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6014U -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06014U CN210506014U CN201921117593.4U CN201921117593U CN210506014U CN 210506014 U CN210506014 U CN 210506014U CN 201921117593 U CN201921117593 U CN 201921117593U CN 210506014 U CN210506014 U CN 2105060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trusion
- main body
- hydraulic
- sludge
-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箱、下料板和固定底座,固定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液压器,第一液压器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柱,液压柱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板,固定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收泥箱,收泥箱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柱,挤压柱的两端设置有挤压口,挤压柱的正中位置设置有滤网,固定底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挤压主体和驱动转换盒,挤压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斗,挤压主体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出泥口和转盘,挤压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漏水滤网,因此该种装置通过设置的挤压主体、挤压柱、第一液压器和第二液压器,实现了污泥处理的流水线工作,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了污泥挤压装置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挤压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污泥脱水是整个污泥处理工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使固体富集,减少污泥体积,为污泥的最终处置创造条件,为使污泥液相和固相分离,必须克服它们之间的结合力,所以污泥脱水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能量问题针对结合力的不同形式,有目的采用不同的外界措施可以取得不同的脱水效果,污泥脱水与干化包括自然脱水、机械脱水和热处理干化。
现有的污泥挤压装置,在使用时不利于实现污泥处理的流水线工作,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在使用污泥挤压装置时,该污泥挤压装置在运行期间工作效率低。
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利于实现污泥处理的流水线工作,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该污泥挤压装置在运行期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箱、下料板和固定底座,所述固定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液压器,所述第一液压器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板,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收泥箱,所述收泥箱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柱,所述挤压柱的两端设置有挤压口,所述挤压柱的正中位置设置有滤网,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挤压主体和驱动转换盒,所述挤压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斗,所述挤压主体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出泥口和转盘,所述挤压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漏水滤网,所述驱动转换盒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转换盒的外侧设置有挤压轴,所述挤压轴的外侧设置有挤压叶,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器。
优选的,所述下料板与水平面呈三十五度斜角,且所述下料板的外表面光滑,同时所述下料板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直径与挤压口的内径相适配,且所述挤压口与挤压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主体的外形呈“圆柱形”,且所述挤压主体的内部镂空,同时所述挤压主体与漏水滤网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转换盒包括驱动转换盒顶部的驱动电机和驱动转换盒外侧的挤压轴以及与挤压轴相连的挤压叶,且所述挤压叶与挤压轴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设置有二个,且两个所述挤压板分别位于第一液压器、第二液压器的液压柱上,同时所述挤压板与液压柱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料斗由上到下逐渐变小,且所述加料斗与挤压主体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挤压主体、挤压柱、第一液压器和第二液压器,在使用污泥挤压装置时,工作人员把污泥从加料斗加入污泥,污泥就会进入到挤压主体内,这时驱动电机开始运行带动挤压轴开始旋转,而挤压叶也跟随旋转,这时污泥内的水就会从漏水滤网流出,而挤压叶把污泥往挤压主体的一侧挤压,从而把污泥内的水挤压出来,在挤压到一定程度后污泥从挤压主体一端的出泥口流出,掉落在收泥箱内,而这时第一液压器就会带动液压柱上的挤压板深入到挤压柱内的挤压口上,而第二液压器就会把收泥箱内的污泥推入到挤压柱内,在推挤到一定的污泥后,第一液压器和第二液压器同时往挤压柱内进行