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多种容量瓶型灌装的一体式多用灌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多种容量瓶型灌装的一体式多用灌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次性PET瓶饮用水领域中,一次性PET瓶饮用水的容量各个水企都不一样,甚至一个水企一次性PET瓶饮用水的容量或品牌有几种。容量或品牌的不同对灌装机的要求也不同,容量或品牌越多对灌装机的要求越复杂。而对灌装机的要求越复杂,设备投入成本越高。因此,很多水企在容量或品牌与设备投入成本之间难以选择。如果选择单一容量或品牌,设备投入成本低,但营销市场不能满足;如果选择多种容量或品牌,则设备投入成本高,灌装机越复杂对操作和维修人员要求高。
现有的一次性PET瓶饮用水灌装机,很多灌装机设备为单一容量灌装,留给水企的选择少。也有灌装机设备为多种容量灌装,但在生产不同容量瓶型需要每次转换,转换的配件多,转换耗时,对操作和维修人员要求高,转换次数频繁设备寿命缩短;同时设备投入成本较高,经济不实用性;且每次转换之后,灌装设备需要微调整,试验损耗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多种容量瓶型灌装的一体式多用灌装机,尤其为用于一次性PET瓶5升或15升容量瓶型灌装的两用灌装机。该灌装机能够满足不同容量瓶型的灌装,且在不同容量瓶型的灌装作业中不需要进行转换,提高整线效能,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用于多种容量瓶型灌装的一体式多用灌装机,包括
进瓶系统,设置有进瓶输送带以及进瓶轴座;所述进瓶轴座设置在所述进瓶输送带的出口端;且所述进瓶轴座上设置有多种型号拨口的进瓶星轮拨盘,分别用于对对应的不同容量瓶型的空瓶进行拨送;
冲瓶系统,用于对来自进瓶系统的空瓶进行夹持并冲洗;设置有冲洗转盘;所述冲洗转盘的边缘连接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若干冲洗头以及若干冲洗瓶夹;
灌装系统,用于对来自冲瓶系统的空瓶进行灌装;设置有灌装轴座;所述灌装轴座的边缘连接设置有若干灌装组件;
旋盖系统,用于对灌装系统灌装后的满料瓶进行旋盖;设置有旋盖轴座;所述旋盖轴座的边缘连接设置有若干旋盖组件;
出瓶系统,用于将旋盖系统旋盖后的满料瓶输出,设置有出瓶输送带以及出瓶轴座;所述出瓶轴座设置在所述出瓶输送带的入口端,并位于所述旋盖系统的出口端;且所述出瓶轴座上设置有出瓶星轮拨盘,用于对满料瓶进行拨送;
所述旋盖系统还连接设置有理盖洗盖输送系统,用于对空盖进行整理、清洗并输送至所述旋盖系统进行旋盖。
优选的,所述冲洗瓶夹可上下翻转的连接设置在所述冲洗转盘的外周;且所述冲洗瓶夹在上下翻转180°后,夹持部位正对所述冲洗瓶头。
更优选的,所述冲洗转盘的外周还环绕设置有环形导轨;所述冲洗瓶夹的外侧可自由滑行的设置在所述环形导轨上;且所述环形导轨具有翻转弯曲中间段;所述冲洗瓶夹滑行经过所述翻转弯曲中间段后将翻转180°。
优选的,所述灌装组件包括托瓶板;且所述托瓶板的上方设置有灌装阀。
更优选的,所述灌装组件可旋转的连接设置在所述灌装轴座上;所述灌装阀为机械灌装阀,在灌装工作时,瓶口上升并顶紧所述灌装阀使所述灌装阀开阀进行灌装;
所述灌装组件还包括导柱;所述托瓶板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导柱上;且所述灌装轴座的外侧、位于灌装组件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固定轨道Ⅰ;所述环形固定轨道Ⅰ上具有与所述托瓶板连接的凸轮Ⅰ,所述凸轮Ⅰ可沿所述环形固定轨道Ⅰ自由滑行;
所述环形固定轨道Ⅰ具有上弯中间段;在所述凸轮Ⅰ滑行经过所述上弯中间段时,所述托瓶板随所述凸轮Ⅰ同步上升并使瓶口上升顶紧所述灌装阀。
