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7524U - 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37524U CN210537524U CN201921362196.3U CN201921362196U CN210537524U CN 210537524 U CN210537524 U CN 210537524U CN 201921362196 U CN201921362196 U CN 201921362196U CN 210537524 U CN210537524 U CN 2105375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eet potato
- cutting
- conveying
- belt
- stem lea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4000017020 Ipomoea batatas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5000002678 Ipomoea batatas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313 far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251133 Sphyrna tibur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643 Phytolacca americ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64851 Plant Prote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61456 Solanum tuberos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595 Solanum tuberos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08 confectioner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340 harvest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4972 livestock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18 plant-derived protei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4977 poultry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60 sil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包括切割输送架,切割输送架的上部与甘薯茎叶收获机的主液压缸连接,切割输送架的中部与甘薯茎叶收获机的上连接板连接,主液压缸带动切割输送架及上连接板摆动,切割输送架上设置有传动装置,切割输送架的下端设置有带轮底座,带轮底座上设置有两个转动方向相对的皮带输送机构,两个转动方向相对的皮带输送机构夹持并输送甘薯秧蔓,两个皮带输送机构的从动带轮的轮轴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盘刀,两个盘刀将甘薯秧蔓切断。利用两个转向相对的输送装置夹持并输送甘薯秧蔓,并在输送过程中将甘薯秧蔓抬高,从而暴露出秧蔓与块根的连接位置,通过设置盘刀将甘薯秧蔓切断,为甘薯茎叶后续回收提供条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原地区对垄作甘薯茎叶进行收割作业用的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甘薯果实是块根,属于地下果实,收获需要采用挖掘等工艺,但是甘薯秧蔓是匍匐生长的,而且缠绕严重、生长茂盛,甘薯垄则经过一个生长季的风蚀水蚀,在甘薯收获时形状复杂、起伏不定,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甘薯的机械化收获作业。因此,目前,对甘薯的收获仍然采用的是人工收获,收获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收获成本高。因此,人工收获已经不能够满足甘薯规模化种植的需要,严重制约我国甘薯种植业的发展。
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用于甘薯的收获机械,但是,目前的甘薯收获机械,大多采用的都是分段式收获模式,即首先需要人工先清理甘薯的茎叶,之后采用机械收获甘薯。
