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6522U - 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6522U
CN210596522U CN201920980111.1U CN201920980111U CN210596522U CN 210596522 U CN210596522 U CN 210596522U CN 201920980111 U CN201920980111 U CN 201920980111U CN 210596522 U CN210596522 U CN 210596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fabric
conveying
section
roll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01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天杰
汪兴兴
陈美娟
朱昱
严雪峰
姚建南
王海峰
沈岳
刘茹萌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Ainon Home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Ainon Hom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Ainon Hom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Ainon Hom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801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6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6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6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包括:机架;面料输送装置,设置于机架上,面料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具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缝制段和第二缝制段;第一缝制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于机架上的两个第一缝制部,两个第一缝制部分别位于第一缝制段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第二缝制装置,第二缝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二缝制部,第二缝制部位于第二缝制段上且沿垂直于输送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本申请提供的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可实现了将面料单元中相邻的三个侧边进行自动缝制的目的,提高了面料单元的侧边缝制效率以及缝制质量。

Description

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家纺套件侧边缝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家纺套件是以面料为原料制备出的纺织产品,一般包括四件套等。其中,面料包括棉布、麻布、混纺织物等种类。以被罩为例,被罩一般包括叠置的双层面料,被罩的三个侧边需要缝边处理以形成具有开口的被芯容纳腔。
被罩的现有制备工艺中,一般为人工通过缝纫机来对双层面料中三个侧边进行缝边。采用人工缝边的方式,不仅导致缝边工作效率低下且人工成本较高,同时缝边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包括:
机架;
面料输送装置,设置于机架上,面料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具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缝制段和第二缝制段;
第一缝制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于机架上的两个第一缝制部,两个第一缝制部分别位于第一缝制段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
第二缝制装置,第二缝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二缝制部,第二缝制部位于第二缝制段上且沿垂直于输送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
优选地,第一缝制装置和第二缝制装置皆包括缝切机,第一缝制部和第二缝制部皆为缝切机的缝切部。
优选地,输送路径还包括面料缓存段,面料缓存段位于第一缝制段和第二缝制段之间;
面料输送装置包括位于面料缓存段上的面料缓存组件,面料缓存组件包括位于面料缓存段上方的张紧辊轴,张紧辊轴转动设置于机架上且相对机架在竖直方向上可滑动地设置。
优选地,面料缓存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弹性件,两个第一弹性件分别位于张紧辊轴的两端的下方;其中,
第一弹性件远离张紧辊轴的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张紧辊轴连接,以向张紧辊轴提供朝向第一弹性件方向的弹力。
优选地,面料缓存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皆高于第一缝制段设置,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分别位于张紧辊轴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
优选地,张紧辊轴的滑动路径的至少部分高于第一缝制段。
优选地,面料输送装置包括沿输送方向设置的面料供应部以及面料输送部,输送路径位于面料输送部;
面料供应部包括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多个托辊,多个托辊间隔且垂直于输送方向设置;
面料输送部包括两个第一输送辊轴组件和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两个第一输送辊轴件和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分别位于面料缓存段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其中,
