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2207U - 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2207U
CN210692207U CN201922244595.6U CN201922244595U CN210692207U CN 210692207 U CN210692207 U CN 210692207U CN 201922244595 U CN201922244595 U CN 201922244595U CN 210692207 U CN210692207 U CN 210692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sizing
die
wir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445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锦梅
李明
梁萍
刘昊
吴永
杨建�
杨伟伟
杨永平
梁兆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445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2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2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2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该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模沿进线方向开设有成型孔,所述成型孔包括并线区、变形区、定径区上部,所述下模沿进线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成型孔对应连通的定径孔,所述定径孔包括定径区、出口区。由于上模与下模的可拆卸连接,在上模磨损较严重时,只需要更换上模,而下模保持不动,从而延长了整个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且上模的易于更换,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电缆的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
背景技术
电缆成缆是一个绞合的过程,成缆过程中模具的损伤比较大,尤其是进线口处由于成缆线芯是由多根单线绞合在一起,进入模具时由于进线角度不正确使线芯与模具产生较大摩擦,易造成模具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刮伤线芯,行业内成缆时使用的模具一般采用钢模具或者尼龙模具,采用这种两种模具存在以下问题:
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钢模绞合出的缆芯常出现外形变化,绞合出的缆芯不圆整,造成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控制难度增加。
2.由于成缆钢模具是装配组合原件,在装配不到位或部件磨损时容易产生上下模具错位或者位置不正,生产的缆芯可能产生不规则、刮伤线芯等问题。
3.尼龙模模具易损坏、硬度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喇叭口处是受应力最大处,容易造成尼龙口处变形,磨损快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提升缆芯成型过程中产品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模沿进线方向开设有成型孔,所述成型孔包括并线区、变形区、定径区上部,所述下模沿进线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成型孔对应连通的定径孔,所述定径孔包括定径区、出口区。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缆芯在成型过程中依次通过上模的成型孔与下模的定径孔,由于上模主要承担缆芯成型过程,上模受到的应力较大,故当上模被磨损时,只需要将上模更换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上模与下模的可拆卸连接,在上模磨损较严重时,只需要更换上模,而下模保持不动,从而延长了整个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且上模的易于更换,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沿进线方向,所述并线区和变形区的截面为孔径逐渐减小的喇叭形。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形的喇叭口角度为30-45°。本步的有益效果:喇叭口角度过小,缆芯成型效果较差,喇叭口角度较大,容易割伤缆芯,通过该角度保证缆芯的成型效果,提高缆芯的成型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沿进线方向在定径区最前端设有圆弧形的定径口区。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圆弧形的定径口区保证缆芯在进入定径孔时不被割伤,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定径口区长度为2-3mm。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孔长度为成型孔加定径孔长度的1/3。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的材质为钢材,所述下模的材质为尼龙。本步的有益效果:钢材成本低,从而更换上模的成本低,尼龙耐磨,从而下模的使用寿命久。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沿进线方向在最前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上模设置有与连接槽对应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连接槽过盈配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上模与下模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模,101连接部,102成型孔,103并线区,104变形区,105定径区上部,2下模,201连接槽,202定径孔,203定径区,204出口区,205定径口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具体实施例
