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5482U - 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45482U CN210645482U CN201921638138.9U CN201921638138U CN210645482U CN 210645482 U CN210645482 U CN 210645482U CN 201921638138 U CN201921638138 U CN 201921638138U CN 210645482 U CN210645482 U CN 2106454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mud
- pipeline
- sludge pump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包括调节池、泥浆沉淀池、压泥机及排水井,调节池内设有浮船和浮箱,浮船上悬吊有第一污泥泵;浮箱上设有柔性管道,柔性管道进口端和第一污泥泵出口连通,其出口端延伸出调节池后伸入至泥浆沉淀池内;泥浆沉淀池内设有第二污泥泵,第二污泥泵通过排泥浆管和压泥机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中,通过调节池内挂装在浮船上的第一污泥泵对其内淤泥清除,并通过浮箱上的柔性管道排出至泥浆沉淀池内沉淀,清淤过程中不用切断供水链,保证清淤作业同时生产及生活的正常进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节池清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调节池作为调节进、出水流量的不可缺少建筑,主要起到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污水pH值、水温调整作用,还可用作事故排水。调节池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池底沉淀的污泥等杂物进行清理,常规清污方式需要将池内水抽干,然后使用污泥泵对沉淀在池底的污物进行清除,该清污方式成本高,且清污过程中,需要切断供水链,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以实现在不用抽干调节池内水源状态下,对调节池清淤作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包括调节池、内表面铺设有土工膜的泥浆沉淀池、压泥机及排水井,以及:
浮船和浮箱,均设置在调节池内;
第一污泥泵,其进口和调节池内的淤泥层对应设置,其悬吊在浮船上并随浮船同步移动;
柔性管道,设置在浮箱上,其进口端和第一污泥泵出口连通,其出口端延伸出调节池后伸入至泥浆沉淀池内;
第二污泥泵,设置在泥浆沉淀池内,其出口端通过排泥浆管和压泥机进料口连通;
回水管,设置在压泥机出水口处,回水管出口端伸入至泥浆沉淀池内;
排水管及其上设置的水泵,将泥浆沉淀池和排水井连通,用于将泥浆沉淀池内泥浆沉淀分离后的清水排至排水井内。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管道进口端紧邻浮箱设置,该柔性管道进口端通过连接管道和第一污泥泵连通,该连接管道包括第一污泥泵出口处连接的第一管道,以及柔性管道进口端处连接的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分别为PE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间通过弯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道上旁连通有观测用透明管。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管道为橡胶钢丝管。
进一步的,所述泥浆沉淀池内并列设有数个隔板,该数个隔板将泥浆沉淀池分隔为多个各自独立的沉淀室,每一个隔板顶面开设有一将其紧邻两个沉淀室连通的过水槽,所述柔性管道出口端伸入至一侧最外端沉淀室内,排水管和其另一侧最外端沉淀室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数个过水槽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浮船包括船体,该船体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长方形密封箱,两个长方形密封箱前后端各自通过横梁连接,两个长方形密封箱之间形成有吊装第一污泥泵的挂吊空间,船体在挂吊空间正上方位置处设有支架,所述第一污泥泵悬吊在该支架上;
所述船体四周围绕有滤网,所述滤网底端低于船体底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中,通过调节池内挂装在浮船上的第一污泥泵对其内淤泥清除,并通过浮箱上的柔性管道排出至泥浆沉淀池内沉淀,浮箱及柔性管道的设置保证浮船移动时的便捷性,浮船移动同时完成清淤作业,该清淤作业不用将调节池内水源排干净,并且不用切断供水链,保证清淤作业同时生产及生活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泥浆沉淀池俯视图;
