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44868U - 驱动电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44868U
CN210744868U CN201921855037.7U CN201921855037U CN210744868U CN 210744868 U CN210744868 U CN 210744868U CN 201921855037 U CN201921855037 U CN 201921855037U CN 210744868 U CN210744868 U CN 210744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fan
rotor
core
driv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50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克军
廖涛
苏正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50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44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44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44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电机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驱动电机包括:转子组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转子组件包括:转子轴和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套设在转子轴上并与转子轴相对固定;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套设在转子轴上且分别位于转子铁芯沿轴向方向的两侧;第一风扇与第一轴承相对布置用于驱动气流吹向第一轴承;第二风扇与第二轴承相对布置用于驱动气流吹向第二轴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可以更好地帮助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散热,防止轴承处热量积聚导致轴承烧蚀而影响转子组件的正常运转,同时,设置两个风扇能更好地促进驱动电机内部的气体流动,帮助驱动电机更好更快地散热,进而提高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驱动电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驱动电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随着电机转速的提高,驱动电机容易出现过温故障,在整车路试中出现过轴承烧蚀的情况,另外由于高速工况下,电机定转子温度较高,电机会降功率运行,进一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散热效果更好,可以为车辆提供更稳定的动力输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驱动电机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驱动电机,包括: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轴和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套设在所述转子轴上并与所述转子轴相对固定;用于支撑所述转子轴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套设在所述转子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转子铁芯沿轴向方向的两侧;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一轴承相对布置用于驱动气流吹向所述第一轴承;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二轴承相对布置用于驱动气流吹向所述第二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通过将第一风扇设在转子铁芯的左侧并与第一轴承相对布置,将第二风扇设在转子铁芯的右侧并与第二轴承相对布置,可以更好地帮助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散热,防止轴承处热量积聚导致轴承烧蚀而影响转子组件的正常运转,同时,设置两个风扇能更好地促进驱动电机内部的气体流动,帮助驱动电机更好更快地散热,进而提高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套设在所述转子轴上并与所述转子轴相对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扇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转子铁芯之间,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转子铁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转子轴轴线的投影平面上,所述第一风扇的扇叶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轴承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风扇的扇叶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轴承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子铁芯上形成有沿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贯通转子铁芯的第一散热风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转子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且所述定子组件套设在所述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并与所述转子组件在径向方向间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上形成有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延伸的第二散热风道,所述第二散热风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