甘薯的全身都是宝,除了块根,其薯叶、茎蔓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每公顷甘薯可产出茎叶约30吨,这些都是优质的青贮饲料,植物性蛋白质含量高,可用于饲养家禽家畜;当前收获模式下,甘薯茎秧打碎还田后,无法回收利用,而人工收割投入成本又太高,难以大面积推广;迫切需要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甘薯茎叶收割机械,帮助薯农对茎叶进行回收利用,以满足甘薯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且机械化收割茎叶后,也为下一步甘薯的机械化收获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一款成熟可靠的甘薯茎叶收割机具,这是制约甘薯茎叶综合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甘薯的茎叶的收获必须将甘薯秧蔓与块根切割分离,但是,甘薯的秧蔓属于长蔓品种,相互缠绕蔓延,甘薯秧蔓的缠绕蔓延时影响甘薯茎叶机械收割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它是设置两个转向相对并倾斜布置的输送装置,利用两个转向相对的输送装置夹持并输送甘薯秧蔓,并能够在输送过程中将甘薯秧蔓抬高,从而暴露出秧蔓与块根的连接位置,通过设置切割装置将甘薯秧蔓切断,为甘薯茎叶后续回收提供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其中:包括切割输送架,所述的切割输送架的上部与甘薯茎叶收获机的主液压缸连接,切割输送架的中部与甘薯茎叶收获机的上连接板连接,主液压缸带动切割输送架及上连接板摆动,所述的切割输送架上设置有传动底板,所述的传动底板上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的切割输送架的下端设置有带轮底座,所述的带轮底座上设置有两个转动方向相对的皮带输送机构,所述的传动装置为两个皮带输送机构的转动提供动力及传动,两个转动方向相对的皮带输送机构夹持并输送甘薯秧蔓,所述的两个皮带输送机构的从动带轮的轮轴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盘刀,两个盘刀将甘薯秧蔓切断。
进一步,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切割输送液压马达、动力链轮、从动链轮一、主动轴一、从动链轮二及主动轴二,所述的切割输送液压马达设置在传动底板上,切割输送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动力链轮,所述的动力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从动链轮一及从动链轮二,所述的从动链轮一的转向与从动链轮二的转向相对,所述的从动链轮一设置在主动轴一的上部,从动链轮二设置在主动轴二的上部,所述的主动轴一及主动轴二分别通过轴承与传动底板连接,所述的主动轴一的下部及主动轴二的下部分别通过轴承与带轮底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皮带输送机构结构相同,且转向相对,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输送带及输送齿,所述的两个皮带输送机构的主动带轮分别设置在主动轴一的下端及主动轴二的下端,所述的主动带轮通过输送带连接从动带轮,所述的从动带轮的轮轴设置在带轮底座上,所述的输送带上设置有输送齿,两个转向相对的皮带输送机构的输送齿相互啮合。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盘刀中的一个盘刀的外圆周上设置有V型刀槽,两个盘刀中的另一个盘刀深入V型刀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切割输送架上设置有提升杆,所述的提升杆位于甘薯茎叶收获机的下机架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的切割输送架的下部设置有垄顶限深支架,所述的垄顶限深支架的下端设置有相对垄顶限深支架转动的垄顶限深轮,所述的垄顶限深轮与垄作甘薯的垄顶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设置两个转向相对并倾斜布置的输送装置,利用两个转向相对的输送装置夹持并输送甘薯秧蔓,并能够在输送过程中将甘薯秧蔓抬高,从而暴露出秧蔓与块根的连接位置,通过设置切割装置将甘薯秧蔓切断,为甘薯茎叶后续回收提供条件。
2、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主液压缸推动切割输送架围绕上连接板与基座的铰接轴转动,从而调节切割输送架的角度,实现两个转向相对的皮带输送机构的倾斜,两个皮带输送机构的输送带上均设置有输送齿,且输送齿相互啮合,在输送带转动啮合过程中,实现对甘薯秧蔓的夹持及输送过程中的抬高,两个皮带输送机构的从动带轮的轮轴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盘刀,两个盘刀对甘薯秧蔓的切断。
