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6639U - 一种模板输送带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板输送带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26639U CN210826639U CN201921446798.7U CN201921446798U CN210826639U CN 210826639 U CN210826639 U CN 210826639U CN 201921446798 U CN201921446798 U CN 201921446798U CN 210826639 U CN210826639 U CN 2108266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late
- driving
- frame
- plates
- conveyor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331 Nos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29 step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板输送带组件,包括机架及可将模板上的定位柱进行锁紧并可释放的两个模板夹具,所述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能够使两个模板夹具的位置交替调换以使不同的模板在缝纫机上进行放料和取料的连接机构,所述机架上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滑移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模板夹具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模板夹具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组件,特别涉及一种模板输送带组件。
背景技术
早期的工业缝纫机工作时,均需要操作工人先把待缝制的布料拿到缝纫机的工作台上,然后缝纫机的机头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对布料进行自动缝制。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服装的标准化生产,则通过横板对布料进行缝制,即模板上开设有与等加工的布料的车缝线相匹配的针槽,将待加工的布料定位在该模板上,再将带有定位着布料的模板放置在缝纫机工作台上,使缝纫机按照模板上的针槽对布料进行缝合。
为了实现对待缝合布料的模板进行自动送料和对缝合后的模板进行取料,申请号为201410403627.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缝纫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安装有工作台和送料、出料机构,在机架的侧部靠近工作台的位置安装有模板定位机构和机头组件,送料、出料机构用来将放料工位上的载有待缝纫布料的模板输送至工作台上,模板定位机构用来夹持上述已移动至工作台上的模板并进一步移动至缝纫工位上,机头组件用来对上述已处于缝纫工位上的模板进行缝纫,送料、出料机构还用来将已缝纫完毕后的模板输送至出料工位上。该全自动缝纫机通过送料、出料机构、模板定位机构和机头组件的配合,操作工人只需要在放料工位和取料工位上进行取料和放料,但其使用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其送料、出料机构采用上下层输送带的形式实现,且上下层输送带的两侧通过带有升降机构的衔接输送带实现待缝纫布料的模板与已缝合后的布料模板在上下层输送带之间转运,从而造成该设备结构复杂,增加了设备的故障率;
2、该设备只能通过一个工作台与一台缝纫机头配合实现布料缝纫,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模板夹具的位置交替调换实现取放模块取放料的模板输送带组件。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模板输送带组件,包括机架及可将模板上的定位柱进行锁紧并可释放的两个模板夹具,所述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能够使两个模板夹具的位置交替调换以使不同的模板在缝纫机上进行放料和取料的连接机构,所述机架上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滑移的第一驱动机构。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模板夹具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模板夹具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块侧板,两块所述支撑板层叠设置,两块侧板固连于两块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机架长度方向的两侧并形成框体,所述框体可上下滑移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框体滑移的第二驱动装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模板夹具包括夹板,所述夹板上设置有用于卡住模板上的定位柱的卡爪,所述夹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卡爪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夹板滑移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夹板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卡爪转动安装于所述夹板上,所述卡爪转动设置于所述夹板上,所述夹板的一侧开设至少两个第二弧形部,所述卡爪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弧形部配合的第一弧形部,所述卡爪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弧形部的一端固连有连接轴,所述夹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嵌入的限位槽。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固连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开设有让位孔,所述连接轴的上端嵌设于所述让位孔内。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夹板上固连有若干组垫片,每组所述垫片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弧形部相切合,所述卡爪位于每组所述垫片之间。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安装于所述侧板上,每组所述第二皮带轮上绕设有第二皮带,所述夹板与所述第二皮带的下端固连,所述侧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的第二电机。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连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端部与所述框体的下端面固连。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两端的第一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绕设有第一皮带,所述工作台与所述第一皮带的上端固连,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皮带轮转动的第一电机。