分别与所述第二散热风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对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风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形成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周壁上,且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和/或轴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驱动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驱动电机,可以获得更稳定及更可靠的动力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电机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驱动电机100:
壳体1,机壳11,安装腔111,冷却流道112,端盖12,
轴承2,第一轴承21,第二轴承22,
定子组件3,定子铁芯31,第二散热风道311,进口端312,出口端313,
转子组件4,转子铁芯41,转子轴42,
第一风扇5,第二风扇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驱动电机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驱动电机100,包括:转子组件4、第一轴承21、第二轴承22、第一风扇5及第二风扇6。
具体地,转子组件4可以包括:转子轴42和转子铁芯41,转子铁芯41可以套设在转子轴42上,转子铁芯41可以与转子轴42相对固定,以便于转子铁芯41带动转子轴42转动;第一轴承21和第二轴承22均套设在转子轴42上,第一轴承21和第二轴承22分别位于转子铁芯41沿轴向方向(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第一轴承21和第二轴承22用于支撑转子轴42,例如,第一轴承21可以位于转子铁芯41沿轴向方向的左侧,第二轴承22可以位于转子铁芯41沿轴向方向的右侧,由此,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可以稳定地支撑转子轴42,防止转子轴42在高速转动时跳动。
进一步地,第一风扇5与第一轴承21相对布置,第一风扇5可以用于驱动气流吹向第一轴承21,便于气流带走第一轴承21高速转动时产生的热量;第二风扇6与第二轴承22相对布置,第二风扇6可以用于驱动气流吹向第二轴承22,便于气流带走第二轴承22高速转动时的热量。
由此,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风扇5与第一轴承21相对布置及第二风扇6与第二轴承22相对布置,可以更好地帮助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散热,防止轴承2处热量积聚导致轴承2烧蚀而影响转子组件4的正常运转,同时,第一风扇5与第二风扇6能更好地促进驱动电机100内部的气体流动,帮助驱动电机100更好更快地散热,进而提高驱动电机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100,通过将第一风扇5与第一轴承21相对布置,将第二风扇6与第二轴承22相对布置,可以更好地帮助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散热,防止轴承2处热量积聚导致轴承2烧蚀而影响转子组件4的正常运转,同时,第一风扇5与第二风扇6能更好地促进驱动电机100内部的气体流动,帮助驱动电机100更好更快地散热,进而提高驱动电机1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风扇5和第二风扇6均套设在转子轴42上,第一风扇5与第二风扇6均与转子轴42相对固定。由此,一方面转子轴42可以直接带动第一风扇5与第二风扇6旋转,转子轴42的高转速可以使第一风扇5与第二风扇6产生较强的气流,促进驱动电机100内部的空气流动,帮助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散热,另一方面可以不用为第一风扇5与第二风扇6设置专用电机,从而可以节省驱动电机100的内部空间,有利于减小驱动电机100的体积和重量。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1,第一风扇5位于第一轴承21和转子铁芯41之间,第二风扇6位于第二轴承22和转子铁芯41之间。具体而言,第一轴承21、第一风扇5、转子铁芯41、第二风扇6及第二轴承22拥有共同的中心轴线(转子轴42的中心轴线),第一轴承21、第一风扇5、转子铁芯41、第二风扇6及第二轴承22在转子轴4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从左到右依次布置,第一风扇5设在第一轴承21与转子铁芯41之间,第二风扇6设在第二轴承22与转子铁芯41之间,由此,便于第一风扇5产生的气流直接吹向第一轴承21,第二风扇6产生的气流直接吹向第二轴承22,同时也是转子轴42受力均匀且重心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转子轴42轴线的投影平面上,第一风扇5的扇叶的投影与第一轴承2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二风扇6的扇叶的投影与第二轴承22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由此,可以使第一风扇5产生的气流能够直接吹到第一轴承21上,第二风扇6产生的气流也能够直接吹到第二轴承22上,使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的散热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转子铁芯41上形成有第一散热风道,第一散热风道可以沿转子铁芯41的轴向贯通转子铁芯41。由此,可以便于转子铁芯41散热。
