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1852U - 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61852U CN210861852U CN201921389294.6U CN201921389294U CN210861852U CN 210861852 U CN210861852 U CN 210861852U CN 201921389294 U CN201921389294 U CN 201921389294U CN 210861852 U CN210861852 U CN 2108618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gas
- liquid
- branch
- compr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69 supple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补气增焓压缩机除了气液分离器还需增加补气分液器,增加零件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补气分液器包括分液部件和补气部件,所述分液部件与所述补气部件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分液部件分离出的气态冷媒与所述补气部件通入的气态冷媒能够在所述补气分液器内混合后被输送至压缩机。将吸气分液器与补气分液器整合在一起,既实现常规分液器的气液分离功能,由于取消了补气分液器的独立装配,减少了零件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整机安装时同时无需安装增焓泵吸气管和增焓分液器,提高了整机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补气增焓压缩机是采用两级节流中间喷气技术,采用闪蒸器进行气液分离,实现增焓效果。它通过中低压时边压缩边喷气混合冷却,然后高压时正常压缩,提高压缩机排气量,达到低温环境下提升制热能力的目的。
常规补气增焓压缩机都是在压缩机壳体上独立设置一个用于补气的分液器,如此,压缩机壳体上需新增一个壳体增焓孔及增焓吸气管,增加了零件的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效率,同样,在整机装配时,需要安装新增增焓泵吸气管和增焓分液器,增加了整机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补气增焓压缩机除了气液分离器还需增加补气分液器,增加零件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补气分液器,包括分液部件和补气部件,所述分液部件与所述补气部件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分液部件分离出的气态冷媒与所述补气部件通入的气态冷媒能够在所述补气分液器内混合后被输送至压缩机。
可选地,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连通有用于引入蒸发器出口的低温低压气体的吸气管、用于引入闪蒸器的出口的低温中压气体的增焓补气管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所述壳体包括相隔离的分液腔和增焓补气腔,所述吸气管连通于所述分液腔形成所述分液部件,所述增焓补气管连通于所述增焓补气腔形成所述补气部件。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混合缓冲管,所述分液腔和所述增焓补气腔分别与所述混合缓冲管连通,且所述混合缓冲管的出口能够通过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可选地,所述混合缓冲管包括混合通路以及相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入口位于所述分液腔,所述第二支路的入口位于所述增焓补气腔,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交汇后连通于所述混合通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路包括斜管段,所述第二支路为直管。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支路的内径。
可选地,所述混合缓冲管位于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吸气管与所述增焓补气管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排气管为弯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补气分液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补气分液器将吸气分液器与补气分液器整合在一起,既实现常规分液器的气液分离功能,由于取消了补气分液器的独立装配,减少了零件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整机安装时同时无需安装增焓泵吸气管和增焓分液器,提高了整机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补气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气管;2、器体;3、混合缓冲管;4、下盖;5、排气管;6、增焓补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补气分液器,包括分液部件和补气部件,分液部件与补气部件为一体式结构,且分液部件分离出的气态冷媒与补气部件通入的气态冷媒能够在补气分液器内混合后被输送至压缩机。
补气分液器将吸气分液器与补气分液器整合在一起,既实现常规分液器的气液分离功能,又能实现补气增焓功能,补气分液器将吸气分液器与补气分液器整合在一起,既实现常规分液器的气液分离功能,由于取消了补气分液器的独立装配,减少了零件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整机安装时同时无需安装增焓泵吸气管和增焓分液器,提高了整机装配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补气分液器包括壳体,壳体连通有用于引入蒸发器出口的低温低压气体的吸气管1、用于引入闪蒸器的出口的低温中压气体的增焓补气管6以及用于连通压缩机的排气管5;壳体包括相隔离的分液腔和增焓补气腔,吸气管1连通于分液腔形成分液部件,增焓补气管6连通于增焓补气腔形成补气部件。
吸气管1用于引入蒸发器出口的低温低压气体、增焓补气管6引入闪蒸器出口的低温中压气体,排气管6将混合后的气体排至压缩机,将传统的气液分离器与补气分液器合二为一,减少了零件的加工和装配工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装配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壳体内还设置有混合缓冲管3,分液腔和增焓补气腔分别与混合缓冲管3连通,且混合缓冲管3的出口能够通过排气管5与压缩机连通。
吸气管1引入的低温低压气体在气液分离后的气态冷媒与增焓补气管6引入的低温中压气体在混合缓冲管3内混合后输送至压缩机,结构简单可、可靠性高;且混合缓冲管3位于壳体内,减少了热损失,且结构紧凑合理。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混合缓冲管3包括混合通路以及相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的入口位于分液腔,第二支路的入口位于增焓补气腔,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交汇后连通于混合通路。
混合缓冲管3通过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两条支路分别将分液腔和增焓补气腔的气体引入,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汇合后形成混合通路,管路简单。
第一支路上的入口设置于第一支路的起始段,第一支路的起始段可设置上、下两个入口;第二支路上的入口设置于第二支路的起始段,第二支路的起始段可设置上、下两个入口,便于气体的流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支路包括斜管段,第二支路为直管。
第一支路包括斜管段,降低了气体混合阻力。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支路的内径小于第二支路的内径。
第一支路中为压力较小的气体,第一支路的内径小于第二支路的内径,第一支路会产生一定的低压区,促使低温低压的冷媒向此处流动,降低冷媒的流动阻力,同时,降低低温低压气体与低温中压气体的混合损失,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吸气管1与增焓补气管6位于壳体的第一端,排气管5位于壳体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气体引入口均位于壳体的第一端,气体排出口位于壳体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有利于气体的混合和流动,损耗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排气管5为弯管。
