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8078U - 通信设备、天线的固定结构及抱箍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天线的固定结构及抱箍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68078U CN210468078U CN201921732346.5U CN201921732346U CN210468078U CN 210468078 U CN210468078 U CN 210468078U CN 201921732346 U CN201921732346 U CN 201921732346U CN 210468078 U CN210468078 U CN 2104680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op
- antenna
- adaptor
- mounting groove
-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天线的固定结构及抱箍,抱箍包括抱箍本体,所述抱箍本体设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及用于与连接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安装面设有能够与第一直径的抱杆相匹配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面设有能够与第二直径的抱杆相匹配的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所述抱箍能够兼容安装模式的变化,使用方便;如此,采用所述抱箍的天线的固定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抱杆的安装要求;如此,采用所述天线的固定结构的通信设备能够灵活的对天线进行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的固定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天线的固定结构及抱箍。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大力发展,各类天线设备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对于箱体类或盒体类的天线而言,室外安装时主要通过相应的固定结构将天线固设于抱杆上,例如通过抱箍实现天线与抱杆的连接固定。由于抱杆的直径多种多样,导致固定结构的安装模式也需相应发生变化,传统的抱箍无法兼容安装模式的变化,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通信设备、天线的固定结构及抱箍,所述抱箍能够兼容安装模式的变化,使用方便;如此,采用所述抱箍的天线的固定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抱杆的安装要求;如此,采用所述天线的固定结构的通信设备能够灵活的对天线进行安装。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抱箍,包括抱箍本体,所述抱箍本体设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及用于与连接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安装面设有能够与第一直径的抱杆相匹配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面设有能够与第二直径的抱杆相匹配的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上述抱箍,当抱杆的直径是第一直径时,利用两个抱箍本体并使得两个抱箍本体的第一安装面相对设置,利用第一安装面上的第一安装槽与抱杆的外壁相配合;当抱杆的直径是第二直径时,利用两个抱箍本体并使得两个抱箍本体的第二安装面相对设置,利用第二安装面上的第二安装槽与抱杆的外壁相配合。再利用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抱箍本体的连接部连接,从而将两个抱箍本体拉紧以形成夹紧抱杆的夹持部。最后将天线本体相对地面的倾角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与抱箍本体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天线本体在抱杆上的安装固定。上述抱箍在使用时,能够灵活的根据抱杆的直径选择合适的安装面上的安装槽与抱杆进行匹配,能够兼容安装模式的变化,使用也极为方便。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面设有用于与扎带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面设有用于与扎带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两个连接板、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用于供所述扎带穿过的连接孔,一个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另一个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均能够与所述扎带卡接配合,且所述第一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面设有用于贴合于平面设置的第一贴合部、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贴合部上并用于与紧固件紧固配合的第一连接通孔;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面设有用于贴合于平面设置的第二贴合部、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贴合部上并用于与紧固件紧固配合的第二连接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抱箍还包括用于与抱杆摩擦配合的第一防滑件,所述第一防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和/或抱箍还包括用于与抱杆摩擦配合的第二防滑件,所述第二防滑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的固定结构,包括天线本体、连接件、及所述的抱箍,所述天线本体与所述抱箍本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天线本体相对地面的倾角可调,所述连接件用于将两个所述抱箍本体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夹持抱杆的夹持部,或所述连接件用于与一个所述抱箍本体形成用于捆绑抱杆的捆绑部。