两个第一输送辊轴组件分别位于第一缝制段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分别位于第二缝制段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
优选地,第二输送辊轴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胶辊和第二辊轴,第二辊轴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段和第二螺纹杆段,第一螺纹杆段和第二螺纹杆段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
优选地,张紧辊轴、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平行设置,且皆垂直于输送方向。
优选地,第二缝制部在沿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通过面料输送装置将面料依次输送至第一缝制段和第二缝制段,在第一缝制段上的两个第一缝制部分别对面料中的面料单元上平行于输送方向的两侧边进行缝制,在第二缝制段上的第二缝制部对面料中的面料单元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上的一侧边进行缝制,实现了将面料单元中相邻的三个侧边进行自动缝制的目的,提高了面料单元的侧边缝制效率以及缝制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缝边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缝边装置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面料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包括:
机架100;
面料输送装置200,设置于机架100上,面料输送装置200的输送路径上具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缝制段210和第二缝制段220;
第一缝制装置300,包括相对设置于机架100上的两个第一缝制部310,两个第一缝制部310分别位于第一缝制段210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
第二缝制装置,第二缝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100上的第二缝制部410,第二缝制部410位于第二缝制段220上且沿垂直于输送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面料输送装置200可用于输送面料,面料可以为单层面料,也可以为多层面料。例如:当面料为多层面料时,多层面料为上下叠置的多张面料形成。面料的长度一般在数十米以上。面料输送装置200的输送方向如附图1中的箭头A所示。面料沿长度方向可被连续划分为多个面料单元,多个面料单元可依次被面料输送装置200进行输送。面料每次在经过第二缝制部410的处理后可获得一个面料单元。面料单元的形状例如但不限于矩形等。面料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以及位于两个第一侧边之间的一个第二侧边。面料单元的两个第一侧边皆平行于输送方向。
面料输送装置200的输送路径在沿输送方向上具有多个功能段,多个功能段包括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缝制段210和第二缝制段220。机架100上设有第一缝制装置300,第一缝制装置300包括位于第一缝制段210的两个第一缝制部310,且两个第一缝制部310分别位于第一缝制段210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以对经过第一缝制段210的面料单元上的两个第一侧边分别进行缝制。机架100上还设有第二缝制装置,第二缝制装置包括位于第二缝制段220上的第二缝制部410,第二缝制部410相对机架100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以对经过第二缝制段220的面料单元中的第二侧边进行缝制。其中,第一缝制部310可对经过第一缝制段210的面料进行连续缝制处理,以实现将面料中每个面料单元的第一侧边皆进行缝制处理;第二缝制部410则对经过第二缝制段220的每个面料单元的第二侧边进行缝制处理。由于面料中相邻的两个面料单元上的第二侧边是间隔设置的,所以第二缝制部410的工作模式为间断周期性的工作模式。面料输送装置200输送的面料经过第一缝制部310和第二缝制部410作业后可得到多个面料单元,且面料单元的两个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皆被缝制处理。本文的缝制处理可包括缝纫处理,或者包括缝纫处理和裁切处理,后者可简称为缝切处理。
当面料为单层面料结构时,面料单元的用途例如但不限于被单等。当面料为多层面料结构时,面料单元的用途例如但不限于被罩等。由于面料单元中相邻的第二侧边和两个第一侧边皆被缝制处理以在内部形成被芯容纳腔,余下的一侧边处可作为开口以便于将被芯通过该开口进入被芯容纳腔。面料单元的长度优选在1.5-2.2米之间,即被罩的长度可优选在1.5-2.2米之间,以满足绝大部分被罩的规格。
在本实施例中,面料经过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作业后,可实现对面料中的每个面料单元上相邻的三个侧边进行自动缝制的目的,提高了面料单元的侧边缝制效率以及缝制质量。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缝制装置300和第二缝制装置皆包括缝切机,第一缝制部310和第二缝制部410为缝切机的缝切部。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缝制装置300包括两个第一缝切机,第一缝切机的第一缝切部为第一缝制部310。第二缝制装置为第二缝切机,第二缝切机的第二缝切部为第二缝制部410,第一缝切机和第二缝切机皆可通过第一缝制部和第二缝制部对面料进行缝纫和裁切的同步作业。其中,第一缝制部310包括沿垂直于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缝纫部和第一裁切部,其中第一缝纫部位于第一裁切部的内侧,第一缝纫部可对面料单元的第一侧边进行缝纫,第一裁切部对第一侧边进行裁切以去除第一侧边上的缝纫线迹与面料边缘之间的废料。第二缝制部410包括在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裁切部和第二缝纫部,第二裁切部可将面料输送装置200输送的面料进行裁切以分割出多个面料单元,第二缝纫部可将面料单元中的第二侧边进行缝纫。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对面料单元的三边自动缝制处理过程为:面料在面料输送装置200的输送下,依次经过第一缝制段210和第二缝制段220。在经过第一缝制段210时,两个第一缝制部310分别对面料的两侧边进行缝纫和裁切,即对面料中的面料单元的两个第一侧边进行缝切处理。面料中经过第一缝制部310缝制后的部分会进入第二缝制段220,第二缝制部410对该部分的面料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上进行间隔周期性的缝切处理,即对该部分中的每个面料单元的第二侧边进行缝切处理。每次裁切后,便可获得一个三边被缝制的面料单元。
