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2354U - 多功能康复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康复助行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12354U CN210812354U CN201921209345.2U CN201921209345U CN210812354U CN 210812354 U CN210812354 U CN 210812354U CN 201921209345 U CN201921209345 U CN 201921209345U CN 210812354 U CN210812354 U CN 2108123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plate
- shaped round
- fixed
- connecting rods
- multi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包括康复助行器本体,所述康复助行器本体包括两个U形圆管架,两个U形圆管架上均固定套设有手握套,U形圆管架的两个底端中的一个底端转动安装有行走轮,U形圆管架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杆,两个U形圆管架之间焊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中位于下方的一个连接杆上转动套设有倾斜设置的座板,座板位于两个连接杆之间,座板的顶部设为倾斜截面。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为患者提供安全助形康复锻炼,且在患者行走疲惫时便于翻转出座板提供稳定的就坐休息功能,便于在休息后向上折叠并固定座板,达到行走时不占用患者站立空间,有利于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康复助行器。
背景技术
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称为助行器,就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最常见助行器包括四角两轮和四轮助行器,如果你在保持平衡方面有困难或者很容易摔倒的话,两种助行器都能为你提供足够的稳定性;现有的四角两轮康复助行器大都是由两个倒置U形管架以及固定在倒置U形管架之间的连接杆,倒置U形管架的上部套设有手握套,方便人员手握,倒置U形管架两个底端中的一个底端转动安装有行走轮,方便人员抬起一侧时推动向前行驶,之所以另一底端不装滚珠,为了保证能够在推动行驶后另一底端与地面接触摩擦,能够防止人员跟走时出现打滑摔倒现象,提高行走康复锻炼的安全性。
现有的康复助行器大都只能提供辅助患者正常行走锻炼,但是其大都不具备提供腿部患者就坐休息的功能,使得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患者在使用助行器行走时因体力不支需要就坐休息,以达到劳逸结合锻炼,因此我们提出了多功能康复助行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多功能康复助行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包括康复助行器本体,所述康复助行器本体包括两个U形圆管架,两个U形圆管架上均固定套设有手握套,U形圆管架的两个底端中的一个底端转动安装有行走轮,U形圆管架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杆,两个U形圆管架之间焊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中位于下方的一个连接杆上转动套设有倾斜设置的座板,两个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固定有支撑挡块,且两个支撑挡块均与座板相配合,座板位于两个连接杆之间,座板的顶部设为倾斜截面,所述座板上设置有锁定机构,两个U形圆管架中的一个U形圆管架上设置有与锁定机构相配合的驱动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座板顶部倾斜截面上的卡槽,且卡槽内活动卡装有卡柱,卡柱的底端嵌套有位于卡槽内的滚珠,滚珠与座板顶部的倾斜截面相适配,卡柱的顶端延伸至座板的上方并焊接有连接头,卡柱上滑动套设有与一个U形圆管架一侧焊接固定的定位套,定位套的顶部与连接头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活动套设在卡柱上的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开设在另一个连接杆外侧的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侧壁上转动套设有定滑轮,两个手握套中的一个手握套的一侧设有滑动套设在一个U形圆管架上的圆环,且圆环靠近对应的手握套的一侧与手握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圆环的另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绳的一端,且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的顶部并与连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支撑挡块之间的距离比座板前侧和后侧之间的距离小。
优选的,所述定滑轮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环形槽的内侧壁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座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位于下方的一个连接杆的外侧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支撑挡块的顶部粘接有防撞胶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挡块的顶部比位于下方的一个连接杆的底部低。