例如,第一散热风道可以形成于转子铁芯41的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第一散热风道可以包括多个,多个第一散热风道沿转子铁芯41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散热风道也可以设有一个,一个第一散热风道形沿转子铁芯41的周向形成为圆柱形通道。当电机运转时,由第一风扇5与第二风扇6驱动的气流可以穿过第一散热风道,从而加大转子铁芯41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使转子铁芯41的散热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驱动电机100还包括:壳体1与定子组件3。具体地,壳体1内形成有安装腔111,转子组件4可转动地设于安装腔111内;定子组件3设在安装腔111内并与壳体1相对固定,且定子组件3套设在转子组件4的径向外侧,定子组件3与转子组件4在径向方向间隔开。由此,定子组件3与转子组件4的合理布置,可以使定子组件3与转子组件4能够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定子组件3包括定子铁芯31和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缠绕在定子铁芯31上,定子铁芯31上形成有第二散热风道311,第二散热风道311沿定子铁芯31的轴向延伸,第二散热风道311的进口端312和出口端313均与安装腔111连通。由此,便于安装腔111内的气流与第二散热风道311内的气流循环流动,从而使定子铁芯31更快更好地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结合图1,第一风扇5和第二风扇6分别与第二散热风道311的进口端312和出口端313相对布置。由此,可以便于第一风扇5及第二风扇6吹动安装腔111内的气流在第二散热风道311内循环,使定子铁芯31的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结合图1,第二散热风道311的进口端312和出口端313均形成于定子铁芯31的内周壁上,且第一风扇5和第二风扇6均位于定子铁芯31的径向内侧。由此,可以便于第一风扇5及第二风扇6吹动安装腔111内的气流在第二散热风道311内循环,使定子铁芯31的散热效果更好。
例如图1所示,进口端312可以形成于定子铁芯31内周壁的靠近左端处,进口端312的进口朝向定子铁芯31的中心轴线,并与第一风扇5的周沿相对,出口端313可以形成于定子铁芯31内周壁的靠近右端处,出口端313的出口朝向定子铁芯31的中心轴线,并与第二风扇6的周沿相对,由此,可以便于第一风扇5及第二风扇6吹动安装腔111内的气流在第二散热风道311内循环,使定子铁芯31的散热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壳体1内形成有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冷却流道112,冷却流道112沿壳体1的周向和/或轴向延伸。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机100的散热效果。例如,冷却介质可以是冷却水,冷却流道112可以沿壳体1的周向形成为环状筒状,且冷却流道112包括多段,多段冷却流道112沿壳体1的轴向间隔设置且在轴向方向依次连通,从而使壳体1均匀散热。
进一步地,结合图1,壳体1包括:机壳11和端盖12。具体地,机壳11限定出一端敞开的安装腔111,冷却流道112形成于机壳11上,并形成于机壳11的外壁面与内壁面之间,冷却流道112内可以填充冷却水等冷却介质,从而提高机壳11的散热速度;端盖12与机壳11相连且封闭机壳11的敞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机壳11的右端),即端盖12盖在机壳11的右端时形成为安装腔111的右侧壁,以封闭安装腔111,从而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安装腔111内。
更进一步地,机壳11的与敞开端相对的底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槽,第一轴承21的外圈与第一安装槽的周壁相连,端盖12的朝向安装腔11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安装槽,第二轴承22的外圈与第二安装槽的周壁相连,第一安装槽可以为第一轴承21提供支承作用,同时限定第一轴承21沿转子轴42轴线方向的移动,第二安装槽可以为第二轴承22提供支承作用,同时限定第二轴承22沿转子轴42轴线方向的移动,由此可以使转子轴42的转动更加稳定。
下面结合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驱动电机100包括壳体1、定子组件3、转子组件4、第一轴承21、第二轴承22、第一风扇5及第二风扇6等。其中,壳体1又包括机壳11与端盖12,机壳11的外壁面与内避面之间可以形成有冷却流道112,冷却流道112可以沿机壳11的周向形成为与机壳11形状相适配的筒状,冷却流道112内可以通入冷却水;
同时,机壳11限定出一端敞开的安装腔111,端盖12设在机壳11的敞开端处并与机壳11的敞开端相连从而封闭安装腔111。机壳11的与敞开端相对的底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槽,第一轴承21可以设于第一安装槽内,第一轴承21的外圈与第一安装槽的周壁相连,端盖12的朝向安装腔11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安装槽,第二轴承22可以设于第二安装槽内,第二轴承22的外圈与第二安装槽的周壁相连。
转子组件4包括转子铁芯41、转子绕组(图未示出)及转子轴42。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分别套设在转子轴42沿周向方向的两端,使转子轴42被支承在壳体1内,转子铁芯41与转子轴42相对固定,转子铁芯41形成为圆筒状,转子铁芯41的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风道,第一散热风道可以在转子铁芯41的轴向上贯穿转子铁芯41,转子绕组设在转子铁芯41的外表面,第一风扇5设在第一轴承21与转子铁芯41之间的转子轴42上并与转子轴42相对固定,第一风扇5与第一轴承21相对设置,第二风扇6设在第二轴承22与转子铁芯41之间的转子轴42上并与转子轴42相对固定,第二风扇6与第二轴承22相对设置。
定子组件3包括定子铁芯31与定子绕组(图未示出),定子铁芯31可以形成为圆筒状,定子铁芯31的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散热风道311,第二散热风道311可以在定子铁芯31的轴向上贯穿定子铁芯31,定子绕组缠绕在定子铁芯31上,并与接线盒相连,定子铁芯31固定与壳体1上,且定子铁芯31套设在转子铁芯41的相对外侧。
当驱动电机100工作时,定子绕组通电,产生旋转的磁场,转子切割磁场,从而使转子受力转动,转子铁芯41带动转子轴42转动,转子轴42的高速转动带动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相对转动,轴承的内圈与外圈的相对高速转动使得轴承部为产生大量热量,同时,转子轴42的高速转动会带动第一风扇5与第二风扇6高速旋转,第一风扇5与第二风扇6高速转动驱动壳体1内的气流流动加速轴承部位散热,从而防止轴承烧蚀,同时气流可以加速转子组件4与定子组件3的散热,另一方面,定子组件3与壳体1相连,壳体1及壳体1内的冷却水也可以使驱动电机100内部的热量快速散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驱动电机100的工作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驱动电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电机100的其他构成例如转子绕组和接线盒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驱动电机100,可以获得更稳定及更可靠的动力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轴和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套设在所述转子轴上并与所述转子轴相对固定;
