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3747U - 一种滤茶器及带有该滤茶器的一次性茶具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茶器及带有该滤茶器的一次性茶具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93747U CN210493747U CN201921200264.6U CN201921200264U CN210493747U CN 210493747 U CN210493747 U CN 210493747U CN 201921200264 U CN201921200264 U CN 201921200264U CN 210493747 U CN210493747 U CN 2104937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boss
- cup
- edge
- 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茶器及带有该滤茶器的一次性茶具组件,所述滤茶器包括凸台、与凸台的外侧边连接的边盖、与凸台的内侧边连接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上端开口的滤筒,所述滤筒上设有滤水孔,所述滤水孔用于冲泡茶叶时,开水进入滤筒后由滤水孔流出并进入滤茶器下方的杯体中,所述边盖用于将杯体上端开口的上边缘盖合密封,所述凸台的内侧边围设形成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滤茶器可实现冲泡后茶水分离,而且与杯体可实现良好密封,携带方便,与杯体组合后特别适合于酒店中作为一次性用品使用,旅客可直接打开作为冲泡茶具使用,相比随身携带茶杯使用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喝茶器具,具体是一种滤茶器及带有该滤茶器的一次性茶具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的人群日益增多,使用茶杯泡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现有技术中茶杯在泡茶时,茶叶往往漂浮在茶水的上层,在饮茶时茶叶容易随着茶水一起进入口中,而且茶叶若长时间在茶水中会使茶水变得很苦,后续再进行多次冲泡时已经没有明显的茶味。
目前已有在茶杯杯体的底部或者口部设置滤网的方式防止茶叶进入饮用者的口中,实现茶水分离,避免给饮用者带来不适,但是茶叶依然会长时间泡在茶水中,而且现有茶杯一般为不锈钢材质,随身携带也比较麻烦,特别是在出差、旅游途中,携带茶杯会非常不便,而使用酒店中的茶具不仅有卫生隐患,而且其也不具备即时冲茶且实现茶水分离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茶器及带有该滤茶器的一次性茶具组件。
一种滤茶器,包括凸台、与凸台的外侧边连接的边盖、与凸台的内侧边连接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上端开口的滤筒,所述滤筒上设有滤水孔,所述滤水孔用于冲泡茶叶时,开水进入滤筒后由滤水孔流出并进入滤茶器下方的杯体中,所述边盖用于将杯体上端开口的上边缘盖合密封,所述凸台的内侧边围设形成开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圈,凸台设于密封圈顶部,所述滤筒的外壁与密封圈的内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缝隙,所述凸台为一具有内侧边、外侧边以及连接内侧边、外侧边的上端面的环状结构,上端面开设有与缝隙连通的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边盖上与凸台外侧边连接部分为凸缘,凸缘的内侧形成向内凹陷的卡口,卡口用于与杯体的上边缘卡扣闭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将滤茶器上凸台的开口盖合的杯盖,所述杯盖包括环形底缘以及由底缘内侧边缘向上凸设的盖体,底缘具有与凸缘适配的弧形凹面,凸缘的下边缘外翻形成凹槽,盖合时底缘的弧形凹面与凸缘的外壁适配贴紧,同时底缘的底边嵌入边盖的凹槽。
一种一次性茶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杯体30、可拆卸安装于杯体上端开口的滤茶器,所述滤茶器包括凸台、与凸台的外侧边连接的边盖、与凸台的内侧边连接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上端开口的滤筒,所述滤筒上设有滤水孔,所述滤水孔用于冲泡茶叶时,开水进入滤筒后由滤水孔流出并进入滤茶器下方的杯体中,所述边盖用于将杯体上端开口的上边缘盖合密封,所述凸台的内侧边围设形成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滤茶器还包括密封圈,凸台设于密封圈顶部,所述滤筒的外壁与密封圈的内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缝隙,所述凸台为一具有内侧边、外侧边以及连接内侧边、外侧边的上端面的环状结构,上端面开设有与缝隙连通的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边盖上与凸台外侧边连接部分为凸缘,凸缘的内侧形成向内凹陷的卡口,卡口用于与杯体的上边缘卡扣闭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将滤茶器上凸台的开口盖合的杯盖,所述杯盖包括环形底缘以及由底缘内侧边缘向上凸设的盖体,底缘具有与凸缘适配的弧形凹面,凸缘的下边缘外翻形成凹槽,盖合时底缘的弧形凹面与凸缘的外壁适配贴紧,同时底缘的底边嵌入边盖的凹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置放于杯体中的茶杯。
进一步的,滤茶器使用硬纸或塑料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滤茶器可实现冲泡后茶水分离,而且与杯体可实现良好密封,携带方便,与杯体组合后特别适合于酒店中作为一次性用品使用,旅客可直接打开作为冲泡茶具使用,相比随身携带茶杯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茶具组件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滤茶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滤茶器的俯视图。
