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8440U - 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78440U CN210778440U CN201921337786.0U CN201921337786U CN210778440U CN 210778440 U CN210778440 U CN 210778440U CN 201921337786 U CN201921337786 U CN 201921337786U CN 210778440 U CN210778440 U CN 2107784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verload
- circuit breaker
- adjusting
- tripping
- fun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它包括基座(1)、操作机构(2)、安装在操作机构(2)上的牵引杆(201)及热过载机构,所述热过载机构与热过载报警信号采集模块相联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能够带动所述热过载报警信号采集模块中的调节杆(4)与所述牵引杆(201)对应联动或脱离实现断路器过载报警脱扣或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之间的切换。塑壳断路器的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过载报警不脱扣状态下仍能实现短路瞬动保护,避免出现重大事故;整个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电气线路中常用的安全保护设备,目前的断路器一般在线路发生过载和短路故障时会发生脱扣,从而切断线路中的故障电流,但是在必须持续供电的特殊场所,例如与消防、化工和医疗等相关的场所,当主电路负载出现过载情况时,一般不能切断电路,只需要输出报警信号,但是当主电路的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时,则应该立即切断电路,这时需要断路器具有过载报警不脱扣的功能,为了更好满足客户不同场合和不同时间段的需求,便需要断路器具有过载报警不脱扣可选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要求,中国专利文献CN109243929A公开了一种带有可调型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的断路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的牵引杆、过载报警机构和限位结构,以及设置在限位结构上且与牵引杆相对设置报警出发开关,所述限位结构具有受驱动地带动报警出发开关异动至阻挡牵引杆脱扣的阻挡位置,以及受驱动地带动报警出发开关异动至以解除对牵引杆阻挡的分离位置,使得所述牵引杆朝向脱扣方向转动时出发报警触发开关。上述文献提出的方案虽可以实现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的可选,但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上述功能的实现需要增加的零件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产品成本会增加;2.驱动机构占用了附件仓及其面盖上方的位置,降低了可装附件的数量,影响原先主铭牌的装配;3.产品没有明确的状态指示;4.特性的一次校验合格率低。
中国专利文献CN104332364B公开了一种断路器脱扣机构,包括在双金属片弯曲带动下旋转的牵引杆、限位导向结构以及与所述牵引杆联动的切换结构,所述牵引杆包括分时与脱扣机构配合以传递脱口信号的脱扣段和不传递脱口信号的圆柱段,所述切换结构在所述限位导向结构内运动而使得所述牵引杆的所述脱扣段与脱扣机构配合,过切换结构在限位导向结构中运动,来切换圆柱段或脱扣段与断路器的脱扣机构分别配合,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脱扣机构具有正常脱扣和过流、过载或短路不脱扣功能,上述文献提出的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和缺陷:1.产品在过载报警不脱扣状态下,无法实现短路保护;2.拨动开关强度存在问题,在拨动过程中会出现变形和断裂;3.凸杆上增加拨动帽在槽内运动会增加摩擦力,导致机构脱扣力增加,保护特性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因机构无法脱扣带来的保护功能失效的安全隐患;4.左右拨动影响了机构牵引杆的定位,大大增加了机构的不稳定性;5.通过拨动实现的功能切换在实际操作中都要回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左右调节,操作不方便;6.由于牵引杆上有和内部附件配合的特征,功能切换的会导致内部附件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断路器可调型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塑壳断路器的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过载报警不脱扣状态下仍能实现短路瞬动保护,避免出现重大事故;整个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它包括基座、操作机构、安装在操作机构上的牵引杆及热过载机构,所述热过载机构与热过载报警信号采集模块相联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热过载报警信号采集模块中的调节杆与所述牵引杆对应联动或脱离实现断路器过载报警脱扣或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所述热过载机构包括安装在基座上的热元件、双金属元件、可调螺钉,所述热元件固定装在基座上的热元件腔内,所述双金属元件的下端与热元件固定连接,可调螺钉设在所述双金属元件的上端。
进一步,所述热过载报警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调节杆、安装在调节杆上的可调触动件、轴和微动开关,所述支架固定在热元件上,所述调节杆设置在轴上能够转动,所述轴的两端置于支架上,所述微动开关装在调节杆的凸台一上,所述微动开关与支架上的凸起对应实现所述热过载报警信号的采集,可调螺钉与调节杆连接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杆转动。
进一步,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驱动杆,调节杆上设有槽一,所述驱动杆插装在所述槽一内实现带动所述调节杆的左右运动,所述可调螺钉的一端位于所述调节杆上的槽二内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杆的转动,所述槽二一侧设有调节杆水平运动让位缺口。
进一步,所述调节装置装在中盖与面盖之间,所述调节板上的凸台二位于所述面盖上的视窗中能够在视窗中滑动。
进一步,所述调节板的底部设置有弧型弹性储能结构,所述弧型弹性储能结构与中盖上设置的凸台三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凸台二两侧设置有不同状态的标识。
进一步,所述可调触动件随着所述调节杆在所述调节装置作用下左右来回运动过程中与牵引杆上的联动面对应联动或脱离实现断路器过载报警脱扣或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调节装置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底部伸出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插装调节杆上的槽一内,所述旋钮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杆的左右运动。
