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5998U - 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75998U CN210475998U CN201921299871.2U CN201921299871U CN210475998U CN 210475998 U CN210475998 U CN 210475998U CN 201921299871 U CN201921299871 U CN 201921299871U CN 210475998 U CN210475998 U CN 2104759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fixed
- movable plate
- seat
- fixing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和内车架,所述夹具主体内侧装夹有内车架,所述夹具主体包括第一固定侧夹机构、限位架、底架、第二固定侧夹机构和调节侧夹机构,所述底架顶部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侧夹机构,所述底架顶部另一端安装有调节侧夹机构,所述底架顶部且位于调节侧夹机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固定侧夹机构,所述底架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侧夹机构一侧安装有限位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侧夹机构、限位架、第二固定侧夹机构和调节侧夹机构相互协调配合调节,将内车架限位装夹在夹具主体上,实现内车架的配套专用夹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夹具领域,具体为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铆焊是电焊的一种焊接方式,通常的焊法是将被焊接的物体用焊条渗透,一般用于焊接比较厚的金属;在汽车的内车架铆焊过程中需要配合专用的夹具对内车架进行限位固定后进行铆焊,故配套的夹具是汽车零件铆焊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有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在针对汽车内车架进行铆焊的过程中,由于内车架的结构复杂,故通过一般的固定限位装置无法对其进行贴合紧密的装夹固定,需要配备专门的夹具对其进行装夹;同时通过夹具对内车架进行装夹前,内车架需要装夹在夹具中心位置,且需要尽量保证每个内车架在夹具上的装夹位置相同无偏差,否则在后续的铆焊过程容易出现失误操作;同时内车架的尺寸在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误差,即在装夹过程中夹具要适应存在的合理误差,做到对误差范围内的内车架进行装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在针对汽车内车架进行铆焊的过程中,由于内车架的结构复杂,故通过一般的固定限位装置无法对其进行贴合紧密的装夹固定,需要配备专门的夹具对其进行装夹;同时通过夹具对内车架进行装夹前,内车架需要装夹在夹具中心位置,且需要尽量保证每个内车架在夹具上的装夹位置相同无偏差,否则在后续的铆焊过程容易出现失误操作;同时内车架的尺寸在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误差,即在装夹过程中夹具要适应存在的合理误差,做到对误差范围内的内车架进行装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和内车架,所述夹具主体内侧装夹有内车架,所述夹具主体包括第一固定侧夹机构、限位架、底架、第二固定侧夹机构和调节侧夹机构,所述底架顶部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侧夹机构,所述底架顶部另一端安装有调节侧夹机构,所述底架顶部且位于调节侧夹机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固定侧夹机构,所述底架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侧夹机构一侧安装有限位架;
所述第一固定侧夹机构包括第一气压杆、第一活动板、夹块、第一固定夹板、第一固定架、第一套座和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固定架底部安装在底架顶部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架一侧中心处安装有第一气压杆,所述第一气压杆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固定架一侧四周均镶嵌安装有第一套座,四周所述第一导杆一端均贯穿过第一套座,且固定在第一活动板一侧四周,所述第一活动板另一侧安装有若干个夹块,所述底架顶部且位于第一活动板另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夹板;
