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0764U -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0764U
CN211100764U CN201921915795.3U CN201921915795U CN211100764U CN 211100764 U CN211100764 U CN 211100764U CN 201921915795 U CN201921915795 U CN 201921915795U CN 211100764 U CN211100764 U CN 211100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hermal desorption
groundwater
desorption device
neutra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157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海
周广东
王海东
刘爽
初文磊
牛静
张文
杨勇
殷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Dingsh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Dingsh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Dingsh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Dingsh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157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0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0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0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在修复场地中还设有多个呈正三角形排布的火线电极,呈正三角形排布的三个火线电极分别连接三相四线交流电的其中一相,在每个正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布置一个中性电极,中性电极与三相四线交流电的零线相接;而且在火线电极中集成有所述注水管,在中性电极中集成有所述抽提管。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设置中性电极,可增加加热区域内的电流路径,由原来的3条增加至6条,从而使加热效果更佳均匀。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火线电极集成了注入功能,中性电极集成了抽提功能,不仅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且此种集成可在同一时间点共同实现相应功能,相互配合使用,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修复VOCs(挥发性有机物)及部分S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背景技术
原位热脱附技术是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在原位将污染土壤加热至目标污染物的沸点以上,促使污染物气化挥发,从而使目标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去除。
电阻加热原位热脱附技术是利用电极之间形成电流、靠土壤电阻产生热量而进行热脱附处理的原位热脱附技术。较典型的有CN108114970A。
然而,CN108114970A一案中,除了设置正/负两种电极,还需要单独另外设注入井和抽提井,注入井与电极井比例为1:3至1:6,使得建设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提高集成度,降低建设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在修复场地中布置有用于注水的注水管以及用于抽气的抽提管,其特征在于:在修复场地中设有多个呈正三角形排布的火线电极,呈正三角形排布的三个火线电极分别连接三相四线交流电的其中一相,在每个正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布置一个中性电极,中性电极与三相四线交流电的零线相接。
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中:在火线电极中集成有所述注水管,在中性电极中集成有所述抽提管。
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中:在修复场地中还布置有温度监测井,所述温度监测井信号连接至地面上的监测控制单元,所述监测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电力控制单元,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则与所述火线电极以及中性电极电连接,能够根据修复场地的升温情况,调节各火线电极的电压或者启闭。
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中:所述抽提管连接至尾气处理单元,所述监测控制单元还信号连接至尾气处理单元。
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中:在修复场地中还布置有压力监测井,所述压力监测井信号连接至所述监测控制单元。
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中:所述火线电极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筒体,其呈立式布置,在火线电极靠近上下两端的位置分别布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之间用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隔板隔开,所述注水管的上端与地面上的注水单元相接,下端伸入至火线电极内对应于各出水口的位置。
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中:所述火线电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电气隔离盖。
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中:所述中性电极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筒体,其呈立式布置,在中性电极的不同深度位置布置有抽/注气口,所述抽提管的下端与所述中性电极相接,并与所述抽/注气口相连通,抽提管的上端连接至地面上的尾气处理单元。
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中:所述中性电极的下端设有电气隔离盖。
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中:在所述中性电极的外面包裹有不锈钢丝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设置中性电极,可增加加热区域内的电流路径,由原来的3条增加至6条,从而使加热效果更佳均匀。
2、本实用新型的电极为多功能电极,火线电极集成了注入功能,中性电极集成了抽提功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分别是:(1)无需单独额外建注入井或抽提井;(2)此种集成可在同一时间点共同实现相应功能,相互配合使用,比如,在抽提负压的作用下,更有利于注入物质的扩散;(3)由于电极井为多功能井,可在不同运行阶段,根据污染物分布情况(场调发现某些区域为重污染区),或者热场分布情况(如根据温度监测,发现某些区域加热效果不均,存在低温区),需对这些区域进行重点加强治理。(4)由于电极井为多功能井,可对这些区域内及周边的电极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或按照不同顺序调整“加热-注入-抽提”功能,进而优化功能布局,以达到精准优化加热、注入和抽提效果的目的,从而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3、火线电极井除具有注入水、调节电极周边土壤含水率、保持电路通畅的作用外,还能够用于注入功能药剂,比如氧化剂、还原剂和微生物营养盐等,从而实现电阻加热与化学氧化/还原或微生物等修复技术的集成耦合;中性电极除抽提功能外,还可实现“空气注入”功能,以调节地下的氧含量,促进微生物作用,或者在修复完成后,通过注气以实现场地的快速降温。