3、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盘刀中的一个盘刀的外圆周上设置有V型刀槽,另一个盘刀深入V型刀槽内,两个盘刀相互配合,对甘薯秧蔓进行切断,保证彻底切断使甘薯秧蔓与甘薯块根彻底分离,避免漏切或者粘连情况出现,保证切断效果。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适应性强、作业稳定性高、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能够有效的实现垄作甘薯的茎叶、秧蔓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甘薯茎叶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振动挑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拨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切割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左松土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右松土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拨秧装置的固定架、活动支架及垄沟限深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甘薯茎叶收获机,包括牵引拖拉机1、基座2、振动挑秧装置3、拨秧装置4及切割输送装置5,所述的基座2设置在牵引拖拉机1的前端,所述的基座2上设置有皮带轮6,所述的皮带轮6通过皮带与牵引拖拉机1的飞轮连接,所述的基座2上设置有油箱7及油泵8,所述的油泵8的泵轴与皮带轮6的轮轴连接,所述的油泵8的进油口连通油箱7,油泵8的出油口分别通过电磁阀及供油管路连接主液压缸9、振动挑秧装置3、拨秧装置4及切割输送装置5,所述的油泵8为主液压缸9、振动挑秧装置3、拨秧装置4及切割输送装置5提供动力,所述的基座2的前端中部铰接有上连接板10,所述的上连接板10与切割输送装置5的切割输送架501连接,所述的基座2的前端的两侧铰接有下机架11,所述的下机架11上设置有两个拨秧装置4,两个拨秧装置4结构相同并对称布置在下机架11下方两侧,所述的拨秧装置4的前端的下机架11上设置有振动挑秧装置3,所述的基座2上设置有人字架12,所述的人字架12的上部通过主液压缸9连接切割输送装置5的切割输送架501,主液压缸9推动切割输送装置5围绕上连接板10与基座2的铰接点上下偏转,所述的振动挑秧装置3能够将甘薯秧蔓挑起,使秧蔓与土壤分离并纵向切断秧蔓,所述的两个拨秧装置4将甘薯秧蔓由两侧向中部拨动聚拢,所述的切割输送装置5将拨秧装置4聚拢的甘薯秧蔓输送并横向切断,使秧蔓与块根分离。
如图3、图4、图5、图12~图17所示,所述的振动挑秧装置3包括松土固定板301、挑秧液压马达302、振动转轴303、偏心轮304、连杆305、左松土铲306、右松土铲307、旋刀308、旋刀轴309及旋刀电机310,所述的的下机架1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振动横梁13,所述的振动横梁1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松土固定板301,所述的松土固定板301的上部设置有挑秧液压马达302,所述的挑秧液压马达302的输出轴与振动转轴303连接,所述的振动转轴303沿振动横梁13的长度方向布置,振动横梁13通过轴承及轴承座311与振动转轴303连接,所述的振动转轴303上设置有两个偏心轮304,所述的两个偏心轮304布置在振动转轴303的两侧,所述的两个偏心轮304分别通过连杆305连接左松土铲306及右松土铲307,所述的左松土铲306的下部与振动横梁13左侧的松土固定板301铰接,右松土铲307的下部与振动横梁13右侧的松土固定板301铰接,所述的振动横梁13两侧的松土固定板301上均设置有旋刀电机310,所述的旋刀电机310的输出轴与旋刀轴309连接,所述的旋刀轴309上设置有旋刀308,所述的旋刀308为一字型旋刀308。所述的左松土铲306及右松土铲307均包括铲翼312、铲柄313及铲头314,所述的铲柄313的上部与连杆305铰接,铲柄313的下部设置有与松土固定板301铰接用的透孔,所述的铲柄313的下端设置铲头314,所述的铲头314的一侧设置铲翼312,所述的铲翼312的前端与铲头314前端连接,铲翼312的后端自由悬空,所述的铲翼312倾斜布置,所述的铲翼312的后端向侧后上方倾斜远离铲柄313,铲翼31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5°,所述的左松土铲306的铲翼312设置在左松土铲306的铲头314的右侧,右松土铲307的铲翼312设置在右松土铲307的铲头314的左侧。
