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68699U - 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68699U CN210968699U CN201921247685.4U CN201921247685U CN210968699U CN 210968699 U CN210968699 U CN 210968699U CN 201921247685 U CN201921247685 U CN 201921247685U CN 210968699 U CN210968699 U CN 2109686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k
- motor
- hole
- pulling plate
-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51 Alloy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2211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159 relative st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属于石油设备技术领域。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包括横叉、第一拉板、第二拉板、旋柄和螺旋杆,使用时,将横叉的U型槽穿过点击转动轴,并与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连接,将螺旋杆顶在电机转动轴的端面上,通过旋转旋柄,可以使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带动横叉对电机皮带轮施加远离电机方向的推力,在不断旋转旋柄的过程中,当推力大于电机皮带轮与电机转动轴之间的摩擦力时,便可使电机皮带轮相对于电机转动轴运动,从而使电机皮带轮与电机转动轴分离,实现电机皮带轮的拆卸工作。由于横叉与电机皮带轮为面接触,接触面积更大,受力更均匀,因此,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造成身体伤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皮带轮是一种盘毂类动力传递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机转动轴上,并与皮带连接,以在电机转动时,将电机的动力通过皮带传递给动力接收装置。而由于不同外径尺寸的电机皮带轮在动力传递时的动力传递效率不同,因此,在使用时还可以根据动力接收装置对动力的需求,确定电机皮带轮的最佳外径尺寸,并将原本安装在电机转动轴上的电机皮带轮拆下,更换为最佳外径尺寸的电机皮带轮,以提高动力传递效率。
相关技术中,常使用三爪式拉马对电机皮带轮进行拆卸。具体地,三爪式拉马包括旋柄、螺旋杆和三个拉爪,旋柄的中心开设有通孔,螺旋杆穿过旋柄的通孔并与旋柄螺纹连接,旋柄的下端分别与三个拉爪的一端连接,三个拉爪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挂钩。使用时,将三个拉爪的挂钩紧挂在电机皮带轮朝向电机的端面上,并将螺旋杆顶在电机转动轴的端面上,通过旋转旋柄,使旋柄、三个拉爪和电机皮带轮相对于螺旋顶杆及电机转动轴整体上升,当上升至一定高度时,便可将电机皮带轮从电机转动轴上分离,实现电机皮带轮的拆卸。
然而,由于拉爪是通过挂钩与电机皮带轮连接的,接触面积较小,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拉爪与电机皮带轮发生打滑而脱落的情况,容易对操作人员的造成身体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可以用来解决采用相关技术拆卸电机皮带轮时,可能会出现拉爪与电机皮带轮发生打滑而脱落,而对操作人员造成身体伤害的技术问题。所述装置如下:
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所述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包括:横叉、第一拉板、第二拉板、旋柄和螺旋杆;
所述横叉的第一端设置有U型槽,所述横叉用于通过所述U型槽卡在电机与电机皮带轮之间的电机转动轴上;
所述横叉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横叉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拉板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旋柄位于所述第一拉板和所述第二拉板之间,且所述旋柄的第一端与所述螺旋杆活动连接,所述旋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拉板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拉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螺旋杆能够从所述旋柄的第一端旋出。
可选地,所述横叉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板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还包括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
所述横叉的第一端包括所述位于所述U型槽两侧的第一横叉端和第二横叉端,所述第一拉板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
所述第一横叉端在平行于所述U型槽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盲孔,将所述第一横叉端与所述第一拉板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横叉端在平行于所述U型槽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盲孔,将所述第二横叉端与所述第一拉板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还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所述横叉的第一端包括所述位于所述U型槽两侧的第一横叉端和第二横叉端,所述第一拉板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横叉端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横叉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一拉板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横叉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横叉端穿过所述第四通孔,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一拉板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横叉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拉板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还包括第三螺钉;
所述横叉的第二端在平行于所述U型槽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二拉板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三盲孔,所述第三螺钉穿过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三盲孔,将所述横叉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拉板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还包括第三螺母;
