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6831U - 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06831U CN210506831U CN201920762178.8U CN201920762178U CN210506831U CN 210506831 U CN210506831 U CN 210506831U CN 201920762178 U CN201920762178 U CN 201920762178U CN 210506831 U CN210506831 U CN 2105068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ustic soda
- mixing
- pipe
- liquid caustic
- stir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29940097275 Indigo Drug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5000000177 Indigofera tinctori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40000007871 Indigofera tinctoria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3
- HEMHJVSKTPXQMS-UHFFFAOYSA-M sodium 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Na+] HEMHJVSKTPXQMS-UHFFFAOYSA-M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6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5000011121 sodium hydroxide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790 di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41001062009 Indigo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group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COHYTHOBJLSHDF-UHFFFAOYSA-N Indigo Blue Chemical compound N1C2=CC=CC=C2C(=O)C1=C1C(=O)C2=CC=CC=C2N1 COHYTHOBJLSHD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18 caustic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865 dilu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700022029 GBLP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13 dilu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机架、液碱箱、水箱、第一混合桶、第二混合桶、搅拌装置、分流组件,其中液碱箱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到第一混合桶、第二混合桶上,水箱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到第一混合桶、第二混合桶上,搅拌装置包括横向驱动机构、竖向驱动机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遮蔽盖;分流组件包括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主输液管、液碱泵、若干分流管、若干控制阀。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地得到合适的液碱,并能很方便地将液碱输送至需要的位置上,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且还能提高液碱稀释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仔布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牛仔布生产过程中,常采用液碱进行处理。且时常会根据不同的处理情况,调整液碱的PH值。由于,现有企业很难购买到多种且PH值合适的液碱。所以,现有企业常购买较高PH值的液碱,然后通过稀释获得合适的PH值。再由于目前没有专业的稀释设备,在稀释过程中,需要人工将液碱与水加入到稀释桶中,然后通过人工进行搅拌,才能得到合适的液碱。且还需要人工将稀释好的液碱运输至需要的机械上。