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两个模板夹具的位置交替调换实现依次取料和放料,从而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降低设备结构的复杂程度,简单的结构有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后期维护,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2、通过模板夹具在支撑板上的双向滑移设计,使得在机架的两侧均可以放置缝纫机,并实现在不同缝纫机上进行取料和放料,通过在机架的两侧设置多台缝纫机,达到一机多用的效果,增加设备通用性,同时实现多台缝纫机之间取放料的无缝衔接,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时间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3、该模板输送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其操作只需要一至两名工作人员进行布料的取放工作,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板输送带组件与缝纫机的组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板输送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板输送带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板输送带组件的模板夹具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板输送带组件的模板夹具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板输送带组件的模板夹具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板输送带组件的模板夹具的立体图。
图中:缝纫机10、机架20、第一皮带30、第一电机301、模板夹具40、夹板401、卡爪402、垫片403、驱动杆404、第一弧形部405、限位槽406、第二弧形部407、连接轴408、第一气缸409、第二电机410、第二皮带411、第二皮带轮412、模板50、定位柱501、工作台60、侧板601、支撑板602、导向柱603,第二气缸70。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是模板输送带组件,包括机架20,所述机架20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安装有若干缝纫机10,本实施例中,所述缝纫机10为四台,所述机架20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的工作台60,所述机架20两端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皮带轮(图中未示出),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绕设有第一皮带30,所述工作台60与所述第一皮带30的上端固连,所述机架20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皮带轮转动的第一电机301,通过第一电机301驱动第一皮带轮转动,再通过第一皮带30驱动工作台60沿机架20滑移。
所述工作台60上设有两个支撑板602,两块所述支撑板602层叠设置,两块所述支撑板602朝向所述机架20长度方向的两侧固连有两块侧板601并形成框体,所述框体通过导向柱603可上下滑移安装于所述工作台60上,所述工作台60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70,所述第二气缸70的伸缩杆端部与所述框体的下端面固连,通过第二气缸70驱动两块支撑块同时上下滑移,导向柱603能够提高所述框体滑动时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板602上沿所述机架20的宽度方向滑移设置有夹板401,两个所述侧板601之间转动安装有两组第二皮带轮412,每组所述第二皮带轮412上绕设有第二皮带411,所述夹板401与所述第二皮带411的下端固连,所述侧板60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皮带轮412转动的第二电机410,第二电机410驱动第二皮带轮412转动,再通过第二皮带411驱动夹板401在支撑板602上双向滑动。
所述夹板401上转动安装有用于卡住模板50上的定位柱501的卡爪402,所述夹板401的两侧开设四个第二弧形部407,所述卡爪40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弧形部407配合的第一弧形部405,所述卡爪402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弧形部405的一端固连有连接轴408,所述夹板401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轴408的下端嵌入的限位槽406,所述夹板401上固连有第一气缸409,所述第一气缸409的伸缩端固连有驱动杆404,所述驱动杆404上开设有让位孔(图中未示出),所述连接轴408的上端嵌设于所述让位孔内。通过第一气缸409使驱动杆404伸缩,驱动杆404通过连接轴408带动卡爪402转动,从而使第一弧形部405与第二弧形部407围合或分离,从而对模板50上的定位柱501进行夹紧或释放。
为了提高卡爪402转动时的稳定性,所述夹板401上固连有若干组垫片403,每组所述垫片403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弧形部407相切合,所述卡爪402位于每组所述垫片403之间。
使用时,机架20的一侧设置有放料工位,工作人员在放料工位上将待缝合的布料放置在模板50上,将具有待缝合布料的模板50通过卡爪402安装于上层支撑板602上的夹板401处,此时下层支撑板602上的夹板401为空置状态,工作台60沿机架20滑移至缝纫机10处,此时,下层支撑板602与缝纫机10的操作平台位于同一平面,位于下层支撑板602上的夹板401通过第二电机410驱动其向缝纫机10一侧滑动,并将缝纫机10上带有已缝制好布料的模板50取出,从而完成取料操作,第二气缸70驱动所述框体向下滑移,并使上层支撑板602与缝纫机10的操作平台位于同一平面,此时,上层支撑板602上的夹板401向缝纫机10一侧滑移,当具有待缝合布料的模板50放置在缝纫机10操作平台后松开卡爪402,从而实现放料操作,此时,工作台60将取出的已经缝制好的布料运回至放料工位处,再由工作人员拆出,继续按上述方式循环操作。
通过两个模板夹具40的位置交替调换实现依次取料和放料,从而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降低设备结构的复杂程度,简单的结构有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后期维护,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模板夹具40在支撑板602上的双向滑移设计,使得在机架20的两侧均可以放置缝纫机10,并实现在不同缝纫机10上进行取料和放料,通过在机架20的两侧设置多台缝纫机10,达到一机多用的效果,增加设备通用性,同时实现多台缝纫机10之间取放料的无缝衔接,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时间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该模板输送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其操作只需要一至两名工作人员进行布料的取放工作,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Claims (10)