所述横叉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二拉板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六通孔,所述横叉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六通孔,通过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三螺母与所述第二拉板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拉板的第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拉板的第二端的厚度,所述第二拉板的第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拉板的第二端的厚度,所述厚度是指在平行于沿所述横叉的第一端指向所述横叉的第二端方向上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螺旋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电机转动轴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旋柄为液压式旋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包括横叉、第一拉板、第二拉板、旋柄和螺旋杆,横叉的第一端设置有U型槽,横叉用于通过U型槽卡在电机与电机皮带轮之间的电机转动轴上,横叉的第一端与第一拉板的第一端连接,横叉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的第一端连接,旋柄位于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之间,且旋柄的第一端与螺旋杆活动连接,旋柄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拉板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拉板的第二端连接,螺旋杆能够从旋柄的第一端旋出。使用时,将横叉从电机和电机皮带轮的空隙中穿过,并使电机转动轴嵌入横叉的U型槽中,再将横叉的第一端与第一拉板连接、第二端与第二拉板连接,以及,将螺旋杆远离旋柄的一端顶在电机转动轴的端面上,使电机和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成为整体。此时,通过旋转旋柄,可以使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带动横叉对电机皮带轮施加远离电机方向的推力,在不断旋转旋柄的过程中,当推力大于电机皮带轮与电机转动轴之间的摩擦力时,便可使电机皮带轮相对于电机转动轴运动,从而使电机皮带轮与电机转动轴分离,实现电机皮带轮的拆卸工作。在拆卸过程中,由于横叉会被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锁定在电机皮带轮与电机之间的空隙中,因此,不会出现横叉与电机皮带轮滑脱的情况,并且,由于横叉与电机皮带轮为面接触,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三点式接触,接触面积更大,受力更均匀,因此,横叉与电机皮带轮接触的更稳定,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造成身体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
01:横叉;02:第一拉板;03:第二拉板;04:旋柄;05:螺旋杆;06:第一螺钉;07:第二螺钉;08:第一螺母;09:第二螺母;10:第三螺钉;11:第三螺母;
011:U型槽;012:第一横叉端;013:第二横叉端;014:第一通孔;015:第二通孔;016:第一凸起;017:第二凸起;018:第五通孔;019:第三凸起;021:第一盲孔;022:第二盲孔;023:第三通孔;024:第四通孔;031:第三盲孔;032:第六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包括横叉01、第一拉板02、第二拉板03、旋柄04和螺旋杆05,横叉01的第一端设置有U型槽011,横叉01用于通过U型槽011卡在电机与电机皮带轮之间的电机转动轴上,横叉01的第一端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横叉0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连接,旋柄04位于第一拉板02和第二拉板03之间,且旋柄04的第一端与螺旋杆05活动连接,旋柄0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拉板02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拉板03的第二端连接,螺旋杆05能够从旋柄04的第一端旋出。
其中,横叉01是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中与电机皮带轮直接接触的部件。横叉01可以为多棱柱体或圆柱体,例如,横叉01可以为三棱柱体、四棱柱体或圆柱体,优选地,横叉01为长方体。横叉01与电机皮带轮接触时接触面的面积越大,则电机皮带轮受力更均匀,也就可以保证横叉01与电机皮带轮接触时的相对稳定,不容易出现打滑的情况。此外,横叉01可以由铸铁、碳素钢或合金钢制成,横叉0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电机皮带轮的外径,横叉01的厚度小于电机皮带轮和电机之间的空隙的宽度,且横叉01的厚度还由制作横叉01的材料确定,制作横叉01的材料的强度越大,则横叉01可以越薄,只要保证在使用时横叉01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横叉01的厚度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叉01的长度是指使用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时,横叉01中横叉01的第一端指向横叉0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的长度,横叉01的宽度是指使用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时,横叉01中平行于横叉01的第一端的长度,横叉01的厚度是指使用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时,横叉01中垂直于横叉01的第一端指向横叉0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横叉01上设置的U型槽011的槽口方向朝向横叉01的第一端,U型槽011的直线段槽壁与横叉01的长边平行,U型槽011的中心线可以与横叉01的中心线重合,也可以不重合。优选地,U型槽011的中心线与横叉01的中心线重合,使得在拆卸电机皮带轮时,电机皮带轮受力更均匀。U型槽011的槽宽由电机转动轴的外径和电机皮带轮的外径共同确定,只要设置U型槽011的槽宽在大于电机转动轴的外径且小于电机皮带轮的外径之间的范围内,以保证U型槽011既能穿过电机转动轴,又不会从电机皮带轮脱落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而U型槽011的槽深由横叉01的长度确定,只要保证U型槽011可以穿过电机转动轴,并使电机转动轴的中心与横叉01的中心重合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第一拉板02是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中连接横叉01与旋柄04的部件。