这样会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增高,且该操作较为繁琐,易导致液碱的稀释效果降低,从而易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而且液碱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这样的稀释方式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该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能够快速地得到合适的液碱,并能很方便地将液碱输送至需要的位置上,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且还能提高液碱稀释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机架、液碱箱、水箱、第一混合桶、第二混合桶、搅拌装置、分流组件,其中液碱箱设置在机架的顶部,所述液碱箱上连接有液碱输出管,所述液碱输出管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液碱支管、第二液碱支管,所述第一液碱支管上串接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二液碱支管上串接有第二开关阀;所述水箱设置在机架的顶部,所述水箱上连接有主输出管,所述主输出管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副管、第二副管,所述第一副管上串接有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二副管上串接有第四开关阀;所述第一混合桶与第二混合桶并排设置在机架的下部上,所述第一混合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混合腔,并使第一液碱支管与第一混合腔相连通,还使第一副管与第一混合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合桶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混合腔,并使第二液碱支管与第二混合腔相连通,还使第二副管与第二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横向驱动机构、竖向驱动机构、搅拌机构,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横向导轨、丝杆、横向滑动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横向导轨固定在机架上,并使横向导轨位于第一混合桶与第二混合桶的上方,所述丝杆设置在机架上,并使丝杆位于横向导轨的侧旁,还使丝杆与驱动电机相驱动连接,所述横向滑动架滑动设置在横向导轨上,并使横向滑动架与丝杆相螺接,还使横向滑动架能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做横向往复运动,以及使横向滑动架能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移动至第一混合腔的上方、第二混合腔的上方, 所述竖向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竖向导轨、竖向滑动架,所述驱动气缸呈竖向布置地设置在横向滑动架上,所述竖向导轨设置在横向滑动架上,所述竖向滑动架滑动设置在竖向导轨上,并使竖向滑动架与驱动气缸相驱动连接,还使竖向滑动架能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做竖向往复运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遮蔽盖,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竖向滑动架上,所述搅拌轴呈竖向布置,并使搅拌轴的上端与搅拌电机相驱动连接,还使搅拌轴的下端能随着竖向滑动架的竖向运动而进出第一混合腔、第二混合腔,所述遮蔽盖能转动地套装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叶片设置在遮蔽盖下方的搅拌轴上,并使搅拌叶片能随着搅拌轴进出第一混合腔、第二混合腔,还使遮蔽盖能在搅拌轴的带动下盖置于第一混合腔的腔口上、第二混合腔的腔口上或者从第一混合腔的腔口上、第二混合腔的腔口上移开;所述分流组件包括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主输液管、液碱泵、若干分流管、若干控制阀,所述第一输出管一端连接在第一混合桶上并与第一混合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出管上串接有第五开关阀,所述第二输出管一端连接在第二混合桶上并与第二混合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输出管上串接有第六开关阀,所述主输液管一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管的另一端、第二输出管的另一端相接通,所述液碱泵串接在主输液管上,各分流管一端分别与主输液管另一端相接通,各控制阀一一对应地串接在各分流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液碱箱与水箱都位于机架的顶部,而第一混合桶、第二混合桶则位于的下部上。这样液碱箱中的液碱与水箱中的水均可以通过重力的作用进入到第一混合桶、第二混合桶中,无需安装相关泵体,这能降低能源的利用,从而有助于控制整个系统的使用成本。