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2460U -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2460U
CN210882460U CN201921971946.7U CN201921971946U CN210882460U CN 210882460 U CN210882460 U CN 210882460U CN 201921971946 U CN201921971946 U CN 201921971946U CN 210882460 U CN210882460 U CN 210882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tube
pedal
electric scooter
fram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19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玉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lun Group Xinde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lun Group Xinde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lun Group Xinde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lun Group Xinde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719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2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2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2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包括车架组件以及脚踏板组件;车架组件包括前叉管、中管以及分位于两侧的、L形的两个侧管,中管的上端与前叉管固定,在中管的下端设有中管横梁,两个侧管的上端均与前叉管固定,在两个侧管的中部之间设有侧管中部横梁、末端之间设有侧管末端横梁,在侧管末端横梁上安装有后支架,还包括相对的两个后平叉,两者的前端分别与两个侧管的末端铰接连接,在两者的中前部之间设有平叉横梁,在后支架与平叉横梁之间安装有减震组件;脚踏板组件包括中部带有电池组件的脚踏板,在脚踏板的前部还设有后部敞口的脚控箱,在脚控箱内安装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为电动滑板车提供了额外的控制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滑板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基于传统自行车的多种变形化的骑行产品被开发出来,并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骑行通勤以及健身娱乐等诸多方面为人们的人或带来便利性。电动滑板车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一种具有很强趣味性的交通工具,是一种以传统人力滑板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目前的电动滑板一般分为双轮驱动或单轮驱动,最常见的传动方式为轮毂电机驱动,其主要电力来源为锂电池组。
电动滑板车在骑行时,骑行者是站在脚踏板上的,通过肢体的协调性来保证骑行过程的平衡。电动滑板车的加速、刹车等操作控制器件通常设置在车把组件上,与传统电动自行车的配置类似,在车把的端部设置加速器和刹车器,通过手腕转动加速器令轮毂电机接收更大的电流产生更大的驱动力,通过手指拨动刹车器,通过刹车线对安装在车轮上的碟刹机构进行操作产生刹车的效果。
从上述可知,现有的电动滑板车在车辆的操控方面只是调动了骑行者的上肢,尤其是骑行者的手部,而对骑行者的下肢调动有限,这导致骑行的趣味性降低,同时导致电动滑板车的控制方式单一。考虑到骑行的趣味性以及电动滑板车的控制因素,电动滑板车应该具有更多的控制方式,如在骑行时需要快速提升动力以超车或者爬坡等,在骑行时进行其它方式的刹车控制等。现有的电动滑板车车架结构并没有为上述形式的控制方式提供可能性,也就是当前的电动滑板车车架结构只能满足传统的作为主车架的功能,功能单一导致趣味性以及车辆的操控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供额外控制方式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提升电动滑板车骑行的趣味性以及操控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包括车架组件以及安装在车架组件上的脚踏板组件;车架组件包括前叉管、中管以及分位于两侧的、L形的两个侧管,中管的上端与前叉管的后侧壁固定连接,在中管的下端设有中管横梁且中管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管固定连接,两个侧管的上端均与前叉管固定连接,在两个侧