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3721U - 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13721U CN211113721U CN201921431554.1U CN201921431554U CN211113721U CN 211113721 U CN211113721 U CN 211113721U CN 201921431554 U CN201921431554 U CN 201921431554U CN 211113721 U CN211113721 U CN 2111137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late
- horizontal
- reinforced concrete
- vertical
- scre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包括水平模板、铅垂模板与所述铅垂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的垂直度调节器,垂直度调节器的支撑件放置在水平钢筋纵向钢筋上,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作为外侧固定装置对整个木枋和模板起固定作用。通过旋转调节盘,调节盘带动螺杆在第二螺孔内旋转,从而使螺杆伸出,从而调节挤压板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由于外围的水平钢筋纵向钢筋为固定件不会移动,支撑件也因此不会移动,因此只会挤压板带动铅垂模板运动,从而调节垂直度。当调节完成,通过螺丝刀将自动螺钉取出,即可完成回收再利用,极大的提高了支护结构的刚度,工字钢等部件则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强度,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石油、化工、电力工程、民用建筑等的建设中,高层建筑、大型基础等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成为当今建筑的主要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除了满足强度的要求,还要求外观美观,建筑物、大型机组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承受的压力和应力,例如中国专利CN205776182 U就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
但是在一些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精要求高的场合,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支护机构无法做到垂直度、平行度等精度较高的支护结构,并且做出来的桩强度和刚度很难满足施工要求,不能确保建筑的整体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无法满足高垂直度高平行度要求,且现有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强度刚度不够的情况。
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包括水平模板、铅垂模板与所述铅垂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的垂直度调节器,所述垂直度调节器的内部上端活动连接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表面贯穿有第一螺孔;所述螺杆的中间活动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下端放置在纵向钢筋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挤压板靠在铅垂模板上,通过拧紧自攻螺钉,将调节器紧紧固定在铅垂模板上,同时将支撑件放置在纵向钢筋上,在浇筑混凝土前,通过垂直度测量仪测定铅垂模板哪一端需要进行调节,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调节盘,调节盘带动螺杆在第二螺孔内旋转,从而使螺杆伸出,从而调节挤压板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由于外围的水平钢筋纵向钢筋为固定件不会移动,支撑件也因此不会移动,因此只会挤压板带动铅垂模板运动,从而调节垂直度。当调节完成,通过螺丝刀将自动螺钉取出,即可完成回收再利用。
优选的,所述水平模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一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两旁铺满了混凝土,所述工字钢顶端与水平模板紧密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字钢摆放在支护结构的中间,工作人员一方面将工字钢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水平模板连接,保证了上下两面的平行度,不需要再另外人为的调节。同时,在钢筋混凝土内放置一工字钢,极大地提升了整个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刚度,增加了支护结构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水平模板、铅垂模板围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空间,所述水平模板、铅垂模板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木枋,所述木枋通过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压紧在水平模板、铅垂模板外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水平钢筋与纵向钢筋与模板之间隔开一定距离,通过木枋的作用调节模板之间的距离,便于调节,便于拆卸,通过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作为外侧固定装置对整个木枋和模板起固定作用,以保证模板的几何尺寸符合要求。
优选的,每个水平模板、铅垂模板外侧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木枋,所述木枋沿模板竖直方向布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木枋可有效保持铅垂模板外表面的受力均匀,放置在调节的只能调节一端而无法达到所需要的垂直度,增强了支护结构的危险性。
优选的,所述水平模板、铅垂模板的内部整齐摆放主筋和箍筋,主筋、箍筋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盖板上;所述主筋为预应力钢筋或非预应力钢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筋箍筋同样起到对支护结构起到加强强度昂刚度的作用,整齐排列在水平模板、铅垂模板内侧空间内,等待混凝土的填充将主筋、箍筋埋没在其中。