图中:10—滤茶器,20—杯盖,30—杯体,40—茶杯,11—密封圈,12—滤筒,13—边盖,14—凸台,15—缝隙,21—底缘,22—盖体,121—第一滤水孔,122—第二滤水孔,123—第三滤水孔,131—凸缘,132—卡口,133-凹槽,141—出水口,14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茶具组件其中一个实施例包括滤茶器10、杯盖20、杯体30及茶杯40。
请继续参阅图2-3,所述滤茶器10包括密封圈11、设于密封圈11顶部的凸台14、与凸台14的外侧边连接的边盖13、与凸台14的内侧边连接且向下延伸形成的滤筒12,如图2所示,所述滤筒12为一上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滤筒12的底部位置要低于密封圈11的底边,且所述滤筒12的外壁与密封圈11的内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缝隙15。所述滤筒12上设有滤水孔,所述滤水孔用于冲泡茶叶时,开水进入滤筒12后由滤水孔流出并进入杯体30中,本实例中在滤筒12的底壁设有第一滤水孔121、在滤筒12的底壁边缘设有第二滤水孔122、在滤筒12的侧壁设有第三滤水孔123,滤水孔的数量和形状排布可根据需要设置。
所述凸台14为一具有内侧边、外侧边以及连接内侧边、外侧边的上端面的环状结构,其上端面开设有与缝隙15连通的出水口141,内侧边围设形成开口142。
所述边盖13用于将杯体30上端开口的上边缘盖合密封,所述边盖13上与凸台14外侧边连接部分为凸缘131,凸缘131的内侧形成向内凹陷的卡口132,凸缘131的下边缘外翻形成凹槽133。
所述杯体30为上端开口的类圆柱体结构,可设计为与现有奶茶杯体类似结构,滤筒12的外径比杯体的内径30略小,以便于滤筒12顺利放入杯体30中;密封圈11环绕滤筒12设置,且密封圈11的外径与杯体30的内径接近,滤茶器10放入杯体30时密封圈11与杯体30内壁可紧密接触,同时边盖13上的卡口132正好与杯体30的上边缘卡扣闭合,这样通过卡口132与密封圈11可实现与杯体30内壁的密封,防止茶水由边盖13侧边溢出。
所述滤茶器10与杯体30盖合后,滤筒12位于杯体30内腔的中上部,滤筒12的底部与杯体30底部之间间隔足够的距离,滤筒12的高度是杯体30深度的1/4-1/3之间。
所述杯盖20用于将滤茶器10上凸台14的开口142盖合,所述杯盖20包括环形底缘21以及由底缘21内侧边缘向上凸设的盖体22,所述杯盖20与滤茶器10盖合时,底缘21与边盖13上的凸缘131和凹槽133配合,其中底缘21具有与凸缘131适配的弧形凹面,盖合时底缘21的弧形凹面与凸缘131的外壁适配贴紧,同时底缘21的底边嵌入边盖13的凹槽133,实现密封;盖体22与凸台14的形状适配,盖体22的顶盖将凸台14的开口142密封,防止茶水从开口142流出。
所述茶杯4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其中一实施例设置有2个,所述茶杯40的外径和高度均小于杯体30,组装时可叠放后置入杯体30中。
本实用新型的茶杯40置于杯体30中,然后杯体30的上端开口由滤茶器10盖合密封,滤茶器10由杯盖20盖合密封,使用时,先将杯盖20和滤茶器10从杯体30上取下,将茶杯40从杯体30中取出,然后将滤茶器10放回至杯体30,将茶叶倒入滤茶器10的滤筒12中,此时即可冲入开水,开水将滤筒12中的茶叶冲泡后即可从滤筒12上的滤水孔(121、122、123)向下流入杯体30中,即冲泡好的茶水即可进入杯体30中,此时可将滤茶器10再次从杯体30上取下,将茶水从杯体30中倒入茶杯40即可饮用;其中杯体30可使用硬质纸杯,滤茶器10和杯盖20可使用硬纸或塑料实现;也可以不倒入茶杯40中,通过滤茶器10上的凸台14的出水口141直接饮用,因为所述滤筒12的外壁与密封圈11的内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缝隙15,而此缝隙15又与凸台14的出水口141连通,这样杯体30中的茶水可经由滤筒12的外壁与密封圈11的内壁之间的缝隙15进入出水口141,此时直接将嘴对准出水口141即可饮茶,更加方便实用。
整个茶具组件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特别适合于酒店中作为一次性用品使用,旅客可直接打开作为冲泡茶具使用,相比随身携带茶杯更加便捷,而且滤茶器10的设计可实现冲泡茶水以及茶水分离的效果,各个茶具组件之间相互组合共同实现冲泡、饮茶的功能,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滤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凸台(14)、与凸台(14)的外侧边连接的边盖(13)、与凸台(14)的内侧边连接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上端开口的滤筒(12),所述滤筒(12)上设有滤水孔,所述滤水孔用于冲泡茶叶时,开水进入滤筒(12)后由滤水孔流出并进入滤茶器下方的杯体(30)中,所述边盖(13)用于将杯体(30)上端开口的上边缘盖合密封,所述凸台(14)的内侧边围设形成开口(1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11),凸台(14)设于密封圈(11)顶部,所述滤筒(12)的外壁与密封圈(11)的内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缝隙(15),所述凸台(14)为一具有内侧边、外侧边以及连接内侧边、外侧边的上端面的环状结构,上端面开设有与缝隙(15)连通的出水口(14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盖(13)上与凸台(14)外侧边连接部分为凸缘(131),凸缘(131)的内侧形成向内凹陷的卡口(132),卡口(132)用于与杯体(30)的上边缘卡扣闭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滤茶器(10)上凸台(14)的开口(142)盖合的杯盖(20),所述杯盖(20)包括环形底缘(21)以及由底缘(21)内侧边缘向上凸设的盖体(22),底缘(21)具有与凸缘(131)适配的弧形凹面,凸缘(131)的下边缘外翻形成凹槽(133),盖合时底缘(21)的弧形凹面与凸缘(131)的外壁适配贴紧,同时底缘(21)的底边嵌入边盖(13)的凹槽(133)。