所述第二固定侧夹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夹板、第二活动板、第二固定架、第二套座、第二导杆、第二气压杆和固定座,所述底架顶部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一侧中心处安装有第二气压杆,且第二气压杆伸缩端穿过第二固定架安装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固定架一侧四周镶嵌安装有第二套座,四周所述第二导杆一端均贯穿过第二套座且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第二活动板一侧四周,所述底架顶部且位于在第二活动板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夹板;
所述调节侧夹机构包括第三气压杆、第三固定架、第三导杆、第三活动板、第四气压杆、安装座、第四固定架、第四导杆、螺纹丝杆、第五固定架和第四活动板,所述安装座安装在底架顶部另一端中心处,所述安装座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三固定架一侧中心处安装有第三气压杆,所述第三气压杆伸缩端穿过第三固定架安装有第三活动板,所述第三固定架一侧四周均镶嵌安装有第三套座,四周所述第三导杆均贯穿过第三套座与第三活动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一侧安装有第四气压杆,所述第四气压杆伸缩端安装有第四固定架,所述第四固定架一侧安装有第四活动板,所述第四活动板一侧安装有第五固定架,所述第四活动板和第五固定架底部中心处贯穿安装有螺纹丝杆,所述第四活动板上螺纹丝杆一端且位于第四活动板和第五固定架之间安装有第一橡胶夹座,所述第五固定架上螺纹丝杆一端且位于第四活动板和第五固定架之间安装有第二橡胶夹座,所述第一橡胶夹座和第二橡胶夹座两端均安装有第四导杆,所述第四活动板和第五固定架底部两端均镶嵌安装有第四套座,所述第四导杆均贯穿过第四套座,所述第四活动板顶部一侧且位于第四活动板和第五固定架之间安装有第四橡胶夹座,所述第五固定架顶部一侧且位于第四活动板和第五固定架之间安装有第三橡胶夹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座和第一导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套座和第二导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套座和第三导杆活动连接,所述第四套座和第四导杆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活动板和第五固定架分别与螺纹丝杆螺纹连接,且螺纹丝杆另一端分别安装有转轮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固定架底部两侧且位于底架顶侧设置有滑轨,所述第四固定架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滑块,且滑块套装在滑轨顶部外侧,所述第四固定架和底架通过滑轨和滑块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架、第四固定架和第五固定架水平安装,所述限位架、第二固定架和第三固定架均垂直于第一固定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侧所述第三气压杆同步伸缩,且伸缩长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侧夹机构、第二固定侧夹机构和调节侧夹机构分别通过不同的控制开关进行单独操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五固定架顶部且位于第三橡胶夹座之间安装有限位吸盘,所述限位吸盘在第五固定架顶部上伸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该夹具的使用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将内车架放置到夹具主体的底架上,所述内车架分为四侧壁,首先对夹具主体进行位置调整,通过调节侧夹机构两侧的第三固定架上的第三气压杆同步伸缩带动两侧第三活动板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通过第三导杆在第三套座内滑动保证移动稳定,对内车架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做功调整,保证内车架位于夹具主体中心处;
步骤二:其中另外平行的两侧壁中一侧壁位于第一固定侧夹机构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一固定夹板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一气压杆伸长带动第一活动板向第一固定夹板靠近,第一导杆在第一套座内滑动保证移动稳定,将侧壁固定在第一活动板表侧的夹块和第一固定夹板之间;
步骤三:相互平行的两侧壁位于第二固定侧夹机构的第二固定夹板和第二活动板之间,通过两侧的第二固定架上的第二气压杆伸长带动第二活动板向第二固定夹板靠近,其中第二导杆在第二套座内滑动保证移动稳定,直至第二活动板和第二固定夹板将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夹紧,然后第三气压杆反向运动对相互平行的两侧壁放松;