上述天线的固定结构,当抱杆的直径是第一直径时,利用两个抱箍本体并使得两个抱箍本体的第一安装面相对设置,利用第一安装面上的第一安装槽与抱杆的外壁相配合;当抱杆的直径是第二直径时,利用两个抱箍本体并使得两个抱箍本体的第二安装面相对设置,利用第二安装面上的第二安装槽与抱杆的外壁相配合。将连接件设置为螺栓,利用螺栓分别与两个抱箍本体的连接通孔连接,从而将两个抱箍本体拉紧以形成夹紧抱杆的夹持部。当抱杆的直径是第三直径时,可以将连接件设置为扎带,利用扎带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抱箍本体的两端连接形成捆绑抱杆的捆绑部。最后将天线本体相对地面的倾角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与抱箍本体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天线本体在抱杆上的安装固定。上述天线的固定结构在使用时,能够灵活的根据抱杆的直径选择合适的抱箍本体的安装面上的安装槽与抱杆进行匹配,或者选择不同长度的扎带与抱箍本体110进行配合以形成不同大小的捆绑部,能够兼容安装模式的变化;同时,天线本体与抱箍本体的可拆卸连接,也使得天线本体的拆装及其方便,便于后期维护;并且,也能灵活的调节天线本体相对地面的倾角,使得天线本体的安装更加灵活,适应使用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的固定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抱箍本体与所述天线本体的转接组件,所述转接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天线本体相对地面的倾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组件包括第一转接件、第二转接件及连接轴,所述第一转接件的一端设有用于套接于所述抱箍本体上的套接部,所述第一转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轴紧固配合的第一转接孔,所述第二转接件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轴紧固配合置的第二转接孔,所述第二转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本体连接。
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所述的天线的固定结构。
上述通信设备,使用时,利用抱箍能够灵活的将天线本体安装在不同直径的抱杆上,也能利用抱箍简单、方便的将天线本体安装在墙面、柜面等平面上,还能自由、灵活的对天线本体相对地面的倾角进行调节,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天线的固定结构的抱箍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天线的固定结构的抱箍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再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还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天线的固定结构的转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天线的固定结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抱箍,110、抱箍本体,111、第一安装面,1111、第一安装槽,112、第二安装面,1121、第二安装槽,1122、第二贴合部,1123、第二连接通孔,113、连接通孔,114、第一连接部,1141、连接板,1142、连接孔,115、第一防滑件,116、第二防滑件,200、天线本体,300、螺栓,400、抱杆,500、扎带,600、转接组件,610、第一转接件,611、第一转接板,6111、避让槽,612、套接腔,613、连接凸耳,6131、第一转接孔,620、第二转接件,621、第二转接板,630、连接轴,700、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抱箍100,包括抱箍本体110,抱箍本体110设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面111和第二安装面112、及用于与连接件连接的连接部,第一安装面111设有能够与第一直径的抱杆400相匹配的第一安装槽1111,第二安装面112设有能够与第二直径的抱杆400相匹配的第二安装槽1121,且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
上述实施例的抱箍100,当抱杆400的直径是第一直径(如图4的D2所示)时,利用两个抱箍本体110并使得两个抱箍本体110的第一安装面111相对设置,利用第一安装面111上的第一安装槽1111与抱杆400的外壁相配合;当抱杆400的直径是第二直径(如图1的D1所示)时,利用两个抱箍本体110并使得两个抱箍本体110的第二安装面112相对设置,利用第二安装面112上的第二安装槽1121与抱杆400的外壁相配合。再利用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抱箍本体110的连接部连接,从而将两个抱箍本体110拉紧以形成夹紧抱杆400的夹持部。最后将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与抱箍本体110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天线本体200在抱杆400上的安装固定。上述实施例的抱箍100在使用时,能够灵活的根据抱杆400的直径选择合适的安装面上的安装槽与抱杆400进行匹配,能够兼容安装模式的变化,使用也极为方便。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连接件可以选为螺栓300,例如双头螺栓,连接部可以选为连接通孔113且为螺纹孔,从而能够简单、方便的实现两个抱箍本体110的连接收紧,使得夹持部能够稳定的固设于抱杆400上。第一安装槽1111和第二安装槽1121,可以设置为弧形槽,也可以设置为V型槽或U型槽,只需能够与抱杆400的外壁相接触或贴合即可,优选为弧形槽,与抱杆400的外壁的接触面积较大,贴合紧密,固定效果好,其中,第一安装槽1111凹设于第一安装面111,第二安装槽1121凹设于第二安装面112。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灵活的调节,例如,第一直径可以是110mm~200mm,第二直径可以是50mm~110mm。
如图2及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111设有用于与扎带50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4。如此,利用第一连接部114能够与扎带500连接,从而可以利用扎带500将抱箍本体110与第三直径(如图5的D3所示)的抱杆400进行固定连接,使得抱箍100能够兼容更大直径的抱杆400的安装需求。其中,第三直径大于第一直径,第三直径可以根据使用需求灵活的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是200mm~300mm。如此,将连接件选为扎带500,连接部设置为第一连接部114,扎带500可以为钢带、钢套,强度高,连接可靠。