进一步,所述旋钮上设有有沟槽,所述沟槽内设置圆柱体,中盖设有孔与所述圆柱体的配合安装。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塑壳断路器的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2、过载报警不脱扣状态下仍能实现短路瞬动保护,避免出现重大事故;
3、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实现结构简单,不占用附件槽,不影响主铭牌的装配,不影响内部附件的功能,不影响机构的可靠性;
4、通过可调螺钉和可调触动件双可调提升产品的一次校验合格率;
5、产品功能切换操作简单可靠,同时具有状态显示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调节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调节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2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中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面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牵引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处于报警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处于常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它包括基座1、操作机构2、安装在操作机构2上的牵引杆201及热过载机构,所述热过载机构与热过载报警信号采集模块相联动,还包括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能够带动所述热过载报警信号采集模块中的调节杆4与所述牵引杆201对应联动或脱离实现断路器过载报警脱扣或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之间的切换。
具体地讲,所述热过载机构包括安装在基座1上的热元件5、双金属元件6、可调螺钉7,所述热元件5固定装在基座1上的热元件腔101内,所述双金属元件6的下端与热元件5固定连接,可调螺钉7设在所述双金属元件6的上端。
所述热过载报警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支架8、安装在支架8上的调节杆4、安装在调节杆4上的可调触动件401、轴9和微动开关10,所述支架8固定在热元件5上,所述调节杆4设置在轴9上能够转动,所述轴9的两端置于支架8 上,所述微动开关10装在调节杆4的凸台一402上,所述微动开关10与支架8 上的凸起801对应实现所述热过载报警信号的采集,可调螺钉7与调节杆4连接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杆4转动。
如附图2a,2b和2c所示,所述调节装置3装在中盖11与面盖12之间,调节装置3包括调节板301,所述调节板301上设置有驱动杆302,如附图5所示,调节杆4上设有槽一403,所述驱动杆302插装在所述槽一403内实现带动所述调节杆4的左右运动,所述可调螺钉7的一端位于所述调节杆4上的槽二404 内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杆4的转动,所述槽二404一侧设有调节杆水平运动让位缺口404a。所述调节板301上的凸台二301a位于如附图4所示的面盖12上的视窗12a中能够在视窗12a中滑动。所述调节板301的底部设置有弧型弹性储能结构301b,所述弧型弹性储能结构301b与如附图3所示的中盖11上设置的凸台三11a相对应,拨动调节板301时,当弧型弹性储能结构301b的弧面和凸台三11a接触时,由于存在干涉,弧面必须产生弹性变形才能继续运动,此时处于储能阶段,当弧面的弧顶经过凸台三11a时,弧面的变形量逐渐减小,弧面会加速通过凸台,确保调节装置3在左右拨动过程中拨动到位。拨动调节板 301时,当弧面的弧顶未经过凸台三11a时,如拨动力消失,调节装置3将自行回到初始位置;当弧面的弧顶经过凸台三11a时,如拨动力消失,调节装置3 将自行运动到目标位置,确保调节装置3在左右拨动过程中拨动到位。
所述凸台二301a两侧设置有不同状态的标识。所述可调触动件401随着所述调节杆4在所述调节装置3作用下左右来回运动过程中与如附图6所示的牵引杆201上的联动面201a对应联动或脱离实现断路器过载报警脱扣或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之间的切换。
如附图7所示,当选择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时,通过一字螺刀插入调节装置3表面凸台二301a的槽301a01中向左推动,此时调节装置3显示报警两字,代表产品当前具有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调节装置3上的驱动杆302装配在调节杆4的槽一403中,带动调节杆4向左移动,调节杆4上的可调触动件401 位于牵引杆201的联动面201a外,当产品出现过载时,双金属元件6带动调节杆4转动,产品无法脱扣。
如附图8所示,当选择常规功能,不需要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时,通过一字螺刀插入调节装置3表面凸台二301a的槽301a01中向右推动,此时调节装置3显示常规两字,代表产品当前不具有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调节装置3上的驱动杆302装配在调节杆4的槽一403中,带动调节杆4向右移动,调节杆4 上的可调触动件401位于牵引杆201的联动面201a面内,当产品出现过载时,双金属元件6带动调节杆4转动使产品脱扣。
实施例2
如附图9和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节装置3的还有一种结构是包括旋钮301’,所述旋钮301’底部伸出驱动连杆302’,所述驱动连杆302’插装调节杆4上的槽一403内,所述旋钮301’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杆4的左右运动。具体地讲就是所述旋钮301’上设有有沟槽303’,所述沟槽内设置圆柱体 304’,中盖11设有孔(附图未示出)与所述圆柱体304’的配合安装。孔在中盖11的边缘有开口,开口宽度小于圆柱体304’直径。圆柱体304’从开口处挤入中盖11的孔中,卡装在中盖11上,使旋钮301’能在中盖11上转动,然后盖上面盖12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顺时针”、“逆时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10)
1.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它包括基座(1)、操作机构(2)、安装在操作机构(2)上的牵引杆(201)及热过载机构,所述热过载机构与热过载报警信号采集模块相联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能够带动所述热过载报警信号采集模块中的调节杆(4)与所述牵引杆(201)对应联动或脱离实现断路器过载报警脱扣或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之间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过载机构包括安装在基座(1)上的热元件(5)、双金属元件(6)、可调螺钉(7),所述热元件(5)固定装在基座(1)上的热元件腔(101)内,所述双金属元件(6)的下端与热元件(5)固定连接,可调螺钉(7)设在所述双金属元件(6)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过载报警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支架(8)、安装在支架(8)上的调节杆(4)、安装在调节杆(4)上的可调触动件(401)、轴(9)和微动开关(10),所述支架(8)固定在热元件(5)上,所述调节杆(4)设置在轴(9)上能够转动,所述轴(9)的两端置于支架(8)上,所述微动开关(