4、相比于使用直流电,本实用新型所用电源为三相交流电,不存在离子定向移动造成的电极周边或偏酸/偏碱,离子沉淀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火线电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中性电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火线电极和中性电极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5是土壤升温曲线示意图。
图6是热场分布图。
附图标记说明:1-监测控制单元;2-电力控制单元;3-火线电极;4-温度监测井;5-中性电极;6-容器;7-尾气处理单元;8-压力监测井;9-注水管;10-电缆;11-电气隔离盖;12-出水口;13-抽提管;14-抽/注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真实比例绘制的。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主要是在修复场地(包括填埋有污染土壤的容器6)中设有多个呈正三角形排布的火线电极3,呈正三角形排布的三个火线电极3分别连接三相四线交流电的其中一相,在每个正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布置一个中性电极5,中性电极5与三相四线交流电的零线相接,如此设置,不仅三个火线电极3之间相互有电流产生,而且每个火线电极3与中性电极5之间也有电路产生,可增加土壤中电路数量,增加升温速度(如图5所示),使加热效果更加均匀(如图6所示),还能够缓解三相电不平衡的作用。
而且如图2、图3所示,在火线电极3中集成有注水管9,中性电极5中集成有抽提管13,可凭借注水调节火线电极3的周边土壤含水率,保持电路畅通,水液(包括土壤中原有的污染水)受热蒸发,然后被中性电极5的抽提管13抽提出去,有助于将土壤中热脱附作用下产生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或S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携带出地面,然后进入尾气处理单元7。
如图1所示,在修复场地中还布置有温度监测井4,用于监测其温度,所述温度监测井4信号连接至地面上的监测控制单元1,所述监测控制单元1又信号连接电力控制单元2,所述电力控制单元2则与所述火线电极3以及中性电极5电连接,能够根据修复场地的升温情况,调节各火线电极3的电压或者启闭,使修复场地的温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所述监测控制单元1还信号连接所述尾气处理单元7,使尾气处理单元7的功率与修复场地的温度相适应。
此外,如图4所示,还可在修复场地中布置压力监测井8,其也与所述监测控制单元1信号连接,以检测修复场地内的压力情况,用于指导抽提,避免污染物逸出(优选采用间歇式抽提,压强达到某一限值时,开启抽提风机,避免产生正压,使污染物蒸汽逸出)。
再如图2所示,所述火线电极3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筒体,并通过电缆10与三相四线交流电的其中一相形成电连接,其呈立式布置,其上下两端均设有电气隔离盖11,以防止电流在火线电极3的两端集中分布,使电流在火线电极3的表面均匀分布;在火线电极3上不同深度位置布置有出水口12,相邻出水口12之间用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隔板16隔开,所述注水管9的上端与地面上的注水单元15相接,下端伸入至火线电极3内对应于各出水口12的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中性电极5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筒体,并通过电缆10与三相四线交流电的零线形成电连接,其呈立式布置,其下端设有电气隔离盖11;在中性电极5的不同深度位置布置有抽/注气口14;并在中性电极5的外面包裹有不锈钢丝网,用于阻挡碎石等进入中性电极5内;所述抽提管13的下端通过法兰与所述中性电极5相接,并与所述抽/注气口14相连通,抽提管13的上端连接至地面上的尾气处理单元7。
最后总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设置中性电极5,可增加加热区域内的电流路径,由原来的3条增加至6条,从而使加热效果更佳均匀。
2、本实用新型的电极为多功能电极,火线电极3集成了注入功能,中性电极5集成了抽提功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分别是:(1)无需单独额外建注入井或抽提井;(2)此种集成可在同一时间点共同实现相应功能,相互配合使用,比如,在抽提负压的作用下,更有利于注入物质的扩散;(3)由于电极井为多功能井,可在不同运行阶段,根据污染物分布情况(场调发现某些区域为重污染区),或者热场分布情况(如根据温度监测,发现某些区域加热效果不均,存在低温区),需对这些区域进行重点加强治理。(4)由于电极井为多功能井,可对这些区域内及周边的电极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或按照不同顺序调整“加热-注入-抽提”功能,进而优化功能布局,以达到精准优化加热、注入和抽提效果的目的,从而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3、火线电极3井除具有注入水、调节电极周边土壤含水率、保持电路通畅的作用外,还能够用于注入功能药剂,比如氧化剂、还原剂和微生物营养盐等,从而实现电阻加热与化学氧化/还原或微生物等修复技术的集成耦合;中性电极5除抽提功能外,还可实现“空气注入”功能,以调节地下的氧含量,促进微生物作用,或者在修复完成后,通过注气以实现场地的快速降温。
4、相比于使用直流电,本实用新型所用电源为三相交流电,不存在离子定向移动造成的电极周边或偏酸/偏碱,离子沉淀等问题。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在修复场地中布置有用于注水的注水管以及用于抽气的抽提管,其特征在于:在修复场地中设有多个呈正三角形排布的火线电极,呈正三角形排布的三个火线电极分别连接三相四线交流电的其中一相,在每个正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布置一个中性电极,中性电极与三相四线交流电的零线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火线电极中集成有所述注水管,在中性电极中集成有所述抽提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修复场地中还布置有温度监测井,所述温度监测井信号连接至地面上的监测控制单元,所述监测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电力控制单元,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则与所述火线电极以及中性电极电连接,能够根据修复场地的升温情况,调节各火线电极的电压或者启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管连接至尾气处理单元,所述监测控制单元还信号连接至尾气处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修复场地中还布置有压力监测井,所述压力监测井信号连接至所述监测控制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电极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筒体,其呈立式布置,在火线电极靠近上下两端的位置分别布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之间用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隔板隔开,所述注水管的上端与地面上的注水单元相接,下端伸入至火线电极内对应于各出水口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电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电气隔离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电极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筒体,其呈立式布置,在中性电极的不同深度位置布置有抽/注气口,所述抽提管的下端与所述中性电极相接,并与所述抽/注气口相连通,抽提管的上端连接至地面上的尾气处理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电极的下端设有电气隔离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性电极的外面包裹有不锈钢丝网。
