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8739U - 一种重型车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型车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8739U
CN210718739U CN201920675505.6U CN201920675505U CN210718739U CN 210718739 U CN210718739 U CN 210718739U CN 201920675505 U CN201920675505 U CN 201920675505U CN 210718739 U CN210718739 U CN 210718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chamber
window
heavy
heat dissip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755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LEITE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LEIT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LEITE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LEIT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755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8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8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8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散热芯片组及设于散热芯片组两端的第一水室,于所述散热芯片组上设有窗口,该窗口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水室及连接两个第二水室,并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叠铝管;所述第二水室通过第二主板与所述散热芯片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芯片采用同样的铝材经过冲压成型及装配后,在炉内一次钎焊成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但重量轻,而且窗口的材料厚度于主体散热芯片部分的材料厚度一致,有效解决了窗口与主体散热芯片连接处,由于振动所带来的惯性冲击,以及热胀冷缩所带来的应力集中,而导致变形泄露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重型车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散热领域,具体涉及重型车用发动机散热器。
背景技术
由于像垃圾收集车、铲雪车等一类的重型车辆,其前置功能部分的动力需从发动机引出。为此,一根传动轴需穿过发动机前的散热器与车头的功能部分相连,以为其提供动力。而传统的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由于没有开设供传动轴穿过的窗口,因此,无法适用于该类重型车上。
为此,重型车厂商开发出了供该类车使用的发动机散热器,但是,目前重型车发动机散热器的结构通常是采用二次成型方式制得,即首先将散热器窗口部分采用铸造的方式进行成型,然后主体部分经过装配、钎焊成型,最后用氩弧焊将两部分焊接在一起。采用该种结构不但成本高,更重要的是由于两部分的材料不一致,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和热胀冷缩的问题,使得窗口与散热芯片的连接部很容易产生泄漏,导致散热器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重型车散热器,解决现有重型车发动机散热器窗口与散热芯片连接部容易产生泄露,导致散热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重型车散热器,其包括散热芯片组及设于散热芯片组两端的第一水室,于所述散热芯片组上设有窗口,该窗口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水室及连接两个第二水室,并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叠铝管;所述第二水室通过第二主板与所述散热芯片组相连接。
所述散热芯片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管,位于散热芯片组两侧的侧板,及位于散热芯片组两端的第一主板,于所述窗口两侧设有护板,所述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散热管与侧板之间及散热管与护板之间,均设有散热翅片。
所述散热管通过第一主板与第一水室相连通。
所述散热管通过第二主板与第二水室相连通。
所述护板两端固定于第一主板上。
所述第一水室一侧面为开口,且所述两个第一水室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主板扣设于该开口处;于第一水室开口相对侧设有进水口或出水口。
所述第二水室一侧面为开口,且所述两个第二水室开口端背向设置;于第二水室开口侧的相对侧两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折叠铝管通过该第一通孔与第二水室相连通。
于所述第二水室内部设有加强板,所述折叠铝管端部固定于该加强板上;所述加强板对所述折叠铝管设有凹面,于凹面处设有第二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的汽车散热器的散热芯片组上开设窗口,从而满足垃圾收集车、铲雪车等重型车的发动机散热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芯片采用同样的铝材经过冲压成型及装配后,在炉内一次钎焊成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但重量轻,而且窗口的材料厚度于主体散热芯片部分的材料厚度一致,有效解决了窗口与主体散热芯片连接处,由于振动所带来的惯性冲击,以及热胀冷缩所带来的应力集中,而导致变形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窗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窗口与护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芯片组 2.第一水室 3.窗口 4.第二水室
5.折叠铝管 6.第二主板 7.散热管 8.侧板
9.第一主板 10.散热翅片 11.进水口/出水口
12.第一通孔 13.通槽 14.加强板 15.第二通孔
16.护板 17.凸耳 18.“八字形”伸缩槽
19.V形伸缩槽 20.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型车散热器,其包括散热芯片组及设于散热芯片组1两端的第一水室2,于所述散热芯片组1上设有窗口3,该窗口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水室4及连接两个第二水室4,并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叠铝管5;所述第二水室4通过第二主板6与所述散热芯片组1相连接。
所述散热芯片组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管7,位于散热芯片组1两侧的侧板8,及位于散热芯片组1两端的第一主板9,于所述窗口两侧设有护板16,所述散热管7与散热管7之间、散热管7与侧板8之间及散热管7与护板16之间,均设有散热翅片10。