第一连接部114与扎带500的连接,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铆接等方式实现,只需能够实现扎带500与抱箍本体110的第一安装面111连接即可。
如图2及图5所示,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4包括两个连接板1141、及设置于连接板1141上用于供扎带500穿过的连接孔1142,一个连接板1141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11的一侧,另一个连接板1141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11的另一侧。如此,将第一安装面111上的第一安装槽1111贴合抱杆400的外壁设置,使得扎带500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槽1111的一侧的连接板1141上的连接孔1142并与该连接板1141固定连接,使得扎带500的另一端环绕抱杆400一周后穿过第一安装槽1111的另一侧的连接板1141上的连接孔1142并与该连接板1141固定连接,从而利用扎带500将抱箍本体110固设于抱杆400上,再将天线本体200与抱箍本体110连接即可实现天线本体200的固定。扎带500的长度可以根据抱杆400的直径进行灵活的调整,从而使得抱箍100能够更加灵活的兼容不同直径的抱杆400的安装需求。扎带500与连接板1141的固定连接可以通过铆接、卡接等现有的方式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面112设有用于与扎带50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未图示)。如此,利用第二连接部能够与扎带500连接,从而可以利用扎带500将抱箍本体110与第三直径的抱杆400进行固定连接,使得抱箍100能够兼容更大直径的抱杆400的安装需求。如此,将连接件选为扎带500,连接部设置为第二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与扎带500的连接,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铆接等方式实现,只需能够实现扎带500与抱箍本体110的第二安装面112连接即可。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扣(未图示)和第二卡扣(未图示),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能够与扎带500卡接配合,且第一卡扣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121的一侧,第二卡扣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121的另一侧。如此,将第二安装面112上的第二安装槽1121贴合抱杆400的外壁设置,使得扎带500的一端与第一卡扣卡接,使得扎带500的另一端环绕抱杆400一周后与第二卡扣卡接,从而利用扎带500将抱箍本体110固设于抱杆400上,再将天线本体200与抱箍本体110连接即可实现天线本体200的固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抱箍本体110的第一安装面111上设置第一连接部114,同时,在抱箍本体110的第二安装面112上设置第二连接部,使得抱箍100能够更加灵活、方便的进行使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安装面111设有用于贴合于平面700设置的第一贴合部(未图示)、及设置于第一贴合部上并用于与紧固件紧固配合的第一连接通孔(未图示)。如此,将第一安装面111上的第一贴合部贴合于墙面、柜面等平面700,在利用螺钉、螺栓等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通孔后并与墙面、柜面等平面700进行连接,从而将抱箍本体110固设于墙面、柜面等平面700上,再将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与抱箍本体110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天线本体200在墙面、柜面等平面700上的安装固定。其中,第一贴合部可以是从第一安装面111的侧边凸出设置的贴合板或贴合块,贴合板或贴合块的贴合面可以与第一安装面111处于同一平面,从而能够使得抱箍本体110与墙面、柜面等平面700有更大的贴合面积。第一连接通孔优选为螺纹孔,便于与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螺纹配合,从而能够将抱箍本体110稳定的固设于墙面、柜面等平面700,并且拆装方便,便于维护。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安装面112设有用于贴合于平面700设置的第二贴合部1122、及设置于第二贴合部1122上并用于与紧固件紧固配合的第二连接通孔1123。如此,将第二安装面112上的第二贴合部1122贴合于墙面、柜面等平面700,在利用螺钉、螺栓等紧固件穿过第二连接通孔1123后并与墙面、柜面等平面700进行连接,从而将抱箍本体110固设于墙面、柜面等平面700上,再将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与抱箍本体110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天线本体200在墙面、柜面等平面700上的安装固定。其中,第二贴合部1122可以是从第二安装面112的侧边凸出设置的贴合板或贴合块,贴合板或贴合块的贴合面可以与第二安装面112处于同一平面,从而能够使得抱箍本体110与墙面、柜面等平面700有更大的贴合面积。第二连接通孔1123优选为螺纹孔,便于与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螺纹配合,从而能够将抱箍本体110稳定的固设于墙面、柜面等平面700,并且拆装方便,便于维护。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在第一安装面111上设置第一贴合部,在第二安装面112上设置第二贴合部1122,从而使得抱箍本体110能够更加灵活的与墙面、柜面等平面700进行连接固定。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抱箍100还包括用于与抱杆400摩擦配合的第一防滑件115,第一防滑件115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11内。如此,利用第一防滑件115能够增大抱箍本体110与抱杆400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得抱箍本体110与抱杆400连接的更加稳固,避免发生相对滑动。第一防滑件115可以是采取黏结或铆接方式固设于第一安装槽1111的内壁上的防滑纹或防滑垫,也可以是开设在第一安装槽1111的内壁上的锯齿状的防滑齿。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抱箍100还包括用于与抱杆400摩擦配合的第二防滑件116,第二防滑件116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121内。如此,利用第二防滑件116能够增大抱箍本体110与抱杆400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得抱箍本体110与抱杆400连接的更加稳固,避免发生相对滑动。第二防滑件116可以是采取黏结或铆接方式固设于第二安装槽1121的内壁上的防滑纹或防滑垫,也可以是开设在第二安装槽1121的内壁上的锯齿状的防滑齿。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将第一防滑件115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11内,将第二防滑件116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121内,使得抱箍本体110无论用哪个安装面与抱箍100配合都能保持稳定。