如图1、2、3所示,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包括圆柱形的上模1与下模2,上模1的材质为钢材,下模2的材料为尼龙,上模1与下模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结构为,下模2沿进线方向(沿轴线)在最前端开设有圆柱形的连接槽201(即为下模2上端面沿轴线开设有圆柱形的连接槽201),上模1的下端外壁设置有与连接槽201对应的圆柱形的连接部101,连接部101插接于连接槽201中并与连接槽201过盈配合,由于下模2材料为尼龙,尼龙材料具备一定的弹性,需要更换上模1时,利用尼龙的弹性,将连接部101从连接槽201中撬出即可;上模1与下模2的可拆卸连接,还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通螺栓将上模1与下模2连接。上模1沿进线方向(沿轴线)开设有成型孔102,成型孔102为通孔,成型孔102包括并线区103、变形区104、定径区203上部105,下模2沿进线方向(沿轴线)开设有与成型孔102对应连通的定径孔202,即连接槽201的槽底沿着下模2轴线开设有定径孔202,定径孔202为通孔,定径孔202包括定径区203、出口区204,定径区203直径与定径区203上部105的直径相同。
如图1、3所示,该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沿进线方向(上模1沿轴线由上至下),并线区103和变形区104的截面为孔径逐渐减小的喇叭形,喇叭形的喇叭口角度为30-45°,该处角度的含义为,变形区104与定径区203上部105交界点的切线与定径区203上部105的轴线角度,如果该角度过小,线缆的成型效果较差,如果该角度过大,线缆容易被喇叭口划伤。
如图2、3所示,下模2沿进线方向(下模2沿轴线由上至下)在定径区203最前端设有圆弧形的定径口区205,该区域即为圆弧角形成的区域,定径口区205长度为2-3mm,即圆弧角的半径为2-3mm,通过圆弧形的定径口区205,防止线缆被划伤。
如图3所示,成型孔102长度为成型孔102加定径孔202长度的1/3,即当上模1与下模2组装成整体的模具时,成型孔102的长度为整体模具长度(整体模具轴线方向的长度)的1/3。
该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上模与下模可拆卸式连接结构,大大克服了传统成缆模具喇叭口一旦受损整体报废的缺点,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节约了模具制造成本;
2、下模采用尼龙材料,大大减小了成缆线芯与定径孔内壁的摩擦,减少了下模刮伤线芯的概率;
3、这种模具的组合形式不仅提高了模具整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并且更进一步稳定了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模沿进线方向开设有成型孔,所述成型孔包括并线区、变形区、定径区上部,所述下模沿进线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成型孔对应连通的定径孔,所述定径孔包括定径区、出口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其特征在于,沿进线方向,所述并线区和变形区的截面为孔径逐渐减小的喇叭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形的喇叭口角度为3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沿进线方向在定径区最前端设有圆弧形的定径口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径口区长度为2-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孔长度为成型孔加定径孔长度的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材质为钢材,所述下模的材质为尼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沿进线方向在最前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上模设置有与连接槽对应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连接槽过盈配合。
CN201922244595.6U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 Active CN210692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4595.6U CN210692207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4595.6U CN210692207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2207U true CN210692207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9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44595.6U Active CN210692207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22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5805A (zh) * 2020-12-09 2021-03-02 深洋海工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脐带缆成缆并线模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5805A (zh) * 2020-12-09 2021-03-02 深洋海工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脐带缆成缆并线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92207U (zh) 一种复合式电线电缆成缆模具
CN202447407U (zh) 一种冷拔钢管专用模具
CN215661722U (zh) 一种挤管式模具
CN204666879U (zh) 一种8字形光缆半挤压式挤出模具
CN207272078U (zh) 一种螺栓束杆塑形模具
CN210325520U (zh) 一种线圈绕线模
CN210411970U (zh) 一种圆弧半吊桥式碟形状铝合金模具
CN218004493U (zh) 高空悬挂式同轴电缆专用护套模具
CN105070409A (zh) 异形架空导线用拼合式并线模
CN221040649U (zh) 一种成型效果好的导向模
CN212525477U (zh) 一种线材拉拔用大孔径模具
CN207872983U (zh) 用于生产扭剪型螺栓的牙板模具
CN215007705U (zh) 一种新型成缆模具
CN212404599U (zh) 一种钢帘线及轮胎
CN104722592A (zh) 一种金属管的挤压模具
CN203649034U (zh) 一种金属管的挤压模具
CN211363402U (zh) 一种起重钢丝绳生产用挤塑机机头
CN221540605U (zh) 一种光缆双层共挤模具
CN222473322U (zh) 一种挤出模具
CN209920437U (zh) 一种注塑模具芯棒结构及注塑模具
CN204732226U (zh) 一种钨钢编织模具
CN203459444U (zh) 一种适合铜包铝复合线材拉拔的模具结构
CN202584947U (zh) 一种电缆双层共挤外护套用双色线机头
CN210039787U (zh) 一种双颜色电线一出二可调式挤出模具
CN209993402U (zh) 四股金属丝捻合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