5.一种一次性茶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杯体(30)、可拆卸安装于杯体(30)上端开口的滤茶器(10),所述滤茶器(10)包括凸台(14)、与凸台(14)的外侧边连接的边盖(13)、与凸台(14)的内侧边连接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上端开口的滤筒(12),所述滤筒(12)上设有滤水孔,所述滤水孔用于冲泡茶叶时,开水进入滤筒(12)后由滤水孔流出并进入滤茶器下方的杯体(30)中,所述边盖(13)用于将杯体(30)上端开口的上边缘盖合密封,所述凸台(14)的内侧边围设形成开口(14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茶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茶器(10)还包括密封圈(11),凸台(14)设于密封圈(11)顶部,所述滤筒(12)的外壁与密封圈(11)的内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缝隙(15),所述凸台(14)为一具有内侧边、外侧边以及连接内侧边、外侧边的上端面的环状结构,上端面开设有与缝隙(15)连通的出水口(14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茶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盖(13)上与凸台(14)外侧边连接部分为凸缘(131),凸缘(131)的内侧形成向内凹陷的卡口(132),卡口(132)用于与杯体(30)的上边缘卡扣闭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茶具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滤茶器(10)上凸台(14)的开口(142)盖合的杯盖(20),所述杯盖(20)包括环形底缘(21)以及由底缘(21)内侧边缘向上凸设的盖体(22),底缘(21)具有与凸缘(131)适配的弧形凹面,凸缘(131)的下边缘外翻形成凹槽(133),盖合时底缘(21)的弧形凹面与凸缘(131)的外壁适配贴紧,同时底缘(21)的底边嵌入边盖(13)的凹槽(133)。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茶具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放于杯体(30)中的茶杯(40)。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茶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滤茶器(10)使用硬纸或塑料材质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00264.6U CN210493747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一种滤茶器及带有该滤茶器的一次性茶具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00264.6U CN210493747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一种滤茶器及带有该滤茶器的一次性茶具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93747U true CN210493747U (zh) | 2020-05-12 |
Family
ID=70586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00264.6U Active CN210493747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一种滤茶器及带有该滤茶器的一次性茶具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93747U (zh) |
-
2019
- 2019-07-26 CN CN201921200264.6U patent/CN2104937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83871A (zh) | 便于饮用的泡茶杯 | |
CN210493747U (zh) | 一种滤茶器及带有该滤茶器的一次性茶具组件 | |
CN201213655Y (zh) | 便于饮用的泡茶杯 | |
CN215604746U (zh) | 一种具有茶杯携带功能的陶瓷茶壶 | |
CN201452553U (zh) | 带滤茶器的茶壶 | |
CN201356357Y (zh) | 携带式茶水壶 | |
CN209826135U (zh) | 一种便携式手冲饮品杯 | |
CN208447148U (zh) | 一种便携式防烫茶具 | |
CN212089086U (zh) | 一种镶嵌水晶玻璃的陶瓷制品 | |
CN216166728U (zh) | 一种泡茶杯 | |
CN219088933U (zh) | 一种手冲咖啡滤杯 | |
CN1113624C (zh) | 组合式自动液用壶 | |
CN213292976U (zh) | 一种新型一次性纸杯 | |
CN206729681U (zh) | 一种泡茶容器 | |
CN208692988U (zh) | 一种双通道过滤容器 | |
CN202277148U (zh) | 一种具有下腔结构的茶壶 | |
CN200960006Y (zh) | 一种盖杯的杯盖 | |
CN214258865U (zh) | 一种便于饮用的泡茶杯 | |
CN214931388U (zh) | 一种茶叶内藏式纸杯 | |
CN220588006U (zh) | 一种多用途冲泡杯 | |
CN219594262U (zh) | 一种茶水分离水杯 | |
CN215533636U (zh) | 一种滤杯 | |
CN212037044U (zh) | 一种一次性过滤杯 | |
CN218683606U (zh) | 多功能茶具结构 | |
CN221931721U (zh) | 茶滤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