第一拉板02为板状结构,第一拉板02的长度大于电机转动轴和螺旋杆05的长度之和,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的宽度和第二端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的厚度和第二端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拉板02的长度是指使用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时,第一拉板02中垂直于横叉01的第一端指向横叉0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的长度,第一拉板02的宽度是指使用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时,第一拉板02中平行于横叉01的第一端的长度,第一拉板02的厚度是指使用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时,第一拉板02中平行于横叉01的第一端指向横叉0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的长度。第一拉板02可以由合金钢或碳素钢制成,只要保证第一拉板02在使用时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拉板02的制作材质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当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的厚度和第二端的厚度不同时,可以将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的厚度设置为大于第一拉板02的第二端的厚度,从而在第一拉板02与横叉01连接时,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第一拉板02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的第二端之间形成的空间,进而使该空间可以容纳体积更大、强度更高的旋柄04,以提高对电机皮带轮的拆卸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横叉01的第一端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可以采用不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当采用不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时,可以先将横叉01穿过电机皮带轮和电机之间的空隙,并使电机转动轴嵌入横叉01的U型槽011中,再将横叉01的第一端与第一拉板02通过铆钉连接、焊接或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采用不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将横叉01的第一端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可以保证在使用时横叉01与第一拉板02之间的连接强度,不会出现因拉力过大使横叉01与第一拉板02产生脱落的情况,从而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而当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时,可以先将横叉01穿过电机皮带轮和电机之间的空隙,并使电机转动轴嵌入横叉01的U型槽011中,再将横叉01的第一端与第一拉板02通过螺纹连接或紧固组件连接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通过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将横叉01的第一端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可以提高横叉01与第一拉板02之间连接的灵活性,也可以在完成对一个电机皮带轮的拆卸工作后,通过快速分离横叉01和第一拉板02,实现对其他电机皮带轮的快速拆卸,提高拆卸多个电机皮带轮时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横叉01的第一端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可以通过下述实现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左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俯视图。参见图4、图5和图6,在该可实现方式中,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还包括第一螺钉06和第二螺钉07,横叉01的第一端包括位于U型槽011两侧的第一横叉端012和第二横叉端013,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盲孔021和第二盲孔022,第一横叉端012在平行于U型槽011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014,第一螺钉06穿过第一通孔014和第一盲孔021,将第一横叉端012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横叉端013在平行于U型槽011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通孔015,第二螺钉07穿过第二通孔015和第二盲孔022,将第二横叉端013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钉06的长度由横叉01的厚度确定,第一螺钉06的长度大于横叉01的厚度,从而使第一螺钉06可以在穿过横叉01上的第一通孔014时,还可以进入第一盲孔021中,实现将第一横叉端012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优选地,第一螺钉06的长度大于两倍横叉01的厚度,从而使第一横叉端012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更紧密。第一螺钉06由碳素钢或合金钢制成,第一螺钉06的外径越大,则第一横叉端012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强度越高。
此外,第二螺钉07的长度和第一螺钉06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螺钉07的外径和第一螺钉06的外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保证第二螺钉07在穿过第二通孔015和第二盲孔022时,可以将第二横叉端013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紧密连接,并在使用时不会发生脱落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014的内壁可以设置为平滑的内壁,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一螺钉06的外螺纹相匹配内螺纹内壁。当第一通孔014为平滑的内壁时,第一通孔014内还可以设置螺纹套,螺纹套与第一通孔01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螺钉06可以穿过螺纹套,通过螺纹套使第一螺钉06和第一通孔014紧密连接。当第一通孔014为内螺纹内壁时,第一螺钉06可以直接与第一通孔014螺纹连接。