地方需要进行抽排水时,只能先将水泵、原动机等设备进行拆卸,然后运抵合适位置后再进行组装工作,其拆装过程复杂,耗时漫长,影响其实用性。
现在虽然有一些移动式排水泵组得到应用,但是其往往只是将水泵、原动机直接安装于行走车辆的车厢中,利用车辆拉动排水泵组进行移动。但是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体积和重量均不大的排水泵组,而且每一排水泵组均要专门配备一台车辆用,不仅影响被占用车辆的正常使用,还提高了移动排水泵组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能够承载排水泵组,转向灵活,承重能力强,制造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承重梁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安装于所述承重梁上,所述承重梁用于承载排水泵组设备,所述支撑机构能够对所述承重梁进行支撑;
第一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转盘,所述第一行走机构通过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所述承重梁的前部,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支架行走并转向;
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安装于所述承重梁的后部,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用于支撑所述支架行走;
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上,用于连接牵引车辆。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包括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上转盘连接于所述承重梁,所述下转盘与所述上转盘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还包括转动支架,所述下转盘安装于所述转动支架,所述牵引机构连接于所述转动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机构的一端被配置为上下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支架,另一端被配置为用于连接所述牵引车辆。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还包括第一行走轴和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轴连接于所述转动支架上,所述第一行走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行走轮。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挡泥板,所述第一挡泥板安装于所述转动支架上,且盖设于所述第一行走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第二行走轴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二行走轴连接于所述承重梁上,所述第二行走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行走轮。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挡泥板,所述第二挡泥板安装于所述承重梁上,且盖设于所述第二行走轮。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伸缩杆和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连接于所述承重梁上,所述伸缩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并能够抵接于地面。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用于安装所述排水泵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上设置有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均连接于支架上,用于支撑支架行走,其中第一行走机构通过转盘转动连接于支架的前部,而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牵引机构一端连接于牵引车辆,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行走机构,当牵引车辆通过牵引机构牵引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转向时,第一行走机构能够在牵引车辆的带动下相对于支架转动,实现了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转向,使得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转向灵活;此外,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支架包括承重梁和支撑机构,承重梁用于承载排水泵组设备,支撑机构能够对承重梁进行支撑,增强了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转盘的剖视图。
图中:
1、支架;11、承重梁;111、横向承重梁;112、纵向承重梁;12、支撑机构;121、伸缩杆;122、导向杆;123、转动手柄;13、安装支座;2、第一行走机构;21、转盘;211、上转盘;212、下转盘;22、转动支架;23、第一行走轴;24、第一行走轮;3、第二行走机构;31、第二行走轴;32、第二行走轮;4、牵引机构;5、第一挡泥板;6、第二挡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如图1和图2所示,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包括支架1、第一行走机构2、第二行走机构3和牵引机构4,第一行走机构2转动连接于支架1的前部,第二行走机构3连接于支架1的后部,牵引机构4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行走机构2,牵引机构4的另一端连接于牵引车辆,牵引车辆用于牵引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行走。
其中,排水泵组设备安装于支架1上,支架1用于对排水泵组设备进行承载。第一行走机构2和第二行走机构3均连接于支架1上,用于支撑支架1行走,其中第一行走机构2转动连接于支架1的前部,牵引机构4一端连接于牵引车辆,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行走机构2,使得当牵引车辆通过牵引机构4牵引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转向时,第一行走机构2能够在牵引车辆的带动下相对于支架1转动,能够实现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转向,使得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转向灵活。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包括承重梁11,承重梁11包括横向承重梁111和纵向承重梁112,用以承载排水泵组设备。优选地,横向承重梁111和纵向承重梁112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焊接能够使横向承重梁111和纵向承重梁112的材料融合到一起,有利于加强承重梁11的强度,进而增强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承载能力。更为优选地,支架1上还设置有安装支座13,安装支座13用于安装排水泵组设备。具体地,安装支座13上设有螺栓孔,使得排水泵组设备能够通过螺栓连接于安装支座13上,使得排水泵组设备的连接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还包括支撑机构12,支撑机构12的一端连接于承重梁11上,另一端用于支撑地面,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支架1的承重能力。优选地,支撑机构12包括伸缩杆121和导向杆122,导向杆122连接于承重梁11上,伸缩杆121滑动连接于导向杆122并能够抵接于地面,使得伸缩杆121能够在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行走过程中收起,避免与地面发生干涉而影响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行走。更为优选地,支撑机构12还包括蜗轮蜗杆机构(图中未画出)和转动手柄123,转动手柄123的一端连接于蜗轮蜗杆机构的输入端,蜗轮蜗杆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于伸缩杆121远离地面的一端,用于带动伸缩杆121相对于导向杆122滑动,实现支撑机构12的伸缩。
