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9494U - 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99494U CN210799494U CN201920847165.0U CN201920847165U CN210799494U CN 210799494 U CN210799494 U CN 210799494U CN 201920847165 U CN201920847165 U CN 201920847165U CN 210799494 U CN210799494 U CN 2107994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let section
- water outlet
- pump
- medium
- ar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包括呈S型的出水段体,出水段体的两端形成开口方向相反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且介质进口的进口端面与介质出口的出口端面平行,出水段体的中部开设有龟背孔,龟背孔边缘向背向介质进口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架安装部,支架安装部的中心线与介质进口的中心线重合,出水段体中部围设有安装底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立式安装的液下泵,使水泵的泵轴轴向长度缩短,提高泵轴的刚度,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水泵的生产制造成本;另外,有助于降低泵组的运行振动和噪声,降低了泵的运行、维护成本,提高了泵的运行安全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现有的低扬程泵技术中(参考图4),泵的出水段27没有设置支架安装位,电机支架通过轴承支架29后安装在出水段27上面,介质进口25下面另外设置有扬水管24,介质进口25端面距离轴承支架29安装位的垂直轴线距离大,无形之中增加了泵轴的长度,降低了泵轴的刚度,促使水泵的运行振动加大,增大了滑动轴承的损坏速度,降低了水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加了水泵的制造成本;现有技术中,出水段27的介质出口26为水平固定方向,不能适用于多种流程管道工艺,应用范围单一,限制了水泵的使用场合;当流程管道工艺要求出水段的介质出口26垂直向上于安装底板28时,现有技术中结构多了一个90°弯头30,且出水段下面设置有扬水管24,管道阻力大,增加了水泵的水力损失,降低了泵的运行效率,增加了水泵的运行能耗和运行振动值,缩短了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降低介质进口与电动机垂直轴线距离,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减少泵运行振动、噪声和运行成本的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包括呈S型的出水段体,所述出水段体的两端形成开口方向相反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且所述介质进口的进口端面与所述介质出口的出口端面平行,所述出水段体的中部开设有龟背孔,所述龟背孔边缘向背向介质进口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架安装部,所述支架安装部的中心线与介质进口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出水段体中部围设有安装底板。
可选的,所述出水段体包括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的第一端开口形成所述介质进口,所述第二弧形部的第一端形成所述介质出口,所述第一弧形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弧形部的第二端平滑对接,所述第一弧形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弧形部的第二端的对接点的切线与介质进口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15°≤φ≤90°。
可选的,所述出水段体还包括直线部,所述直线部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平滑对接,所述介质进口的中心线与直线部的中心线的夹角15°≤φ≤90°。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半径R1与第二弧形部的半径R2的关系为R1=R2。
可选的,还包括端盖和导流龟背,所述端盖沉入所述支架安装部内与导流龟背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龟背下端面边缘与龟背孔边缘贴合。
可选的,所述导流龟背下端面设有沿出水段体中心线延伸的龟背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出水段体的内侧面设有沿出水段体中心线延伸的导流筋。
可选的,所述安装底板设有底板加强筋,所述底板加强筋的一侧端面与出水段体表面贴合。
可选的,所述出水段体与安装底板一体成型。
可选的,还包括出口弯头,所述出口弯头一端与所述介质出口周向转动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立式安装的液下泵,出水段体和安装底板上无需另行设置轴承支架,使出水段体开口形成的介质进口下沉于安装底板下方,出水段体作为水泵的扬水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使水泵的泵轴轴向长度缩短,提高泵轴的刚度,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水泵的生产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降低了泵的轴向长度,当电动机通过电机支架安装在支架安装部时,降低了电动机与安装底板的距离,有助于降低泵组的运行振动和噪声,降低了泵的运行、维护成本,提高了泵的运行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出水段体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出水段体的俯视图。