步骤四:另外平行的两侧壁中另一侧壁位于第五固定架和第四活动板之间,首先第四气压杆工作带动第四固定架和第五固定架在滑轨上移动进行初步调节,然后通过旋转两侧的螺纹丝杆带动第一橡胶夹座和第二橡胶夹座同时向内靠近,保证第一橡胶夹座宽度加螺纹丝杆移动长度与第四橡胶夹座一致,第二橡胶夹座宽度加螺纹丝杆移动长度与第三橡胶夹座一致,将侧壁底部夹紧在第一橡胶夹座和第二橡胶夹座之间,顶部夹紧在第三橡胶夹座和第四橡胶夹座之间完成内车架的固定;
步骤五:然后将汽车的对应零部件与内车架进行铆焊连接,铆焊完成后,从夹具主体上取下内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首先对夹具主体进行位置调整,通过调节侧夹机构两侧的第三固定架上的第三气压杆同步伸缩带动两侧第三活动板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通过第三导杆在第三套座内滑动保证移动稳定,对内车架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做功调整,保证内车架位于夹具主体中心处,保证每个内车架在夹具上的装夹位置相同无偏差,降低在后续的铆焊过程容易出现的失误操作;
另外平行的两侧壁中另一侧壁位于第五固定架和第四活动板之间,但内车架的尺寸在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误差,通过第四气压杆工作带动第四固定架和第五固定架在滑轨上移动进行初步调节,即在装夹过程中完成夹具适应内车架存在的合理误差,通过自身调节保证合理范围内的内车架均可固定在夹具主体上;
相互平行的两侧壁位于第二固定侧夹机构的第二固定夹板和第二活动板之间,通过两侧的第二固定架上的第二气压杆伸长带动第二活动板向第二固定夹板靠近,其中第二导杆在第二套座内滑动保证移动稳定,直至第二活动板和第二固定夹板将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夹紧,然后第三气压杆反向运动对相互平行的两侧壁放松,最后通过旋转两侧的螺纹丝杆带动第一橡胶夹座和第二橡胶夹座同时向内靠近,保证第一橡胶夹座宽度加螺纹丝杆移动长度与第四橡胶夹座一致,第二橡胶夹座宽度加螺纹丝杆移动长度与第三橡胶夹座一致,将侧壁底部夹紧在第一橡胶夹座和第二橡胶夹座之间,顶部夹紧在第三橡胶夹座和第四橡胶夹座之间完成内车架的固定;
通过第一固定侧夹机构、限位架、第二固定侧夹机构和调节侧夹机构相互协调配合调节,将内车架限位装夹在夹具主体上,实现内车架的配套专用夹具。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具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侧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侧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侧夹机构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节侧夹机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具主体;2、内车架;3、第一固定侧夹机构;4、限位架;5、底架;6、第二固定侧夹机构;7、调节侧夹机构;8、第一气压杆;9、第一活动板;10、夹块;11、第一固定夹板;12、第一固定架;13、第一套座;14、第一导杆;15、第二固定夹板;16、第二活动板;17、第二固定架;18、第二套座;19、第二导杆;20、第二气压杆;21、固定座;22、第三气压杆;23、第三套座;24、第三固定架;25、第三导杆;26、第三活动板;27、第四气压杆;28、安装座;29、第四固定架;30、第四套座;31、第四导杆;32、第一橡胶夹座;33、第二橡胶夹座;34、螺纹丝杆;35、第五固定架;36、第四活动板;37、第三橡胶夹座;38、第四橡胶夹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包括夹具主体1和内车架2,夹具主体1内侧装夹有内车架2,夹具主体1包括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限位架4、底架5、第二固定侧夹机构6和调节侧夹机构7,底架5顶部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底架5顶部另一端安装有调节侧夹机构7,底架5顶部且位于调节侧夹机构7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固定侧夹机构6,底架5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一侧安装有限位架4;
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包括第一气压杆8、第一活动板9、夹块10、第一固定夹板11、第一固定架12、第一套座13和第一导杆14,第一固定架12底部安装在底架5顶部一端,第一固定架12一侧中心处安装有第一气压杆8,第一气压杆8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一活动板9,第一固定架12一侧四周均镶嵌安装有第一套座13,四周第一导杆14一端均贯穿过第一套座13,且固定在第一活动板9一侧四周,第一活动板9另一侧安装有若干个夹块10,底架5顶部且位于第一活动板9另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夹板11;
