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1705U - 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01705U CN210501705U CN201921333258.8U CN201921333258U CN210501705U CN 210501705 U CN210501705 U CN 210501705U CN 201921333258 U CN201921333258 U CN 201921333258U CN 210501705 U CN210501705 U CN 2105017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fibers
- fabric
- bamboo charcoal
- composite fab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包括布料层,所述布料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暖层,所述保暖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布料层包括表层和内层,所述表层和内层均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经线为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混合制成,纬线为羊毛纤维和竹纤维混合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布料层、吸湿层、保暖层和阻燃层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涤纶腈纶复合面料存在柔软度不佳的问题,该面料不仅能够保证透气和透湿性,而且蓬松长丝织成的斜向纹络使面料的立体感较强,且整个面料的张力较小,柔软滑爽穿着舒服,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提高了面料的保暖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涤纶服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穿着的一种服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涤纶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针织服装穿着舒适、美观,而且要求有立体感、时尚感,目前市场上的涤纶服装面料为了达到立体效果,往往采用复合面料,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功能材料的表面经黏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面料,传统复合面料的整个面料的张力较大,柔软度不佳,同时穿着的保暖性较差,吸湿透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具备保暖性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复合面料的整个面料的张力较大,柔软度不佳,同时穿着的保暖性较差,吸湿透气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包括布料层,所述布料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暖层,所述保暖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
优选的,所述布料层包括表层和内层,所述表层和内层均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经线为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混合制成,纬线为羊毛纤维和竹纤维混合编织而成,所述表层的表面具有蓬松长丝织成的斜向纹络。
优选的,所述吸湿层由竹炭纤维和涤纤维复合编织,竹炭纤维为竹炭中空棉纤维,竹炭纤维为多孔性结构其内部填充有竹炭微粒,竹炭微粒的平均颗粒大小为目200-500目。
优选的,所述保暖层为底布和绒纱的交织物,底布为由涤沦材料制作成的网状织物,绒纱由晴沦、涤沦、棉纱材料制作成的纱线条。
优选的,所述阻燃层由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交织制得,经线为阻燃腈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制得,纬线为阻燃腈纶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制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布料层、吸湿层、保暖层和阻燃层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涤纶腈纶复合面料存在柔软度不佳的问题,该面料不仅能够保证透气和透湿性,而且蓬松长丝织成的斜向纹络使面料的立体感较强,且整个面料的张力较小,柔软滑爽穿着舒服,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提高了面料的保暖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湿层,能够利用竹炭纤维中竹炭微粒吸附面料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释放负氧离子,吸附汗液的功效,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绿色环保,通过设置保暖层,能够进一步加强该面料的保暖性能,通过设置阻燃层,能够增加该面料的阻燃性,同时也能够具备一定的柔软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布料层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布料层;101、表层;102、内层;2、吸湿层;3、保暖层;4、阻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2,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包括布料层1,布料层1包括表层101和内层102,表层101和内层102均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经线为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混合制成,纬线为羊毛纤维和竹纤维混合编织而成,表层101的表面具有蓬松长丝织成的斜向纹络,布料层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湿层2,吸湿层2由竹炭纤维和涤纤维复合编织,竹炭纤维为竹炭中空棉纤维,竹炭纤维为多孔性结构其内部填充有竹炭微粒,竹炭微粒的平均颗粒大小为200目-500目,吸湿层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暖层3,保暖层3为底布和绒纱的交织物,底布为由涤沦材料制作成的网状织物,绒纱由晴沦、涤沦、棉纱材料制作成的纱线条,保暖层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4,阻燃层4由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交织制得,经线为阻燃腈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制得,纬线为阻燃腈纶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制得,通过设置吸湿层2,能够利用竹炭纤维中竹炭微粒吸附面料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释放负氧离子,吸附汗液的功效,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绿色环保,通过设置保暖层3,能够进一步加强该面料的保暖性能,通过设置阻燃层4,能够增加该面料的阻燃性,同时也能够具备一定的柔软性,通过布料层1、吸湿层2、保暖层3和阻燃层4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涤纶腈纶复合面料存在柔软度不佳的问题,该面料不仅能够保证透气和透湿性,而且蓬松长丝织成的斜向纹络使面料的立体感较强,且整个面料的张力较小,柔软滑爽穿着舒服,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提高了面料的保暖性。
使用时,通过采用竹炭纤维和涤纤维复合编织而成的吸湿层2,能够利用竹炭纤维中竹炭微粒吸附面料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释放负氧离子,吸附汗液的功效,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通过底布和绒纱的交织物制成的保暖层3,能够进一步加强该面料的保暖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包括布料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层(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湿层(2),所述吸湿层(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暖层(3),所述保暖层(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层(1)包括表层(101)和内层(102),所述表层(101)和内层(102)均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经线为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混合制成,纬线为羊毛纤维和竹纤维混合编织而成,所述表层(101)的表面具有蓬松长丝织成的斜向纹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层(2)由竹炭纤维和涤纤维复合编织,竹炭纤维为竹炭中空棉纤维,竹炭纤维为多孔性结构其内部填充有竹炭微粒,竹炭微粒的平均颗粒大小为200目-5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3)为底布和绒纱的交织物,底布为由涤沦材料制作成的网状织物,绒纱由晴沦、涤沦、棉纱材料制作成的纱线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4)由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交织制得,经线为阻燃腈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制得,纬线为阻燃腈纶纤维与亚麻纤维混纺制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33258.8U CN210501705U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33258.8U CN210501705U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01705U true CN210501705U (zh) | 2020-05-12 |
Family
ID=70589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3325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01705U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01705U (zh) |
-
2019
- 2019-08-16 CN CN201921333258.8U patent/CN21050170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167249U (zh) | 一种抗菌面料 | |
CN209971715U (zh) | 一种抗风保暖面料 | |
CN210501705U (zh) | 一种保暖性能好的涤纶腈纶复合面料 | |
CN210792316U (zh) | 一种防水化纤布 | |
CN210436741U (zh) | 一种透气性好的仿麻织物 | |
CN213972977U (zh) | 一种针织面料 | |
CN210911517U (zh) | 防蚊耐水洗织物 | |
CN212834296U (zh) | 类气垫膜结构的织物 | |
CN214214992U (zh) | 一种便于清洁的防水阻燃丝绸面料 | |
CN211165605U (zh) | 一种耐磨透气纺织面料 | |
CN211334900U (zh) | 一种吸湿快干粘合衬布 | |
CN210234203U (zh) | 一种轻质保暖防寒面料 | |
CN210759593U (zh) | 一种保暖型双层羊绒面料 | |
CN213830639U (zh) | 抗菌超柔涤纶纤维面料 | |
CN212097814U (zh) | 一种新型复合吸湿牛津布 | |
CN211000284U (zh) | 一种新型复合面料 | |
CN213199042U (zh) | 一种新型皮革 | |
CN209971767U (zh) | 一种保暖弹性针织面料 | |
CN213830723U (zh) | 一种超强丝涤纶面料 | |
CN220075776U (zh) | 一种防静电服装面料 | |
CN216231030U (zh) | 一种耐磨效果好的亚麻面料 | |
CN211074957U (zh) | 一种保暖吸湿双面呢布料 | |
CN211616925U (zh) | 一种透气性好的牛仔布 | |
CN216579486U (zh) | 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 | |
CN215882914U (zh) | 一种吸湿排汗的复合面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