管的中部之间设有侧管中部横梁、末端之间设有侧管末端横梁,在侧管末端横梁上安装有后支架,还包括相对的两个后平叉,两者的前端分别与两个侧管的末端铰接连接,在两者的中前部之间设有平叉横梁,在后支架与平叉横梁之间安装有减震组件;脚踏板组件包括中部带有电池组件的脚踏板,脚踏板的主体部分位于两个侧管之间,在脚踏板的前部还设有后部敞口的脚控箱,在脚控箱内安装有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与现有的电动滑板车车架相比,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车架的前部(前叉管、中管、侧管、脚踏板组件构成的组合体)与后部(后平叉)之间设置减震组件,令整个车架结构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令骑行更加舒适。通过在脚踏板的前部设有后部敞口且内部安装有传感器的脚控箱,实现了骑行者的脚部伸入脚控箱内通过传感器产生触发信号的技术效果,上述由骑行者脚部产生的触发信号发送给电动滑板车的控制器,可以作为控制信号的输入源,从而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与原有的控制方式相比,上述脚控箱为电动滑板车提供了额外的控制触发机构,令电动滑板车的整车控制更加多样化,因此骑行者的手部以及脚部都得到了调动,提升了电动滑板车的趣味性以及操控性。
优选地:脚踏板的主体部分与脚控箱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在脚踏板的中部一体成型有电池安装槽,电池组件位于所述电池安装槽内。
优选地:减震组件包括与侧管末端横梁固定的前部靠板以及与平叉横梁固定的后部靠板,在后部靠板上通过多个紧固螺栓安装有胶墩,胶墩的前侧壁与前部靠板的后侧壁抵靠。
优选地:前部靠板的下端成弧形弯折并套设在侧管末端横梁的前部且焊接固定,后部靠板的下端成弧形弯折并套设在平叉横梁的前部且焊接固定。
优选地:侧管末端横梁为中空管结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管的末端焊接固定;两个侧管的末端加工成扁平状并设有轴孔,两个后平叉的前端加工成扁平状并设有轴孔,在上述轴孔以及中空管内穿设有长螺栓实现铰接连接。
优选地:后支架为倒U形形状,采用同一金属管材弯折制成,端部与侧管末端横梁之间焊接固定;前部靠板的主体部分位于后支架内侧的空间且前部靠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后支架两侧的管体焊接固定。
优选地:在脚踏板的下方还安装有防护底壳钢板,防护底壳钢板由脚踏板底部的后部边缘位置向前延伸至脚控箱的顶部边缘前方的位置。
优选地:在脚踏板与电池组件之间还安装有用于锁止电池组件的电池锁。
优选地:在其中一个侧管的中后部外侧安装有车梯。
优选地:在脚控箱的后部敞口处安装有箱门,脚部伸入脚控箱时箱门打开、离开脚控箱时箱门闭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部的结构示意图,上部视角;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部的结构示意图,下部视角;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叉管;2、侧管;2-1、侧管末端横梁;2-2、侧管中部横梁;3、中管;3-1、中管横梁;4、脚踏板;4-1、脚控箱;4-2、传感器;4-3、箱门;5、车梯;6、后支架;7、减震组件;7-1、前部靠板;7-2、后部靠板;7-3、胶墩;7-4、紧固螺栓;8、后平叉;8-1、平叉横梁;9、电池组件;9-1、电池锁;10、车把组件;11、前叉组件;12、折叠器;13、前挡泥板;14、前轮;15、后挡泥板;16、后轮;17、反光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包括车架组件以及安装在车架组件上的脚踏板组件。车架组件是采用金属型材焊接加工制得的骨架,脚踏板组件安装固定在车架组件上。
车架组件包括前叉管1、中管3以及分位于两侧的、L形的两个侧管2,中管3的上端与前叉管1的后侧壁固定连接,在中管3的下端设有中管横梁3-1且中管横梁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管2固定连接。两个侧管2的上端均与前叉管1固定连接,在两个侧管2的中部之间设有侧管中部横梁2-2、末端之间设有侧管末端横梁2-1。
其中,中管3与中管横梁3-1两者构成的组合体位于两个侧管2的前部之间,通过令中管3的上端与前叉管1固定连接、令中管横梁3-1安装固定在两个侧管2之间,起到了对车架组件的前部进行加强的作用。两个侧管2各自采用整根的钢管经弯折成型制得,如图1中所示,两个侧管2的后半部分加工成弧形的形状,也就是后半部分的中部向上略成弧形,这样不仅提升了整体的美观性,而且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车架局部的结构强度。另外,侧管中部横梁2-2与侧管末端横梁2-1两者在中部(侧管2前部与后部之间过渡的位置)以及后部(侧管2的后端端部位置)提供了加强作用,进一步提升了车架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侧管2的中后部外侧安装有车梯5,车梯5用于在非骑行状态下对电动滑板车进行侧向支撑。
请参见图3、图4和图5,可以看出:在侧管2末端横梁上安装有后支架6,还包括相对的两个后平叉8,两者的前端分别与两个侧管2的末端铰接连接,在两者的中前部之间设有平叉横梁8-1,在后支架6与平叉横梁8-1之间安装有减震组件7。