优选的,所述主筋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根,所述箍筋数量大于或等于2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布置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时,通过增加主筋和箍筋的数量可极大提高整个结构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该种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铅垂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器,在施工需要提高精度需要调节垂直度时,通过旋转调节盘带动螺杆在第二螺孔中运动,支撑件固定放置在水平纵向钢筋上,螺杆带动挤压板向前运动或者向后运动,带动铅垂模板向里或者向外运动,经过慢慢调节,使铅垂模板达到所需的垂直度要求,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反向拧松自攻螺钉,取出调节器,回收利用到下一个支护结构。
2.该种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两水平模板间夹杂着一固定工字钢,工字钢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水平模板接触,保证了水平模板的平行度不需要调节,同时,在浇筑有混凝土后,工字钢由于其本身的力学性能极大地提高了支护结构的刚度强度,提高了其使用的安全性,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调节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调节螺杆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水平模板;2、铅垂模板;3、工字钢;4、主筋;5、箍筋;6、木枋;7、纵向钢筋,8、水平钢筋;9、垂直度调节器;901、调节盘;902、螺杆;903、支撑件;904、挤压板;905、第一螺孔;906、第二螺孔;907、自攻螺钉;10、盖板;11、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参照图1-图2,包括水平模板1、铅垂模板2与铅垂模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的垂直度调节器9,垂直度调节器9的内部上端活动连接有调节盘901,调节盘9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杆902,螺杆9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904,挤压板904的表面贯穿有第一螺孔905;螺杆902的中间活动连接有支撑件903,支撑件903的下端放置在纵向钢筋7上;第一螺孔906通过自攻螺钉907与铅垂模板2活动连接。
其中挤压板904与铅垂模板2紧密连接,通过拧紧自攻螺钉907,将垂直度调节器9紧紧固定在铅垂模板2上,同时将支撑件903放置在纵向钢筋7上,在浇筑混凝土11前,通过垂直度测量仪测定铅垂模板2哪一端需要进行调节,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调节盘901,调节盘901带动螺杆902在第二螺孔906内旋转,从而使螺杆902伸出,从而调节挤压板904和支撑件903之间的距离,由于外围的水平钢筋8、纵向钢筋7为固定件不会移动,支撑件903也因此不会移动,因此只会挤压板904带动铅垂模板2运动,从而调节垂直度。当调节完成,通过螺丝刀将自攻螺钉907取出,即可完成回收再利用,提高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水平模板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一工字钢3,工字钢3的两旁铺满了混凝土11,工字钢3顶端与水平模板1紧密连接,每个水平模板1、铅垂模板2外侧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木枋6,所述木枋6通过水平钢筋8和纵向钢筋7压紧在水平模板1、铅垂模板2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工字钢3摆放在支护结构的中间,工作人员一方面将工字钢3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水平模板1连接,保证了上下两面的平行度,不需要再另外人为的调节。同时,在钢筋混凝土内放置一工字钢3,极大地提升了整个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刚度,增加了支护结构的使用寿命;木枋6将水平钢筋8与纵向钢筋7与模板之间隔开一定距离,通过木枋6的作用调节模板之间的距离,便于调节,便于拆卸,通过水平钢筋8和纵向钢筋7外侧固定装置对整个木枋6和模板起固定作用,以保证模板的几何尺寸符合要求,
如图3所示,水平模板1、铅垂模板2的内部整齐摆放主筋4和箍筋5,主筋4、箍筋5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盖板10上;主筋4为预应力钢筋或非预应力钢筋,主筋4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根,箍筋5数量大于或等于两根。
在本实施例中,主筋4箍筋5同样起到对支护结构起到加强强度昂刚度的作用,整齐排列在水平模板1、铅垂模板2内侧空间内,等待混凝土11的填充将主筋4、箍筋5埋没在其中,工作人员在布置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时,将主筋4以及箍筋5固定在盖板10上,再将盖板10盖在模板上,通过增加主筋4和箍筋5的数量可极大提高整个结构的强度。
如图4所示,调节盘901下端固定连接有螺杆902,螺杆902表面有螺纹,螺杆再活动连接有支撑件903。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转动调节盘901可使螺杆902运动,从而达到调节的目的。
具体实施过程,首先,工作人员将主筋4箍筋5等钢装入盖板10,再在盖板10上端面装入工字钢3,在工字钢3上下两面安装水平模板1,同时在盖板10两侧安装铅垂模板2,接着安装木枋6,木枋6安装完成后安装外侧水平钢筋8以及纵向钢筋7作为外侧固定,尺寸检查合格后,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通过外侧固定装置对整个木枋6和模板起固定作用,以保证模板的几何尺寸符合要求,之后工作人员测量装置的垂直度,安装垂直度调节器9到铅垂模板2上,转动调节盘901带动螺杆902运动,从而调节铅垂模板2的垂直度直到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立柱尺寸、位置正确,所有这些完成后就可以浇筑混凝土11。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6)
