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4758U - 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 Google Patents

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4758U
CN210864758U CN201921941949.6U CN201921941949U CN210864758U CN 210864758 U CN210864758 U CN 210864758U CN 201921941949 U CN201921941949 U CN 201921941949U CN 210864758 U CN210864758 U CN 210864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ual
camera
housing
face recogn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419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洪彪
周舒岩
焦建成
舒荣涛
王国君
高文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ensetim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ensetim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ensetim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ensetim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419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4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4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4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所述人脸识别模组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包括双摄像头模组和补光灯模组,所述后端包括主板,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补光灯模组分别通过排线与所述主板连接。本公开实施例通过采用补光灯模组,由此使所述人脸识别模组在无光环境或者复杂光照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通过将双摄像头模组与主板分开设置在前端和后端中,由此使人脸识别模组能够更薄更窄,方便智能门锁等产品的工业设计和结构设计。

Description

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场景中,智能门锁就是其中之一。人脸解锁能够为用户实现完全无接触式的开锁体验。人脸识别模组的结构直接影响智能门锁的设计。如何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模组,以满足智能门锁等应用场景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模组,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包括双摄像头模组和补光灯模组,所述后端包括主板,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补光灯模组分别通过排线与所述主板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所述人脸识别模组包括双摄像头模组,因此所述人脸识别模组能够实现3D人脸识别;通过采用补光灯模组,由此使所述人脸识别模组在无光环境或者复杂光照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通过将双摄像头模组与主板分开设置在前端和后端中,由此使人脸识别模组能够更薄更窄,方便智能门锁等产品的工业设计和结构设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第一基板独立于所述补光灯模组的第二基板。
在该实现方式中,双摄像头模组与补光灯模组可独立拆装,从而能够方便单独更换双摄像头模组或者补光灯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端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以可拆卸方式相接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接合后,将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补光灯模组固定包覆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端的外壳、双摄像头模组和补光灯模组三部分可独立拆装,即,外壳、双摄像头模组和补光灯模组三部分可以单独替换,由此能够方便结构修改和维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线包括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供电线、所述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信号线和控制线,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供电线分别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主板连接,所述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分别与所述补光灯模组和所述主板连接,所述信号线分别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主板连接,所述控制线分别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主板连接。
基于该实现方式,主板能够获得双摄像头模组的信号,例如,主板可以获得双摄像头模组采集的图像;主板能够对双摄像头模组进行控制,例如,主板可以控制双摄像头模组进行图像采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线包括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供电线、所述信号线和所述控制线集成于所述第一排线中,所述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排线中。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将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独立出来,由此能够使补光灯模组及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的更换不影响人脸识别模组的整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板包括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ARM处理器,以及与所述ARM处理器连接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采用ARM处理器和DSP,能够提高处理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硅胶垫片。
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硅胶垫片可以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基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光灯模组设置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两个摄像头之间。
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将补光灯模组设置于双摄像头模组的两个摄像头之间,能够使两个摄像头采集图像时的光照强度相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板涂覆有导热硅脂。
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接合后,所述第二基板上涂覆的导热硅脂紧贴所述第一壳体,由此能够起到散热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光灯模组包括红外泛光灯。
通过采用红外泛光灯,由此使人脸识别模组在楼道、夜晚等复杂光照环境下仍然能够实现人脸识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两个摄像头均为红外摄像头。
通过采用红外摄像头,能够应对复杂的光照环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两个摄像头的间距固定。
通过使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两个摄像头的间距固定,能够保证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摄像头模组为共基板的双摄像头模组。
该实现方式通过两个摄像头共基板,由此能够保证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第一基板上设置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主板相连接。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在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第一基板上设置存储器,由此能够存储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标定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线还与所述补光灯模组连接,所述控制线还与所述补光灯模组连接。
基于该实现方式,主板能够获得补光灯模组的信号(例如是否开启补光灯),且主板能够对补光灯模组进行控制(例如控制补光灯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一种智能门锁,包括上述人脸识别模组。