如图6、图7、图8及图18所示,拨秧装置4包括固定架401、拨秧支撑板402、前固定板403、后固定板404、主动链轮405、从动链轮406、拨秧链条407、拨齿408、主动轴409及从动轴410,所述的固定架401与下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的拨秧支撑板402与固定架401的下部连接,所述的拨秧支撑板402通过主动轴409与前固定板403的后端通过主动轴409相对转动连接,所述的后固定板404的后端与主动轴409连接,所述的后固定板404上设置有拨秧液压马达417,拨秧液压马达417的输出轴与主动轴409连接,所述的前固定板403的前端与后固定板404的前端通过从动轴410连接,所述的主动轴409上设置有主动链轮405,所述的从动轴410上设置有从动链轮406,主动链轮405与从动链轮406通过拨秧链条407连接,所述的拨秧链条407上设置有多个拨齿408,多个拨齿408沿拨秧链条407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的前固定板403上设置有拨秧调节液压缸411,所述的拨秧调节液压缸411的上端与下机架11的振动横梁13连接,拨秧调节液压缸411的下端与前固定板403连接,拨秧调节液压缸411能够带动拨秧装置4以主动轴409为转轴相对固定架401偏转调节。所述的固定架401为固定在下机架11上的竖直设置的方管,其上端设置有封口板412,其下端穿装有活动支架413,所述的活动支架413的下端设置有能够相对活动支架413转动的垄沟限深轮414,所述的活动支架413的上端与丝杆415的螺纹连接,所述的丝杆415上端穿过封口板412,丝杆415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手柄416,转动调节手柄416能够调节垄沟限深轮414的高度,所述的垄沟限深轮414与垄作甘薯的垄沟对应。
如图9、图10、图11所示,切割输送装置5包括切割输送架501,所述的切割输送架501的上部与主液压缸9连接,切割输送架501的中部与上连接板10连接,所述的切割输送架501上设置有传动底板502,所述的传动底板502上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切割输送液压马达503、动力链轮504、从动链轮一505、主动轴一506、从动链轮二507及主动轴二508,所述的切割输送液压马达503设置在传动底板502上,切割输送液压马达50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动力链轮504,所述的动力链轮504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从动链轮一505及从动链轮二507,所述的从动链轮一505的转向与从动链轮二507的转向相对,所述的从动链轮一505设置在主动轴一506的上部,从动链轮二507设置在主动轴二508的上部,所述的主动轴一506及主动轴二508分别通过轴承与传动底板502连接,所述的主动轴一506的下部通过轴承与带轮底座一509连接,主动轴二508的下部通过轴承与带轮底座二510连接,主动轴一506的下端设置有主动带轮一511,主动轴二508的下端设置有主动带轮二512,所述的带轮底座一509上设置有从动带轮一513,带轮底座二510上设置有从动带轮二514,主动带轮一511与从动带轮一513通过输送带一515连接,主动带轮二512与从动带轮二514通过输送带二516连接,所述的输送带一515及输送带二516上均设置有输送齿517,输送带一515上的输送齿517与输送带二516上的输送齿517相互啮合,所述的从动带轮一513的轮轴的下端设置有盘刀一518,所述的从动带轮二514的轮轴的下端设置有盘刀二519。所述的盘刀一518的外圆周上设置有V型刀槽,所述的盘刀二519的刀刃深入盘刀一518的V型刀槽内,实际生产时,V型刀槽也可以设置在盘刀二519的外圆周上。所述的切割输送架501上设置有提升杆520,所述的提升杆520位于下机架11的下方,所述的切割输送架501的下部设置有垄顶限深支架521,所述的垄顶限深支架521的下端设置有相对垄顶限深支架521转动的垄顶限深轮522,所述的垄顶限深轮522与垄作甘薯的垄顶对应。
使用时,牵引拖拉机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提供动力,同时,通过皮带轮6及皮带带动油泵8工作,通过电磁阀,使油泵8将油箱7内的液压油输送给主液压缸9,主液压缸9推动切割输送装置5的切割输送架501围绕上连接板10与基座2铰接的铰接轴转动,使切割输送装置5向下倾斜直至切割输送架501上安装的垄顶限深轮522与甘薯垄的垄顶接触,在此过程中,切割输送架501上的提升杆520与下机架11脱离,下机架11缺少支撑,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落至最低位,转动调节手柄416,通过丝杆415使活动支架413相对固定架40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垄沟限深轮414向下移动,直至垄沟限深轮414与甘薯垄的垄沟地面接触,之后,再通过电磁阀使油泵8将油箱7内的液压油输送给拨秧装置4的拨秧调节液压缸411,拨秧调节液压缸411的伸缩杆伸缩,调整拨秧装置4的高度,使拨秧装置4对甘薯垄高度仿形。