1.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包括水平模板(1)与铅垂模板(2)以及所述铅垂模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的垂直度调节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度调节器(9)的内部上端活动连接有调节盘(901),所述调节盘(9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杆(902),所述螺杆(9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904),所述挤压板(904)的表面贯穿有第一螺孔(905);所述螺杆(902)的中间活动连接有支撑件(903),所述支撑件(903)的下端放置在纵向钢筋(7)上;所述第一螺孔(905)通过自攻螺钉(907)与铅垂模板(2)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模板(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一工字钢(3),所述工字钢(3)的两旁铺满了混凝土(11),所述工字钢(3)顶端与水平模板(1)紧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模板(1)、铅垂模板(2)围成用于浇筑混凝土(11)的空间,所述水平模板(1)、铅垂模板(2)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木枋(6),所述木枋(6)通过水平钢筋(8)和纵向钢筋(7)压紧在水平模板(1)、铅垂模板(2)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水平模板(1)、铅垂模板(2)外侧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木枋(6),所述木枋(6)沿模板竖直方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模板(1)、铅垂模板(2)的内部整齐摆放主筋(4)和箍筋(5),主筋(4)、箍筋(5)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盖板(10)上;所述主筋(4)为预应力钢筋或非预应力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4)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根,所述箍筋(5)数量大于或等于两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31554.1U CN211113721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31554.1U CN211113721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13721U true CN211113721U (zh) | 2020-07-28 |
Family
ID=71696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3155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13721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1372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855225A (zh) * | 2024-09-25 | 2024-10-29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减少竖向变形差的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
2019
- 2019-08-30 CN CN201921431554.1U patent/CN21111372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855225A (zh) * | 2024-09-25 | 2024-10-29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减少竖向变形差的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CN118855225B (zh) * | 2024-09-25 | 2025-01-03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减少竖向变形差的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27966B (zh) | 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模板固定装置 | |
CN201933419U (zh) | 一种拱桥拱肋现浇支架 | |
CN103306208A (zh) | 1.6次抛物线形新型四柱板式空心变截面高墩爬模方法 | |
CN204326548U (zh) | 一种建筑地面找平装置 | |
CN203021923U (zh) | 大悬臂盖梁钢桁架施工平台 | |
CN109610817A (zh) | 井字梁模板支架及其设计与施工方法 | |
CN209307840U (zh) | 一种桥墩 | |
CN110847599A (zh) | 一种异形柱模板补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113721U (zh) | 一种可调节垂直度的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 | |
CN111691300A (zh) | 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的混凝土浇筑支架装置 | |
CN203613467U (zh) | 斜置拱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中拱塔施工中的钢管支架 | |
CN202755649U (zh) | 悬挑楼板钢筋支模架 | |
CN201794297U (zh) | 大板跨现浇梁密肋楼板早拆模板支模体系 | |
CN214834751U (zh) | 一种高层混凝土斜柱结构模架支撑与连接结构 | |
CN212247894U (zh) | 一种用于钢混结合梁的混凝土浇筑支架装置 | |
CN1959034A (zh) | 顶板模板可调快拆钢托 | |
CN102312563A (zh) | 大跨度、超层高结构外脚手架连墙方法 | |
CN102418417A (zh) | 大板跨现浇梁密肋楼板早拆模板支模体系 | |
CN103967332A (zh) | 一种建筑工地围挡的施工方法 | |
CN109629447B (zh) | 变截面现浇箱梁施工及混凝土浇筑方法 | |
CN112212135A (zh) | 反力台座加载孔模块水平可调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7897287U (zh) | 一种外墙构造柱与主体同步施工的构造柱模板系统 | |
CN110670873A (zh) | 一种超高大截面混凝土柱钢模板的托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5442737A (zh) | 一种新型复合保温楼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669566A (zh) | 大跨度网架屋顶的钢骨混凝土基座及其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8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