优选的,所述旋盖轴座上、位于所述旋盖组件的下方还设置有旋盖台;所述旋盖台的边缘上开设有多种型号、并与若干所述旋盖组件一一对应的若干旋盖固定口;所述旋盖固定口的边缘上具有止旋纹。
更优选的,所述旋盖组件可绕所述旋盖轴座旋转;所述旋盖组件包括可用于旋盖的旋盖头,以及连接所述旋盖头的旋盖轴;
所述旋盖轴座上具有环形固定轨道Ⅱ;所述环形固定轨道Ⅱ上设置有与所述旋盖轴连接的凸轮Ⅱ;所述旋盖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凸轮Ⅱ,另一端与所述旋盖头连接;
所述环形固定轨道Ⅱ上具有下弯中间段;在所述凸轮Ⅱ滑行经过所述下弯中间段后,所述旋盖头随所述凸轮Ⅱ同步下降并对满料瓶完成旋盖。
优选的,所述理盖洗盖输送系统包括多种型号的理盖槽,以及与多种型号的所述理盖槽均连通的洗盖输送隧道;且所述洗盖输送隧道连接至所述旋盖系统;所述洗盖输送隧道内设置有清洗喷头。
优选的,所述进瓶系统与所述冲瓶系统之间、所述冲瓶系统与所述灌装系统之间以及所述灌装系统与所述旋盖系统之间均设置有转移过渡系统;
所述转移过渡系统包括过渡轴座;所述过渡轴座的边缘连接设置有若干过渡瓶夹;所述过渡轴座上、位于所述过渡瓶夹的下方还设置有过渡星轮拨盘。
更优选的,所述过渡瓶夹和所述冲洗瓶夹均连接设置有开关组件;所述冲洗瓶夹和所述过渡瓶夹的张度均可调;
所述开关组件包括连杆以及调节连板;所述调节连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过渡瓶夹连接;所述调节连板可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过渡瓶夹张开;
所述冲洗瓶夹、灌装组件、旋盖组件以及所述过渡瓶夹的下方均设置有拨动干涉杆;在所述开关组件随所述过渡瓶夹旋转时,所述拨动干涉杆可与所述调节连板的另一端发生干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能够满足不同容量瓶型的灌装,尤其一次性PET瓶5升或15升容量瓶型的灌装,且在不同容量瓶型的灌装作业中不需要进行转换,直接可满足不同容量瓶型的灌装使用,提高整线灌装效能,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经济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中,进瓶系统中设置有满足不同型号的进瓶星轮转盘,理盖洗盖输送系统上具有对应不用容量瓶型的理盖槽,旋盖系统上具有对应不同容量瓶型的旋盖固定口,而冲瓶系统以及转移过渡系统上的瓶夹的张度可由开关组件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了对不同容量瓶型的适应性,满足在不同容量瓶型的灌装作业中不需要进行转换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中,进瓶系统上可设置瓶型监控装置,并与理盖洗盖输送系统以及旋盖系统连通,从而在使进瓶系统的进瓶星轮转盘和旋盖系统的旋盖固定口可根据不同瓶型选择相应的拨口型号,而理盖洗盖输送系统可选择理盖并输出相应的型号的盖子,即使在同一生产程序中具有两种以上不同的容量瓶型同线进行灌装,仍能使各容量瓶型的灌装作业保持有序而不紊乱。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在不同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冲洗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a和图4b分别为灌装系统的立体及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c为灌装系统中的灌装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分别为旋盖系统的立体及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旋盖系统中的旋盖固定