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U形圆管架、支撑杆、支撑挡块、手握套、连接杆、座板、卡槽、卡柱、滚珠、连接头、定位套、第一弹簧、环形槽、定滑轮、圆环、第二弹簧与拉绳相配合,患者手握两个手握套向上稍提并推动两个U形圆管架带动两个行走轮行驶合适距离后,放松提力,U形圆管架未装行走轮的一端下落接触地面增大摩擦,此时患者跟进时能够避免继续移动现象,提高助形安全,需要休息时,拉动圆环向靠近对应的一个手握套的方向移动并对第二弹簧压缩,圆环拉动拉绳在定滑轮的顶部滑动,拉绳带动连接头向上对第一弹簧拉伸,连接杆通过卡柱带动滚珠向上与卡槽分离,此时倾斜的座板的自重使其向右下转动,座板转动至与两个支撑挡块上的防撞胶块的顶部接触,两个支撑挡块对座板进行支撑,此时患者可以座在座板上休息,休息完成后,向上掀动座板回转,当座板的倾斜截面转动至与滚珠接触时并挤压滚珠,在挤压力下,滚珠向上移动并通过卡柱带动连接头向上拉伸第一弹簧,当卡柱与卡槽对齐时,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一弹簧复位通过连接头带动卡柱向下自然插入卡槽内,此时座板被向上折叠收纳。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为患者提供安全助形康复锻炼,且在患者行走疲惫时便于翻转出座板提供稳定的就坐休息功能,便于在休息后向上折叠并固定座板,达到行走时不占用患者站立空间,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康复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康复助行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康复助行器的A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康复助行器的座板翻转水平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康复助行器的圆环与对应的手握套和U形圆管架立体示意图。
图中:1 U形圆管架、2支撑杆、3支撑挡块、4手握套、5连接杆、6座板、7卡槽、8卡柱、9滚珠、10连接头、11定位套、12第一弹簧、13环形槽、14定滑轮、15圆环、16第二弹簧、17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包括康复助行器本体,康复助行器本体包括两个U形圆管架1,两个U形圆管架1上均固定套设有手握套4,U形圆管架1的两个底端中的一个底端转动安装有行走轮,U形圆管架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杆2,两个U形圆管架1之间焊接有两个连接杆5,两个连接杆5中位于下方的一个连接杆5上转动套设有倾斜设置的座板6,两个支撑杆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固定有支撑挡块3,且两个支撑挡块3均与座板6相配合,座板6位于两个连接杆5之间,座板6的顶部设为倾斜截面,座板6上设置有锁定机构,两个U形圆管架1中的一个U形圆管架1上设置有与锁定机构相配合的驱动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座板6顶部倾斜截面上的卡槽7,且卡槽7内活动卡装有卡柱8,卡柱8的底端嵌套有位于卡槽7内的滚珠9,滚珠9与座板6顶部的倾斜截面相适配,卡柱8的顶端延伸至座板6的上方并焊接有连接头10,卡柱8上滑动套设有与一个U形圆管架1一侧焊接固定的定位套11,定位套11的顶部与连接头10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活动套设在卡柱8上的第一弹簧12,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为患者提供安全助形康复锻炼,且在患者行走疲惫时便于翻转出座板6提供稳定的就坐休息功能,便于在休息后向上折叠并固定座板6,达到行走时不占用患者站立空间,有利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包括开设在另一个连接杆5外侧的环形槽13,且环形槽13的内侧壁上转动套设有定滑轮14,两个手握套4中的一个手握套4的一侧设有滑动套设在一个U形圆管架1上的圆环15,且圆环15靠近对应的手握套4的一侧与手握套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圆环15的另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绳17的一端,且拉绳17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14的顶部并与连接头10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挡块3之间的距离比座板6前侧和后侧之间的距离小,定滑轮14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环形槽13的内侧壁固定套装,座板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位于下方的一个连接杆5的外侧固定套装,支撑挡块3的顶部粘接有防撞胶块,支撑挡块3的顶部比位于下方的一个连接杆5的底部低,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为患者提供安全助形康复锻炼,且在患者行走疲惫时便于翻转出座板6提供稳定的就坐休息功能,便于在休息后向上折叠并固定座板6,达到行走时不占用患者站立空间,有利于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腿部患者站在两个U形圆管架1之间手握住两个手握套4,稍提两个手握套4带动两个U形圆管架1未装行走轮的一端升起,通过两个手握套4向左推动两个U形圆管架1带动两个行走轮行驶,行走对于患者单次迈步距离差不多时,放松提力,U形圆管架1未装行走轮的一端下落接触地面增大摩擦,达到避免此时患者向左跟进时U形圆管架1继续向左移动现象,提高助形安全,当患者行走疲惫需要休息时,手扶手握套4并用手指勾动圆环15向靠近对应的一个手握套4的方向移动,圆环15在对应的一个U形圆管架1上滑动并对第二弹簧16压缩,同时圆环15拉动拉绳17在定滑轮14的顶部滑动,拉绳15带动连接头10向上移动,连接头10带动卡柱8在定位套11内向上滑动并对第一弹簧12拉伸,卡柱8带动滚珠9向上与卡槽7分离,此时倾斜的座板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右下转动,当座板6转动至水平时,此时座板6与两个支撑挡块3上的防撞胶块的顶部接触,两个支撑挡块3对座板6进行支撑,此时患者可以座在座板6上休息,休息完成后,向上掀动座板6回转,当座板6的倾斜截面转动至与滚珠9接触时,座板6继续转动并带动倾斜截面对滚珠9向上挤压,在挤压力下,滚珠9向上移动并通过卡柱8带动连接头10向上拉伸第一弹簧12,当卡柱8与卡槽7对齐时,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一弹簧12复位通过连接头10带动卡柱8向下自然插入卡槽7内,此时座板6被向上折叠收纳,避免占用空间影响患者站立位置,便于为患者提供安全助形康复锻炼,且在患者行走疲惫时便于翻转出座板6提供稳定的就坐休息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