优选地,第一行走机构2包括转盘21、转动支架22、第一行走轴23和第一行走轮24,转盘21的下侧面安装于转动支架22的上侧面,转盘21的上侧面转动连接于承重梁11,第一行走轴23安装于转动支架22的下侧面,第一行走轴2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行走轮24,使得第一行走机构2能够支撑支架1行走并转向。如图3所示,更为优选地,转盘21包括上转盘211和下转盘212,上转盘211连接于承重梁11上,下转盘212转动连接于上转盘211,下转盘212连接于转动支架22上,使得转动支架22能够通过转盘21顺利相对于承重梁11转动,第一行走机构2实现转向。进一步地,上转盘211和下转盘212之间设置有滚珠,使得上转盘211和下转盘212之间的相对转动顺畅,使得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转向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机构2还包括第一挡泥板5,第一挡泥板5安装于转动支架22上且盖设于第一行走轮24上,用于阻挡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在行走过程中溅起的脏污。
在本实施例中,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还包括牵引机构4,牵引机构4的一端连接于转动支架22上,另一端连接于牵引车辆。优选地,牵引机构4通过销轴上下转动连接于转动支架22上,使得牵引机构4连接于牵引车辆的一端能够实现高度的上下调节,有利于使牵引机构4适应不同高度的牵引车辆,提高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的适应性。
优选地,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还包括第二行走机构3,用于支撑支架1的行走。第二行走机构3包括第二行走轴31和第二行走轮32,第二行走轴31安装于承重梁11的下侧面上,第二行走轴3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行走轮32,使得第二行走机构3能够支撑支架1的行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行走机构3还包括第二挡泥板6,第二挡泥板6安装于承重梁11上且盖设于第二行走轮32上,用于阻挡该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在行走过程中溅起的脏污。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所述支架(1)包括承重梁(11)和支撑机构(12),所述支撑机构(12)安装于所述承重梁(11)上,所述承重梁(11)用于承载排水泵组设备,所述支撑机构(12)能够对所述承重梁(11)进行支撑;
第一行走机构(2),所述第一行走机构(2)包括转盘(21),所述第一行走机构(2)通过所述转盘(21)转动连接于所述承重梁(11)的前部,所述第一行走机构(2)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支架(1)行走并转向;
第二行走机构(3),所述第二行走机构(3)安装于所述承重梁(11)的后部,所述第二行走机构(3)用于支撑所述支架(1)行走;
牵引机构(4),所述牵引机构(4)连接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2)上,用于连接牵引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1)包括上转盘(211)和下转盘(212),所述上转盘(211)连接于所述承重梁(11),所述下转盘(212)与所述上转盘(21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2)还包括转动支架(22),所述下转盘(212)安装于所述转动支架(22),所述牵引机构(4)连接于所述转动支架(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4)的一端被配置为上下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支架(22),另一端被配置为用于连接所述牵引车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2)还包括第一行走轴(23)和第一行走轮(24),所述第一行走轴(23)连接于所述转动支架(22)上,所述第一行走轴(2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行走轮(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挡泥板(5),所述第一挡泥板(5)安装于所述转动支架(22)上,且盖设于所述第一行走轮(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3)包括第二行走轴(31)和第二行走轮(32),所述第二行走轴(31)连接于所述承重梁(11)上,所述第二行走轴(3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行走轮(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泥板(6),所述第二挡泥板(6)安装于所述承重梁(11)上,且盖设于所述第二行走轮(32)。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2)包括伸缩杆(121)和导向杆(122),所述导向杆(122)连接于所述承重梁(11)上,所述伸缩杆(121)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122)并能够抵接于地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排水泵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安装支座(13),所述安装支座(13)用于安装所述排水泵组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13208.XU CN211167174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13208.XU CN211167174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67174U true CN211167174U (zh) | 2020-08-04 |
Family
ID=71819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13208.XU Active CN211167174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6717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09625A (zh) * | 2020-09-05 | 2020-12-22 | 山东鼎鲁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装饰设计用防滑的地板防滑装置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22313208.XU patent/CN21116717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09625A (zh) * | 2020-09-05 | 2020-12-22 | 山东鼎鲁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装饰设计用防滑的地板防滑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098387B1 (fr) | Véhicule de nettoyage | |
CN211167174U (zh) | 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 | |
CN108824318B (zh) | 稳定可靠的路面清洗车 | |
CN201169309Y (zh) | 可替换履带式全回转挖掘机底盘行走装置 | |
CN1418161A (zh) | 越野或野外自动卸货车 | |
CN104060564A (zh) | 路边石清洗装置 | |
CN203923974U (zh) | 路边石清洗装置 | |
CN210416788U (zh) | 一种水陆两栖车新式传动履带 | |
CN206954336U (zh) | 一种三角履带轮 | |
CN112092930B (zh) | 一种履带运输机的辅助行驶装置 | |
CN101291843A (zh) | 小型车辆 | |
CN211001631U (zh) | 一种移动排水泵组底盘 | |
CN215200307U (zh) | 连续焊接工艺用焊接小车 | |
CN208167629U (zh) | 一种具有路面清扫设备的车辆 | |
CN103204039B (zh) | 水陆两栖车车轮升降装置 | |
KR20200084019A (ko) | 높은 크로스컨트리 역량을 제공하고 물에 안정성을 높이는 자동차 로코모션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구현하기 위한 장치 | |
CN212983719U (zh) | 一种护栏左右清洗装置 | |
CN209776387U (zh) | 一种智能洗车机 | |
CN218929627U (zh) | 一种履带独立轮、底盘及其车辆 | |
CN215153943U (zh) | 一种后驱动桥输入轴方向向上的除雪车底盘 | |
CN213474508U (zh) | 一种可自动搬运旋转的挂镀上料小车 | |
CN217170648U (zh) | 一种车辆移动工具 | |
CN215706629U (zh) | 一种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底盘 | |
CN212386393U (zh) | 无动力拖车机构 | |
CN210133201U (zh) | 农业用履带式手扶拖拉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