CN201921915795.3U 2019-11-05 2019-11-05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Active CN211100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5795.3U CN211100764U (zh) 2019-11-05 2019-11-05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5795.3U CN211100764U (zh) 2019-11-05 2019-11-05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0764U true CN211100764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6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15795.3U Active CN211100764U (zh) 2019-11-05 2019-11-05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076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1689A (zh) * 2019-11-05 2020-01-14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CN112547783A (zh) * 2020-12-25 2021-03-26 苏州精英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热脱附系统及方法
CN113828627A (zh) * 2021-10-18 2021-12-24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原位热脱附耦合化学氧化还原的修复系统
CN114101305A (zh) * 2022-01-27 2022-03-01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低温强化化学氧化修复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1689A (zh) * 2019-11-05 2020-01-14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CN110681689B (zh) * 2019-11-05 2024-04-16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CN112547783A (zh) * 2020-12-25 2021-03-26 苏州精英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热脱附系统及方法
CN113828627A (zh) * 2021-10-18 2021-12-24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原位热脱附耦合化学氧化还原的修复系统
CN113828627B (zh) * 2021-10-18 2023-01-10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原位热脱附耦合化学氧化还原的修复系统
CN114101305A (zh) * 2022-01-27 2022-03-01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低温强化化学氧化修复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00764U (zh)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CN110681689A (zh)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电阻加热热脱附装置
CN103708622B (zh) 一种高效处理有机污水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
CN111069264A (zh) 一种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CA2901360C (en) In situ remediation of soils and groundwater containing organic contaminants
CN105312314A (zh) 一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系统及方法
KR100803724B1 (ko) 비폐합 단면을 갖는 형강으로 이루어진 전극을 활용한전기저항가열법에 의한 오염 토양과 지하수의 정화장치 및정화방법
KR101943945B1 (ko) 오염토양 지중 원위치 고온 열주입 및 추출을 위한 토양가열히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중오염토양 정화시스템
CN112474768A (zh) 用于有机污染场地的电热强化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装置
CN104926066B (zh) 一种对脱水污泥同时实现重金属无害化和深度脱水的方法
CN113182343B (zh) 一种电阻加热耦合氧化剂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装置及方法
CN214348608U (zh) 用于有机污染场地的电热强化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装置
CN202107566U (zh) 一种用于高压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的设备
CN103418607A (zh) 一种污染土壤磁助电动修复装置
CN105750321B (zh) 一种利用双向摆渡式联合技术修复PCBs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8380662B (zh) 同时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装置及方法
CN210188039U (zh)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电法热脱附修复装置
CN113102480A (zh) 一种电阻加热强化化学氧化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
CN108706820A (zh) 一种复合型土壤地下水循环处理装置
CN202667240U (zh) 一种基于高压静电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CN208234729U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河湖底泥原位修复系统
KR101995212B1 (ko) 오염토양 및 오염토양수 동시 정화용 다기능 관정시스템
CN209206032U (zh) 土壤修复注气系统及土壤修复系统
CN216226132U (zh) 水分补给式原位电加热与多相抽提耦合土壤修复系统
CN105750320A (zh) 一种无选择性、可针对多种土壤污染修复系统的构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