当面料为多层面料结构时,对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缝纫应理解为:将面料单元中每张面料的第一侧边缝纫于一起,以及将面料单元中每张面料的第二侧边缝纫于一起。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输送路径还包括面料缓存段230,面料缓存段230位于第一缝制段210和第二缝制段220之间;
面料输送装置200包括位于面料缓存段230上的面料缓存组件,面料缓存组件包括位于面料缓存段230上方的张紧辊轴231,张紧辊轴231转动设置于机架100上且相对机架100在竖直方向上可滑动地设置。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面料缓存段230即为面料进行缓存的区域。当第二缝制部410对面料单元的第二侧边进行缝制之前需要对位于第二缝制段220中的面料单元进行停止输送,以供第二缝制部410对面料单元的第二侧边进行缝制。通过在第一缝制段210和第二缝制段220之间设置面料缓存段230,可以维持面料输送装置200在第二缝制段220的前端部分处于一直输送面料的工作状态。其中,面料缓存段230处设有面料缓存组件,面料缓存组件包括位于面料缓存段230上方的张紧辊轴231,张紧辊轴231转动设置于机架100上且相对机架100在竖直方向上可滑动地设置。面料经过张紧辊轴231的下方且对张紧辊轴231进行支撑。由于张紧辊轴231在沿竖直方向上相对机架100可滑动地设置,张紧辊轴231可在自重的作用下一直下压位于下方的面料,以使面料一直处于张紧状态,进而实现缓存面料以及维持面料张紧度的目的。其中,面料缓存段230中可缓存的面料量由张紧辊轴231在机架100上的滑动范围所决定。
面料缓存组件对面料的缓存处理过程具体为:当第二缝制部410对面料单元的第二侧边进行缝制时,第二缝制段220中停止输送面料单元,第一缝制段210中依旧继续输送面料单元至面料缓存段230。此时在面料缓存段230中,由于进入的面料量超出输出的面料量,面料的张紧度降低,使得张紧辊轴231的自重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下滑动。张紧辊轴231在沿竖直方向向下滑动的同时对面料进行下压,进而使得缓存段中的面料依旧处于张紧状态,实现了缓存面料以及维持面料缓存段230中面料张紧度的目的。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机架100包括设置于面料缓存段230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两侧的两个侧板110,两个侧板110中相对的两侧面上设有第一滑槽111,第一滑槽111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张紧辊轴231包括轴身部以及位于轴身部两端的轴颈部。张紧辊轴231两端的轴颈部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滑槽111中且与第一滑槽11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面料缓存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弹性件,两个第一弹性件分别位于张紧辊轴231的两端的下方;其中,
第一弹性件远离张紧辊轴231的一端与机架100连接,另一端与张紧辊轴231连接,以向张紧辊轴231提供朝向第一弹性件方向的弹力。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弹性件分别位于张紧辊轴231两端的下方,且分别连接机架100和张紧辊轴231。其中,第一弹性件远离张紧辊轴231的一端与机架100连接,另一端与张紧辊轴231连接,以向张紧辊轴231提供朝向第一弹性件方向的弹力。第一弹性件可增加张紧辊轴231对面料的压力,进而提高了面料缓存段230中面料的张紧度。其中,第一弹性件可优选为弹簧。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面料缓存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机架100上的第一导向辊232和第二导向辊233,第一导向辊232和第二导向辊233皆高于第一缝制段210设置,第一导向辊232和第二导向辊233分别位于张紧辊轴231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辊232和第二导向辊233位于输送路径的下方以改变面料的运动方向。第一导向辊232和第二导向辊233皆高于第一缝制段210设置,且第一导向辊232和第二导向辊233分别位于张紧辊轴231之间,三者可形成三角状,不仅可增加对面料的支撑点来增加对面料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扩长张紧辊轴231的滑动路径来提高缓存组件对面料的缓存量。
其中,第一导向辊232、第二导向辊233和张紧辊轴231相互平行设置,且与输送方向垂直设置。第一导向辊232和第二导向辊233可优选为平齐设置。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张紧辊轴231的滑动路径的至少部分高于第一缝制段210。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张紧辊轴231的滑动路径的至少部分高于第一缝制段210,即第一滑槽111至少部分在第一缝制段210的上方,可使张紧辊轴231的滑动范围较大,进而增加缓存组件对面料的缓存量。
其中,张紧辊轴231的滑动路径的一端低于第一导向辊232和/或第二导向辊233,或者与第一导向辊232和/或第二导向辊233平齐设置。张紧辊轴231的滑动路径的另一端可位于第一缝制段210的下方或与第一缝制段210平齐设置。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面料输送装置200包括沿输送方向设置的面料供应部240以及面料输送部250,输送路径位于面料输送部250;
面料供应部240包括转动设置于机架100上的多个托辊241,多个托辊241间隔且垂直于输送方向设置;
面料输送部250包括两个第一输送辊轴组件251和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252,两个第一输送辊轴件和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252分别位于面料缓存段230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其中,