图4是背景技术中的泵出水段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出水段体,11、第一弧形部,111、介质进口,12、第二弧形部,121、介质出口,13、直线部,14、龟背孔,16、支架安装部,17、安装底板,171、排液管过孔,172、排残管过孔,173、安装孔,18、导流筋,19、底板加强筋,2、端盖,3、导流龟背,31、龟背加强筋,4、出口弯头,5、电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包括呈S型的出水段体1,出水段体1的两端形成开口方向相反的介质进口111和介质出口121,且介质进口111的进口端面与介质出口121的出口端面平行,出水段体1的中部开设有龟背孔14,龟背孔14边缘向背向介质进口111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架安装部16,支架安装部16的中心线与介质进口111的中心线重合,出水段体1中部围设有安装底板17。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立式安装的液下泵,出水段体1和安装底板17上无需另行设置轴承支架,使出水段体1开口形成的介质进口111下沉于安装底板17下方,出水段体1作为水泵的扬水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使水泵的泵轴轴向长度缩短,提高泵轴的刚度,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水泵的生产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降低了泵的轴向长度,当电动机通过电机支架5安装在支架安装部16时,降低了电动机与安装底板17的距离,有助于降低泵组的运行振动和噪声,降低了泵的运行、维护成本,提高了泵的运行安全可靠性。
参考图2,进一步的,出水段体1包括第一弧形部11和第二弧形部12,第一弧形部11的第一端开口形成介质进口111,第二弧形部12的第一端形成介质出口121,第一弧形部11的第二端与第二弧形部12的第二端平滑对接,第一弧形部11的第二端与第二弧形部12的第二端的对接点的切线与介质进口111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15°≤φ≤90°。
其中,本实施例的出水段体1还包括直线部13,直线部13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部11和第二弧形部12平滑对接,介质进口111的中心线与直线部13的中心线的夹角15°≤φ≤90°,在本实施例中,夹角φ=45°,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出水段体1的两端开口方向相反且出口端面与进口端面平行,现有技术中,当流程管道工艺要求出水段的介质出口121垂直向上时,需要安装一个90°弯头,且出水段下面设置有扬水管,管道阻力大,增加了水泵的水力损失,本实施例的通过第一弧形段、直线部13和第二弧形段使介质出口121出口端面与介质进口111进口端面相互平行,从而缩短了出水段的路径,提高了泵的运行效率,降低了泵的运行能耗和运行振动值,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部11的半径R1与第二弧形部12的半径R2的关系为R1=R2。
参考图1,进一步的,还包括端盖2和导流龟背3,端盖2沉入支架安装部16内与导流龟背3上端面固定连接,使电机支架5与端盖2连接时,进一步降低电动机与介质进口111之间的距离,降低泵组运行的振动和噪声,导流龟背3下端面边缘与龟背孔14边缘贴合,保证出水段的平滑过渡。
参考图1和图2,其中,导流龟背3下端面设有沿出水段体1中心线延伸的龟背加强筋31,进一步加强导流龟背3抗变形能力,提高导流龟背3的工作稳定性。
出水段体1的内侧面设有沿出水段体1中心线延伸的导流筋18,一方面,对通过出水段体1的介质起到导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强出水段体1的抗变形能力,提高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的,安装底板17设有底板加强筋19,底板加强筋19的一侧端面与出水段体1表面贴合,提高安装底板17与出水段体1连接的强度。
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出水段体1与安装底板17一体成型,安装底板17开设有轴线与介质进口111轴线平行的排液管过孔171、排残管过孔172以及若干数量的安装孔173。
参考图1,本实施例还包括出口弯头4,出口弯头4一端与介质出口121周向转动连接,可调整介质出口的方向,且出口弯头4可实现水平旋转270°,适用不同的安装环境。
综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立式安装的液下泵,出水段体1和安装底板17上无需另行设置轴承支架,轴承支架,使出水段体1开口形成的进水端面下沉于安装底板17下方,出水段体1作为水泵的扬水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使水泵的泵轴轴向长度缩短,提高泵轴的刚度,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水泵的生产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降低了泵的轴向长度,当电动机通过电机支架5安装在支架安装部16时,降低了电动机与安装底板17的距离,有助于降低泵组的运行振动和噪声,降低了泵的运行、维护成本,提高了泵的运行安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S型的出水段体,所述出水段体的两端形成开口方向相反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且所述介质进口的进口端面与所述介质出口的出口端面平行,所述出水段体的中部开设有龟背孔,所述龟背孔边缘向背向介质进口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架安装部,所述支架安装部的中心线与介质进口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出水段体中部围设有安装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段体包括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的第一端开口形成所述介质进口,所述第二弧形部的第一端形成所述介质出口,所述第一弧形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