此外,第二通孔015、第一盲孔021和第二盲孔022的类型和第一通孔014的类型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保证第一通孔014和第一盲孔021可以配合第一螺钉06,将第一横叉端012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螺纹连接,且第二通孔015和第二盲孔022可以配合第二螺钉07,将第二横叉端013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螺纹连接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通孔014、第二通孔015、第一盲孔021和第二盲孔022的内壁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1、图2和图3,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包括第一螺母08和第二螺母09,横叉01的第一端包括位于U型槽011两侧的第一横叉端012和第二横叉端013,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通孔023和第四通孔024,第一横叉端012设置有第一凸起016,第一横叉端012穿过第三通孔023,通过第一凸起016和第二螺母09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横叉端013设置有第二凸起017,第二横叉端013穿过第四通孔024,通过第二凸起017和第二螺母09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母08的外径大于第三通孔023的内径,第一螺母08由合金钢或碳素钢制成,第一凸起016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这样,在第一横叉端012穿过第三通孔023时,将第一螺母08与第一凸起016螺纹连接,由于第一螺母08的外径大于第三通孔023的内径,因此,第一螺母08不能穿过第三通孔023,从而实现第一横叉端012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此外,第二螺母09的外径和第一螺母08的外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保证第二螺母09的外径大于第四通孔024的内径,使得在第二横叉端013穿过第四通孔024,且第二螺母09与第二凸起017螺纹连接时,第二螺母09不能穿过第四通孔024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第二拉板03是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中连接横叉01与旋柄04的部件。第二拉板03为板状结构,第二拉板03和第一拉板0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拉板03的长度大于电机转动轴和螺旋杆05的长度之和,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的宽度和第二端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的厚度和第二端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保证第二拉板03在使用时可以和第一拉板02一同对横叉01施加拉力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拉板03的长度方向第一拉板02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拉板03的宽度方向第一拉板02的宽度方向相同、以及第二拉板03的厚度方向第一拉板02的厚度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二拉板03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方向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的厚度和第二端的厚度不同时,可以将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的厚度设置为大于第二拉板03的第二端的厚度,从而在第二拉板03与横叉01连接时,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第二拉板03的第二端与第一拉板02的第二端之间形成的空间,进而使该空间可以容纳体积更大、强度更高的旋柄04,以提高对电机皮带轮的拆卸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横叉0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可以采用不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当采用不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时,可以将横叉0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通过铆钉连接、焊接或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采用不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将横叉0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连接,可以保证在使用时横叉01与第二拉板03之间的连接强度,不会出现因拉力过大使横叉01与第二拉板03产生脱落的情况,从而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而当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时,可以将横叉01的第二端与第2拉板通过螺纹连接或紧固组件连接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通过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将横叉0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连接,可以提高横叉01与第二拉板03之间连接的灵活性,也可以在完成对一个电机皮带轮的拆卸工作后,通过快速分离横叉01和第二拉板03,实现对其他电机皮带轮的快速拆卸,提高拆卸多个电机皮带轮时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横叉0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可以通过下述实现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参见图4、图5和图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还包括第三螺钉10,横叉01的第二端在平行于U型槽011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五通孔018,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三盲孔031,第三螺钉10穿过第五通孔018和第三盲孔031,将横叉0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螺钉10的长度和第一螺钉06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三螺钉10的外径和第一螺钉06的外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三螺钉10由碳素钢或合金钢制成,第三螺钉10的外径越大,则横叉0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连接强度越高,只要保证第三螺钉10在穿过第五通孔018和第三盲孔031时,可以将横叉0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紧密连接,并在使用时不会发生脱落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优选地,第一螺钉06的长度大于两倍横叉01的厚度,从而使第一横叉端012与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更紧密。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通孔018的内壁可以设置为平滑的内壁,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三螺钉10的外螺纹相匹配内螺纹内壁。当第二通孔015为平滑的内壁时,第五通孔018内还可以设置螺纹套,螺纹套与第五通孔018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三螺钉10可以穿过螺纹套,通过螺纹套使第三螺钉10和第五通孔018紧密连接。