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9180U -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09180U CN211109180U CN201921306304.5U CN201921306304U CN211109180U CN 211109180 U CN211109180 U CN 211109180U CN 201921306304 U CN201921306304 U CN 201921306304U CN 211109180 U CN211109180 U CN 2111091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rbage
- station
- throwing
- station body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32 deod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91 domestic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06 kitchen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包括投放站本体和放置在其内的垃圾桶,所述投放站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垃圾桶的腔室,所述投放站本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供所述垃圾桶出入的门洞,所述门洞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垃圾桶进出门,所述投放站本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向垃圾桶内投放垃圾的垃圾投放口,所述垃圾投放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垃圾投放口打开或关闭的垃圾投放控制门。该垃圾分类投放站能够与目前市面上通用的垃圾桶进行良好的配套,无需另行设计垃圾桶,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垃圾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更,国外垃圾大量涌入中国之后二次回收利用,导致国内污染严重,而国内垃圾泛滥成灾,但却因国内垃圾分类技术及观念均落后于国外,致使国内垃圾二次回收再利用的成本远远高于国外进口垃圾。加上国内垃圾污染极其严重。综上所述,国内垃圾分类强制执行急不可待,国内已经出台强制垃圾分类各项政策,但目前国内市场尚无智能垃圾分类投放设备。如何开发一种垃圾分类投放设备,进而能够有效引导、提高国民垃圾分类意识,减少污染排放,缓解国内垃圾包围城市,垃圾无处存放的困境,有效减少国内垃圾回收利用的资金投入,这已经成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该垃圾分类投放站能够与目前市面上通用的垃圾桶进行良好的配套,无需另行设计垃圾桶,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垃圾分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站本体和放置在其内的垃圾桶,所述投放站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垃圾桶的腔室,所述投放站本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供所述垃圾桶出入的门洞,所述门洞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垃圾桶进出门,所述投放站本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向垃圾桶内投放垃圾的垃圾投放口,所述垃圾投放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垃圾投放口打开或关闭的垃圾投放控制门。
上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控制门包括用于与所述垃圾投放口的形状相适配的控制门板和用于引导垃圾进入所述垃圾桶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从所述控制门板的内侧面向所述投放站本体的腔室延伸至所述垃圾桶的上方,所述控制门板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控制门板和引导板整体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投放站本体构成转动配合,所述控制门板的顶部和所述投放站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垃圾投放控制门开启和关闭的开关机构。
上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门板的一端面和所述引导板的一端面均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上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门板、引导板和转轴构成一体式结构。
上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为电磁开关。
上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和垃圾桶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垃圾进入所述垃圾桶的漏斗。
上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安装在所述投放站本体的内部,所述漏斗为高低可调式漏斗。
上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站本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垃圾桶的上方设置有臭氧发生器。
上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洞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垃圾桶进出所述投放站本体内部腔室的斜坡板。
上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站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该垃圾分类投放站搬运的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垃圾投放控制门,利用其控制门板和引导板的整体转动,打开或关闭垃圾投放口,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投放垃圾时,将垃圾投放至垃圾桶的外面,确保了能够将垃圾准确投放至垃圾桶内,进一步保持了整个垃圾分类投放站的整洁干净。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漏斗,也能够有效的引导垃圾投入垃圾桶,通过漏斗与引导板的相互配合,进一步确保了垃圾不会投放在垃圾桶的外面。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斜坡板,能够方便的引导垃圾桶进入投放站本体中进入或从投放站本体移出。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万向轮,方便了整个垃圾投放站本体的移动。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太阳能板,能够有效的利用太阳能,可以实现能源的自给,无需再配置外接电源。