由于该系统包括第一混合桶、第二混合桶,且第一混合桶与第二混合桶是通过合理的管道连接到液碱箱与水箱上的;当第一混合桶正在向外输送液碱时,无需等待第一混合桶中的液碱排完,就可以通过第二混合桶进行液碱的稀释操作;这样不仅能方便得到相同PH值的液碱,还能通过第二混合桶稀释出不同PH值的液碱;这样的结构能够保证液碱的输出与液碱的稀释同时进行,这有助于提高该系统的生产效率,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由于搅拌装置上具有横向驱动机构、竖向驱动机构,且通过上述合理的组装结构,可以通过横向驱动机构与竖向驱动机构的动作,使搅拌机构上的搅拌叶片进出第一混合腔、第二混合腔,这样通过一个搅拌装置就能分别对两个混合腔中的液碱起到搅拌作用,这有助于控制本系统的制造成本。且在液碱稀释过程中,只需操作工人打开对应的开关阀即可使液碱与水进入到对应的混合腔中,而混合搅拌动作则可以通过搅拌装置来完成,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工人的参与,这不仅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还能快速地得到合适PH值的液碱,从而有助于提高液碱的稀释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由于横向滑动架是采用横向导轨进行限位导向的,且横向滑动架是通过丝杆与驱动电机的配合实现横向移动的,这样横向滑动架移动的准确性与平稳性都十分高,这有助于提高横向驱动机构的可靠性;由于竖向滑动架是采用竖向导轨进行限位导向的,且竖向滑动架是通过驱动气缸来实现竖向移动的,这样竖向滑动架移动的准确性与平稳性都十分高,这有助于提高竖向驱动机构的可靠性;这样就能提高搅拌机构移动的准确性与平稳性,从而就能提高搅拌装置的可靠性,进而就能得到可靠性高的靛蓝牛仔布浆液碱输送系统。由于搅拌机构包括遮蔽盖,且遮蔽盖是能转动地套装在搅拌轴上的,再加上遮蔽盖能遮盖于第一混合腔的腔口上、第二混合腔的腔口上,这样在搅拌机构进行搅拌作业时,通过遮蔽盖可以有效地防止液碱飞溅出混合腔,这有助于提高该系统的安全性。由于该系统包括分流组件,而该分流组件包括若干分流管,再加上上述合理的组装结构,可将对应混合腔中混合好的液碱分流出去,这样可以方便将液碱输送至需要的位置上,从而无需工人移送液碱,这有助于提高液碱移送的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且这样还能有效地减少工人接触到液碱的几率,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液碱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混合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混合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竖向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包括机架1、液碱箱2、水箱3、第一混合桶4、第二混合桶5、搅拌装置6、分流组件7,其中,如图1与图3所示,所述液碱箱2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所述液碱箱2上连接有液碱输出管21,所述液碱输出管21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液碱支管22、第二液碱支管23,所述第一液碱支管22上串接有第一开关阀101,所述第二液碱支管23上串接有第二开关阀102;如图1与图4所示,所述水箱3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所述水箱3上连接有主输出管31,所述主输出管31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副管32、第二副管33,所述第一副管32上串接有第三开关阀103,所述第二副管33上串接有第四开关阀104;如图1、图5与图6所示,所述第一混合桶4与第二混合桶5并排设置在机架1的下部上,所述第一混合桶4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混合腔41,并使第一液碱支管22与第一混合腔41相连通,还使第一副管32与第一混合腔41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合桶5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混合腔51,并使第二液碱支管23与第二混合腔51相连通,还使第二副管33与第二混合腔51相连通;如图1与图7所示,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横向驱动机构61、竖向驱动机构62、搅拌机构63;如图7与图8所示,所述横向驱动机构61包括驱动电机611、横向导轨612、丝杆613、横向滑动架614,所述驱动电机61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横向导轨612固定在机架1上,并使横向导轨612位于第一混合桶4与第二混合桶5的上方,所述丝杆613设置在机架1上,并使丝杆613位于横向导轨612的侧旁,还使丝杆613与驱动电机611相驱动连接,所述横向滑动架614滑动设置在横向导轨612上,并使横向滑动架614与丝杆613相螺接,还使横向滑动架614能在驱动电机611的驱动下做横向往复运动,以及使横向滑动架614能在驱动电机611的驱动下移动至第一混合腔41的上方、第二混合腔51的上方; 