用于支撑所述转子轴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套设在所述转子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转子铁芯沿轴向方向的两侧;
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一轴承相对布置用于驱动气流吹向所述第一轴承;
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二轴承相对布置用于驱动气流吹向所述第二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套设在所述转子轴上并与所述转子轴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转子铁芯之间,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转子铁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转子轴轴线的投影平面上,所述第一风扇的扇叶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轴承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风扇的扇叶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轴承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上形成有沿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贯通转子铁芯的第一散热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转子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且所述定子组件套设在所述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并与所述转子组件在径向方向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上形成有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延伸的第二散热风道,所述第二散热风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分别与所述第二散热风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对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风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形成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周壁上,且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和/或轴向延伸。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机。
CN201921855037.7U 2019-10-30 2019-10-30 驱动电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0744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5037.7U CN210744868U (zh) 2019-10-30 2019-10-30 驱动电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5037.7U CN210744868U (zh) 2019-10-30 2019-10-30 驱动电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44868U true CN210744868U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05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5037.7U Active CN210744868U (zh) 2019-10-30 2019-10-30 驱动电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44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98634B2 (en) Fan motor
JP3122463B2 (ja) 電気機械に通気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50263591A1 (en) Active cooling of a motor having an integrated cooling channel
US9755467B2 (en) Open-type induction motor
JP4891688B2 (ja) 全閉形電動機
JPH11262219A (ja) 電気機械
CN110545012A (zh) 一种全封闭自然冷却牵引电机
CN109904985A (zh) 一种内置散热的无铁芯盘式电机
KR102147730B1 (ko) 송풍량을 증대하며 진동소음을 최소화한 bmc모터를 이용한 블로어
CN108365703B (zh) 电机风冷叶轮、双风道电机以及电动车
CN113193688A (zh) 一种自带外冷却结构的ip55工业吊扇电机
CN210744868U (zh) 驱动电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420500U (zh) 一种电机内循环风冷散热的结构
CN114944731B (zh) 电机及飞行设备
CN106385136A (zh) 吸风自扇冷式开启式电动机
CN216490078U (zh) 散热轮毂电机
CN106549536B (zh) 电动机
CN112311118B (zh) 一种利用热管散热的汽车驱动电机
WO2022044450A1 (ja) 回転電機
CN112600357A (zh) 一种电机及其电机风冷结构
CN211183621U (zh) 一种电机外壳的降噪散热结构
KR101457540B1 (ko) 팬 및 쉬라우드 조립체
JP2018182981A (ja) 外転型回転電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CN102447349A (zh) 轴流风冷外转子电机
JP5723855B2 (ja) 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