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9239U - 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9239U
CN210979239U CN201921414980.4U CN201921414980U CN210979239U CN 210979239 U CN210979239 U CN 210979239U CN 201921414980 U CN201921414980 U CN 201921414980U CN 210979239 U CN210979239 U CN 210979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wall
mounting
mounting mechanism
plate
shaped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49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宝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49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9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9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9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机构,用于安装于工字钢上,第一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夹片、紧固件和弹性件;固定夹片包括上壁、与上壁相对设置的下壁以及连接上壁和下壁的连接壁,上壁和下壁之间形成用于工字钢的翼板伸入的容纳空间;紧固件穿过上壁用于压于工字钢的翼板上;弹性件的一端抵持下壁,另一端用于抵持工字钢的翼板;第二安装机构,用于安装于吊支架上;连接机构,连接第一安装机构和第二安装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安装机构的紧固件和弹性件分别抵接工字钢的翼板的相对两侧,使得紧固件和弹性件对工字钢的翼板进行双向作用力,增大了工字钢和第一安装机构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固定装置不易在工字钢的翼板上发生滑移。

Description

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抗震支吊架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运用抗震吊架,其中钢结构厂房也越来越多。钢结构厂房的吊支架一般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工字钢上,因为钢结构厂房不同于一般的混泥土固定项目,钢结构支架的固定方案大多不允许焊接及打孔固定,大多的固定装置通过夹持的方式安装于工字钢和吊支架上,工字钢包括两平行的翼板以及连接两个翼板的腹板,固定装置夹持于工字钢的翼板上。目前的固定装置大多仅靠螺栓压于工字钢的翼板的一侧上,通过螺栓对翼板的摩擦力锁定于工字钢的翼板上,然而,该固定方式存在固定装置与工字钢的翼板之间的摩擦力过小,固定装置易在工字钢的翼板上滑移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易在工字钢的翼板上滑移的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安装机构,用于安装于工字钢上,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夹片、紧固件和弹性件;所述固定夹片包括上壁、与所述上壁相对设置的下壁以及连接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的连接壁,所述上壁和下壁之间形成用于所述工字钢的翼板伸入的容纳空间;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上壁压于所述工字钢的翼板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持所述下壁,另一端用于抵持所述工字钢的翼板;
第二安装机构,用于安装吊支架上;
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安装机构。
上述的固定装置,通过第一安装机构的紧固件和弹性件分别抵接工字钢的翼板的相对两侧,使得紧固件和弹性件对工字钢的翼板进行双向作用力,增大了工字钢和第一安装机构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固定装置不易在工字钢的翼板上发生滑移,而且弹性件的弹性作用,还能使得固定装置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夹片对称设置,用于分别安装于所述工字钢的翼板的两端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片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对应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下壁上,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弹性件的端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片还包括插柱,所述插柱对应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下壁上,所述弹性件的端部套设于所述插柱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片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自所述下壁朝着远离所述上壁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上壁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机构还包括防滑板,所述防滑板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下壁的一端连接。
一种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安装机构,用于安装于工字钢上,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包括防滑板、固定夹片和紧固件,所述固定夹片设于所述防滑板的端部上,所述固定夹片包括与所述防滑板相对设置的上壁以及连接所述上壁和所述防滑板的连接壁,所述上壁和所述防滑板之间形成用于能使翼板的端部或者侧部伸入的容纳空间;所述防滑板面向所述上壁的侧面设有多个凸点;
第二安装机构,用于安装于吊支架上;及
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安装机构。
上述的固定装置,通过紧固件和防滑板分别作用于工字钢的翼板的相对两侧,对翼板产生双向作用力,达到增大工字钢的翼板和第一安装机构之间的摩擦力的目的,使得固定装置不易在工字钢的翼板上发生滑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一安装机构安装于工字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机构安装与工字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机构安装于工字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装置的左视图;
图8为图7所述的第一安装机构安装于工字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6中:
100、固定装置;10、第一安装机构;11、固定夹片;12、上壁;13、下壁;14、连接壁;15、套筒;16、固定板;17、紧固件;18、弹性件;19、防滑板;110、插柱;20、第二安装机构;21、第一夹持件;22、第一弧形段;23、第一平板段;24、第二平板段;25、第二夹持件;26、第二弧形段;27、第三平板段;28、第四平板段;30、连接机构;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第三连杆;34、第四连杆;35、第五连杆;200、工字钢;210、腹板;220、翼板;300、吊支架;
图7和图8中:
100a、固定装置;10a、第一安装机构;11a、固定夹片;12a、上壁;13a、连接壁;14a、防滑板;15a、紧固件;20a、第二安装机构;30a、连接机构;200、工字钢;210、腹板;220、翼板;300、吊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和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和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00,适用于竖向钢结构,用于将吊支架300固定于工字钢200上,工字钢200包括腹板210以及两个分别设于腹板210的两端上的翼板220。
固定装置100采用钢材料制成,固定装置100包括第一安装机构10、第二安装机构20和连接第一安装机构10和第二安装机构20的连接机构30;通过第一安装机构10和第二安装机构20分别固定于工字钢200和吊支架300上,实现吊支架300在工字钢200上的固定。
请一并参阅图3,第一安装机构10包括固定夹片11、紧固件17和弹性件18;固定夹片11包括上壁12、与上壁12相对设置的下壁13以及连接上壁12和下壁13的连接壁14,上壁12和下壁13之间形成用于能使工字钢200的翼板220伸入的容纳空间;紧固件17穿过上壁12压于工字钢200的翼板220上;弹性件18的一端抵持下壁13,另一端用于抵持工字钢200的翼板220。通过紧固件17和弹性件18对工字钢200的翼板220进行双向作用力,达到增大工字钢200和第一安装机构10之间的摩擦力的目的,使得固定装置10不易在工字钢200的翼板220上发生滑移,而且弹性件18的弹性作用,还能使得固定装置100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夹片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夹片11相对设置,用于分别对应工字钢200的翼板220的两端设置,以使翼板220的两端均能受到紧固件17和弹性件18的双向作用力,进一步使得固定装置100不易滑移得安装于工字钢2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夹片11还包括套筒15,套筒15对应弹性件18设于下壁13上,下壁13上对应弹性件18设有套筒15,套筒15套设于弹性件18的端部上,用于将弹性件18限位于下壁13上,避免弹性件18相对于下壁13发生滑移。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可以用插柱110代替套筒15,弹性件18端部套设于插柱110上,通过插柱110对弹性件18的限位,防止弹性件18相对于下壁13滑移。
固定夹片11还包括固定板16,固定板16自下壁13朝着远离上壁12的方向延伸,固定板16与连接机构30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紧固件17与上壁12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7为螺栓。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17也可以仅为螺杆,或者为带有手柄的螺杆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8为弹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安装机构10还包括防滑板19,防滑板19与弹性件18远离下壁13的一端连接,用于与工字钢200的翼板220接触,达到增大固定装置100与翼板22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目的,可以将防滑板19与翼板220接触的侧面一般加工成粗造度比较大的粗糙面,也可以在防滑板19与翼板220接触的侧面上均匀加工出多个凸起,凸起优选为锯齿。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机构20用于固定圆柱体的吊支架300。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二安装机构20包括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5,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5相对设置,第一夹持件21包括第一弧形段22以及分别设于第一弧形段22的两端的第一平板段23和第二平板段24,第二夹持件25包括第二弧形段26以及分别设于第二弧形段26的两端的第三平板段27和第四平板段28,第一弧形段22和第二弧形段26之间围成用于支吊架穿过的夹持孔;第一平板段23和第二平板段24分别对应第三平板段27和第四平板段28设置,第一平板段23和第三平板段27通过螺丝连接,第二平板段24和第四平板段28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平板段23和第三平板段27之间以及第二平板段24和第四平板段28之间均间隔设置,以使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5通过螺栓连接后能紧紧夹持吊支架30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机构30的一端位于两固定夹片11的固定板16之间,并通过螺栓与两个固定板16螺纹连接,连接机构30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平板段23和第二平板段24之间,连接机构30、第一平板段23和第二平板段24均通过一螺栓连接。
连接机构30优选为连杆结构。连接机构30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第三连接杆33、第四连杆34和第五连杆35,第三连接杆33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第四连杆34的两端分别枢接固定板16和第一连杆31;第五连杆35的一端枢接第二连杆32,另一端与第一平板段23和第二平板段24连接。连接机构30的该结构设置,使得连接机构30能相对于第一安装机构10发生旋转,并使得第一安装机构10和第二安装机构20的距离也能得到调整,从而使得第二安装机构20相对于第一安装机构10的位置能根据吊支架300相对于工字钢200的位置进行相对应的调整,达到即使吊支架300相对于工字钢200的位置发生改变,固定装置10也能将吊支架300固定于工字钢200上的目的。
第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0,通过第一安装机构的紧固件17和弹性件18分别抵接工字钢200的翼板220的相对两侧,使得紧固件17和弹性件18对工字钢200的翼板220产生双向作用力,增大了工字钢200和第一安装机构10之间的摩擦力的目的,从而使得固定装置10不易在工字钢200的翼板220上发生滑移,而且弹性件18的弹性作用,还能使得固定装置100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7及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00a,该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00a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固定装置100的结构大致相似,包括用于安装于工字钢200上的第一安装机构10a、用于安装于吊支架300上的第二安装机构20a以及连接第一安装机构100a和第二安装机构200a的连接机构30a。工字钢200包括腹板210以及两个分别设于腹板210的两端上的翼板220。不同点在于:如图8所示,第一安装机构10a包括防滑板14a、固定夹片11a和紧固件15a,固定夹片11a设于防滑板14a的端部上,固定夹片11a包括与防滑板14a相对设置的上壁12a以及连接上壁12a和防滑板14a的连接壁13a,上壁12a和防滑板14a之间形成用于能使翼板220的端部或者侧部伸入的容纳空间;防滑板14a与连接机构30连接,防滑板14a面向上壁12a的侧面设有多个凸点,用于增加防滑板14a对工字钢200的翼板220的摩擦力;紧固件15a穿过上壁12a,用于将翼板220紧压于防滑板14a上。