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出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理盖洗盖输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理盖洗盖输送系统中洗盖输送隧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转移过渡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开关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进瓶系统,11-进瓶输送带,12-进瓶轴座,13-进瓶星轮拨盘,2-冲瓶系统,21-冲洗转盘,22-冲洗头,23-冲洗瓶夹,24-环形导轨,241-翻转弯曲中间段,3-灌装系统,31-灌装轴座,32-灌装组件,321-托瓶板,322-灌装阀,3221-回气芯,3222-下液管,3223-进液定位壳,32230-进液口,3224-定位套,3225-弹簧,323-导柱,324-凸轮Ⅰ,33-环形固定轨道Ⅰ,331-上弯中间段,4-旋盖系统,41-旋盖轴座,42-选盖组件,421-旋盖头,422-旋盖轴,423-凸轮Ⅱ,43-旋盖台,431-旋盖固定口,432-止旋纹,44-环形固定轨道Ⅱ,441-下弯中间段,5-出瓶系统,51-出瓶输送带,52-出瓶轴座,53-出瓶星轮拨盘,54-挡板,6-理盖洗盖输送系统,60-洗盖槽机架,61-理盖槽,62-洗盖输送隧道,63-清洗喷头,7-转移过渡系统,71-过渡轴座,72-过渡瓶夹,73-过渡星轮转盘,74-开关组件,741-连杆,742-调节连板,8-干涉杆,9-传动系统,91-电机,92-齿轮,100-外构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Ⅰ”、“Ⅱ”等,仅用于区分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顺序、以特定的顺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更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参见图1a和图1b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可用于多种容量瓶型灌装的一体式多用灌装机,具体为可用于一次性PET瓶5升或15升容量瓶型灌装的一体式两用灌装机。
具体的,按灌装流水线顺序,该灌装机依次包括进瓶系统1、冲瓶系统2、灌装系统3、旋盖系统4以及出瓶系统5。其中,进瓶系统1用于对不同容量瓶型的空瓶进行拨送,冲瓶系统2用于对来自进瓶系统1的空瓶进行夹持并冲洗,灌装系统3用于对来自冲瓶系统2的空瓶进行灌装,旋盖系统4用于对灌装系统3灌装后的满料瓶进行旋盖,出瓶系统5用于将旋盖系统4旋盖后的满料瓶输出。且进瓶系统1、冲瓶系统2、灌装系统3、旋盖系统4和出瓶系统5均设置在外构架100内,并且,进瓶系统1的入口端和出瓶系统5的出口端均伸出至外构架100外。
参见图2所示的进瓶系统1,设置有进瓶输送带11以及进瓶轴座12;所述进瓶轴座12设置在所述进瓶输送带11的出口端;且所述进瓶轴座12上设置有多种型号拨口的进瓶星轮拨盘13,分别用于对对应的不同容量瓶型的空瓶进行拨送。本实施例中,在进瓶轴座12上分别高低设置两种进瓶星轮拨盘13,两种进瓶星轮拨盘13上的拨口型号不相同,分别对应5升和15升一次性PET瓶。
参见图3所示的冲瓶系统2,设置有冲洗转盘21;所述冲洗转盘21的边缘连接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若干冲洗头22以及若干冲洗瓶夹23。
