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3624U - 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73624U CN211073624U CN201921939741.0U CN201921939741U CN211073624U CN 211073624 U CN211073624 U CN 211073624U CN 201921939741 U CN201921939741 U CN 201921939741U CN 211073624 U CN211073624 U CN 2110736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op bar
- base
- convenient
- fixed mounting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轮,所述底座内底壁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转动套杆。该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启动伺服电机,使转动轮转动,通过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带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同时转动,使两个转动套杆同时转动,通过在两个转动套杆内均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当转动套杆转动时,螺杆受到转动套杆转动的螺纹推力而上下移动,推动安装架整体上下移动,从而灵活调节设备本体的高度,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实用性,满足不同的使用情形,使设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
背景技术
控制器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现在的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控制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方便使用。
目前所常用的机器人控制器一般存在着使用不方便的缺点,现有的控制器其结构简单,控制器在安装过程中为了提高控制器的稳定性,控制器底部安装有固定座,但是控制器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导致控制器的高度难以改变,从而影响了控制器的实用性,不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故而提出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具备使用方便等优点,解决了目前所常用的机器人控制器一般存在着使用不方便的缺点,现有的控制器其结构简单,控制器在安装过程中为了提高控制器的稳定性,控制器底部安装有固定座,但是控制器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导致控制器的高度难以改变,从而影响了控制器的实用性,不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使用方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轮,所述底座内底壁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转动套杆,左侧所述转动套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与转动轮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右侧所述转动套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与转动轮的外侧且位于第一皮带的底部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转动套杆内腔且与转动套杆活动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伸缩杆,所述安装架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安装架的右侧活动安装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架内腔且与安装架活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侧的左右两端均活动安装有移动套杆,所述移动套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限位板顶部的推动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推动板之间活动安装有设备本体,两个所述推动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设备本体内腔且与设备本体活动连接的卡块,所述设备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限位板活动连接的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轴承,且螺纹杆通过轴承与安装架活动连接,所述转动套杆与底座成九十度垂直安装。
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套杆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与螺纹杆相适配,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口,且卡口与推动板相适配,所述推动板与限位板呈九十度垂直安装。
优选的,所述转动套杆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杆相适配,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转动套杆相适配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推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推动板以底座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安装架的右侧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穿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启动伺服电机,使转动轮转动,通过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带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同时转动,使两个转动套杆同时转动,通过在两个转动套杆内均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当转动套杆转动时,螺杆受到转动套杆转动的螺纹推力而上下移动,推动安装架整体上下移动,从而灵活调节设备本体的高度,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实用性,满足不同的使用情形,使设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2、该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通过设置转动把手,转动转动把手,使螺纹杆转动,通过在两个移动套杆内均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通孔,且两个螺纹孔螺纹方向相反,当螺纹杆转动时,两个移动套杆受到螺纹杆转动时的螺纹推力而反向移动,即可控制两个推动板之间的距离,从而灵活调节两个卡块的移动,使设备达到便于拆装的效果,方便维护和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结构正视图。
图中:1转动把手、2移动套杆、3安装板、4设备本体、5卡块、6推动板、7限位板、8安装架、9螺杆、10第一从动轮、11转动套杆、12底座、13第二从动轮、14伸缩杆、15螺纹杆、16转动轮、17第一皮带、18伺服电机、19第二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包括底座12,底座12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8,伺服电机18的型号可为PLX-60,通过设置伺服电机18,启动伺服电机18,使转动轮16转动,通过第一皮带17和第二皮带19带动第一从动轮10和第二从动轮13同时转动,使两个转动套杆11同时转动,通过在两个转动套杆11内均开设有与螺杆9相适配的螺纹孔,当转动套杆11转动时,螺杆9受到转动套杆11转动的螺纹推力而上下移动,推动安装架8整体上下移动,从而灵活调节设备本体4的高度,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实用性,满足不同的使用情形,使设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伺服电机18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轮16,底座12内底壁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转动套杆11,转动套杆1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杆9相适配,底座12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转动套杆11相适配的圆孔,左侧转动套杆1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轮10,第一从动轮10与转动轮16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17,右侧转动套杆1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13,第二从动轮13与转动轮16的外侧且位于第一皮带17的底部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19,底座12顶部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转动套杆11内腔且与转动套杆11活动连接的螺杆9,螺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8,安装架8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底座12固定连接的伸缩杆14,伸缩杆14由连接套杆和活动杆组成,连接套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连接套杆外部的活动杆,活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卡位块,通过设置有卡位块,使活动杆向上延伸后不会与连接套杆脱离,通过设置伸缩杆14,使设备本体4以及安装架8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安装架8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板7,限位板7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口,且卡口与推动板6相适配,推动板6与限位板7呈九十度垂直安装,安装架8的右侧活动安装有转动把手1,通过设置转动把手1,转动转动把手1,使螺纹杆15转动,通过在两个移动套杆2内均开设有与螺纹杆15相适配的螺纹通孔,且两个螺纹孔螺纹方向相反,当螺纹杆15转动时,两个移动套杆2受到螺纹杆15转动时的螺纹推力而反向移动,即可控制两个推动板6之间的距离,从而灵活调节两个卡块5的移动,使设备达到便于拆装的效果,方便维护和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转动把手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架8内腔且与安装架8活动连接的螺纹杆15,螺纹杆1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轴承,且螺纹杆15通过轴承与安装架8活动连接,转动套杆11与底座12成九十度垂直安装,螺纹杆15外侧的左右两端均活动安装有移动套杆2,两个移动套杆2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与螺纹杆15相适配,伸缩杆14的数量为两个,移动套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限位板7顶部的推动板6,推动板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推动板6以底座12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安装架8的右侧开设有与螺纹杆15相适配的穿孔,限位板7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推动板6之间活动安装有设备本体4,两个推动板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设备本体4内腔且与设备本体4活动连接的卡块5,设备本体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限位板7活动连接的安装板3。