排气管5为弯管,增加冷媒流通路径,进一步提高气液分离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常规分液器结构上进行了改进,补气分液器的壳体包括器体2和下盖4,器体2上设置了两个吸气口,分别连通吸气管1和增焓补气管6,吸气管1通入的是由蒸发器出口而来的低温低压气体,压力为Pe,增焓补气管6通入的是由闪蒸器出口而来的低温中压气体,压力为Pm。通过增焓补气管6与吸气管1的冷媒相对独立。低温低压气体由吸气管1进入分液腔,而后向右流动至下盖4处,再向左流动至作为混合缓冲管3的钢管的入口处进入作为第一支路的斜管,而低温中压气体由增焓补气管6进入补气腔,而后进入混合缓冲管3的作为第二支路的直管。低温低压和低温中压气体在增焓补气管6的直管与斜管交汇处混合,而后通过排气管5进入压缩机。
其中,Pm需大于Pe,增焓补气管6的斜管内径小于直管内径,根据引射器原理,在斜管与直管的交汇处,斜管会产生一定的低压区,促使低温低压的冷媒向此处流动,降低冷媒的流动阻力,同时,降低低温低压气体与低温中压气体的混合损失,从而提高压缩机性能。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在常规分液器的气液分离效果和补气分液器的补气增焓效果整合在一起,压缩机无需再新增增焓部件,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以上任一的补气分液器。
补气分液器将吸气分液器与补气分液器整合在一起,既实现常规分液器的气液分离功能,又能实现补气增焓功能,同时降低了补气流阻,降低压缩机功耗,并且提高了增焓压缩机的生产效率;由于取消了补气分液器的独立装配,降低了冷媒的流动阻力及补气流阻,提高了压缩机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补气分液器,包括分液部件和补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部件与所述补气部件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分液部件分离出的气态冷媒与所述补气部件通入的气态冷媒能够在所述补气分液器内混合后被输送至压缩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气分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连通有用于引入蒸发器出口的低温低压气体的吸气管、用于引入闪蒸器的出口的低温中压气体的增焓补气管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所述壳体包括相隔离的分液腔和增焓补气腔,所述吸气管连通于所述分液腔形成所述分液部件,所述增焓补气管连通于所述增焓补气腔形成所述补气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气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混合缓冲管,所述分液腔和所述增焓补气腔分别与所述混合缓冲管连通,且所述混合缓冲管的出口能够通过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气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缓冲管包括混合通路以及相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入口位于所述分液腔,所述第二支路的入口位于所述增焓补气腔,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交汇后连通于所述混合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气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包括斜管段,所述第二支路为直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补气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支路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气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与所述增焓补气管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气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为弯管。
9.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补气分液器。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89294.6U CN210861852U (zh) | 2019-08-23 | 2019-08-23 | 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89294.6U CN210861852U (zh) | 2019-08-23 | 2019-08-23 | 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61852U true CN210861852U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1292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89294.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861852U (zh) | 2019-08-23 | 2019-08-23 | 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6185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86993A (zh) * | 2019-08-23 | 2019-11-22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
-
2019
- 2019-08-23 CN CN201921389294.6U patent/CN21086185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86993A (zh) * | 2019-08-23 | 2019-11-22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
CN110486993B (zh) * | 2019-08-23 | 2025-02-11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32626B (zh) | 双级增焓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 |
CN202250938U (zh) | 多级制冷压缩机及其中间补气结构 | |
WO2013152599A1 (zh) | 压缩机、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以及热泵热水器系统 | |
US9816733B2 (en) | Economizer injection assembly and method | |
CN104034100B (zh) | 闪蒸器及具有该闪蒸器的空调系统 | |
CN103206389B (zh) | 多级制冷压缩机及其中间补气结构 | |
CN102644592A (zh) |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 |
CN107366621A (zh) | 带有三级补气的滚动转子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 |
CN103062077B (zh) | 多级制冷压缩机及其中间补气结构 | |
CN108253651A (zh) | 一种带喷射器的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 | |
CN110486993B (zh) | 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 |
CN210861852U (zh) | 一种补气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 |
CN108167189A (zh) | 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 |
CN104344589A (zh) | 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588285A (zh) |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器 | |
CN104501449B (zh) | 一种液体中间增压的蒸汽压缩-喷射耦合制冷系统 | |
CN102444583B (zh) | 双转子压缩机 | |
CN102374166B (zh) | 带有沉头槽的泵体及具有该泵体的双转子两级增焓压缩机 | |
CN202441619U (zh) | 多级制冷压缩机及其中间补气结构 | |
CN113864155A (zh) | 压缩组件、增焓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 |
CN217952738U (zh) | 经济器及空调制冷系统 | |
CN202001303U (zh) |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 |
CN209278127U (zh) | 压缩机 | |
CN106918169A (zh) | 流体处理装置和制冷系统 | |
CN112229084B (zh) | 多级压缩机、电器以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21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21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