当第五通孔018为内螺纹内壁时,第三螺钉10可以直接与第五通孔018螺纹连接。此外,第三盲孔031的内壁可以为平滑的内壁,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三螺钉10的外螺纹相匹配内螺纹内壁,第三盲孔031的内壁类型可以和第五通孔018的内壁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保证第三螺钉10穿过第五通孔018和第三盲孔031,将横叉0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紧密连接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1、图2和图3,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包括第三螺母11,横叉0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凸起019,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六通孔032,横叉01的第二端穿过第六通孔032,通过第三凸起019和第三螺母11与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螺母11的外径大于第六通孔032的内径,第三螺母11由合金钢或碳素钢制成,第三凸起019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这样,在横叉01的第二端穿过第六通孔032时,将第三螺母11与第三凸起019螺纹连接,由于第三螺母11的外径大于第六通孔032的内径,因此,第三螺母11不能穿过第六通孔032,从而实现横叉0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
其中,旋柄04是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中用来旋转螺旋杆05并产生拉力的部件。旋柄04可以为机械式旋柄、液压式旋柄,当旋柄04为液压式旋柄时,旋柄04还可以为手动液压式旋柄或电动液压式旋柄。旋柄04由碳素钢或合金钢制成,只要保证旋柄04在拆卸电机皮带轮时不会发生结构损坏或破坏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旋柄04在平行于旋柄04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设置有通孔,通孔的中心线与旋柄04的中心线重合,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从而可以使通孔和螺旋杆05螺纹连接。
此外,旋柄04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紧固组件的方式与第一拉板02的第二端连接。例如,当紧固组件为螺钉时,第一拉板02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七通孔,旋柄04的第二端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盲孔,且第七通孔和第四盲孔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螺钉穿过第七通孔进入第四盲孔,实现旋柄04的第二端与第一拉板02的第二端的可拆卸连接。此外,旋柄04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紧固组件的方式与第二拉板03的第二端连接。例如,当紧固组件为螺钉时,第二拉板03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八通孔,并在旋柄04的第二端的另一侧设置第五盲孔,其中,第五盲孔和第四盲孔相对于旋柄04的中心线对称,第八通孔和第五盲孔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螺钉穿过第八通孔和第五盲孔,实现旋柄04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03的第二端的可拆卸连接。
其中,螺旋杆05为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中用来支撑其他部件的部件。螺旋杆05由碳素钢或合金钢支撑,螺旋杆05的外径由制作螺旋杆05的材质确定,制作螺旋杆05的材质的强度越高,则螺旋杆05的外径可以越小。优选地,为了保证螺旋杆05在使用时不发生损坏或变形,螺旋杆05的外径可以大于或等于电机转动轴的外径。
需要说明的是,螺旋杆05在使用时,远离旋柄04的第一端的一端是顶靠在电机转动轴的端面上的,靠近旋柄04的第一端的一端在旋柄04的带动下旋转,使旋柄04相对于电机做上下运动,而为了使横叉01能够将电机皮带轮从电机转动轴上拆卸下来,横叉01的运动距离需要大于电机转动轴的长度,因此,螺旋杆05的长度大于电机转动轴的长度,以使横叉01能够顺利的将电机皮带轮从电机转动轴上拆卸下来。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参见图7,在使用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的,将横叉从电机和电机皮带轮的空隙中穿过,并使电机转动轴嵌入横叉的U型槽中,再将横叉的第一端与第一拉板连接、第二端与第二拉板连接,以及,将螺旋杆远离旋柄的一端顶在电机转动轴的端面上,使电机和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成为整体。此时,通过旋转旋柄,可以使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带动横叉对电机皮带轮施加远离电机方向的推力,在不断旋转旋柄的过程中,当推力大于电机皮带轮与电机转动轴之间的摩擦力时,便可使电机皮带轮相对于电机转动轴运动,从而使电机皮带轮与电机转动轴分离,实现电机皮带轮的拆卸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包括横叉、第一拉板、第二拉板、旋柄和螺旋杆,横叉的第一端设置有U型槽,横叉用于通过U型槽卡在电机与电机皮带轮之间的电机转动轴上,横叉的第一端与第一拉板的第一端连接,横叉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板的第一端连接,旋柄位于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之间,且旋柄的第一端与螺旋杆活动连接,旋柄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拉板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拉板的第二端连接,螺旋杆能够从旋柄的第一端旋出。在拆卸过程中,由于横叉会被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锁定在电机皮带轮与电机之间的空隙中,因此,不会出现横叉与电机皮带轮滑脱的情况,并且,由于横叉与电机皮带轮为面接触,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三点式接触,接触面积更大,受力更均匀,因此,横叉与电机皮带轮接触的更稳定,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造成身体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包括:横叉(01)、第一拉板(02)、第二拉板(03)、旋柄(04)和螺旋杆(05);
所述横叉(01)的第一端设置有U型槽(011),所述横叉(01)用于通过所述U型槽(011)卡在电机与电机皮带轮之间的电机转动轴上;
所述横叉(0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横叉(0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旋柄(04)位于所述第一拉板(02)和所述第二拉板(03)之间,且所述旋柄(04)的第一端与所述螺旋杆(05)活动连接,所述旋柄(0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拉板(0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拉板(0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螺旋杆(05)能够从所述旋柄(04)的第一端旋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叉(0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还包括第一螺钉(06)和第二螺钉(07);