两个第一输送辊轴组件251分别位于第一缝制段210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252分别位于第二缝制段220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面料供应部240用于提供面料。当面料为多层面料结构时,面料供应部24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托辊241,每个托辊241上可安装有卷状的面料。多个托辊241上的面料用于共同形成多层面料,且面料供应部240提供的多层面料进入靠近面料供应部240的第一输送辊轴组件251中,然后再依次进入另一个第一输送辊轴组件251和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252中。两个第一输送辊轴组件251分别位于第一缝制段210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在实现输送多层面料通过第一缝制段210的同时,还可保证多层面料在第一缝制段210中处于拉伸张紧状态。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252分别位于第二缝制段220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可在实现输送多层面料通过第二缝制段220的同时,还可保证多层面料在第二缝制段220中处于拉伸张紧状态。两个第一输送辊轴组件251和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252中,相邻的第一输送辊轴组件251和第二输送辊轴组件252可输送多层面料通过面料缓存段230。面料输送部250在运输多层面料过程中,多层面料皆处于张紧状态。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面料供应部240还包括与每个托辊241对应设置的导向辊组件242,且导向辊组件242位于相应的托辊241与靠近面料供应部240的第一输送辊轴组件251之间,以维持每个托辊241上的面料从托辊241处至靠近面料供应部240的第一输送辊轴组件251之间的平整度。其中,导向辊组件242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第三导向辊2421。托辊241上的面料从两个第三导向辊2421之间经过,两个第三导向辊2421可对该面料进行滚压,以维持面料的平整度。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输送辊轴组件252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胶辊255和第二辊轴256,第二辊轴256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段2561和第二螺纹杆段2562,第一螺纹杆段2561和第二螺纹杆段2562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辊轴256上设有第一螺纹杆段2561和第二螺纹杆段2562,且第一螺纹杆段2561和第二螺纹杆段2562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可使得第二输送辊轴组件252在输送面料时,还可对面料进行扩幅和压平。
此外,第一输送辊轴组件251包括第一胶辊253和第一辊轴254,第一胶辊253和第一辊轴254相互配合以输送面料。两个第一输送辊轴组件251和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252中第一辊轴254和第二辊轴256之间可通过皮带传动机构进行同步转动,以确保第一输送辊轴组件251和第二输送辊轴组件252的输送速度相同。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缝制部410在沿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机架100上设有龙门架120,龙门架120位于所述第二缝制段220上方,龙门架120中设有支撑杆121,支撑杆121垂直于输送方向。第二缝制部410安装于支撑杆121上,且在支撑杆121沿竖直方向上可移动,以调节第二缝制部410的高度。当第二缝制部410完成对面料的缝切处理后,第二缝制部410上移并反向移动至初始位置的上方,然后在下降至初始位置处,已完成第二缝制部410的复位。其中,实现支撑杆121沿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包括:龙门架120上设有分别位于支撑杆121两端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杆1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机架100上还设有驱动机构以驱动支撑杆121在滑槽中上下移动。其中,驱动机构例如但不限于气缸或者丝杆传动机构。
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面料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面料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具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缝制段和第二缝制段;
第一缝制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两个第一缝制部,所述两个第一缝制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缝制段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
第二缝制装置,所述第二缝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缝制部,所述第二缝制部位于所述第二缝制段上且沿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制装置和所述第二缝制装置皆包括缝切机,所述第一缝制部和所述第二缝制部皆为所述缝切机的缝切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路径还包括面料缓存段,所述面料缓存段位于所述第一缝制段和所述第二缝制段之间;