如图7与图9所示,所述竖向驱动机构62包括驱动气缸621、竖向导轨622、竖向滑动架623,所述驱动气缸621呈竖向布置地设置在横向滑动架614上,所述竖向导轨622设置在横向滑动架614上,所述竖向滑动架623滑动设置在竖向导轨622上,并使竖向滑动架623与驱动气缸621相驱动连接,还使竖向滑动架623能在驱动气缸621的驱动下做竖向往复运动;如图7与图10所示,所述搅拌机构63包括搅拌电机631、搅拌轴632、搅拌叶片633、遮蔽盖634,所述搅拌电机631设置在竖向滑动架623上,所述搅拌轴632呈竖向布置,并使搅拌轴632的上端与搅拌电机631相驱动连接,还使搅拌轴632的下端能随着竖向滑动架623的竖向运动而进出第一混合腔41、第二混合腔51,所述遮蔽盖634能转动地套装在搅拌轴632上,所述搅拌叶片633设置在遮蔽盖634下方的搅拌轴632上,并使搅拌叶片633能随着搅拌轴632进出第一混合腔41、第二混合腔51,还使遮蔽盖634能在搅拌轴632的带动下盖置于第一混合腔41的腔口上、第二混合腔51的腔口上或者从第一混合腔41的腔口上、第二混合腔51的腔口上移开;如图1与图11所示,所述分流组件7包括第一输出管71、第二输出管72、主输液管73、液碱泵74、若干分流管75、若干控制阀76,所述第一输出管71一端连接在第一混合桶4上并与第一混合腔41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出管71上串接有第五开关阀105,所述第二输出管72一端连接在第二混合桶5上并与第二混合腔51相连通,所述第二输出管72上串接有第六开关阀106,所述主输液管73一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管71的另一端、第二输出管72的另一端相接通,所述液碱泵74串接在主输液管73上,各分流管75一端分别与主输液管73另一端相接通,各控制阀76一一对应地串接在各分流管75上。由于液碱箱2与水箱3都位于机架1的顶部,而第一混合桶4、第二混合桶5则位于的下部上。这样液碱箱2中的液碱与水箱3中的水均可以通过重力的作用进入到第一混合桶4、第二混合桶5中,无需安装相关泵体,这能降低能源的利用,从而有助于控制整个系统的使用成本。由于该系统包括第一混合桶4、第二混合桶5,且第一混合桶4与第二混合桶5是通过合理的管道连接到液碱箱2与水箱3上的;当第一混合桶4正在向外输送液碱时,无需等待第一混合桶4中的液碱排完,就可以通过第二混合桶5进行液碱的稀释操作;这样不仅能方便得到相同PH值的液碱,还能通过第二混合桶5稀释出不同PH值的液碱;这样的结构能够保证液碱的输出与液碱的稀释同时进行,这有助于提高该系统的生产效率,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由于搅拌装置6上具有横向驱动机构61、竖向驱动机构62,且通过上述合理的组装结构,可以通过横向驱动机构61与竖向驱动机构62的动作,使搅拌机构63上的搅拌叶片633进出第一混合腔41、第二混合腔51,这样通过一个搅拌装置6就能分别对两个混合腔中的液碱起到搅拌作用,这有助于控制本系统的制造成本。且在液碱稀释过程中,只需操作工人打开对应的开关阀即可使液碱与水进入到对应的混合腔中,而混合搅拌动作则可以通过搅拌装置6来完成,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工人的参与,这不仅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还能快速地得到合适PH值的液碱,从而有助于提高液碱的稀释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由于横向滑动架614是采用横向导轨612进行限位导向的,且横向滑动架614是通过丝杆613与驱动电机611的配合实现横向移动的,这样横向滑动架614移动的准确性与平稳性都十分高,这有助于提高横向驱动机构61的可靠性;由于竖向滑动架623是采用竖向导轨622进行限位导向的,且竖向滑动架623是通过驱动气缸621来实现竖向移动的,这样竖向滑动架623移动的准确性与平稳性都十分高,这有助于提高竖向驱动机构62的可靠性;这样就能提高搅拌机构63移动的准确性与平稳性,从而就能提高搅拌装置6的可靠性,进而就能得到可靠性高的靛蓝牛仔布浆液碱输送系统。由于搅拌机构63包括遮蔽盖634,且遮蔽盖634是能转动地套装在搅拌轴632上的,再加上遮蔽盖634能遮盖于第一混合腔41的腔口上、第二混合腔51的腔口上,这样在搅拌机构63进行搅拌作业时,通过遮蔽盖634可以有效地防止液碱飞溅出混合腔,这有助于提高该系统的安全性。由于该系统包括分流组件7,而该分流组件7包括若干分流管75,再加上上述合理的组装结构,可将对应混合腔中混合好的液碱分流出去,这样可以方便将液碱输送至需要的位置上,从而无需工人移送液碱,这有助于提高液碱移送的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且这样还能有效地减少工人接触到液碱的几率,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所述液碱箱2采用现有耐液碱腐蚀的储液箱。所述液碱输出管21、第一液碱支管22、第二液碱支管23均采用现有耐液碱腐蚀的管道。所述第一开关阀101与第二开关阀102均采用现有耐液碱腐蚀的阀体。
所述第一混合腔41与第二混合腔51的腔壁上均设有现有耐液碱腐蚀的保护层;例如,保护层采用镍层。
所述搅拌轴632的外表面、搅拌叶片633的外表面与遮蔽盖634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现有耐液碱腐蚀的保护层;例如,保护层采用镍层。
在使用过程中,遮蔽盖634是紧压在第一混合腔41或第二混合腔51的腔口上的,由于遮蔽盖634是能转动地套装在搅拌轴632上的;这样在搅拌轴632转动时,遮蔽盖634能通过其与腔口的摩擦来保持固定;该结构设计十分巧妙,既能满足遮盖的需要,又不会影响到搅拌机构63的搅拌作业。