图3为浮船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调节池;2-第一污泥泵;3-浮船;31-长方形密封箱;311-挂吊空间;32-横梁;36-支架;39-滤网;4-第一管道;5-弯头;6-第二管道;7-柔性管道;8-泥浆沉淀池;81-隔板;82-沉淀室;811-过水槽;9-排泥浆管;10-回水管;11-压泥机;12-排水井;13-水泵;14-浮箱;15-第二污泥泵;16-排水管;17-三通;18-透明管;19-电葫芦。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包括调节池1、泥浆沉淀池8、压泥机11及排水井12,泥浆沉淀池8内表面铺设有具有防渗漏功能的土工膜,优选地,土工膜为hdpe土工膜。所述调节池1内设有浮船3和浮箱14,所述浮船3通过电葫芦19悬吊有第一污泥泵2,所述第一污泥泵2的进口和调节池1内的淤泥层对应设置,该第一污泥泵2随浮船3同步移动,在第一污泥泵2移动过程中,对调节池1内淤泥抽吸清除。为尽量保证清淤过程中,调节池1内水的洁净度,即防止第一污泥泵2的移动时搅拌淤泥造成淤泥颗粒悬浮,浮船3的移动为往复直线移动,即对调节池1由一端至另一端顺次清淤。为实现浮船3便捷移动,并成功将第一污泥泵2抽吸的淤泥及时排出,浮箱14设置了多个,该多个浮箱12顺次设置,且通过柔性管道7将该多个浮箱顺次柔性连接在一起,形成较长的浮桥结构,浮船移动时,该浮桥形状做出相应变化。本实施例中,柔性管道7优选为橡胶钢丝管结构。柔性管道7进口端和第一污泥泵2出口连通,柔性管道7出口端延伸出调节池1后伸入至泥浆沉淀池8内,所述第一污泥泵2随浮船同步移动对淤泥抽吸后通过柔性管道7输送至泥浆沉淀池8沉淀,对该泥浆沉淀池8内的泥浆水加药沉淀,在泥浆沉淀池8池底快速形成稠泥浆,该过程中沥出的水在水泵13作用下,通过排水管16排至排水井12内收集。泥浆沉淀池8内设有将稠泥浆抽吸的第二污泥泵15,第二污泥泵15通过排泥浆管9和压泥机11连通,第二污泥泵15对稠泥浆抽吸清除,并通过排泥浆管9将该稠泥浆输送给压泥机11,该稠泥浆在压泥机11内脱水形成泥饼,该泥饼由运输机运走收集,脱水过程中脱离出的水通过压泥机11出水口处设置的回水管10排至泥浆沉淀池8内,由此完成调节池淤泥清淤作业。
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管道7进口端紧邻浮箱14设置,该柔性管道7进口端通过连接管道和第一污泥泵2连通,该连接管道包括第一污泥泵2出口处竖直设置的第一管道4,以及柔性管道7进口端处连接的第二管道6,第二管道6搁置在浮船3上,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6分别为PE管道,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6间通过弯头5连接。连接管道采用硬质材料管道结构,保证淤泥由第一污泥泵2顺畅排出。为及时观测第一污泥泵2作业情况,所述连接管道上设有三通17,该三通17的两个开口连通在连接管道上,其第三个开口连通有观测用透明管18,该三通17一方面保证淤泥在连接管道内顺畅输送,并最终输送至柔性软管7内,另一方面,第一污泥泵2抽吸的泥浆会进入至透明管18内,通过观测透明管18流出的液体情况判断第一污泥泵2抽吸位置是否准确,以及第一污泥泵2抽吸作业是否彻底。例如,刚开始作业时,如果观测到透明管18内流出液体洁净度较高,说明第一污泥泵2下降深度不够,需要继续下降,直至透明管18内水为浑浊状态。本实施例中,为尽量减小清淤作业对调节池1内水源清洁度影响,浮船3携带第一污泥泵2直线移动,完成调节池1内本航道上淤泥清理作业,完成本航道上淤泥清理后,浮船3调整位置沿下一航道直线回移,在浮船3回移过程中,第一污泥泵2对该下一个航道进行清淤作业,如果透明管18内液体洁净度较高,说明该下一个航道位置不准确,该下一个航道位置距离上一已清理航道太近,造成重复清淤作业,浮船3需要向远离上一已清理航道方向移动,直至第一污泥泵2清淤位置准确。浮船按该作业模式往复移动,最终实现对整个调节池内淤泥清理作业。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提高泥浆沉淀池8内泥浆沉淀分离效果,所述泥浆沉淀池8内并列设有数个隔板81,该数个隔板81将泥浆沉淀池8分隔为多个各自独立的沉淀室82,每一个隔板81顶面开设有一将其紧邻两个沉淀室82连通的过水槽811,所述柔性管道7出口端伸入至一侧最外端沉淀室82内,排水管16和其另一侧最外端沉淀室82对应设置。由柔性管道7输送的淤泥将首先进入一侧最外端沉淀室82内进行初步分离,然后在该沉淀室82内完成初步沉淀后的泥浆液通过隔板81上的过水槽811流入下一个沉淀室82内,在该下一个沉淀室82继续沉淀分离,以此类推,形成跌水沉淀作业方式。为增加每一个沉淀室82内泥浆沉淀时间,数个过水槽811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浮船3包括船体,该船体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长方形密封箱31,两个长方形密封箱31前后端各自通过横梁32连接,两个长方形密封箱31之间形成有吊装第一污泥泵2的挂吊空间311,船体在挂吊空间311正上方位置处设有支架36,所述电葫芦19设置在支架36上,所述第一污泥泵2吊装在该电葫芦19上。所述船体四周围绕有滤网39,所述滤网39底端低于船体底面。滤网39可采用铁网或尼龙网结构,滤网39形成对第一污泥泵2抽取清污作业空间内悬浮物的漂浮空间限定,由于第一污泥泵2作业过程中产生少量污物漂浮在水中,该悬浮物被阻挡在滤网39内,不会进入船体外侧水域,保证船体外侧水源清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内表面铺设有土工膜的泥浆沉淀池(8)、压泥机(11)及排水井(12),以及:
浮船(3)和浮箱(14),均设置在调节池(1)内;
第一污泥泵(2),其进口和调节池(1)内的淤泥层对应设置,其悬吊在浮船(3)上并随浮船(3)同步移动;
柔性管道(7),设置在浮箱(14)上,其进口端和第一污泥泵(2)出口连通,其出口端延伸出调节池(1)后伸入至泥浆沉淀池(8)内;
第二污泥泵(15),设置在泥浆沉淀池(8)内,其出口端通过排泥浆管(9)和压泥机(11)进料口连通;
回水管(10),设置在压泥机(11)出水口处,回水管(10)出口端伸入至泥浆沉淀池(8)内;