所述散热管7通过第一主板9与第一水室2相连通。
所述散热管7通过第二主板6与第二水室4相连通。
所述护板16两端固定于第一主板9上。
所述第一水室2一侧面为开口,且所述两个第一水室2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主板9扣设于该开口处;于第一水室2开口相对侧设有进水口/出水口11。
所述第二水室4一侧面为开口,且所述两个第二水室4开口端背向设置,所述第二主板6扣设于该开口处;于第二水室4开口侧的相对侧两端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折叠铝管5通过该第一通孔12与第二水室4相连通。
所述第一主板9及第二主板6上均对应散热管设有多个通槽13,所述散热管7通过该该通槽13钎焊于所述第一主板9及第二主板6上。
于所述第二水室4内部设有加强板14,所述折叠铝管5端部固定于该加强板14上;所述加强板14对所述折叠铝管5设有凹面,于凹面处设有第二通孔15。
于所述护板16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主板6连接的凸耳17,于凸耳17一端设有“八字形”伸缩槽18,于“八字形”伸缩槽18两侧,设有V形伸缩槽19。
于护板16两端设有与第一主板9连接的插件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重型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散热芯片组及设于散热芯片组两端的第一水室,于所述散热芯片组上设有窗口,该窗口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水室及连接两个第二水室,并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叠铝管;所述第二水室通过第二主板与所述散热芯片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芯片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管,位于散热芯片组两侧的侧板,及位于散热芯片组两端的第一主板,于所述窗口两侧设有护板,所述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散热管与侧板之间及散热管与护板之间,均设有散热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通过第一主板与第一水室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通过第二主板与第二水室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两端固定于第一主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室一侧面为开口,且所述两个第一水室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主板,扣设于该开口处;于第一水室开口相对侧设有进水口或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室一侧面为开口,且所述两个第二水室开口端背向设置;于第二水室开口侧的相对侧两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折叠铝管通过该第一通孔与第二水室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水室内部设有加强板,所述折叠铝管端部固定于该加强板上;所述加强板对所述折叠铝管设有凹面,于凹面处设有第二通孔。
CN201920675505.6U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重型车散热器 Active CN210718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5505.6U CN210718739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重型车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5505.6U CN210718739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重型车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8739U true CN210718739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6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75505.6U Active CN210718739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重型车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8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014407A2 (en) Compact aluminium heat exchanger with welded tubes for power electronics and battery cooling
JP4062033B2 (ja) 熱交換器モジュール
CN104567086A (zh) 具有热电元件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0718739U (zh) 一种重型车散热器
CN201568133U (zh) 铝质板翅式中冷器
CN216105855U (zh) 一种叉车用复合型散热器
CN210164532U (zh) 一种管带式汽车散热器
CN101105378A (zh) 一种铝质焊接式管片散热器
JPH08159686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3545067B2 (ja) トラック用アルミラジエータの取付け構造
KR20130054048A (ko) 차량용 라디에이터
CN207245842U (zh) 一种新型铜制串片式散热器
CN110645812A (zh) 一种双排散热管结合散热带的散热器
CN205297722U (zh) 一种带加强片的管带式汽车散热器芯体
CN217435504U (zh) 汽车油冷器安装结构
JP2009180482A (ja) インタークーラー
CN212806155U (zh) 多功能耦合式热交换器
CN214701832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主片加强结构
CN215930616U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
CN217541605U (zh) 一种汽车铝散热器二层主片加强结构
CN212339149U (zh) 一种设有双热管的车用led大灯
CN212461927U (zh) 集成液冷电池箱
CN2350533Y (zh) 装配式铝制汽车水散热器
JP2001336423A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210862301U (zh) 一种双排散热管结合散热带的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heavy-duty vehicle radiat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Pledgee: Guangdong Nanhai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Li Shui branch

Pledgor: FOSHAN NANHAI LEITE AUTO PART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