本实施例中,侧管末端横梁2-1为中空管结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管2的末端焊接固定;两个侧管2的末端加工成扁平状并设有轴孔,侧管末端横梁2-1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个侧管2的末端焊接连接,两个后平叉8的前端加工成扁平状并设有轴孔,平叉横梁8-1的两端与两个后平叉8的中前部内壁焊接固定,在上述轴孔以及中空管内穿设有长螺栓实现铰接连接,长螺栓的主体部分落入侧管末端横梁2-1的空心管内。
本实施例中,减震组件7包括与侧管末端横梁2-1固定的前部靠板7-1以及与平叉横梁8-1固定的后部靠板7-2,在后部靠板7-2上通过多个紧固螺栓7-4安装有胶墩7-3,胶墩7-3的前侧壁与前部靠板7-1的后侧壁抵靠。这样,当后平叉8以及平叉横梁8-1构成的组件以上述长螺栓的中心线为中心倾转转动时,减震组件7的胶墩7-3受压而发生形变,产生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达到了减震的效果。
具体地,后支架6为倒U形形状,采用同一金属管材弯折制成,端部与侧管末端横梁2-1之间焊接固定。为了加强前部靠板7-1的结构强度,令其在胶墩7-3的反复压迫抵靠过程中不发生脱离和破裂,本实施例中令前部靠板7-1的主体部分位于后支架6内侧的空间且前部靠板7-1的两侧边缘分别与后支架6两侧的管体焊接固定,这样前部靠板7-1与后支架6两者就形成了一体结构,胶墩7-3产生的压迫力传导到后支架6上。
进一步地,前部靠板7-1的下端成弧形弯折并套设在侧管末端横梁2-1的前部且焊接固定,后部靠板7-2的下端成弧形弯折并套设在平叉横梁8-1的前部且焊接固定。
请参见图2、图3和图5,可以看出:脚踏板组件包括中部带有电池组件9的脚踏板4,脚踏板4的主体部分位于两个侧管2之间(如图中所示,位于两个侧管2的后部之间),在脚踏板4的前部还设有后部敞口的脚控箱4-1,在脚控箱4-1内安装有传感器4-2。
脚踏板组件安装在车架组件上,在骑行者以站立姿态进行电动滑板车的骑行时,脚部踏在脚踏板组件上。因此,脚踏板组件与车架组件之间需要具备足够的连接强度,可以采用必要的紧固件进行脚踏板组件与车架组件之间的连接,如采用螺栓、螺钉等将脚踏板组件上的固定点位与车架组件上的固定点位进行连接,必要时可以在车架组件的型材上(如侧管2的内侧壁上、侧管中部横梁2-2与侧管末端横梁2-1上焊接设置对脚踏板组件的承托机构,如托板等)。事实上,侧管中部横梁2-2与侧管末端横梁2-1以及后支架6三者对脚踏板组件就起到了足够的支撑作用,将脚踏板组件安装到车架组件上时,只需要进行必要的固定连接即可。
本实施例中,脚踏板4的主体部分与脚控箱4-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在脚踏板4的中部一体成型有电池安装槽,电池组件9位于所述电池安装槽内。如图1、图2和图5中所示,脚控箱4-1位于中管3及其中管横梁3-1构成组件的下方位置,还可以在脚控箱4-1的上方一体注塑成型或者分体注塑成型得到一个装饰件部分,该装饰件部分包覆在中管3及其中管横梁3-1构成组件的中下部,将该位置封装起来,装饰件起到美观的作用。
考虑到注塑成型的脚踏板组件其自身结构较为脆弱,在骑行时受到外力磕碰的作用下容易碎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脚踏板4的下方还安装有防护底壳钢板,防护底壳钢板由脚踏板底部的后部边缘位置向前延伸至脚控箱4-1的顶部边缘前方的位置,防护底壳钢板采用螺栓等固定件与车架组件固定连接。
电池组件9包括外部的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芯及电路板,在壳体上设有连接端子,在电池安装槽内的相应位置也设有连接端子,这样当电池组件9置入电池安装槽内之后,两者的连接端子接通,电池组件9就通过导联线与电动滑板车的控制器实现了电连接。电池组件9安装在电池安装槽内,与脚踏板4融合在了一起,因此构成了脚踏板4的一部分。由于电池组件9位于骑行者脚踏的位置,因此电池组件9的壳体应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整体可以采用铝合金制作,抗压性好。同时,电池组件9安装在脚踏板4的中间位置,在骑行过程中,骑行者两腿左右分立,因此脚部不是全部落在电池组件9上的,而是落在电池组件9左右两侧位置,骑行者不会一直对电池组件9进行踩踏。当然,依据不同骑行者的骑行习惯,骑行者的双脚也可以前后站立。
在脚踏板4的表面、电池组件9两侧的位置的表面可以一体注塑成型有防滑纹路,电池组件9的充电接口可以设置在脚踏板4的侧部位置,便于与充电线进行连接。
在脚踏板4与电池组件9之间还安装有用于锁止电池组件9的电池锁,电池组件9需要采用钥匙解锁后才能够取下来,保证电池组件9的防盗效果。
设置在脚踏板4后部的脚控箱4-1后部为敞口状态,这样骑行者的脚部就可以前伸进入脚控箱4-1的内部,内部的传感器4-2用于检测骑行者的脚部是否置入,当检测到脚部置入时则产生触发信号并通过导联线发送给电动滑板车的控制器,控制器接收该信号后,按照内部预置的控制逻辑进行控制指令的输出,例如指令可以是令轮毂电机接收更大的驱动电流从而产生更大的扭矩,这样在超车或者爬坡等场景下,电动滑板车可以更快地获得较大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的提升无法通过车把上的速度控制器件来实现。