第二固定侧夹机构6包括第二固定夹板15、第二活动板16、第二固定架17、第二套座18、第二导杆19、第二气压杆20和固定座21,底架5顶部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固定架17,第二固定架17一侧中心处安装有第二气压杆20,且第二气压杆20伸缩端穿过第二固定架17安装有第二活动板16,第二固定架17一侧四周镶嵌安装有第二套座18,四周第二导杆19一端均贯穿过第二套座18且通过固定座21固定在第二活动板16一侧四周,底架5顶部且位于在第二活动板16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夹板15;
调节侧夹机构7包括第三气压杆22、第三固定架24、第三导杆25、第三活动板26、第四气压杆27、安装座28、第四固定架29、第四导杆31、螺纹丝杆34、第五固定架35和第四活动板36,安装座28安装在底架5顶部另一端中心处,安装座28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固定架24,第三固定架24一侧中心处安装有第三气压杆22,第三气压杆22伸缩端穿过第三固定架24安装有第三活动板26,第三固定架24一侧四周均镶嵌安装有第三套座23,四周第三导杆25均贯穿过第三套座23与第三活动板26一侧固定连接,安装座28一侧安装有第四气压杆27,第四气压杆27伸缩端安装有第四固定架29,第四固定架29一侧安装有第四活动板36,第四活动板36一侧安装有第五固定架35,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底部中心处贯穿安装有螺纹丝杆34,第四活动板36上螺纹丝杆34一端且位于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之间安装有第一橡胶夹座32,第五固定架35上螺纹丝杆34一端且位于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之间安装有第二橡胶夹座33,第一橡胶夹座32和第二橡胶夹座33两端均安装有第四导杆31,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底部两端均镶嵌安装有第四套座30,第四导杆31均贯穿过第四套座30,第四活动板36顶部一侧且位于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之间安装有第四橡胶夹座38,第五固定架35顶部一侧且位于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之间安装有第三橡胶夹座37。
第一套座13和第一导杆14活动连接,第二套座18和第二导杆19活动连接,第三套座23和第三导杆25活动连接,第四套座30和第四导杆31活动连接,起到在移动时导向和稳定的作用。
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分别与螺纹丝杆34螺纹连接,且螺纹丝杆34另一端分别安装有转轮把,通过转轮把便于螺纹丝杆34的转动。
第四固定架29底部两侧且位于底架5顶侧设置有滑轨,第四固定架29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滑块,且滑块套装在滑轨顶部外侧,第四固定架29和底架5通过滑轨和滑块活动连接,第四固定架29在第四气压杆27作用下在滑轨上移动,便于对误差范围内的内车架2进行初步调节。
第一固定架12、第四固定架29和第五固定架35水平安装,限位架4、第二固定架17和第三固定架24均垂直于第一固定架12,便于对矩形的内车架2四侧壁进行装夹。
两侧第三气压杆22同步伸缩,且伸缩长度相同,便于内车架2进行调整时保证内车架2位于中心处。
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第二固定侧夹机构6和调节侧夹机构7分别通过不同的控制开关进行单独操控,便于有序单独进行操作,同时配合完成内车架2的装夹固定。
第五固定架35顶部且位于第三橡胶夹座37之间安装有限位吸盘,限位吸盘在第五固定架35顶部上伸缩,便于对内车架2一侧壁顶部限位固定。
该夹具的使用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将内车架2放置到夹具主体1的底架5上,内车架2分为四侧壁,首先对夹具主体1进行位置调整,通过调节侧夹机构7两侧的第三固定架24上的第三气压杆22同步伸缩带动两侧第三活动板26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通过第三导杆25在第三套座23内滑动保证移动稳定,对内车架2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做功调整,保证内车架2位于夹具主体1中心处;
步骤二:其中另外平行的两侧壁中一侧壁位于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的第一活动板9和第一固定夹板11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架12上的第一气压杆8伸长带动第一活动板9向第一固定夹板11靠近,第一导杆14在第一套座13内滑动保证移动稳定,将侧壁固定在第一活动板9表侧的夹块10和第一固定夹板11之间;