包括康复助行器本体,所述康复助行器本体包括两个U形圆管架,两个U形圆管架上均固定套设有手握套,U形圆管架的两个底端中的一个底端转动安装有行走轮,U形圆管架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杆,两个U形圆管架之间焊接有两个连接杆,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杆中位于下方的一个连接杆上转动套设有倾斜设置的座板,两个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固定有支撑挡块,且两个支撑挡块均与座板相配合,座板位于两个连接杆之间,座板的顶部设为倾斜截面,所述座板上设置有锁定机构,两个U形圆管架中的一个U形圆管架上设置有与锁定机构相配合的驱动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座板顶部倾斜截面上的卡槽,且卡槽内活动卡装有卡柱,卡柱的底端嵌套有位于卡槽内的滚珠,滚珠与座板顶部的倾斜截面相适配,卡柱的顶端延伸至座板的上方并焊接有连接头,卡柱上滑动套设有与一个U形圆管架一侧焊接固定的定位套,定位套的顶部与连接头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活动套设在卡柱上的第一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开设在另一个连接杆外侧的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侧壁上转动套设有定滑轮,两个手握套中的一个手握套的一侧设有滑动套设在一个U形圆管架上的圆环,且圆环靠近对应的手握套的一侧与手握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圆环的另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绳的一端,且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的顶部并与连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挡块之间的距离比座板前侧和后侧之间的距离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环形槽的内侧壁固定套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位于下方的一个连接杆的外侧固定套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挡块的顶部粘接有防撞胶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挡块的顶部比位于下方的一个连接杆的底部低。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09345.2U CN210812354U (zh) | 2019-07-30 | 2019-07-30 | 多功能康复助行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09345.2U CN210812354U (zh) | 2019-07-30 | 2019-07-30 | 多功能康复助行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12354U true CN210812354U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1249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09345.2U Active CN210812354U (zh) | 2019-07-30 | 2019-07-30 | 多功能康复助行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1235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39010A (zh) * | 2020-08-17 | 2020-11-17 | 河北省胸科医院 | 一种临床用康复训练装置 |
-
2019
- 2019-07-30 CN CN201921209345.2U patent/CN2108123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39010A (zh) * | 2020-08-17 | 2020-11-17 | 河北省胸科医院 | 一种临床用康复训练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05934B (zh) | 多功能分离式助力轮椅 | |
US10744051B2 (en) | Mobility device | |
CN212235021U (zh) | 一种手动辅助轮椅 | |
CN203263669U (zh) | 一种具有助行康复功能的儿童轮椅 | |
CN112641606B (zh) | 一种医疗康复用行走辅助车 | |
CN204971937U (zh) | 多功能分离式助力轮椅 | |
CN107174424A (zh) | 一种集座行和助行于一体的装置 | |
CN210812354U (zh) | 多功能康复助行器 | |
CN209734479U (zh) | 助行器 | |
CN207768631U (zh) | 一种集座行和助行于一体的装置 | |
CN211244429U (zh) |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行走座椅 | |
CN115501544B (zh) | 一种老年患者心脏训练装置 | |
CN215459916U (zh) | 一种危重患者多功能助行器 | |
CN211560744U (zh) | 一种安全轮椅 | |
CN110368209A (zh) | 一种辅助腿部康复轮椅 | |
TWM499218U (zh) | 多功能復健助行器 | |
CN212166104U (zh) | 一种用于康复的体位调节装置 | |
CN211023900U (zh) | 儿童护理用恢复行走器 | |
CN215607423U (zh) | 一种方便折叠携带的手推康复助行器 | |
CN207898841U (zh) | 拉动训练型康复椅 | |
CN218685150U (zh) | 一种助行器 | |
CN217066989U (zh) | 一种具有输液辅助功能的术后康复装置 | |
CN205924335U (zh) | 一种多功能行座椅 | |
CN212631615U (zh) | 一种家用康复护理辅助器具 | |
CN221331827U (zh) | 一种康复助行辅助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