所述面料输送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面料缓存段上的面料缓存组件,所述面料缓存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面料缓存段上方的张紧辊轴,所述张紧辊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相对所述机架在竖直方向上可滑动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缓存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弹性件,所述两个第一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张紧辊轴的两端的下方;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张紧辊轴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张紧辊轴连接,以向所述张紧辊轴提供朝向所述第一弹性件方向的弹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缓存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皆高于所述第一缝制段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分别位于所述张紧辊轴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辊轴的滑动路径的至少部分高于所述第一缝制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输送装置包括沿所述输送方向设置的面料供应部以及面料输送部,所述输送路径位于所述面料输送部;
所述面料供应部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多个托辊,所述多个托辊间隔且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设置;
所述面料输送部包括两个第一输送辊轴组件和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所述两个第一输送辊轴件和所述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面料缓存段在沿输送方向的两侧;其中,
所述两个第一输送辊轴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缝制段在沿所述输送方向的两侧,所述两个第二输送辊轴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缝制段在沿所述输送方向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辊轴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胶辊和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段和第二螺纹杆段,所述第一螺纹杆段和所述第二螺纹杆段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辊轴、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平行设置,且皆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制部在沿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
CN201920980111.1U 2019-06-26 2019-06-26 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10596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0111.1U CN210596522U (zh) 2019-06-26 2019-06-26 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0111.1U CN210596522U (zh) 2019-06-26 2019-06-26 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6522U true CN210596522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3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0111.1U Active CN210596522U (zh) 2019-06-26 2019-06-26 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65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4751A (zh) * 2019-06-26 2019-08-30 南通市爱诺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4751A (zh) * 2019-06-26 2019-08-30 南通市爱诺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32827B (zh) 一种纺织面料传送装置
CN111532826B (zh) 一种纺织面料拉送裁切装置
CN107829223B (zh) 一种自动包缝四边机
US7677186B2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articles
CN210596522U (zh) 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CN104294482A (zh) 一种单针绗缝机
CN113415494A (zh) 一种自动化被子折叠装置
CN114808289B (zh) 一种床上用品绗缝机
CN108263899A (zh) 一种织物折叠设备
CN110344185B (zh) 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切一体化装置的控制系统
CN204325699U (zh) 一种单针绗缝机
CN110184751A (zh) 家纺套件三边自动缝制一体化装置
CN218711341U (zh) 一种能够稳定输送布料的缝纫机
CN111893728A (zh) 一种纺织用布料定长裁剪装置裁剪机构
CN217351759U (zh) 双层床垫围条自动打皱机
CN215561072U (zh) 一种大厚度面料缝制装置
CN214572619U (zh) 一种围条两侧竖式拉手锁边机
US3082715A (en) Cloth folding and stitching device
CN112647201A (zh) 一种围条两侧及竖式拉手锁边机
CN218921884U (zh) 一种高效一次性拖鞋生产设备
CN221588870U (zh) 服装生产用平车缝纫机
CN220364777U (zh) 一种编织品裁切设备
CN222631750U (zh) 一种包缝机的柔性面料输送机构
CN213230823U (zh) 蓝色手术巾加工上料张紧结构
CN213538334U (zh) 一种高尔夫球袋生产用复合面料缝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