1.一种模板输送带组件,包括机架及可将模板上的定位柱进行锁紧并可释放的两个模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能够使两个模板夹具的位置交替调换以使不同的模板在缝纫机上进行放料和取料的连接机构,所述机架上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滑移的第一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输送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模板夹具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模板夹具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输送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块侧板,两块所述支撑板层叠设置,两块侧板固连于两块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机架长度方向的两侧并形成框体,所述框体可上下滑移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框体滑移的第二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输送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夹具包括夹板,所述夹板上设置有用于卡住模板上的定位柱的卡爪,所述夹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卡爪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夹板滑移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夹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输送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转动安装于所述夹板上,所述卡爪转动设置于所述夹板上,所述夹板的一侧开设至少两个第二弧形部,所述卡爪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弧形部配合的第一弧形部,所述卡爪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弧形部的一端固连有连接轴,所述夹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嵌入的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板输送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固连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开设有让位孔,所述连接轴的上端嵌设于所述让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板输送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上固连有若干组垫片,每组所述垫片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弧形部相切合,所述卡爪位于每组所述垫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板输送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安装于所述侧板上,每组所述第二皮带轮上绕设有第二皮带,所述夹板与所述第二皮带的下端固连,所述侧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的第二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板输送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连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端部与所述框体的下端面固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输送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两端的第一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绕设有第一皮带,所述工作台与所述第一皮带的上端固连,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皮带轮转动的第一电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46798.7U CN210826639U (zh) | 2019-09-02 | 2019-09-02 | 一种模板输送带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46798.7U CN210826639U (zh) | 2019-09-02 | 2019-09-02 | 一种模板输送带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26639U true CN210826639U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1272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46798.7U Active CN210826639U (zh) | 2019-09-02 | 2019-09-02 | 一种模板输送带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2663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79157A (zh) * | 2021-05-15 | 2021-08-20 | 台州莱蒙缝纫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工位航空航天用品自动缝制系统 |
-
2019
- 2019-09-02 CN CN201921446798.7U patent/CN21082663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79157A (zh) * | 2021-05-15 | 2021-08-20 | 台州莱蒙缝纫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工位航空航天用品自动缝制系统 |
CN113279157B (zh) * | 2021-05-15 | 2022-04-08 | 台州莱蒙缝纫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工位航空航天用品自动缝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76393B (zh) | 自动穿鞋带机 | |
CN107780061A (zh) | 一种全自动缝纫机 | |
CN210826639U (zh) | 一种模板输送带组件 | |
CN211192779U (zh) | 一种o型圈装配机 | |
KR100943532B1 (ko) | 철근 절단 및 절곡기의 4헤드-철근자동이송장치 | |
CN104401712A (zh) | 下纱及搬运设备 | |
CN103876392B (zh) | 自动穿鞋带机的鞋带夹持机构 | |
CN207239901U (zh) |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连续打磨装置 | |
CN112091109A (zh) | 转盘式上料装置 | |
CN206047267U (zh) | 一种全自动管螺纹套丝生产线 | |
CN207582082U (zh) | 一种全自动缝纫机 | |
CN207582081U (zh) | 一种全自动缝纫机的送料、出料机构 | |
CN108907862A (zh) | 一种气缸端盖加工用机器人上下料自动线 | |
CN205751858U (zh) | 一种自动绕线机用磁环传送装置 | |
CN107969103A (zh) | 自动插针机 | |
CN208716355U (zh) | 一种标签取放装置 | |
CN208067019U (zh) | 一种全自动轴类零件矫直机 | |
CN208304074U (zh) | 一种气缸端盖攻牙加工自动线 | |
JP4220036B2 (ja) | 実装機におけるフィーダー交換装置 | |
CN205892675U (zh) | 一种横杆交换装置 | |
CN215209938U (zh) | 一种布料加工设备 | |
CN215103881U (zh) | 缝纫机自动上料流水线 | |
CN207895972U (zh) | 一种双轴机械人自动绕线机 | |
CN208246561U (zh) | 一种磨床自动送料及收料装置 | |
CN108374244A (zh) | 缝纫机的自动送料及收料装置及自动送料及收料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