通过电磁阀,使油泵8将油箱7内的液压油输送给挑秧液压马达302,挑秧液压马达302带动振动转轴303转动,从而使装在振动转轴303上的两个偏心轮304转动,两个偏心轮304通过连杆305带动左松土铲306及右松土铲307围绕其与松土固定板301的铰接轴往复摆动,从而使左、右松土铲307下端的铲头314不断的上下动作,铲头314向下伸入土层,之后再向上勾起,从而挑起甘薯秧蔓,使甘薯秧蔓与土壤分离,由于左、右松土铲307的铲翼312的后端向侧后上方倾斜远离铲柄313,则,挑起的甘薯秧蔓在铲头314的圆弧位置聚集,启动旋转电机,旋刀电机310带动一字型的旋刀308旋转切割秧蔓,使相互缠绕的秧蔓切割分离,切割分离后的秧蔓在铲翼312的作用下,由垄台两侧的垄沟向垄台聚拢。
通过电磁阀,使油泵8将油箱7内的液压油输送给拨秧液压马达417,拨秧液压马达417带动主动轴409转动,从而使主动链轮405转动,主动链轮405通过拨秧链条407带动从动链轮406转动,拨齿408随着拨秧链条407移动,实现拨秧,将振动挑秧装置3挑起并切割后的秧蔓向垄台聚拢,并向切割输送装置5移动。
通过电磁阀,使油泵8将油箱7内的液压油输送给切割输送液压马达503,切割输送液压马达503带动动力链轮504转动,动力链轮504通过传动链条带动从动链轮一505及从动链轮二507主动,从而使主动轴一506及主动轴二508转动,主动轴一506下端的主动带轮一511转动,主动轴二508下端的主动带轮二512转动,主动带轮一511通过输送带一515带动从动带轮一513转动,主动带轮二512通过输送带二516带动从动带轮二514转动,输送带一515与输送带二516均设置有输送齿517,输送带一515上的输送齿517与输送带二516上的输送齿517相互啮合,从而将拨秧装置4拨送的甘薯秧蔓向后上方输送,由于切割输送装置5倾斜布置,则,输送带一515及输送带二516输送秧蔓的同时,使秧蔓高度升高,从动带轮一513的轮轴的下端设置有盘刀一518,从动带轮二514的轮轴的下端设置有盘刀二519,从动带轮一513的转动使盘刀一518转动,从动带轮二514的转动使盘刀二519转动,输送带一515及输送带二516输送秧蔓的同时抬升秧蔓,从而露出秧蔓与块根连接位置,之后,旋转的刀盘一及刀盘二将秧蔓与块根切断,使块根与秧蔓分离。分离后的秧蔓在输送带一515及输送带二516的输送下汇聚到拖拉机的车轮中间空隙,方便后续回收。
当收获完成后,可通过电磁阀换向,使切割输送液压马达503、拨秧液压马达417挑秧液压马达302停止,再停止旋转电机即可,之后通过电磁阀换向,使主液压缸9回缩,带动切割输送装置5向上摆动,切割输送装置5的切割输送架501上设置的提升杆520随之向上移动,当提升杆520与下机架11的下部接触后,带动下机架11向上抬升,从而将拨秧装置4及振动挑秧装置3向上抬升,使左、右松土铲307的铲头314与土壤分离,至此完成甘薯秧蔓的切割收获。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输送架(501),所述的切割输送架(501)的上部与甘薯茎叶收获机的主液压缸(9)连接,切割输送架(501)的中部与甘薯茎叶收获机的上连接板(10)连接,主液压缸(9)带动切割输送架(501)及上连接板(10)摆动,所述的切割输送架(501)上设置有传动底板(502),所述的传动底板(502)上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的切割输送架(501)的下端设置有带轮底座,所述的带轮底座上设置有两个转动方向相对的皮带输送机构,所述的传动装置为两个皮带输送机构的转动提供动力及传动,两个转动方向相对的皮带输送机构夹持并输送甘薯秧蔓,所述的两个皮带输送机构的从动带轮的轮轴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盘刀,两个盘刀将甘薯秧蔓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切割输送液压马达(503)、动力链轮(504)、从动链轮一(505)、主动轴一(506)、从动链轮二(507)及主动轴二(508),所述的切割输送液压马达(503)设置在传动底板(502)上,切割输送液压马达(50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动力链轮(504),所述的动力链轮(504)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从动链轮一(505)及从动链轮二(507),所述的从动链轮一(505)的转向与从动链轮二(507)的转向相对,所述的从动链轮一(505)设置在主动轴一(506)的上部,从动链轮二(507)设置在主动轴二(508)的上部,所述的主动轴一(506)及主动轴二(508)分别通过轴承与传动底板(502)连接,所述的主动轴一(506)的下部及主动轴二(508)的下部分别通过轴承与带轮底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皮带输送机构结构相同,且转向相对,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输送带及输送齿,所述的两个皮带输送机构的主动带轮分别设置在主动轴一(506)的下端及主动轴二(508)的下端,所述的主动带轮通过输送带连接从动带轮,所述的从动带轮的轮轴设置在带轮底座上,所述的输送带上设置有输送齿,两个转向相对的皮