挤压,再次把水挤出,而污泥水就会通过滤网流出,在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第一液压器上的液压柱就会自动收回,而第二液压器上的液压柱再次挤往外伸出,从而把污泥推出挤压口,污泥就会通过下料板把污泥运输到一边,这样一来实现了污泥处理的流水线工作,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挤压柱、第一液压器和第二液压器,在使用污泥挤压装置时,工作人员把污泥从加料斗加入污泥,污泥就会进入到挤压主体内,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挤压轴开始旋转,而挤压叶也跟随旋转,使挤压叶把污泥往挤压主体的一侧进行挤压,从而把污泥内的水挤压出来,在挤压到一定程度后污泥从挤压主体一端的出泥口流出,掉落在收泥箱内,而这时第一液压器就会带动液压柱上的挤压板深入到挤压柱内的挤压口上,而第二液压器就会把收泥箱内的污泥推入到挤压柱内,在推挤到一定的污泥后,第一液压器和第二液压器同时往挤压柱内进行挤压,再次把水挤出,而污泥水就会通过滤网流出,这样一来通过二种不同的挤压方式,使得污泥的含水量降到了最低,从而提高了污泥挤压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底座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挤压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液压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支撑架;2、固定箱;3、第一液压器;4、液压柱;5、挤压板;6、挤压口;7、挤压柱;701、滤网;8、下料板;9、收泥箱;10、转盘;11、出泥口;12、挤压主体;1201、漏水滤网;13、加料斗;14、驱动电机;15、驱动转换盒;16、挤压轴;1601、挤压叶;17、固定底座;1701、第二液压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仪器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和私人定制获得:
第一液压器:CL/QF;
驱动电机:SI-0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箱2、下料板8和固定底座17,固定箱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液压器3,第一液压器3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柱4,液压柱4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板5,固定底座17的一侧设置有收泥箱9,收泥箱9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柱7,挤压柱7的两端设置有挤压口6,挤压柱7的正中位置设置有滤网70101,固定底座1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挤压主体12和驱动转换盒15,挤压主体12的顶部设置有加料斗13,挤压主体1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出泥口11和转盘10,挤压主体12的底部设置有漏水滤网1201,驱动转换盒15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4,驱动转换盒15的外侧设置有挤压轴16,挤压轴16的外侧设置有挤压叶1601,固定底座1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器1701。
具体的,下料板8与水平面呈三十五度斜角,且下料板8的外表面光滑,同时下料板8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下料板8与水平面呈三十五度斜角可以更好的让污泥流到一边。
具体的,挤压板5的直径与挤压口6的内径相适配,且挤压口6与挤压板5活动连接,在挤压污泥使可以防止污泥从挤压口6与挤压板5的夹缝中流出。
具体的,挤压主体12的外形呈“圆柱形”,且挤压主体12的内部镂空,同时挤压主体12与漏水滤网1201固定连接,可以更好的通过挤压叶1601把污泥挤压到挤压主体12的一侧,时污泥可以更好的排出污水。
具体的,驱动转换盒15包括驱动转换盒15顶部的驱动电机14和驱动转换盒15外侧的挤压轴16以及与挤压轴16相连的挤压叶1601,且挤压叶1601与挤压轴16焊接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4带动挤压轴16开始旋转,而挤压叶1601也跟随旋转,使挤压叶1601把污泥往挤压主体12的一侧进行挤压,从而把污泥内的水挤压出来。
具体的,述挤压板5设置有二个,且两个挤压板5分别位于第一液压器3、第二液压器1701的液压柱4上,同时挤压板5与液压柱4活动连接,第一液压器3就会带动液压柱4上的挤压板5深入到挤压柱7内的挤压口6上,而第二液压器1701就会把收泥箱9内的污泥推入到挤压柱7内,在推挤到一定的污泥后,第一液压器3和第二液压器1701同时往挤压柱7内进行挤压,再次把水挤出,而污泥水就会通过滤网701流出,在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第一液压器3上的液压柱4就会自动收回,而第二液压器1701上的液压柱4再次挤往外伸出,从而把污泥推出挤压口6,污泥就会通过下料板8把污泥运输到一边。
具体的,加料斗13由上到下逐渐变小,且加料斗13与挤压主体12焊接连接,加料斗13由上到下逐渐变小可以更好的让污泥流进挤压主体12进行挤压。
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先检查装置各个部件性能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待检查各个部件性能正常之后,即可使用,在使用污泥挤压装置时,工作人员把污泥从加料斗13加入污泥,污泥就会进入到挤压主体12内,这时驱动电机14开始运行带动挤压轴16开始旋转,而挤压叶1601也跟随旋转,这时污泥内的水就会从漏水滤网1201流出,而挤压叶1601把污泥往挤压主体12的一侧挤压,从而把污泥内的水挤压出来,在挤压到一定程度后污泥从挤压主体12一端的出泥口11流出,掉落在收泥箱9内,而这时第一液压器3就会带动液压柱4上的挤压板5深入到挤压柱7内的挤压口6上,而第二液压器1701就会把收泥箱9内的污泥推入到挤压柱7内,在推挤到一定的污泥后,第一液压器3和第二液压器1701同时往挤压柱7内进行挤压,再次把水挤出,而污泥水就会通过滤网701流出,在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第一液压器3上的液压柱4就会自动收回,而第二液压器1701上的液压柱4再次挤往外伸出,从而把污泥推出挤压口6,污泥就会通过下料板8把污泥运输到一边,工作完毕。