所述第一输出管71、第二输出管72、主输液管73、分流管75均采用现有耐液碱腐蚀的管道。所述液碱泵74采用耐液碱腐蚀的液碱泵。所述控制阀76采用耐液碱腐蚀的控制阀。
所述第一开关阀101、第二开关阀102、第三开关阀103、第四开关阀104、第五开关阀105、第六开关阀106、各控制阀76均采用电动阀。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还包括控制盒8、第一PH检测仪10、第二PH检测仪20,所述控制盒8包括总控电路模块、显示屏81、若干操控按键82,所述显示屏81、各操控按键82分别与总控电路模块相电连接,还使第一开关阀101、第二开关阀102、第三开关阀103、第四开关阀104、第五开关阀105、第六开关阀106、驱动电机611、驱动气缸621、搅拌电机631、液碱泵74、各控制阀76分别与总控电路模块相电连接;所述控制盒8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PH检测仪10设置在第一混合腔41中,并使第一PH检测仪10与总控电路模块相电连接,所述第二PH检测仪20设置在第二混合腔51中,并使第二PH检测仪20与总控电路模块相电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操控按键82可开关第一开关阀101、第二开关阀102、第三开关阀103、第四开关阀104、第五开关阀105、第六开关阀106、驱动电机611、驱动气缸621、搅拌电机631、液碱泵74、各控制阀76;而显示屏81可显示第一PH检测仪10与第二PH检测仪20检测到的PH值,即检测第一混合腔41、第二混合腔51中液碱的PH值,这样有助于提高该系统使用的便利性。可通过总控电路模块控制第一开关阀101、第二开关阀102、第三开关阀103、第四开关阀104的开关时间,这样就能控制液碱与水的输送量,从而可达到精准控制输送量的目的。所述总控电路模块可采用单片机。所述第一PH检测仪10与第二PH检测仪20均采用现有耐液碱腐蚀的PH检测仪。
如图1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使各分流管75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各牛仔布浆染支线30上的,且通过控制阀76的设置,可使一条或多条分流管75单独导通。
Claims (1)
1.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液碱箱(2)、水箱(3)、第一混合桶(4)、第二混合桶(5)、搅拌装置(6)、分流组件(7),其中
所述液碱箱(2)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所述液碱箱(2)上连接有液碱输出管(21),所述液碱输出管(21)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液碱支管(22)、第二液碱支管(23),所述第一液碱支管(22)上串接有第一开关阀(101),所述第二液碱支管(23)上串接有第二开关阀(102);
所述水箱(3)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所述水箱(3)上连接有主输出管(31),所述主输出管(31)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副管(32)、第二副管(33),所述第一副管(32)上串接有第三开关阀(103),所述第二副管(33)上串接有第四开关阀(104);
所述第一混合桶(4)与第二混合桶(5)并排设置在机架(1)的下部上,所述第一混合桶(4)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混合腔(41),并使第一液碱支管(22)与第一混合腔(41)相连通,还使第一副管(32)与第一混合腔(41)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合桶(5)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混合腔(51),并使第二液碱支管(23)与第二混合腔(51)相连通,还使第二副管(33)与第二混合腔(51)相连通;
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横向驱动机构(61)、竖向驱动机构(62)、搅拌机构(63),所述横向驱动机构(61)包括驱动电机(611)、横向导轨(612)、丝杆(613)、横向滑动架(614),所述驱动电机(61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横向导轨(612)固定在机架(1)上,并使横向导轨(612)位于第一混合桶(4)与第二混合桶(5)的上方,所述丝杆(613)设置在机架(1)上,并使丝杆(613)位于横向导轨(612)的侧旁,还使丝杆(613)与驱动电机(611)相驱动连接,所述横向滑动架(614)滑动设置在横向导轨(612)上,并使横向滑动架(614)与丝杆(613)相螺接,还使横向滑动架(614)能在驱动电机(611)的驱动下做横向往复运动,以及使横向滑动架(614)能在驱动电机(611)的驱动下移动至第一混合腔(41)的上方、第二混合腔(51)的上方, 