10)装在调节杆(4)的凸台一(402)上,所述微动开关(10)与支架(8)上的凸起(801)对应实现所述热过载报警信号的采集,可调螺钉(7)与调节杆(4)连接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杆(4)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3)包括调节板(301),所述调节板(301)上设置有驱动杆(302),调节杆(4)上设有槽一(403),所述驱动杆(302)插装在所述槽一(403)内实现带动所述调节杆(4)的左右运动,可调螺钉(7)的一端位于所述调节杆(4)上的槽二(404)内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杆(4)的转动,所述槽二(404)一侧设有调节杆水平运动让位缺口(404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3)装在中盖(11)与面盖(12)之间,所述调节板(301)上的凸台二(301a)位于所述面盖(12)上的视窗(12a)中能够在视窗(12a)中滑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301)的底部设置有弧型弹性储能结构(301b),所述弧型弹性储能结构(301b)与中盖(11)上设置的凸台三(11a)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二(301a)两侧设置有不同状态的标识。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触动件(401)随着所述调节杆(4)在所述调节装置(3)作用下左右来回运动过程中与牵引杆(201)上的联动面(201a)对应联动或脱离实现断路器过载报警脱扣或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之间的切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3)包括旋钮(301’),所述旋钮(301’)底部伸出驱动连杆(302’),所述驱动连杆(302’)插装调节杆(4)上的槽一(403)内,所述旋钮(301’)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杆(4)的左右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301’)上设有沟槽(303’),所述沟槽内设置圆柱体(304’),中盖(11)设有孔与所述圆柱体(304’)配合安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37786.0U CN210778440U (zh) | 2019-08-15 | 2019-08-15 | 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37786.0U CN210778440U (zh) | 2019-08-15 | 2019-08-15 | 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78440U true CN210778440U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104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37786.0U Active CN210778440U (zh) | 2019-08-15 | 2019-08-15 | 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7844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97353A (zh) * | 2019-08-15 | 2021-02-23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 |
-
2019
- 2019-08-15 CN CN201921337786.0U patent/CN21077844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97353A (zh) * | 2019-08-15 | 2021-02-23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 |
CN112397353B (zh) * | 2019-08-15 | 2024-10-22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089743C (en) | Remote control circuit breaker | |
EP0496643B1 (en) | Thermal switch/breaker | |
KR102628381B1 (ko) | 소형차단기 | |
CN210778440U (zh) | 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 | |
US4292612A (en) | Remotely switchable residential circuit breaker | |
US5508670A (en) | Trip interlock assembly for a circuit breaker | |
EP0252869B1 (en) | Overload switch | |
US4181838A (en) | Actuating mechanism with an auxiliary switch for an electrically lockable power switch | |
US5805038A (en) | Shock absorber for circuit breaker | |
US2773150A (en) | Electric switches and circuit breakers | |
US3214537A (en) | Electrical circuit protector having auxiliary indicating switch contacts | |
CN112397353A (zh) | 一种过载报警不脱扣功能可选的塑壳断路器 | |
EP0949646B1 (en) | Accessory device for a magnetothermal circuit breaker | |
US3240904A (en) | Circuit breaker assembly | |
US2375881A (en) | Circuit breaker | |
US3030470A (en) | Automatic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s | |
US3365682A (en) | Hand resettable trip-free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 |
CN217768268U (zh) | 一种热磁式可调的电流脱扣器 | |
CN106876220B (zh) | 断路器的热过载报警不脱扣装置 | |
CN218730711U (zh) | 一种可选择过载报警模式的塑壳断路器 | |
CN209729853U (zh) | 一种智能断路器 | |
CN212342565U (zh) | 一种新型5g断路器 | |
CN219553554U (zh) | 热脱扣装置及断路器 | |
CN216928451U (zh) | 一种断路器紧急脱扣机构 | |
CN212848276U (zh) |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Xu Tao Inventor after: Zhang Guangzhi Inventor after: Zhang Huaxia Inventor after: Sun Lanping Inventor before: Xu Tao Inventor before: Zhang Guangzhi Inventor before: Zhang Huaxia Inventor before: Zhang Lanping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