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箱(2)、下料板(8)和固定底座(17),所述固定箱(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液压器(3),所述第一液压器(3)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柱(4),所述液压柱(4)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板(5),所述固定底座(17)的一侧设置有收泥箱(9),所述收泥箱(9)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柱(7),所述挤压柱(7)的两端设置有挤压口(6),所述挤压柱(7)的正中位置设置有滤网(701),所述固定底座(1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挤压主体(12)和驱动转换盒(15),所述挤压主体(12)的顶部设置有加料斗(13),所述挤压主体(1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出泥口(11)和转盘(10),所述挤压主体(12)的底部设置有漏水滤网(1201),所述驱动转换盒(15)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转换盒(15)的外侧设置有挤压轴(16),所述挤压轴(16)的外侧设置有挤压叶(1601),所述固定底座(1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器(17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8)与水平面呈三十五度斜角,且所述下料板(8)的外表面光滑,同时所述下料板(8)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5)的直径与挤压口(6)的内径相适配,且所述挤压口(6)与挤压板(5)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主体(12)的外形呈“圆柱形”,且所述挤压主体(12)的内部镂空,同时所述挤压主体(12)与漏水滤网(120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换盒(15)包括驱动转换盒(15)顶部的驱动电机(14)和驱动转换盒(15)外侧的挤压轴(16)以及与挤压轴(16)相连的挤压叶(1601),且所述挤压叶(1601)与挤压轴(16)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5)设置有二个,且两个所述挤压板(5)分别位于第一液压器(3)、第二液压器(1701)的液压柱(4)上,同时所述挤压板(5)与液压柱(4)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13)由上到下逐渐变小,且所述加料斗(13)与挤压主体(12)焊接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17593.4U CN210506014U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17593.4U CN210506014U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06014U true CN210506014U (zh) | 2020-05-12 |
Family
ID=70583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1759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06014U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06014U (zh) |
-
2019
- 2019-07-17 CN CN201921117593.4U patent/CN21050601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60008U (zh) | 污泥脱水挤压机 | |
CN110665261A (zh) | 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 | |
CN213433215U (zh) |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 |
CN211935779U (zh) | 一种污水固体垃圾收集装置 | |
CN207293207U (zh) | 一种水平分层压缩垃圾转运站 | |
CN210506014U (zh) |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挤压装置 | |
CN210261520U (zh) | 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 |
CN210163308U (zh) | 一种圆盘式污泥脱水机 | |
CN111318557A (zh) | 一种可自动挤出废液的生活垃圾粉碎机 | |
CN112452005B (zh) | 一种垃圾沉淀池污水渗透收集装置 | |
CN216320185U (zh) | 一种沼渣、污泥生物炭土壤修复剂制备用压滤装置 | |
CN206570185U (zh) | 一种污泥压滤处理装置 | |
CN210874251U (zh) | 一种废水预处理装置 | |
CN216538662U (zh) | 一种环境工程用固废处理装置 | |
CN212269839U (zh) | 一种抗磨损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 |
CN213648791U (zh) |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治理综合防护的高效打捞装置 | |
CN200974340Y (zh) | 一种垃圾固液分离装置 | |
CN210855418U (zh) | 一种能够快速静置的废液高效资源化回收利用装置 | |
CN210881020U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收集装置 | |
CN210586337U (zh) | 一种食品生产用废料收集装置 | |
CN113290906A (zh) | 一种小区物业用垃圾压榨脱水装置 | |
CN111905420A (zh)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
CN112721272A (zh) | 一种方便固液分离且可振动脱水的餐厨垃圾分选装置 | |
CN219616364U (zh) | 一种垃圾处理用垃圾压缩装置 | |
CN217093941U (zh) | 一种工业固废分拣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