在使用时,当需要调整设备本体4高度时,启动伺服电机18,使两个转动套杆11同时转动,通过推动两个螺杆9同时上下移动,即可灵活调节设备本体4的高度,满足不同的使用情形,使设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该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通过设置伺服电机18,启动伺服电机18,使转动轮16转动,通过第一皮带17和第二皮带19带动第一从动轮10和第二从动轮13同时转动,使两个转动套杆11同时转动,通过在两个转动套杆11内均开设有与螺杆9相适配的螺纹孔,当转动套杆11转动时,螺杆9受到转动套杆11转动的螺纹推力而上下移动,推动安装架8整体上下移动,从而灵活调节设备本体4的高度,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实用性,满足不同的使用情形,使设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并且,通过设置转动把手1,转动转动把手1,使螺纹杆15转动,通过在两个移动套杆2内均开设有与螺纹杆15相适配的螺纹通孔,且两个螺纹孔螺纹方向相反,当螺纹杆15转动时,两个移动套杆2受到螺纹杆15转动时的螺纹推力而反向移动,即可控制两个推动板6之间的距离,从而灵活调节两个卡块5的移动,使设备达到便于拆装的效果,方便维护和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解决了目前所常用的机器人控制器一般存在着使用不方便的缺点,现有的控制器其结构简单,控制器在安装过程中为了提高控制器的稳定性,控制器底部安装有固定座,但是控制器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导致控制器的高度难以改变,从而影响了控制器的实用性,不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包括底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动轮(16),所述底座(12)内底壁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转动套杆(11),左侧所述转动套杆(1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轮(10),所述第一从动轮(10)与转动轮(16)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17),右侧所述转动套杆(1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13),所述第二从动轮(13)与转动轮(16)的外侧且位于第一皮带(17)的底部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19),所述底座(12)顶部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转动套杆(11)内腔且与转动套杆(11)活动连接的螺杆(9),所述螺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底座(12)固定连接的伸缩杆(14),所述安装架(8)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板(7),所述安装架(8)的右侧活动安装有转动把手(1),所述转动把手(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架(8)内腔且与安装架(8)活动连接的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外侧的左右两端均活动安装有移动套杆(2),所述移动套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限位板(7)顶部的推动板(6),所述限位板(7)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推动板(6)之间活动安装有设备本体(4),两个所述推动板(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设备本体(4)内腔且与设备本体(4)活动连接的卡块(5),所述设备本体(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限位板(7)活动连接的安装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轴承,且螺纹杆(15)通过轴承与安装架(8)活动连接,所述转动套杆(11)与底座(12)成九十度垂直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套杆(2)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与螺纹杆(15)相适配,所述伸缩杆(14)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7)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口,且卡口与推动板(6)相适配,所述推动板(6)与限位板(7)呈九十度垂直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杆(1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杆(9)相适配,所述底座(12)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转动套杆(11)相适配的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推动板(6)以底座(12)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安装架(8)的右侧开设有与螺纹杆(15)相适配的穿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39741.0U CN211073624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39741.0U CN211073624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73624U true CN211073624U (zh) | 2020-07-24 |
Family
ID=71625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3974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73624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7362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61154A (zh) * | 2020-11-26 | 2021-02-12 | 王永征 | 一种工业互联网控制装置 |
CN115033072A (zh) * | 2022-05-25 | 2022-09-09 | 广西医科大学 | 一种低功耗计算机主板 |
-
2019
- 2019-11-12 CN CN201921939741.0U patent/CN21107362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61154A (zh) * | 2020-11-26 | 2021-02-12 | 王永征 | 一种工业互联网控制装置 |
CN115033072A (zh) * | 2022-05-25 | 2022-09-09 | 广西医科大学 | 一种低功耗计算机主板 |
CN115033072B (zh) * | 2022-05-25 | 2024-02-02 | 广西医科大学 | 一种低功耗计算机主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073624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机器人控制器 | |
CN212600264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车床中心架 | |
CN219094111U (zh) | 一种精密塑胶模具制造用焊接夹具 | |
CN222037333U (zh) | 一种焊接机器人的多角度调节装置 | |
CN221391647U (zh) |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裁切设备 | |
CN220100335U (zh) | 一种建筑幕墙安装固定支架 | |
CN219787515U (zh) | 一种用于加工五金产品的cnc旋转夹具 | |
CN217512121U (zh) | 一种钢管自动喷漆装置 | |
CN217165018U (zh) | 圆台构件内壁自动喷涂装置 | |
CN215357277U (zh) | 一种新型多刀无心机床 | |
CN212265751U (zh) | 一种加湿器部件生产用装配设备 | |
CN215619148U (zh) | 一种方便切割的数控绳锯机 | |
CN211306317U (zh) | 一种带有喷漆涂装机构的机械手 | |
CN210060723U (zh) | 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抛光设备 | |
CN212795161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动化切割板机 | |
CN212355308U (zh) | 一种旋转进料机构 | |
CN216706167U (zh) | 一种表面耐磨的纺机用辊筒机构制造设备 | |
CN207746021U (zh) | 一种自动化机械成品油漆喷涂装置 | |
CN112453547A (zh) |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槽钢切割装置 | |
CN215586895U (zh) | 一种新型u型平移机构 | |
CN112008810A (zh) | 一种木制品加工用雕刻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7370814U (zh) | 一种磁体加工用线切割机 | |
CN207272951U (zh) | 一种焊条生产用除锈装置 | |
CN218110716U (zh) | 一种环保设备维修用夹持稳定装置 | |
CN220659404U (zh) | 一种可调节的钢结构用切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