排水管(16)及其上设置的水泵(13),将泥浆沉淀池(8)和排水井(12)连通,用于将泥浆沉淀池(8)内泥浆沉淀分离后的清水排至排水井(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道(7)进口端紧邻浮箱(14)设置,该柔性管道(7)进口端通过连接管道和第一污泥泵(2)连通,该连接管道包括第一污泥泵(2)出口处连接的第一管道(4),以及柔性管道(7)进口端处连接的第二管道(6),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6)分别为PE管道,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6)间通过弯头(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上旁连通有观测用透明管(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道(7)为橡胶钢丝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沉淀池(8)内并列设有数个隔板(81),该数个隔板(81)将泥浆沉淀池(8)分隔为多个各自独立的沉淀室(82),每一个隔板(81)顶面开设有一将其紧邻两个沉淀室(82)连通的过水槽(811),所述柔性管道(7)出口端伸入至一侧最外端沉淀室(82)内,排水管(16)和其另一侧最外端沉淀室(82)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数个过水槽(811)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船(3)包括船体,该船体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长方形密封箱(31),两个长方形密封箱(31)前后端各自通过横梁(32)连接,两个长方形密封箱(31)之间形成有吊装第一污泥泵(2)的挂吊空间(311),船体在挂吊空间(311)正上方位置处设有支架(36),所述第一污泥泵(2)悬吊在该支架(36)上;
所述船体四周围绕有滤网(39),所述滤网(39)底端低于船体底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38138.9U CN210645482U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38138.9U CN210645482U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45482U true CN210645482U (zh) | 2020-06-02 |
Family
ID=70833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38138.9U Active CN210645482U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4548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77442A (zh) * | 2020-09-02 | 2020-11-03 |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池淤泥抽取装置 |
CN115387459A (zh) * | 2022-09-14 | 2022-11-25 | 广州市江达潜水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厂生化池清淤系统 |
-
2019
- 2019-09-29 CN CN201921638138.9U patent/CN21064548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77442A (zh) * | 2020-09-02 | 2020-11-03 |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池淤泥抽取装置 |
CN115387459A (zh) * | 2022-09-14 | 2022-11-25 | 广州市江达潜水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厂生化池清淤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645482U (zh) | 一种调节池清淤系统 | |
CN210915465U (zh) | 斜板沉淀器 | |
CN204737823U (zh) | 一种自动反洗过滤装置 | |
CN209123408U (zh) | 一种水污染治理沉淀池 | |
CN218901124U (zh) | 一种废水沉淀池 | |
CN113716719B (zh) | 雨水再利用型雨水井结构 | |
CN210857156U (zh) | 一种能浮于水面上浮油浮渣的清理装置 | |
CN210964061U (zh) | 一种自动排泥的沉淀池 | |
CN204508974U (zh) | 一种高效隔油池 | |
CN210915679U (zh) | 电化学水处理系统 | |
CN211189388U (zh) | 地热水抽采后过滤除砂装置 | |
CN209367983U (zh) | 一种隔油池 | |
AU2018251620B2 (en) | Sludge harvester improvements | |
JP3263023B2 (ja) | 水質浄化装置 | |
CN219815582U (zh) | 一种新型除渣系统 | |
CN214611838U (zh) | 建筑工地污水回收再利用初级处理系统 | |
CN218579806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多级净化溢流池 | |
CN221207154U (zh) | 一种混凝土泥浆水回收装置 | |
CN216062141U (zh) | 一种给水排水用澄清池 | |
CN210736393U (zh) | 一种煤矿矿区排水装置 | |
CN211420764U (zh) |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景观步道结构 | |
CN216909492U (zh) | 一种用于净水工艺的v型滤池 | |
CN109455835A (zh) | 一种隔油池 | |
CN220812147U (zh) | 一种工业污水斜管沉淀装置 | |
CN217246966U (zh) | 钢帘线生产线用皂液沉淀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