由于智能门锁的厚度和宽度存在限制,因此,不适合安装较厚或较宽的人脸识别模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模组的厚度和宽度均较小,更易于集成在智能门锁等对工业设计要求较高的产品中。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采用补光灯模组,由此使所述人脸识别模组在无光环境或者复杂光照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通过将双摄像头模组与主板分开设置在前端和后端中,由此使人脸识别模组能够更薄更窄,方便智能门锁等产品的工业设计和结构设计。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模组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模组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门侧面图和门正面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模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人脸识别模组包括前端100和后端200,所述前端100包括双摄像头模组和补光灯模组,所述后端200包括主板,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补光灯模组分别通过排线300与所述主板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所述人脸识别模组包括双摄像头模组,因此所述人脸识别模组能够实现3D(3Dimensions,三维)人脸识别。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采用补光灯模组,由此使所述人脸识别模组在无光环境或者复杂光照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双摄像头模组与主板分开设置在前端100和后端200中,由此使人脸识别模组能够更薄更窄,方便智能门锁等产品的工业设计和结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模组不仅可以应用于智能门锁中,还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中。例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模组还可以应用于支付终端、考勤机、门禁系统、验票系统等产品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第一基板独立于所述补光灯模组的第二基板。在该实现方式中,双摄像头模组与补光灯模组可独立拆装,从而能够方便单独更换双摄像头模组或者补光灯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端100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以可拆卸方式相接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接合后,将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补光灯模组固定包覆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作为该实现方式的一个示例,所述外壳具有散热功能。
作为该实现方式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壳体可以为支架。
作为该实现方式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壳体可以采用铝片制成。
作为该实现方式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可以进行氧化处理。
作为该实现方式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壳体可以为压板。
作为该实现方式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壳体可以采用不锈钢片制成。
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端100的外壳、双摄像头模组和补光灯模组三部分可独立拆装,即,外壳、双摄像头模组和补光灯模组三部分可以单独替换,由此能够方便结构修改和维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线300包括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供电线、所述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信号线和控制线,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供电线分别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主板连接,所述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分别与所述补光灯模组和所述主板连接,所述信号线分别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主板连接,所述控制线分别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主板连接。基于该实现方式,主板能够获得双摄像头模组的信号,例如,主板可以获得双摄像头模组采集的图像;主板能够对双摄像头模组进行控制,例如,主板可以控制双摄像头模组进行图像采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线300包括第一排线301和第二排线302,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供电线、所述信号线和所述控制线集成于所述第一排线301中,所述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排线302中。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将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独立出来,由此能够使补光灯模组及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的更换不影响人脸识别模组的整体。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供电线、所述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所述信号线和所述控制线集成于同一排线中。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主板可以集成主芯片,主芯片可以用于控制、计算和信号处理。主芯片可以通过专用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通过通用处理硬件(例如CPU、单片机、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结合可执行逻辑指令实现,以执行主芯片的工作过程,其中,可执行逻辑指令可以基于现有技术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主芯片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例如,主芯片可以为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处理器和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的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芯片。即,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板可以包括ARM处理器,以及与所述ARM处理器连接的DSP。其中,DSP可以起到加速运算的作用。通过采用ARM处理器和DSP,能够提高处理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板还包括接口,所述接口可以用于连接所述排线。例如,所述接口可以包括I2C总线接口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双摄像头模组的第一基板上可以设置插座,补光灯模组的第二基板的接口可以扣在第一基板的插座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硅胶垫片。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硅胶垫片可以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基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光灯模组设置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两个摄像头之间。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将补光灯模组设置于双摄像头模组的两个摄像头之间,能够使两个摄像头采集图像时的光照强度相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板涂覆有导热硅脂。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接合后,所述第二基板上涂覆的导热硅脂紧贴所述第一壳体,由此能够起到散热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光灯模组的补光灯可以为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光灯模组包括红外泛光灯。作为该实现方式的一个示例,所述红外泛光灯可以是主动式红外泛光灯。通过采用红外泛光灯,由此使人脸识别模组在楼道、夜晚等复杂光照环境下仍然能够实现人脸识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两个摄像头均为红外摄像头。通过采用红外摄像头,能够应对复杂的光照环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两个摄像头的间距固定。作为该实现方式的一个示例,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两个摄像头的光心轴的最小间距可以为17mm,本公开实施例不对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两个摄像头的光心轴的最大间距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产品结构进行设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摄像头模组为共基板的双摄像头模组。该实现方式通过将两个摄像头放置在同一个基板上,两个摄像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由此能够保证精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摄像头模组为共支架的双摄像头模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第一基板上设置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主板相连接。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标定信息。作为该实现方式的一个示例,所述存储器可以为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当然,所述存储器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求进行选择。作为该实现方式的一个示例,所述存储器可以通过I2C总线与主板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线还与所述补光灯模组连接,所述控制线还与所述补光灯模组连接。