当然,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4-2发送的“骑行者脚部置入脚控箱4-1内”的信号后作出何种指令输出,取决于电动滑板车控制器内预置的控制规则,本车架结构通过设置脚控箱4-1以及传感器4-2令上述控制规则的编制提供了可行性。
传感器4-2可以选取为现有市售的能够检测骑行者脚部进入脚控箱4-1内部空间的多种传感器型号,如可以为红外对管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也可以是触点开关式传感器,脚部置入后,通过对上述传感器进行非接触式或者接触式触发,产生信号。相应地,根据不同型号传感器的原理以及结构形式,传感器4-2在脚控箱4-1内的安装方式、安装位置可以不同,如触点开关式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脚控箱4-1内腔的底部、超声波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脚控箱4-1内腔的顶部等。
本实施例中,为了对脚控箱4-1内部的空间提供一定的防护,同时为骑行者的脚部提供一定的反馈动作,在脚控箱4-1的后部敞口处安装有箱门4-3,脚部伸入脚控箱4-1时箱门4-3打开、离开脚控箱4-1时箱门4-3闭合。箱门4-3可以完全覆盖脚控箱4-1后部的敞口,也可以覆盖中下部的位置,在打开方式方面,可以为倾转式也可以为对开式。
值得注意的是,箱门4-3安装后脚部置入的过程中,箱门4-3受到脚部的挤压而打开,在脚部离开后自行关闭,因此在箱门4-3的开合过程中不应影响传感器4-2的触发信号产生。具体地,箱门4-3可以包括一个门板,门板与脚控箱4-1后部敞口的底部边缘采用铰链连接并设有提供复位弹力的扭簧,门板的大小应该以在开合过程中不介入传感器4-2的探测范围为宜,这样能够防止传感器4-2产生误触发的信号。
骑行时,当骑行者的脚部向前移动,先碰触箱门4-3,箱门4-3在外力的作用下打开,脚部继续前移达到传感器4-2的探测区域内,则触发信号产生;当脚部回撤,先回撤离开传感器4-2的探测区域,之后离开箱门4-3,在自身复位扭簧的弹力作用下,箱门4-3恢复原位。在上述过程中,箱门4-3为骑行者的脚部提供了一定的反馈作用,骑行者无需低头看也可通过肢体触感获知脚控操作的进度,提升了安全性。此外,在非使用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的箱门4-3有效避免异物进入产生误触发。
如图6中所示,本车架结构组装成电动滑板车的结构为:
在前叉管1上安装前叉组件11,在前叉组件11的中部设置折叠器12,因此前叉组件11及其附属部件能够进行折叠;在前叉组件11的顶部安装有车把组件10,在前叉组件11的底部安装前轮14和前挡泥板13;后轮16安装在两个后平叉18之间,在两个后平叉18之间还安装有后挡泥板15,在前挡泥板13与后挡泥板15上均安装有反光灯板17;前轮14与后轮16两者其中有一个带有轮毂电机作为驱动轮。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车架组件以及安装在车架组件上的脚踏板组件;车架组件包括前叉管(1)、中管(3)以及分位于两侧的、L形的两个侧管(2),中管(3)的上端与前叉管(1)的后侧壁固定连接,在中管(3)的下端设有中管横梁(3-1)且中管横梁(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管(2)固定连接,两个侧管(2)的上端均与前叉管(1)固定连接,在两个侧管(2)的中部之间设有侧管中部横梁(2-2)、末端之间设有侧管末端横梁(2-1),在侧管末端横梁(2-1)上安装有后支架(6),还包括相对的两个后平叉(8),两者的前端分别与两个侧管(2)的末端铰接连接,在两者的中前部之间设有平叉横梁(8-1),在后支架(6)与平叉横梁(8-1)之间安装有减震组件(7);脚踏板组件包括中部带有电池组件(9)的脚踏板(4),脚踏板(4)的主体部分位于两个侧管(2)之间,在脚踏板(4)的前部还设有后部敞口的脚控箱(4-1),在脚控箱(4-1)内安装有传感器(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脚踏板(4)的主体部分与脚控箱(4-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在脚踏板(4)的中部一体成型有电池安装槽,电池组件(9)位于所述电池安装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减震组件(7)包括与侧管末端横梁(2-1)固定的前部靠板(7-1)以及与平叉横梁(8-1)固定的后部靠板(7-2),在后部靠板(7-2)上通过多个紧固螺栓(7-4)安装有胶墩(7-3),胶墩(7-3)的前侧壁与前部靠板(7-1)的后侧壁抵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前部靠板(7-1)的下端成弧形弯折并套设在侧管末端横梁(2-1)的前部且焊接固定,后部靠板(7-2)的下端成弧形弯折并套设在平叉横梁(8-1)的前部且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侧管末端横梁(2-1)为中空管结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管(2)的末端焊接固定;两个侧管(2)的末端加工成扁平状并设有轴孔,两个后平叉(8)的前端加工成扁平状并设有轴孔,在上述轴孔以及中空管内穿设有长螺栓实现铰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后支架(6)为倒U形形状,采用同一金属管