弧形部的第二端平滑对接,所述第一弧形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弧形部的第二端的对接点的切线与介质进口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15°≤φ≤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段体还包括直线部,所述直线部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平滑对接,所述介质进口的中心线与直线部的中心线的夹角15°≤φ≤9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半径R1与第二弧形部的半径R2的关系为R1=R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和导流龟背,所述端盖沉入所述支架安装部内与导流龟背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龟背下端面边缘与龟背孔边缘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龟背下端面设有沿出水段体中心线延伸的龟背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段体的内侧面设有沿出水段体中心线延伸的导流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设有底板加强筋,所述底板加强筋的一侧端面与出水段体表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段体与安装底板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口弯头,所述出口弯头一端与所述介质出口周向转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47165.0U CN210799494U (zh) | 2019-06-05 | 2019-06-05 | 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47165.0U CN210799494U (zh) | 2019-06-05 | 2019-06-05 | 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99494U true CN210799494U (zh) | 2020-06-19 |
Family
ID=71243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47165.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799494U (zh) | 2019-06-05 | 2019-06-05 | 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9949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73461A (zh) * | 2019-06-05 | 2019-08-27 | 广州市昕恒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 |
-
2019
- 2019-06-05 CN CN201920847165.0U patent/CN21079949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73461A (zh) * | 2019-06-05 | 2019-08-27 | 广州市昕恒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 |
CN110173461B (zh) * | 2019-06-05 | 2024-07-16 | 广州市昕恒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799494U (zh) | 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 | |
CN105221442A (zh) | 一种升降立式涡流管道泵 | |
CN110173461B (zh) | 一种低扬程泵的出水段结构 | |
CN204511977U (zh) | 深井泵涡壳 | |
CN214945057U (zh) | 一种闸站用潜水泵 | |
CN117145799A (zh) | 多级离心泵叶轮导流结构及多级离心泵 | |
CN211666902U (zh) | 一种新型带导流装置的混流泵 | |
KR100925157B1 (ko) | 양흡입형 수중펌프 | |
CN201535257U (zh) | 一种立式筒袋式凝结水泵 | |
CN205243930U (zh) | 水泵叶轮 | |
EP1855013A2 (en) | Improvement in the pumping chamber of a centrifugal turbine pump | |
CN201902343U (zh) | 自启动液下式排水泵 | |
CN203374491U (zh) | 一种带诱导轮的离心泵 | |
CN217783854U (zh) | 一种潜水泵出水口 | |
CN213540845U (zh) | 泵壳及使用其的降噪冷凝泵 | |
CN206582166U (zh) | 应用于单级双吸离心泵的新型密封环 | |
CN215719572U (zh) | 一种高效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 | |
CN216554091U (zh) | 集成式电子水泵 | |
CN205806648U (zh) | 一种自来水防跑水装置 | |
CN211288250U (zh) | 一种可调轴流泵结构 | |
CN110863994B (zh) | 一种新型带导流装置的混流泵 | |
CN212803621U (zh) | 一种自吸式磁力泵 | |
CN113565767A (zh) | 一种适用于538系列电潜泵的高效宽幅叶导轮 | |
CN213899146U (zh) | 一种低噪音无刷电动燃油泵的叶轮 | |
CN213064069U (zh) | 一种潜水排污泵通用型泵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1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1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