基于该实现方式,主板能够获得补光灯模组的信号(例如是否开启补光灯),且主板能够对补光灯模组进行控制(例如控制补光灯开启或关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板为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装配)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端100具有用于固定的孔结构。例如,可以在所述前端100的左右两端预留用于固定的孔结构,例如,所述孔结构可以为螺丝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端200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者不规则图形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端200具有用于固定的孔结构。例如,可以在所述后端200的左上端、右上端、左下端和右下端预留用于固定的孔结构。例如,所述孔结构可以为螺丝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端200可以具有用于与前端100连接的接口,以完成计算和控制等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人脸识别模组可以实现人脸录入、人脸检测、人脸验证、活体检测等功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模组的组件独立,方便拆卸、换件和维修,在某一组件出现故障时无需更换整个人脸识别模组,能够节省成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模组的结构灵活,因此采用该人脸识别模组能够灵活地对智能门锁等产品进行工业设计。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模组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所述人脸识别模组的前端10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01、补光灯模组102、硅胶垫片103、双摄像头模组104和第二壳体105。其中,第一壳体101可以为铝片制成的支架,第一壳体101的表面可以进行氧化处理。补光灯模组102的第二基板可以涂覆有导热硅脂,例如可以在图2中第二基板的阴影区域涂抹导热硅脂。双摄像头模组104的第一基板与补光灯模组102的第二基板之间可以具有硅胶垫片103,以支撑第二基板。第二壳体105可以为不锈钢片制成的压板。补光灯模组102的供电线(即图2中LED灯板电源线)可以焊接在第二基板上,焊接后可以点上绝缘胶。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排线300可以包括第一排线301和第二排线302。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所述智能门锁包括所述人脸识别模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锁可以应用于智能门中。
图3示出门侧面图和门正面图的示意图。智能门锁可以安装在门上距离地面1.1米左右的位置。为了使人脸识别模组的摄像头能够覆盖人的正常身高,通常摄像头需要朝上安装,即,摄像头的主光轴与水平方向通常不平行,例如,可以在智能门锁上预留一个斜面用于固定人脸识别模组。图3示出了人脸识别模组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由于智能门锁的厚度和宽度存在限制,因此,不适合安装较厚或较宽的人脸识别模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模组的厚度和宽度均较小,更易于集成在智能门锁等对工业设计要求较高的产品中。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人脸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包括双摄像头模组和补光灯模组,所述后端包括主板,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补光灯模组分别通过排线与所述主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第一基板独立于所述补光灯模组的第二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脸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以可拆卸方式相接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接合后,将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补光灯模组固定包覆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脸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包括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供电线、所述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信号线和控制线,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供电线分别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主板连接,所述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分别与所述补光灯模组和所述主板连接,所述信号线分别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主板连接,所述控制线分别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和所述主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脸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包括第一排线和第二排线,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供电线、所述信号线和所述控制线集成于所述第一排线中,所述补光灯模组的供电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排线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脸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ARM处理器,以及与所述ARM处理器连接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脸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硅胶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脸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模组设置于所述双摄像头模组的两个摄像头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人脸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涂覆有导热硅脂。
10.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人脸识别模组。
CN201921941949.6U 2019-11-11 2019-11-11 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Active CN210864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1949.6U CN210864758U (zh) 2019-11-11 2019-11-11 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1949.6U CN210864758U (zh) 2019-11-11 2019-11-11 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4758U true CN210864758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307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41949.6U Active CN210864758U (zh) 2019-11-11 2019-11-11 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4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86422B1 (en)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60149355A1 (en) Terminal connection device having light source module
CN110099226B (zh) 阵列摄像模组及其深度信息采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225831B (zh) 应用于车辆的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模块和车辆
CN105787421A (zh) 指纹识别系统
CN210867879U (zh) 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CN215642850U (zh) 门锁模组及智能门锁
CN106817794A (zh) Tof电路模块及其应用
CN109714507A (zh) 一种成像装置及设备
CN211378086U (zh) 照相机模块型传感器装置及照相机模块
CN210864758U (zh) 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EP3992843B1 (en) Optical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218038072U (zh) 立式刷掌设备
CN212061268U (zh) 电路板组件、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CN207764818U (zh) 指纹识别模组和终端
CN217957178U (zh) 激光相机装置及工作站系统
CN213446911U (zh) 电路板组件、视频处理模组及智能门锁
CN215376329U (zh) 3d与2d多模人脸成像模块及电子设备
CN210694195U (zh) 一种集成3d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5117222U (zh) 用于agv物流机器人的控制主板
CN215599695U (zh) 一种3d结构光人脸识别模块
CN211403452U (zh) 一种人脸识别设备
CN215180877U (zh) 毫米波雷达及汽车行驶控制系统
CN109547767A (zh) 一种成像装置及设备
CN218497528U (zh) 一种生物识别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