其中,所述冲洗瓶夹23可上下翻转的连接设置在所述冲洗转盘21的外周;且所述冲洗瓶夹23在上下翻转180°后,夹持部位正对所述冲洗瓶头23。在空瓶进入至冲瓶系统2中并被冲洗瓶夹23夹紧后,冲洗瓶夹23绕冲洗转盘21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翻转180°从而将空瓶翻转180°并使瓶口对准冲洗头22,冲洗头22喷水冲洗空瓶。
具体的,所述冲洗转盘21的外周还环绕设置有环形导轨24;所述冲洗瓶夹23的外侧可自由滑行的设置在所述环形导轨24上;且所述环形导轨24具有翻转弯曲中间段241;所述冲洗瓶夹23滑行经过所述翻转弯曲中间段241后将翻转180°。
参见图4a和图4b所示的灌装系统3,设置有灌装轴座31;所述灌装轴座31的边缘连接设置有若干灌装组件32。其中,所述灌装组件32包括托瓶板321;且所述托瓶板321的上方设置有灌装阀322。
具体的,所述灌装组件32可旋转的连接设置在所述灌装轴座31上;所述灌装阀322为机械灌装阀。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c所示,灌装阀322包括回气芯3221、下液管3222、进液定位壳3223以及定位套3224;其中,回气芯3221的一端上具有进气头32211;进液定位壳3223套设在回气芯3221外,且远离所述进气头32211的一端与回气芯3221在轴向上卡接固定;下液管3222套设在回气芯3221外,并位于所述进液定位壳3223与进气头32211之间;下液管3222与回气芯3221之间具有间隙,作为液体流通通道;下液管3222的进液端伸入至进液定位壳3223内,且可在进液定位壳3223内伸缩滑动;进液定位壳3223上开设有与下液管3222的进液端连通的进液口32230;而定位套3224固定套设在下液管3222上,并位于远离所述进液定位壳3223的一端;且定位套3224通过弹簧3225与进液定位壳3223作用连接;下液管3222的出液端与进气头32211的端面抵接。在灌装工作时,瓶口上升并顶紧定位套3224,使下液管3222的出液端与进气头32211的端面分开即可开阀进行灌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灌装组件32还包括导柱323;所述托瓶板321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导柱323上;且所述灌装轴座31的外侧、位于灌装组件32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固定轨道Ⅰ33;所述环形固定轨道Ⅰ33上具有与所述托瓶板321连接的凸轮Ⅰ324,所述凸轮Ⅰ324可沿所述环形固定轨道Ⅰ33自由滑行。而且,所述环形固定轨道Ⅰ33具有上弯中间段331;在所述凸轮Ⅰ324滑行经过所述上弯中间段331时,所述托瓶板321随所述凸轮Ⅰ324同步上升并使瓶口上升顶紧所述灌装阀322。
参见图5a和图5b所示的旋盖系统4,设置有旋盖轴座41;所述旋盖轴座41的边缘连接设置有若干旋盖组件42,用于对满料瓶进行旋盖。
参见图6所示,所述旋盖轴座41上、位于所述旋盖组件42的下方还设置有旋盖台43;所述旋盖台43的边缘上开设有多种型号、并与若干所述旋盖组件42一一对应的若干旋盖固定口431;所述旋盖固定口43的边缘上具有止旋纹432。在旋盖作业时,满料瓶的瓶口卡在旋盖固定口431上,并由止旋纹432进行旋转方向上的固定,防止瓶子旋转,而后旋盖组装42对满料瓶进行旋盖。而且,旋盖轴座41上、位于旋盖台43的下方还设置有托瓶块,用于承托满料的瓶子。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盖组件42可绕所述旋盖轴座41旋转;所述旋盖组件42包括能将抓取盖子并将盖子旋在瓶子上的旋盖头421,以及连接所述旋盖头421的旋盖轴422。而且,所述旋盖轴座41上具有环形固定轨道Ⅱ44;所述环形固定轨道Ⅱ44上设置有与所述旋盖轴422连接的凸轮Ⅱ423;所述旋盖轴422的一端连接所述凸轮Ⅱ423,另一端与所述旋盖头421连接。
其中,所述环形固定轨道Ⅱ44上具有下弯中间段441;在所述凸轮Ⅱ423滑行经过所述下弯中间段441后,所述旋盖头421随所述凸轮Ⅱ423同步下降并对满料瓶完成旋盖。在旋盖作业中,旋盖组件42通过凸轮Ⅱ423沿环形固定轨道Ⅱ44转动滑行,并在经过下弯中间段441的运行过程进行套盖以及旋盖,完成整个封盖作业。
