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6504U - 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46504U CN210946504U CN201921057596.3U CN201921057596U CN210946504U CN 210946504 U CN210946504 U CN 210946504U CN 201921057596 U CN201921057596 U CN 201921057596U CN 210946504 U CN210946504 U CN 2109465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supporting
- plate
- bracket
- road bri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826860 Trapez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属于公路桥梁领域,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两个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冲机构,上支撑板的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通过液压缸的配合,可以实现顶端的多个顶板根据公路桥梁的施工高度来进行高度调节,同时通过缓冲垫、缓冲机构实现该支撑托架具有一定的缓冲减震性,此外,通过设置驱动辊、导向辊、牵引绳、承载托架的配合,实现将低处的设备提升至所需施工的地点,以提高使用灵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
背景技术
在公路桥梁修建和维护的施工现场,经常会使用到支撑托架。目前的公路桥梁施工支撑托架一般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若干个顶升油缸以及固定在顶升油缸上端的顶板,顶板顶撑在桥墩的底部,用于支撑承载。
但现有的这种支撑托架结构大部分都是固定式硬性连接,其减震缓冲性能还有待提高,同时,大部分现有的支撑托架也仅仅起到支撑作用,无法利用支撑托架进行桥梁的其他辅助施工作业,故而这种普通的支撑托架的使用性能还有待提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来有效提高现有支撑托架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通过液压缸的配合,可以实现顶端的多个顶板根据公路桥梁的施工高度来进行高度调节,同时通过缓冲垫、缓冲机构实现该支撑托架具有一定的缓冲减震性,此外,通过设置驱动辊、导向辊、牵引绳、承载托架的配合,实现将低处的设备提升至所需施工的地点,以提高使用灵活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冲机构,所述上支撑板的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中空腔,所述加固板的前后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导向辊,两个所述导向辊对称设置在中空腔的两侧,所述底座的上端前后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与导向辊位置对应的驱动辊,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对驱动辊进行驱动的电机,两个所述驱动辊上均套设有牵引绳,两个所述牵引绳的上端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辊上并固定连接有承载托架,通过液压缸的配合,可以实现顶端的多个顶板根据公路桥梁的施工高度来进行高度调节,同时通过缓冲垫、缓冲机构实现该支撑托架具有一定的缓冲减震性,此外,通过设置驱动辊、导向辊、牵引绳、承载托架的配合,实现将低处的设备提升至所需施工的地点,以提高使用灵活性。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套设有中空套壳,所述中空套壳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的下端,中空套壳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液压缸升降的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美观性。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上端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下位置设置的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且位于上方的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的下端,当上支撑板在支撑桥梁后所受到向下压力,此时上支撑板底部的多个缓冲弹簧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有效对向下的压力起到部分抵消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为梯形结构,所述顶板的中部位置处嵌设有缓冲垫,缓冲垫的设置有效提高了顶板与桥梁之间的缓冲减震性。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支撑柱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且加固杆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柱靠近下端的侧壁上,加固杆有利于提高多个支撑柱之间的稳固连接,故而有效提高该支撑托架的高强度性。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绳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绳索,两个所述固定绳索的下端倾斜固定连接在承载托架的上端两侧,两个固定绳索对称倾斜向下设置,有利于提高牵引绳与承载托架之间的稳定性。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液压缸的配合,可以实现顶端的多个顶板根据公路桥梁的施工高度来进行高度调节,同时通过缓冲垫、缓冲机构实现该支撑托架具有一定的缓冲减震性,此外,通过设置驱动辊、导向辊、牵引绳、承载托架的配合,实现将低处的设备提升至所需施工的地点,以提高使用灵活性。
(2)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上端的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下位置设置的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且位于上方的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的下端,当上支撑板在支撑桥梁后所受到向下压力,此时上支撑板底部的多个缓冲弹簧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有效对向下的压力起到部分抵消作用。
(3)多个支撑柱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且加固杆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柱靠近下端的侧壁上,加固杆有利于提高多个支撑柱之间的稳固连接,故而有效提高该支撑托架的高强度性。