步骤三:相互平行的两侧壁位于第二固定侧夹机构6的第二固定夹板15和第二活动板16之间,通过两侧的第二固定架17上的第二气压杆20伸长带动第二活动板16向第二固定夹板15靠近,其中第二导杆19在第二套座18内滑动保证移动稳定,直至第二活动板16和第二固定夹板15将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夹紧,然后第三气压杆22反向运动对相互平行的两侧壁放松;
步骤四:另外平行的两侧壁中另一侧壁位于第五固定架35和第四活动板36之间,首先第四气压杆27工作带动第四固定架29和第五固定架35在滑轨上移动进行初步调节,然后通过旋转两侧的螺纹丝杆34带动第一橡胶夹座32和第二橡胶夹座33同时向内靠近,保证第一橡胶夹座32宽度加螺纹丝杆34移动长度与第四橡胶夹座38一致,第二橡胶夹座33宽度加螺纹丝杆34移动长度与第三橡胶夹座37一致,将侧壁底部夹紧在第一橡胶夹座32和第二橡胶夹座33之间,顶部夹紧在第三橡胶夹座37和第四橡胶夹座38之间完成内车架2的固定;
步骤五:然后将汽车的对应零部件与内车架2进行铆焊连接,铆焊完成后,从夹具主体1上取下内车架2。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首先对夹具主体1进行位置调整,通过调节侧夹机构7两侧的第三固定架24上的第三气压杆22同步伸缩带动两侧第三活动板26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通过第三导杆25在第三套座23内滑动保证移动稳定,对内车架2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做功调整,保证内车架2位于夹具主体1中心处,保证每个内车架2在夹具上的装夹位置相同无偏差,降低在后续的铆焊过程容易出现的失误操作;另外平行的两侧壁中另一侧壁位于第五固定架35和第四活动板36之间,但内车架2的尺寸在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误差,通过第四气压杆27工作带动第四固定架29和第五固定架35在滑轨上移动进行初步调节,即在装夹过程中完成夹具适应内车架2存在的合理误差,通过自身调节保证合理范围内的内车架2均可固定在夹具主体1上;相互平行的两侧壁位于第二固定侧夹机构6的第二固定夹板15和第二活动板16之间,通过两侧的第二固定架17上的第二气压杆20伸长带动第二活动板16向第二固定夹板15靠近,其中第二导杆19在第二套座18内滑动保证移动稳定,直至第二活动板16和第二固定夹板15将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夹紧,然后第三气压杆22反向运动对相互平行的两侧壁放松,最后通过旋转两侧的螺纹丝杆34带动第一橡胶夹座32和第二橡胶夹座33同时向内靠近,保证第一橡胶夹座32宽度加螺纹丝杆34移动长度与第四橡胶夹38座一致,第二橡胶夹座33宽度加螺纹丝杆34移动长度与第三橡胶夹座37一致,将侧壁底部夹紧在第一橡胶夹座32和第二橡胶夹座33之间,顶部夹紧在第三橡胶夹座37和第四橡胶夹38座之间完成内车架2的固定;通过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限位架4、第二固定侧夹机构6和调节侧夹机构7相互协调配合调节,将内车架2限位装夹在夹具主体1上,实现内车架2的配套专用夹具。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主体(1)和内车架(2),所述夹具主体(1)内侧装夹有内车架(2),所述夹具主体(1)包括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限位架(4)、底架(5)、第二固定侧夹机构(6)和调节侧夹机构(7),所述底架(5)顶部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所述底架(5)顶部另一端安装有调节侧夹机构(7),所述底架(5)顶部且位于调节侧夹机构(7)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固定侧夹机构(6),所述底架(5)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一侧安装有限位架(4);
所述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包括第一气压杆(8)、第一活动板(9)、夹块(10)、第一固定夹板(11)、第一固定架(12)、第一套座(13)和第一导杆(14),所述第一固定架(12)底部安装在底架(5)顶部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架(12)一侧中心处安装有第一气压杆(8),所述第一气压杆(8)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一活动板(9),所述第一固定架(12)一侧四周均镶嵌安装有第一套座(13),四周所述第一导杆(14)一端均贯穿过第一套座(13),且固定在第一活动板(9)一侧四周,所述第一活动板(9)另一侧安装有若干个夹块(10),所述底架(5)顶部且位于第一活动板(9)另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夹板(11);