本实施例通过紧固件15a和防滑板14a分别作用于工字钢200的翼板220的相对两侧,对翼板220产生双向作用力,达到增大工字钢200的翼板220和第一安装机构10a之间的摩擦力的目的,使得固定装置不易在工字钢200的翼板220上发生滑移。
优选的,凸点均布于防滑板14a面向上壁12a的侧面上,且凸点为锯齿。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夹片11a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夹片11a对称设于防滑板14a的两端,用于分别对应工字钢200的翼板220的两端设置,以使翼板220的两端均能受到紧固件15a和防滑板14a的双向作用力,进一步使得固定装置的第一安装机构10a不易滑移得安装于工字钢200上。
在本实施例中,防滑板14a通过螺栓与连接机构30a连接,连接机构30a位于防滑板14a背向上壁12a的一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机构,用于安装于工字钢上;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夹片、紧固件和弹性件;所述固定夹片包括上壁、与所述上壁相对设置的下壁以及连接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的连接壁,所述上壁和下壁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工字钢的翼板伸入的容纳空间;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上壁后用于抵压于所述工字钢的翼板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持所述下壁,另一端用于抵持所述工字钢的翼板;
第二安装机构,用于安装吊支架上;及
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安装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夹片对称设置,用于分别安装于所述工字钢的翼板的两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片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对应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下壁上,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弹性件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片还包括插柱,所述插柱对应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下壁上,所述弹性件的端部套设于所述插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片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自所述下壁朝着远离所述上壁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上壁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还包括防滑板,所述防滑板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下壁的一端连接。
10.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机构,用于安装于工字钢上,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包括防滑板、固定夹片和紧固件,所述固定夹片设于所述防滑板的端部上,所述固定夹片包括与所述防滑板相对设置的上壁以及连接所述上壁和所述防滑板的连接壁,所述上壁和所述防滑板之间形成用于能使翼板的端部或者侧部伸入的容纳空间;所述防滑板面向所述上壁的侧面设有多个凸点;
第二安装机构,用于安装于吊支架上;及
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安装机构。
CN201921414980.4U 2019-08-28 2019-08-28 固定装置 Active CN210979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4980.4U CN210979239U (zh) 2019-08-28 2019-08-28 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4980.4U CN210979239U (zh) 2019-08-28 2019-08-28 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9239U true CN210979239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21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4980.4U Active CN210979239U (zh) 2019-08-28 2019-08-28 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9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375513A (en) Pipe hanger system
RU2391565C2 (ru) Крепеж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иксирования различ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на опоре
US3228640A (en) Unitary plastic pipe support clip
US20060254190A1 (en) Mounting Clamp
EP2324265A2 (en) Cable locking device and method
US6026545A (en) Universal restraint clip fitting
US6254040B1 (en) Mounting angle clamp for attaching additional structures to hanging rod
WO2014081782A1 (en) Aerial roller spacer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thereof
US5039039A (en) Hanger bracket
CN210979239U (zh) 固定装置
WO2014187198A1 (zh) 安装装置
US20070120025A1 (en) Structural beam clamp with cast body
JP6214041B2 (ja) 吊り天井構造
US5564659A (en) Conduit hanging apparatus
JP3180375U (ja) C形鋼への吊ボルト取付耐震金具
CN1668875B (zh) 安装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JP4002665B2 (ja) 垂直ボルト係着用支持具
JP6516982B2 (ja) 天井落下防止器具
US7806375B1 (en) Retaining key
CN221240046U (zh) 一种穿线装置
CN217334901U (zh) 一种电缆桥架用抗震支架
CN216976209U (zh) 吊架用抗震连接件及抗震支架
JP3170632U (ja) 吊りチェーンクランプ
WO2019097225A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ipe support systems
CN211468450U (zh) 一种阻车器固定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