所述竖向驱动机构(62)包括驱动气缸(621)、竖向导轨(622)、竖向滑动架(623),所述驱动气缸(621)呈竖向布置地设置在横向滑动架(614)上,所述竖向导轨(622)设置在横向滑动架(614)上,所述竖向滑动架(623)滑动设置在竖向导轨(622)上,并使竖向滑动架(623)与驱动气缸(621)相驱动连接,还使竖向滑动架(623)能在驱动气缸(621)的驱动下做竖向往复运动,所述搅拌机构(63)包括搅拌电机(631)、搅拌轴(632)、搅拌叶片(633)、遮蔽盖(634),所述搅拌电机(631)设置在竖向滑动架(623)上,所述搅拌轴(632)呈竖向布置,并使搅拌轴(632)的上端与搅拌电机(631)相驱动连接,还使搅拌轴(632)的下端能随着竖向滑动架(623)的竖向运动而进出第一混合腔(41)、第二混合腔(51),所述遮蔽盖(634)能转动地套装在搅拌轴(632)上,所述搅拌叶片(633)设置在遮蔽盖(634)下方的搅拌轴(632)上,并使搅拌叶片(633)能随着搅拌轴(632)进出第一混合腔(41)、第二混合腔(51),还使遮蔽盖(634)能在搅拌轴(632)的带动下盖置于第一混合腔(41)的腔口上、第二混合腔(51)的腔口上或者从第一混合腔(41)的腔口上、第二混合腔(51)的腔口上移开;
所述分流组件(7)包括第一输出管(71)、第二输出管(72)、主输液管(73)、液碱泵(74)、若干分流管(75)、若干控制阀(76),所述第一输出管(71)一端连接在第一混合桶(4)上并与第一混合腔(41)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出管(71)上串接有第五开关阀(105),所述第二输出管(72)一端连接在第二混合桶(5)上并与第二混合腔(51)相连通,所述第二输出管(72)上串接有第六开关阀(106),所述主输液管(73)一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管(71)的另一端、第二输出管(72)的另一端相接通,所述液碱泵(74)串接在主输液管(73)上,各分流管(75)一端分别与主输液管(73)另一端相接通,各控制阀(76)一一对应地串接在各分流管(75)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62178.8U CN210506831U (zh) | 2019-05-25 | 2019-05-25 | 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62178.8U CN210506831U (zh) | 2019-05-25 | 2019-05-25 | 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06831U true CN210506831U (zh) | 2020-05-12 |
Family
ID=70576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62178.8U Active CN210506831U (zh) | 2019-05-25 | 2019-05-25 | 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06831U (zh) |
-
2019
- 2019-05-25 CN CN201920762178.8U patent/CN2105068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26582A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灌溉装置 | |
CN208275696U (zh) | 一种密封式点胶机 | |
CN109261032A (zh) | 一种液体肥制备系统及液体肥制备方法 | |
CN210506831U (zh) | 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输送系统 | |
CN201445826U (zh) | 全自动萃取仪 | |
CN218885308U (zh) | 搅拌罐罐体密封检测工装 | |
CN210765936U (zh) | 一种靛蓝牛仔布浆染液碱投放装置 | |
CN204365507U (zh) | 移动式耐火材料无级调节流量压力搅拌一体喷涂系统 | |
CN103114404B (zh) | 一种双缸无管路中样染色机 | |
CN115046836A (zh) | 一种医学检验微生物涂片染色装置 | |
CN211754107U (zh) | 锂电池浆料搅拌机 | |
CN209602107U (zh) | 一种浸渍活性炭生产用浸渍装置 | |
CN208351343U (zh) | 双氧水浓度在线智能测控系统 | |
CN208526356U (zh) | 一种纺织印染调色用混合装置 | |
CN106737037B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石材打磨机 | |
CN207088739U (zh) | 一种颜料自动稀释装置 | |
CN212237105U (zh) | 生产平衡肥的搅拌设备 | |
CN215262282U (zh) | 一种用于闸阀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 |
CN204959387U (zh) | 一种带洗衣粉溶解装置的洗衣机 | |
CN210964919U (zh) | 一种氨基涂料生产用搅拌装置 | |
CN208781823U (zh) | 全自动插片机 | |
CN217140384U (zh) | 一种耐磨陶瓷防护剂用反应装置 | |
CN210134258U (zh) | 新型智能节能洗衣龙分配系统 | |
CN210815072U (zh) | 一种1,2-二甲基咪唑生产用的搅拌装置 | |
CN212127767U (zh) | 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