所述第二固定侧夹机构(6)包括第二固定夹板(15)、第二活动板(16)、第二固定架(17)、第二套座(18)、第二导杆(19)、第二气压杆(20)和固定座(21),所述底架(5)顶部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固定架(17),所述第二固定架(17)一侧中心处安装有第二气压杆(20),且第二气压杆(20)伸缩端穿过第二固定架(17)安装有第二活动板(16),所述第二固定架(17)一侧四周镶嵌安装有第二套座(18),四周所述第二导杆(19)一端均贯穿过第二套座(18)且通过固定座(21)固定在第二活动板(16)一侧四周,所述底架(5)顶部且位于在第二活动板(16)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夹板(15);
所述调节侧夹机构(7)包括第三气压杆(22)、第三固定架(24)、第三导杆(25)、第三活动板(26)、第四气压杆(27)、安装座(28)、第四固定架(29)、第四导杆(31)、螺纹丝杆(34)、第五固定架(35)和第四活动板(36),所述安装座(28)安装在底架(5)顶部另一端中心处,所述安装座(28)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固定架(24),所述第三固定架(24)一侧中心处安装有第三气压杆(22),所述第三气压杆(22)伸缩端穿过第三固定架(24)安装有第三活动板(26),所述第三固定架(24)一侧四周均镶嵌安装有第三套座(23),四周所述第三导杆(25)均贯穿过第三套座(23)与第三活动板(26)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28)一侧安装有第四气压杆(27),所述第四气压杆(27)伸缩端安装有第四固定架(29),所述第四固定架(29)一侧安装有第四活动板(36),所述第四活动板(36)一侧安装有第五固定架(35),所述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底部中心处贯穿安装有螺纹丝杆(34),所述第四活动板(36)上螺纹丝杆(34)一端且位于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之间安装有第一橡胶夹座(32),所述第五固定架(35)上螺纹丝杆(34)一端且位于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之间安装有第二橡胶夹座(33),所述第一橡胶夹座(32)和第二橡胶夹座(33)两端均安装有第四导杆(31),所述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底部两端均镶嵌安装有第四套座(30),所述第四导杆(31)均贯穿过第四套座(30),所述第四活动板(36)顶部一侧且位于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之间安装有第四橡胶夹座(38),所述第五固定架(35)顶部一侧且位于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之间安装有第三橡胶夹座(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座(13)和第一导杆(1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套座(18)和第二导杆(19)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套座(23)和第三导杆(25)活动连接,所述第四套座(30)和第四导杆(3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活动板(36)和第五固定架(35)分别与螺纹丝杆(34)螺纹连接,且螺纹丝杆(34)另一端分别安装有转轮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架(29)底部两侧且位于底架(5)顶侧设置有滑轨,所述第四固定架(29)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滑块,且滑块套装在滑轨顶部外侧,所述第四固定架(29)和底架(5)通过滑轨和滑块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12)、第四固定架(29)和第五固定架(35)水平安装,所述限位架(4)、第二固定架(17)和第三固定架(24)均垂直于第一固定架(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第三气压杆(22)同步伸缩,且伸缩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第二固定侧夹机构(6)和调节侧夹机构(7)分别通过不同的控制开关进行单独操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固定架(35)顶部且位于第三橡胶夹座(37)之间安装有限位吸盘,所述限位吸盘在第五固定架(35)顶部上伸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的使用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将内车架(2)放置到夹具主体(1)的底架(5)上,所述内车架(2)分为四侧壁,首先对夹具主体(1)进行位置调整,通过调节侧夹机构(7)两侧的第三固定架(24)上的第三气压杆(22)同步伸缩带动两侧第三活动板(26)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通过第三导杆(25)在第三套座(23)内稳定滑动,对内车架(2)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做功调整,使内车架(2)位于夹具主体(1)中心处;