材弯折制成,端部与侧管末端横梁(2-1)之间焊接固定;前部靠板(7-1)的主体部分位于后支架(6)内侧的空间且前部靠板(7-1)的两侧边缘分别与后支架(6)两侧的管体焊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在脚踏板(4)的下方还安装有防护底壳钢板,防护底壳钢板由脚踏板(4)底部的后部边缘位置向前延伸至脚控箱(4-1)的顶部边缘前方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在脚踏板(4)与电池组件(9)之间还安装有用于锁止电池组件(9)的电池锁(9-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在其中一个侧管(2)的中后部外侧安装有车梯(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在脚控箱(4-1)的后部敞口处安装有箱门(4-3),脚部伸入脚控箱(4-1)时箱门(4-3)打开、离开脚控箱(4-1)时箱门(4-3)闭合。
CN201921971946.7U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 Active CN210882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1946.7U CN210882460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1946.7U CN210882460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2460U true CN210882460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9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1946.7U Active CN210882460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24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1018A (zh) * 2020-07-09 2020-11-17 明达铝业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滑板车底座的成型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1018A (zh) * 2020-07-09 2020-11-17 明达铝业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滑板车底座的成型工艺
CN111941018B (zh) * 2020-07-09 2021-12-03 明达铝业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滑板车底座的成型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24177B1 (en)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scooter-type vehicle
CN210882460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
JP2005297639A (ja) 体力増進機能を持つ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CN208393581U (zh) 一种车辆及控制装置
CN107351959B (zh) 一种随动电动助力滑板车
CN110712703A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架结构
EP1524178B1 (en)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light vehicle
JP2003104277A (ja) 電動補助自転車の回生制御装置
CN215622503U (zh) 后轮悬挂总成及摩托车
CN2915650Y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208325485U (zh) 一种新型安装有儿童座椅的电动自行车
CN206826813U (zh) 一种脚踏电动独轮平衡车
CN216467364U (zh) 电动摩托车
CN216468209U (zh) 后挡泥板组件及摩托车
CN215622424U (zh) 线路布置装置及摩托车
CN2258358Y (zh) 可骑旅行箱
JP2005297643A (ja) 三輪型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CN215851667U (zh) 一种新型滑板车结构
CN216467134U (zh) 轮毂及摩托车
CN215155304U (zh) 电动链轮童车
CN113548137B (zh) 摩托车
CN110682987A (zh) 一种带有动力装置的多功能儿童代步车
CN216443716U (zh) 儿童电动自行车
CN214565899U (zh) 一种三轮自动自行车
CN214216020U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