7、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及性能,简化了安装调试程序,降低了加工生产成本。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垃圾投放控制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投放站本体; 2—垃圾投放控制门; 2a—控制门板;
2b—引导板; 2c—转轴; 3—垃圾桶进出门;
4—斜坡板; 5—万向轮; 6—人脸识别器;
7—开关机构; 8—臭氧发生器; 9—漏斗;
9a—缺口; 10—垃圾桶; 11—垃圾投放口;
12—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包括投放站本体1和垃圾桶10,投放站本体1整体呈四方形,优选的,垃圾桶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垃圾桶10分别为用于收集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和回收垃圾,所述投放站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垃圾桶10的腔室,所述腔室的数量与所述垃圾桶10的数量一一对应,投放站本体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供垃圾桶10出入的门洞,所述门洞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垃圾桶进出门3,所述投放站本体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向垃圾桶10内投放垃圾的垃圾投放口11,所述垃圾投放口11处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垃圾投放口11打开或关闭的垃圾投放控制门2,所述拉紧投放口11设置在所述门洞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桶10为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360L及240L垃圾桶,其最大尺寸为长×宽×高分别为:900mm×700mm×1300mm。
结合图3和图4,,垃圾投放控制门2包括控制门板2a和引导板2b,控制门板2a用于与所述垃圾投放口11的形状相适配,优选的,控制门板2a的形状为半圆形。
引导板2b用于引导垃圾进入所述垃圾桶10,引导板2b从控制门板2a的内侧面向所述投放站本体1的腔室延伸至所述垃圾桶10的上方,控制门板2a和引导板2b之间的夹角为α,90°≤α≤120°。
控制门板2a的底部连接有转轴2c,转轴2c用于带动控制门板2a和引导板2b整体转动,转轴2c与投放站本体1构成转动配合,控制门板2a的一端面和所述引导板2b的一端面均固定在转轴2c上。控制门板2a、引导板2b和转轴2c构成一体式结构。
通过控制门板2a和引导板2b的整体转动,当控制门板2a向外转动打开时,将垃圾放置引导板2b上,当控制门板2a转动将垃圾投放口11关闭时,此时引导板2b随之转动并使其上的垃圾倾倒至垃圾桶10内,这样有效的避免了在投放垃圾时,将垃圾投放至垃圾桶10的外面,确保了能够将垃圾准确投放至垃圾桶10内。
控制门板2a的顶部和所述投放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垃圾投放控制门2开启和关闭的开关机构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操作方式是,开关机构7为电磁开关,电磁开关的静触点设置在投放站本体1上,电磁开关的动触点设置在控制门板2a的顶部,通过电磁开关的通断电来控制控制门板2a的开启和关闭。
在使用时,当人们准备投放垃圾时,通过人脸识别器6对投放者进行识别,并通过语音播报等人机交互来选择需要打开的垃圾投放口11。
结合图2和图5,引导板2b和垃圾桶10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垃圾进入垃圾桶10的漏斗9。
如图5所示,漏斗9呈上大下小的倒T字形,其上开设有与所述引导板2b相适配的缺口9a,漏斗9安装在投放站本体1的内部,漏斗9为高低可调式漏斗。漏斗9的底部靠近或延伸至垃圾桶10内部,并且能够根据垃圾桶10的尺寸进行高度调整。具体的,通过在漏斗9的上端设置挂钩,在投放站本体1的内壁设置多个竖直布设的挂孔,通过所述挂钩与所述挂孔的位置变化来实现漏斗9高度的调整。
通过漏斗9与引导板2b相互配合,进一步确保了垃圾不会投放在垃圾桶10的外面。
如图2所示,投放站本体1的内部且位于垃圾桶10的上方设置有臭氧发生器8。通过设置臭氧发生器8,以用于对投放站本体1内部进行除臭。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门洞的底部设置有斜坡板4,斜坡板4用于引导垃圾桶10进出投放站本体1的内部腔室。斜坡板4安装在所述投放站本体1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斜坡板4,能够方便的引导垃圾桶10进入投放站本体1中进入或从投放站本体1移出。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投放站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5,万向轮5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其用于方便该垃圾分类投放站搬运的万向轮5,优选的,所述万向轮5选用自锁式万向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做法是,可以在所述投放站本体1的顶面设置太阳能板12,利用太阳能板12能够收集太阳能,进而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储藏和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站本体(1)和放置在其内的垃圾桶(10),所述投放站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垃圾桶的腔室,所述投放站本体(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供所述垃圾桶(10)出入的门洞,所述门洞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垃圾桶进出门(3),所述投放站本体(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向垃圾桶(10)内投放垃圾的垃圾投放口(11),所述垃圾投放口(11)处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垃圾投放口(11)打开或关闭的垃圾投放控制门(2);