如图1、图4至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天线的固定结构,包括天线本体200、连接件、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抱箍100,天线本体200与抱箍本体110可拆卸连接,且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可调,连接件用于将两个抱箍本体110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夹持抱杆400的夹持部,或连接件用于与一个抱箍本体110形成用于捆绑抱杆400的捆绑部。
上述实施例的天线的固定结构,如图4所示,当抱杆400的直径是第一直径时,利用两个抱箍本体110并使得两个抱箍本体110的第一安装面111相对设置,利用第一安装面111上的第一安装槽1111与抱杆400的外壁相配合;如图1所示,当抱杆400的直径是第二直径时,利用两个抱箍本体110并使得两个抱箍本体110的第二安装面112相对设置,利用第二安装面112上的第二安装槽1121与抱杆400的外壁相配合。将连接件设置为螺栓300,利用螺栓300分别与两个抱箍本体110的连接通孔113连接,从而将两个抱箍本体110拉紧以形成夹紧抱杆400的夹持部。如图5所示,当抱杆400的直径是第三直径时,可以将连接件设置为扎带500,利用扎带50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抱箍本体110的两端连接形成捆绑抱杆400的捆绑部。最后将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与抱箍本体110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天线本体200在抱杆400上的安装固定。上述实施例的天线的固定结构在使用时,能够灵活的根据抱杆400的直径选择合适的抱箍本体110的安装面上的安装槽与抱杆400进行匹配,或者选择不同长度的扎带500与抱箍本体110进行配合以形成不同大小的捆绑部,能够兼容安装模式的变化;同时,天线本体200与抱箍本体110的可拆卸连接,也使得天线本体200的拆装及其方便,便于后期维护;并且,也能灵活的调节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使得天线本体200的安装更加灵活,适应使用需求。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天线本体200与抱箍本体110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铆接、卡接的方式实现,只需便于拆装并保证稳定、可靠的连接即可。为了使得天线本体200更加稳定的挂设于抱杆400上,每个天线本体200可以利用四个抱箍100固设于抱杆400上,其中,两个抱箍本体110相对设置形成一个夹持部,另外两个抱箍本体110相对设置形成另一个夹持部,两个夹持部间隔设置且每个夹持部中均有一个抱箍本体110与天线本体200可拆卸连接。如图7所示,当然,还可以是每个夹持部中的两个抱箍本体110分别与一个天线本体200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在抱杆400上利用四个抱箍100实现两个天线本体200的左、右相对间隔设置。也可以是每个天线本体200利用两个抱箍100固设于抱杆400上,其中,每个抱箍本体110与一个扎带500均配合形成一个捆绑部,两个捆绑部间隔设置且每个抱箍本体110均与天线本体200可拆卸连接。
如图1、图4至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的固定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抱箍本体110与天线本体200的转接组件600,转接组件600用于调节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如此,利用转接组件600实现天线本体200与抱箍本体110的可拆卸连接,并且利用转接组件600可以方便、灵活的调节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满足使用要求。
转接组件600对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的调节,可以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实现,只需满足能够对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进行调节即可。
如图9所示,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转接组件600包括第一转接件610、第二转接件620及连接轴630,第一转接件610的一端设有用于套接于抱箍本体110上的套接部,第一转接件610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连接轴630紧固配合的第一转接孔6131,第二转接件620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连接轴630紧固配合置的第二转接孔(未图示),第二转接件620的另一端与天线本体200连接。如此,将第一转接件610的一端的套接部套接于抱箍本体110上,从而实现第一转接件610与抱箍本体110的连接;将第二转接件620的另一端采用铆接、卡接的形式固设于天线本体200上;使得连接轴630穿过第一转接件610的另一端的第一转接孔6131和第二转接件620的一端的第二转接孔,使得天线本体200能够绕连接轴630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将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调节到合适的角度,再利用连接轴630与第一转接孔6131和第二转接孔的紧固配合使得第一转接件610与第二转接件620实现紧固的连接,进而实现天线本体200与抱箍本体110的安装连接。