(4)牵引绳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绳索,两个固定绳索的下端倾斜固定连接在承载托架的上端两侧,两个固定绳索对称倾斜向下设置,有利于提高牵引绳与承载托架之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支撑板与多个支撑柱结合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固板与承载托架结合处的部分侧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底座、2液压缸、3下支撑板、4中空套壳、5上支撑板、6支撑架、7连接柱、8连接块、9缓冲弹簧、10支撑柱、11加固杆、12顶板、13缓冲垫、14加固板、15导向辊、16驱动辊、17电机、18承载托架、19牵引绳、20固定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两个液压缸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3,液压缸2的伸缩端固定套设有中空套壳4,中空套壳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3的下端,中空套壳4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液压缸2升降的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美观性,启动液压缸2实现该支撑托架的升降运动,本领域人员可选择合适型号的建筑施工用液压缸进行安装。
下支撑板3的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架6,且支撑架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5,具体的,一组所述支撑架6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6对称倾斜向上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5的下端,有利于提高支撑稳固性,为了提高该支撑托架的减震性能,在上支撑板5与下支撑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3上端的连接柱7,连接柱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下位置设置的两个连接块8,两个连接块8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9,且位于上方的连接块8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5的下端,当上支撑板5在支撑桥梁后所受到向下压力,此时上支撑板5底部的多个缓冲弹簧9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有效对向下的压力起到部分抵消作用。
上支撑板5的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2,顶板12为梯形结构,顶板12的中部位置处嵌设有缓冲垫13,缓冲垫13的设置有效提高了顶板12与桥梁之间的缓冲减震性,此外,多个支撑柱10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11,且加固杆11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柱10靠近下端的侧壁上,加固杆11有利于提高多个支撑柱10之间的稳固连接,故而有效提高该支撑托架的高强度性。
上支撑板5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4,加固板14的侧壁上开设有中空腔,加固板14的前后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导向辊15,两个导向辊15对称设置在中空腔的两侧,底座1的上端前后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与导向辊15位置对应的驱动辊16,底座1上安装有对驱动辊16进行驱动的电机1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合适型号的正反转电机进行安装,两个驱动辊16上均套设有牵引绳19,两个牵引绳19的上端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辊15上并固定连接有承载托架18,电机17正反方向启动后,实现承载托架18的升降运动。
请参阅图4,牵引绳19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绳索20,两个固定绳索20的下端倾斜固定连接在承载托架18的上端两侧,两个固定绳索20对称倾斜向下设置,有利于提高牵引绳19与承载托架18之间的稳定性。
在使用该支撑托架时,为了提高方便,可在底座1的下端四角处均安装上行走轮,行走轮上安装有轮刹,以便于移动,在使用时,为了适应桥梁的高度,可通过两个液压缸2带动其上端的支撑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使得位于顶端的多个顶板12支撑住桥墩的底部,桥墩会对其底部的支撑托架结构进行施力,此时,该支撑托架上的多个缓冲垫13以及多组缓冲机构均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从而对该支撑托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在上支撑板5的一侧设置加固板14,加固板14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位置对应的传动辊15、驱动辊16,驱动辊16由电机17进行驱动,位置对应的两组传动辊15、驱动辊16上均套设有牵引绳19,两个牵引绳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托架18,承载托架18用于一些机械设备以及用具的抬升,启动电机17后,驱动辊16带动牵引绳19升降,从而带动承载托架18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运动,便于对一些公路桥梁建设用工具进行运送,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需要,施工人员可站立在上支撑板5上,以便对一些施工用具进行拿取并进行施工,一般默认为顶板12的顶部高度高于施工人员的站立高度;