带输送机构的输送齿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盘刀中的一个盘刀的外圆周上设置有V型刀槽,两个盘刀中的另一个盘刀深入V型刀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输送架(501)上设置有提升杆(520),所述的提升杆(520)位于甘薯茎叶收获机的下机架(11)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输送架(501)的下部设置有垄顶限深支架(521),所述的垄顶限深支架(521)的下端设置有相对垄顶限深支架转动的垄顶限深轮(522),所述的垄顶限深轮(522)与垄作甘薯的垄顶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62196.3U CN210537524U (zh) | 2019-08-21 | 2019-08-21 | 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62196.3U CN210537524U (zh) | 2019-08-21 | 2019-08-21 | 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37524U true CN210537524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44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62196.3U Active CN210537524U (zh) | 2019-08-21 | 2019-08-21 | 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3752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84232A (zh) * | 2023-05-11 | 2023-08-15 | 江苏大学 | 一种马铃薯挖掘及薯土秧分离装置及方法和收获机 |
-
2019
- 2019-08-21 CN CN201921362196.3U patent/CN21053752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84232A (zh) * | 2023-05-11 | 2023-08-15 | 江苏大学 | 一种马铃薯挖掘及薯土秧分离装置及方法和收获机 |
CN116584232B (zh) * | 2023-05-11 | 2024-03-22 | 江苏大学 | 一种马铃薯挖掘及薯土秧分离装置及方法和收获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83302B (zh) | 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 |
CN210537461U (zh) | 甘薯茎叶收获机 | |
CN111955068B (zh) | 一种田间除草机及除草方法 | |
CN203801270U (zh) | 一种新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 | |
CN101569260B (zh) | 一种收获机 | |
CN207911358U (zh) | 一种土豆收获筛选一体机 | |
CN210868804U (zh) | 甘蔗收割遁耕施肥一体机 | |
CN110352688B (zh) | 甘薯茎叶收获机 | |
CN110859082B (zh) | 一种牵引式大小行大蒜联合收获机 | |
CN206743875U (zh) | 一种农作物收获机联动割台 | |
CN202697236U (zh) | 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 |
CN109429671B (zh) | 一垄两行胡萝卜联合收获机 | |
CN210537524U (zh) | 甘薯茎叶收获机的切割输送装置 | |
CN104604417B (zh) | 深土层根茎类作物收获机 | |
CN204408946U (zh) | 多功能花生联合收获机 | |
CN204653005U (zh) | 双层抖动链马铃薯收获机 | |
CN211378807U (zh) | 一种牵引式大小行大蒜联合收获机 | |
CN200953746Y (zh) | 花生起刨机 | |
CN206620488U (zh) | 一种芦笋收获机 | |
CN202077378U (zh) | 山药收获种植两用机 | |
CN211580668U (zh) | 防损坏马铃薯收获设备 | |
CN204392851U (zh) | 双行自走式胡萝卜联合收获机 | |
CN204929635U (zh) | 大蒜联合收获机 | |
CN219780893U (zh) | 农业种植用开沟机 | |
CN204560228U (zh) | 深土层根茎类作物收获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