所述横叉(01)的第一端包括所述位于所述U型槽(011)两侧的第一横叉端(012)和第二横叉端(013),所述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盲孔(021)和第二盲孔(022);
所述第一横叉端(012)在平行于所述U型槽(011)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014),所述第一螺钉(0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014)和所述第一盲孔(021),将所述第一横叉端(012)与所述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横叉端(013)在平行于所述U型槽(011)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通孔(015),所述第二螺钉(07)穿过所述第二通孔(015)和所述第二盲孔(022),将所述第二横叉端(013)与所述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还包括第一螺母(08)和第二螺母(09);
所述横叉(01)的第一端包括所述位于所述U型槽(011)两侧的第一横叉端(012)和第二横叉端(013),所述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通孔(023)和第四通孔(024);
所述第一横叉端(012)设置有第一凸起(016),所述第一横叉端(012)穿过所述第三通孔(023),通过所述第一凸起(016)和所述第二螺母(09)与所述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横叉端(013)设置有第二凸起(017),所述第二横叉端(013)穿过所述第四通孔(024),通过所述第二凸起(017)和所述第二螺母(09)与所述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叉(0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还包括第三螺钉(10);
所述横叉(01)的第二端在平行于所述U型槽(011)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五通孔(018),所述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三盲孔(031),所述第三螺钉(10)穿过所述第五通孔(018)和所述第三盲孔(031),将所述横叉(0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还包括第三螺母(11);
所述横叉(0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凸起(019),所述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六通孔(032),所述横叉(01)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六通孔(032),通过所述第三凸起(019)和所述第三螺母(11)与所述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板(02)的第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拉板(02)的第二端的厚度,所述第二拉板(03)的第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拉板(03)的第二端的厚度,所述厚度是指在平行于所述横叉的第一端指向所述横叉的第二端方向上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05)的长度大于所述电机转动轴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柄(04)为液压式旋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47685.4U CN210968699U (zh) | 2019-08-02 | 2019-08-02 | 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47685.4U CN210968699U (zh) | 2019-08-02 | 2019-08-02 | 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68699U true CN210968699U (zh) | 2020-07-10 |
Family
ID=71440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47685.4U Active CN210968699U (zh) | 2019-08-02 | 2019-08-02 | 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686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9263A (zh) * | 2021-02-08 | 2021-06-15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加工中心b轴电机皮带轮的拆卸工装 |
-
2019
- 2019-08-02 CN CN201921247685.4U patent/CN2109686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9263A (zh) * | 2021-02-08 | 2021-06-15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加工中心b轴电机皮带轮的拆卸工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968699U (zh) | 电机皮带轮拆卸装置 | |
CN201493811U (zh) | 快速拔销器 | |
CN211193928U (zh) | 一种机器人抓取手动快换接头 | |
CN203210304U (zh) | 一种抽油机电机皮带轮拔出器 | |
CN208759486U (zh) | 一种可拧断与拆卸长条五金的装置 | |
CN210286483U (zh) | 金属锻件吊装用夹具 | |
CN203125453U (zh) | 一种可调防脱拉马 | |
CN208117737U (zh) | 拔销器 | |
CN103707230B (zh) | 一种多功能管子钳 | |
CN207824794U (zh) | 一种轴承拉拔器 | |
CN201950636U (zh) | 卡扣拆卸装置 | |
CN210074197U (zh) | 一种变电站电动接地线操作装置 | |
CN201442246U (zh) | 一种电动机扒轮器 | |
CN214352154U (zh) | 一种推杆衬套拉拔装置 | |
CN214025522U (zh) | 一种喇叭嘴拆装器 | |
CN211004184U (zh) | 一种快拆卸扣 | |
CN210589066U (zh) | 一种电机皮带轮拆卸专用工具 | |
CN204873474U (zh) | 一种法兰吊装夹具 | |
CN214870271U (zh) | 一种联轴器辅助拆卸装置 | |
CN212240831U (zh) | 一种zd6型转辙机电机齿轮拆卸工具 | |
CN211220528U (zh) | 一种轴套拆卸专用工具 | |
CN206335519U (zh) | 一种受限空间螺帽装卸工具 | |
CN214063592U (zh) | 一种快拆联轴器 | |
CN207087720U (zh) | 扳手 | |
CN211415009U (zh) | 泵柱塞的拆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