同时,为了方便该支撑托架搬运的灵活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底座1的下端四角均安装上带有轮刹的行走轮,以便于对该支撑托架的移动,本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两个所述液压缸(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3),所述下支撑板(3)的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架(6),且支撑架(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5),所述上支撑板(5)与下支撑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冲机构,所述上支撑板(5)的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2),所述上支撑板(5)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4),所述加固板(14)的侧壁上开设有中空腔,所述加固板(14)的前后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导向辊(15),两个所述导向辊(15)对称设置在中空腔的两侧,所述底座(1)的上端前后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与导向辊(15)位置对应的驱动辊(16),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对驱动辊(16)进行驱动的电机(17),两个所述驱动辊(16)上均套设有牵引绳(19),两个所述牵引绳(19)的上端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辊(15)上并固定连接有承载托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2)的伸缩端固定套设有中空套壳(4),所述中空套壳(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3)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3)上端的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下位置设置的两个连接块(8),两个所述连接块(8)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9),且位于上方的连接块(8)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5)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为梯形结构,所述顶板(12)的中部位置处嵌设有缓冲垫(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柱(10)两两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杆(11),且加固杆(11)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柱(10)靠近下端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牵引绳(19)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绳索(20),两个所述固定绳索(20)的下端倾斜固定连接在承载托架(18)的上端两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57596.3U CN210946504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57596.3U CN210946504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46504U true CN210946504U (zh) | 2020-07-07 |
Family
ID=71377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5759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46504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4650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95488A (zh) * | 2020-09-24 | 2020-12-18 | 李如友 |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的梁体吊装拼接用支撑机构 |
CN116591029A (zh) * | 2023-05-18 | 2023-08-15 |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抗震支座 |
-
2019
- 2019-07-08 CN CN201921057596.3U patent/CN2109465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95488A (zh) * | 2020-09-24 | 2020-12-18 | 李如友 |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的梁体吊装拼接用支撑机构 |
CN116591029A (zh) * | 2023-05-18 | 2023-08-15 |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抗震支座 |
CN116591029B (zh) * | 2023-05-18 | 2023-12-12 |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抗震支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946504U (zh) | 一种公路桥梁用支撑托架 | |
CN210858062U (zh) | 一种附着楼板自提升卸料平台系统 | |
CN108583586B (zh) | 用于空铁系统的逃生装置及空铁系统 | |
CN114164758B (zh) | 一种空间受限条件下隧道锚散索鞍荡移安装施工方法 | |
CN113914597B (zh) | 井道自爬升装置 | |
CN209814331U (zh) | 一种无人机车载举升装置 | |
CN112110327A (zh) | 一种古建筑屋脊整体吊升装置 | |
CN111877165A (zh) | 有限空间下贝雷梁平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3738410U (zh) | 公路施工中路基基石举升安装装置 | |
CN111305539A (zh) | 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部硬质防护与行吊集成系统 | |
CN215164760U (zh) | 一种桥梁支架下降装置 | |
CN111945572B (zh) | 多联拱桥架桥机及多联拱桥架桥方法 | |
CN215561831U (zh) | 一种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 | |
CN211847056U (zh) | 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 | |
CN216276820U (zh) | 一种用于井道内的自爬升装置 | |
CN217399400U (zh) | 减震型桥梁支座 | |
CN220886646U (zh) | 矿用平盘车旋转装置 | |
CN2313962Y (zh) | 一种压桩机 | |
CN215441524U (zh) | 一种地铁车站平台加固结构 | |
CN215479042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电梯基础加固装置 | |
CN110593584A (zh) | 一种附着楼板自提升卸料平台系统及其升降方法 | |
CN217896469U (zh) | 一种方桩钢筋安装支架 | |
CN217555636U (zh) | 一种起重机端梁的平衡调节装置 | |
CN217205548U (zh) | 一种钢网架下放装置 | |
CN212270908U (zh) | 一种土木工程用组合式支撑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