步骤二:其中另外平行的两侧壁中一侧壁位于第一固定侧夹机构(3)的第一活动板(9)和第一固定夹板(11)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架(12)上的第一气压杆(8)伸长带动第一活动板(9)向第一固定夹板(11)靠近,第一导杆(14)在第一套座(13)内稳定滑动,将侧壁固定在第一活动板(9)表侧的夹块(10)和第一固定夹板(11)之间;
步骤三:相互平行的两侧壁位于第二固定侧夹机构(6)的第二固定夹板(15)和第二活动板(16)之间,通过两侧的第二固定架(17)上的第二气压杆(20)伸长带动第二活动板(16)向第二固定夹板(15)靠近,其中第二导杆(19)在第二套座(18)内稳定滑动,直至第二活动板(16)和第二固定夹板(15)将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夹紧,然后第三气压杆(22)反向运动对相互平行的两侧壁放松;
步骤四:另外平行的两侧壁中另一侧壁位于第五固定架(35)和第四活动板(36)之间,首先第四气压杆(27)工作带动第四固定架(29)和第五固定架(35)在滑轨上移动进行初步调节,然后通过旋转两侧的螺纹丝杆(34)带动第一橡胶夹座(32)和第二橡胶夹座(33)同时向内靠近,保证第一橡胶夹座(32)宽度加螺纹丝杆(34)移动长度与第四橡胶夹座(38)一致,第二橡胶夹座(33)宽度加螺纹丝杆(34)移动长度与第三橡胶夹座(37)一致,将侧壁底部夹紧在第一橡胶夹座(32)和第二橡胶夹座(33)之间,顶部夹紧在第三橡胶夹座(37)和第四橡胶夹座(38)之间完成内车架(2)的固定;
步骤五:然后将汽车的对应零部件与内车架(2)进行铆焊,铆焊完成后,从夹具主体(1)上取下内车架(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99871.2U CN210475998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99871.2U CN210475998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75998U true CN210475998U (zh) | 2020-05-08 |
Family
ID=70537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9987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75998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75998U (zh) |
-
2019
- 2019-08-12 CN CN201921299871.2U patent/CN2104759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71676B (zh) |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焊接夹紧方法 | |
CN213005154U (zh) | 一种铝合金门窗加工用翻转装置 | |
CN202655837U (zh) | 一种轨道车辆裙板格栅焊接用旋转式工装 | |
CN210475998U (zh) | 一种适于汽车铆焊的配套专用夹具 | |
CN104511778B (zh) | 一种夹紧自动同步定位工装 | |
CN211939276U (zh) | 一种教学设备生产用管材切割机 | |
CN116586467B (zh) | 一种供电导轨矫正装置 | |
CN112676749B (zh) | 一种新型油箱隔板焊接机 | |
CN219805978U (zh) | 一种工装夹具 | |
CN220944929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刹车总泵的夹紧装置 | |
CN211569359U (zh) | 一种通用化汽车座椅夹具 | |
CN210476017U (zh) | 一种便于焊接的汽车焊接夹具 | |
CN210592229U (zh) | 汽车前端模块整体装配用辅助夹具 | |
CN209919435U (zh) | 一种铝管生产用切割装置 | |
CN113385875A (zh) | 一种用于液压伸缩臂外壳焊接的夹紧工装 | |
CN209306479U (zh) | Xy轴移载机 | |
CN216680956U (zh) | 一种具有空间位置微调功能的机架生产用焊接定位工装 | |
CN214879048U (zh) | 汽车内饰材料叠加挂取自动装置 | |
CN220921630U (zh) | 一种五金模具加工用夹具 | |
CN221913305U (zh) | 一种汽车用塑料件焊接装置 | |
CN219649069U (zh) | 一种用于电池仓的焊接定位装置 | |
CN219819894U (zh) | 一种箱包夹具 | |
CN218285598U (zh) | 一种用于镀膜机配套生产线的柔性夹爪 | |
CN210547556U (zh) | 一种汽车支架模具新型滑块结构 | |
CN220921595U (zh) | 一种具有校准结构的驱动器工装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