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4685U - 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34685U CN210534685U CN201922159193.6U CN201922159193U CN210534685U CN 210534685 U CN210534685 U CN 210534685U CN 201922159193 U CN201922159193 U CN 201922159193U CN 210534685 U CN210534685 U CN 2105346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d screw
- fixedly connected
- board
- bearing
- wi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618 wire wrap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86 mem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缠线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钮,能够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继而实现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的目的,达到通过丝杆套筒带动第一缠绕板和第二缠绕板进行左右移动的目的,该装置采用第二滑块、第二滑槽、第一缠线板、第二缠线板、第一螺栓和挡板,实现了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的便捷拆装,通过设置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旋钮、和丝杆套筒,达到了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的伸缩使用,使用灵活度高,整个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缠线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
背景技术
电子计算机通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逻辑计算,具有存储记忆功能,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
在计算机的机箱内会使用到导线进行连接,导线较长则会堆积在机箱捏内,一方面占用机箱大量空间,不利于提高机箱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导线堆积会对导线造成损坏,导线破损极易出现漏电等危险情况,不利于保障使用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具有便于缠线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内均穿设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丝杆套筒,所述丝杆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穿设有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所述第一缠线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缠线板滑动连接在第二凹槽内,右侧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三轴承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两个丝杆套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二缠线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前侧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表面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钮,能够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继而实现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的目的,达到通过丝杆套筒带动第一缠绕板和第二缠绕板进行左右移动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能够实现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与第二转轴之间的拆装,借助第三滑槽和第三滑块的滑动作用,能够配合第二缠线板与第一缠线板进行伸缩,实现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进行快速调节的目的,通过设置挡板和第一螺栓,能够实现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与第一转轴之间的固定,该装置采用第二滑块、第二滑槽、第一缠线板、第二缠线板、第一螺栓和挡板,实现了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的便捷拆装,通过设置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旋钮、和丝杆套筒,达到了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的伸缩使用,使用灵活度高,整个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第一轴承;3、第一凹槽;4、第一滑块;5、第一丝杆;6、第二丝杆;7、丝杆套筒;8、第一滑槽;9、第一转轴;10、第三轴承;11、旋钮;12、防滑套;13、固定板;14、第二轴承;15、第二转轴;16、挡板;17、第二滑槽;18、第一缠线板;19、第二滑块;20、第一螺栓;21、第二缠线板;22、第三滑块;23、第三滑槽;24、第二凹槽;25、第二螺栓;27、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内均穿设有第一转轴,通过设置第二轴承和第二转轴,能够带动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转动,实现对导线的缠绕,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丝杆套筒,所述丝杆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穿设有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通过设置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能够实现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与第二转轴之间的拆装,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所述第一缠线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缠线板滑动连接在第二凹槽内,右侧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三轴承并固定连接有旋钮,通过转动旋钮,能够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继而实现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的目的,达到通过丝杆套筒带动固定板进行左右移动的目的,所述旋钮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该装置采用第二滑块、第二滑槽、第一缠线板、第二缠线板、第一螺栓和挡板,实现了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的便捷拆装,通过设置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旋钮、和丝杆套筒,达到了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的伸缩使用,使用灵活度高,整个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两个丝杆套筒固定连接,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的滑动作用能够配合丝杆套筒带动固定板左右移动更加稳定。
具体的,所述第二凹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二缠线板固定连接,借助第三滑槽和第三滑块的滑动作用,能够配合第二缠线板与第一缠线板进行伸缩,实现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进行快速调节的目的。
具体的,所述机箱的前侧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表面螺纹方向相反。
具体的,所述第二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挡板和第一螺栓,能够实现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与第一转轴之间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转动第二螺栓将箱盖取下,然后将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通过第二滑块滑入第二滑槽内,并使挡板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转轴进行固定,完成对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的安装固定,然后根据使用需要,转动旋钮,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使丝杆套筒带动两个固定板进行左右移动,带动第一缠线板与第二缠线板进行伸缩,实现长度调节,然后将多余的导线缠绕线在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进行有序缠绕,避免杂乱,当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出现损坏时,通过第一螺栓、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配合下,取下第一缠线板和第二缠线板进行更换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壁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和第三轴承(10),所述第一轴承(2)和第三轴承(10)内均穿设有第一转轴(9),两个所述第一转轴(9)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6),所述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6)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丝杆套筒(7),所述丝杆套筒(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两个所述固定板(13)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4),所述第二轴承(14)内穿设有第二转轴(15),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5)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9),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9)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缠线板(18)和第二缠线板(21),所述第一缠线板(18)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4),所述第二缠线板(21)滑动连接在第二凹槽(24)内,右侧所述第一转轴(9)的一端穿过第三轴承(10)并固定连接有旋钮(11),所述旋钮(11)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第一滑槽(8)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4),两个所述第一滑块(4)分别与两个丝杆套筒(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24)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三滑槽(23),所述第三滑槽(23)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22),所述第三滑块(22)与第二缠线板(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前侧通过第二螺栓(25)固定连接有箱盖(26),所述第一丝杆(5)和第二丝杆(6)的表面螺纹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19)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通过第一螺栓(20)与第二转轴(15)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59193.6U CN210534685U (zh) | 2019-12-05 | 2019-12-05 | 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59193.6U CN210534685U (zh) | 2019-12-05 | 2019-12-05 | 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34685U true CN210534685U (zh) | 2020-05-15 |
Family
ID=70609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5919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34685U (zh) | 2019-12-05 | 2019-12-05 | 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34685U (zh) |
-
2019
- 2019-12-05 CN CN201922159193.6U patent/CN21053468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44332U (zh) | 一种led 显示单元箱体及其边锁 | |
CN211018096U (zh) | 一种服务器机房布线用理线器 | |
CN210534685U (zh) | 一种计算机内置缠线板 | |
CN208752544U (zh) | 一种计算机用电线收纳装置 | |
CN216434158U (zh) | 一种配电箱线路检测设备 | |
CN216672413U (zh) | 一种电缆敷设转角导引装置 | |
CN215207882U (zh) | 一种带有线束功能的计算机设备 | |
CN209831399U (zh) | 一种电子产品生产用夹紧设备 | |
CN207090702U (zh) | 一种便携式数据线 | |
CN208666788U (zh) | 一种计算机电源线收纳整理装置 | |
CN208112109U (zh) | 一种电线架设用拉紧装置 | |
CN211545550U (zh) | 一种计算机硬件导线整理结构 | |
CN205789308U (zh) | 用于高速率线缆星绞机的模具 | |
CN208141918U (zh) | 一种单夹头台式绞线机 | |
CN211644203U (zh) | 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装置 | |
CN210029548U (zh) | 一种电缆缠绕装置 | |
CN208986518U (zh) | 一种电气接线方式的电气调试系统 | |
CN207782116U (zh) | 一种用于端子连接线的打端机放线装置 | |
CN220671709U (zh) | 一种通信工程用光纤交换箱 | |
CN206775003U (zh) | 一种控制电缆接线辅助装置 | |
CN219780636U (zh) | 一种新型集成悬臂控制箱 | |
CN219980065U (zh) | 一种进行柜束线机构 | |
CN208585882U (zh) | 一种家用电线整理排线装置 | |
CN212781893U (zh) | 一种计算机机箱用线路梳理装置 | |
CN208724282U (zh) | 一种带有理线盒的机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