参见图7所示的出瓶系统5,设置有出瓶输送带51以及出瓶轴座52;所述出瓶轴座52设置在所述出瓶输送带51的入口端,并位于所述旋盖系统4的出口端;出瓶输送带51与旋盖系统4的出口端连接。且所述出瓶轴座52上设置有出瓶星轮拨盘53,用于对满料瓶进行拨送。在出瓶星轮拨盘53的外侧还设置有弧形的挡板54,用于放置输出的满料瓶掉落。
而且,所述旋盖系统4还连接设置有理盖洗盖输送系统6,用于对空盖进行整理、清洗并输送至所述旋盖系统4进行旋盖。参见图8所示,所述理盖洗盖输送系统6包括多种型号的理盖槽61,本实施例中,理盖槽61包括两个,分别对应5升和15升一次性PET瓶的两种不同型号的理盖槽,以及与多种型号的所述理盖槽61均连通的洗盖输送隧道62。其中,理盖槽61设置在理盖槽机架60上,洗盖输送隧道62的一端与各型号理盖槽61的出口端连通,洗盖输送隧道6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旋盖系统4。参见图9所示,所述洗盖输送隧道62内设置有清洗喷头63。
此外,所述进瓶系统1与所述冲瓶系统2之间、所述冲瓶系统2与所述灌装系统3之间以及所述灌装系统3与所述旋盖系统4之间均设置有转移过渡系统7,用于对空瓶或满料瓶在上下工序系统之间进行过渡转移。
参见图10所示,所述转移过渡系统7包括过渡轴座71;所述过渡轴座71的边缘连接设置有若干过渡瓶夹72;所述过渡轴座71上、位于所述过渡瓶夹72的下方还设置有过渡星轮拨盘73。
而且,所述过渡瓶夹72和所述冲洗瓶夹23均连接设置有开关组件74;所述冲洗瓶夹23和所述过渡瓶夹72均为弹簧夹,张度均可调。
参见图11所示,所述开关组件74包括连杆741以及调节连板742;所述调节连板742的一端与所述连杆74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741的上端部与所述过渡瓶夹72连接;所述调节连板742可通过所述连杆741带动所述过渡瓶夹72张开。
所述冲洗瓶夹23、灌装组件32、旋盖组件42以及所述过渡瓶夹72的下方均设置有拨动干涉杆8;在所述开关组件74随所述过渡瓶夹72旋转时,所述拨动干涉杆8可与所述调节连板742的另一端发生干涉。
在空瓶从进瓶系统1转移至冲瓶系统2时,转移过渡系统7上的过渡瓶夹72将来自进瓶系统1的空瓶夹持并由过渡轴座71旋转至靠近冲瓶系统2的方向。在到达过渡交接位置时,过渡瓶夹72与冲洗瓶夹23靠近,此时转移过渡系统7上的开关组件74与冲瓶系统2上拨动干涉杆8发生干涉,从而使过渡瓶夹72打开,松开空瓶;而冲瓶系统2上的开关组件74与转移过渡系统7上的拨动干涉杆8发生干涉,使冲洗瓶夹23打开,并夹紧空瓶,从而完成空瓶的过渡转移。在冲瓶系统2与灌装系统3之间以及灌装系统3与旋盖系统4之间,转移过渡系统7进行瓶子的过渡转移时,转移过渡系统7将来自冲瓶系统2的瓶子松开后直接放置在灌装系统3的托瓶板321上,而将来自灌装系统3的瓶子松开后直接将瓶子放置卡在旋盖系统4的托瓶块上且瓶口卡在旋盖固定口431上。
在本实施例中,整体灌装机采用统一的传动系统9进行驱动。传动系统9包括电机91,以及安装在各系统上并与电机91直接或间接啮合传动的齿轮92。具体的,进瓶系统1的进瓶轴座12、冲瓶系统2的冲洗转盘21、灌装系统3的灌装轴座31、旋盖系统4的旋盖轴座41、出瓶系统5的出瓶轴座52以及转移过渡系统7的过渡轴座71上均连接设置有齿轮92,且个系统之间的齿轮92依各系统的排布顺序啮合连接形成齿轮组,而电机91的输出轴与形成的所述齿轮组啮合传动连接。在工作时,通过电机91以及所述齿轮组的传动驱动,使各系统同步运转。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及原理下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替换或修改等均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