所述垃圾投放控制门(2)包括用于与所述垃圾投放口(11)的形状相适配的控制门板(2a)和用于引导垃圾进入所述垃圾桶(10)的引导板(2b),所述引导板(2b)从所述控制门板(2a)的内侧面向所述投放站本体(1)的腔室延伸至所述垃圾桶(10)的上方,所述控制门板(2a)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控制门板(2a)和引导板(2b)整体转动的转轴(2c),所述转轴(2c)与所述投放站本体(1)构成转动配合,所述控制门板(2a)的顶部和所述投放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垃圾投放控制门(2)开启和关闭的开关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门板(2a)的一端面和所述引导板(2b)的一端面均固定在所述转轴(2c)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门板(2a)、引导板(2b)和转轴(2c)构成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7)为电磁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2b)和垃圾桶(10)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垃圾进入所述垃圾桶(10)的漏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9)安装在所述投放站本体(1)的内部,所述漏斗(9)为高低可调式漏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站本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垃圾桶(10)的上方设置有臭氧发生器(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洞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垃圾桶(10)进出所述投放站本体(1)内部腔室的斜坡板(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站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该垃圾分类投放站搬运的万向轮(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06304.5U CN211109180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06304.5U CN211109180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09180U true CN211109180U (zh) | 2020-07-28 |
Family
ID=71693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06304.5U Active CN211109180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0918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73498A (zh) * | 2020-11-10 | 2021-01-05 | 杭州好方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站 |
CN113501231A (zh) * | 2021-06-15 | 2021-10-15 | 李正辉 | 一种侧开式可压缩物料提高装载能力的物料装载装置 |
-
2019
- 2019-08-12 CN CN201921306304.5U patent/CN21110918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73498A (zh) * | 2020-11-10 | 2021-01-05 | 杭州好方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站 |
CN113501231A (zh) * | 2021-06-15 | 2021-10-15 | 李正辉 | 一种侧开式可压缩物料提高装载能力的物料装载装置 |
CN113501231B (zh) * | 2021-06-15 | 2022-08-16 | 李正辉 | 一种侧开式可压缩物料提高装载能力的物料装载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09180U (zh) |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 | |
CN213650745U (zh) | 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 | |
CN210972465U (zh) | 一种家用自动分类垃圾桶 | |
CN209427481U (zh) |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设计的环保设备 | |
CN112455976A (zh) | 一种便于清理的垃圾桶 | |
CN211568986U (zh) |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 |
CN108190291A (zh) |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 |
CN207209104U (zh) | 一种垃圾清运车 | |
CN211365787U (zh) | 一种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设备 | |
CN215045744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新型垃圾箱 | |
CN216104030U (zh) |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 |
CN210709048U (zh) | 一种用于垃圾桶内部的垃圾挤压装置 | |
CN212449087U (zh) | 一种防二次污染垃圾箱投取结构 | |
CN207903217U (zh) |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 |
CN210339128U (zh) | 一种具有垃圾分类功能的垃圾处理装置 | |
CN210456034U (zh) | 一种新型智能化垃圾分类装置 | |
CN114919885A (zh) | 一种袋物分离智慧垃圾站 | |
CN213706621U (zh) |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站 | |
CN207312334U (zh) | 一种市政环保用多功能垃圾回收装置 | |
CN111532612A (zh) |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 |
CN222409547U (zh) | 一种城市智能分类垃圾箱 | |
CN111301885A (zh) | 一种分类垃圾箱 | |
CN206954988U (zh) | 一种电动垃圾箱 | |
CN116101659B (zh) | 一种用于安全处理核医学废弃物的收集装置 | |
CN221069545U (zh) | 一种垃圾用回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