如图9所示,更具体地,第一转接件610的一端套接部包括两个呈上、下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转接板611,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转接板611形成套接腔612,从而能够将抱箍本体110套接在套接腔612内,使得抱箍本体110的上、下两个侧面与第一转接板611贴合,贴合面积大,连接更加稳固,当然,为了使得套接部稳定的套接固定于抱箍本体110上,还可以在第一转接板611和抱箍本体110上开设相应的螺纹孔或通孔,利用螺钉、螺栓等元件进一步对第一转接板611和抱箍本体110的连接进行紧固;同时为了避免第一转接板611对抱杆400与抱箍本体110的配合造成干涉,可以在第一转接板611上设置相应的避让槽6111。第一转接件610的另一端可以设置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连接凸耳613,两个连接凸耳613上均开设第一转接孔6131,连接凸耳613呈左、右间隔设置。第二转接件620的一端可以设置两个第二转接板621,两个第二转接板621与两个连接凸耳613一一对应设置,两个第二转接板621上均开设有第二转接孔。第二转接件620的另一端可以设置连接翻边,再利用铆钉等元件件将连接翻边与天线本体200进行连接。如此,抱箍本体110配合形成的夹持部稳定的固设于抱杆400上后,将抱箍本体110套接于套接腔612,将连接翻边固设于天线本体200上,再使得第二转接板621和连接凸耳613对应设置,利用连接轴630穿过第一转接孔6131和第二转接孔,使得天线本体200绕连接轴630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对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进行调节,在使得连接轴630与第一转接孔6131和第二转接孔紧固配合,即可完成天线本体200的安装。连接轴630可以选为螺杆或螺栓,第一转接孔6131和第二转接孔可以选为与螺杆或螺栓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使用方便,连接稳固,只需松开连接轴630,即可简单、方便的对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进行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天线的固定结构。
上述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使用时,利用抱箍100能够灵活的将天线本体200安装在不同直径的抱杆400上,也能利用抱箍100简单、方便的将天线本体200安装在墙面、柜面等平面700上,还能自由、灵活的对天线本体200相对地面的倾角进行调节,使用方便。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本体,所述抱箍本体设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及用于与连接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安装面设有能够与第一直径的抱杆相匹配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面设有能够与第二直径的抱杆相匹配的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设有用于与扎带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面设有用于与扎带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两个连接板、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用于供所述扎带穿过的连接孔,一个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另一个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均能够与所述扎带卡接配合,且所述第一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设有用于贴合于平面设置的第一贴合部、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贴合部上并用于与紧固件紧固配合的第一连接通孔;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面设有用于贴合于平面设置的第二贴合部、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贴合部上并用于与紧固件紧固配合的第二连接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抱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抱杆摩擦配合的第一防滑件,所述第一防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和/或还包括用于与抱杆摩擦配合的第二防滑件,所述第二防滑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7.一种天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本体、连接件、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抱箍,所述天线本体与所述抱箍本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天线本体相对地面的倾角可调,所述连接件用于将两个所述抱箍本体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夹持抱杆的夹持部,或所述连接件用于与一个所述抱箍本体形成用于捆绑抱杆的捆绑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抱箍本体与所述天线本体的转接组件,所述转接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天线本体相对地面的倾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包括第一转接件、第二转接件及连接轴,所述第一转接件的一端设有用于套接于所述抱箍本体上的套接部,所述第一转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轴紧固配合的第一转接孔,所述第二转接件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轴紧固配合置的第二转接孔,所述第二转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本体连接。
1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的固定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32346.5U CN210468078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通信设备、天线的固定结构及抱箍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32346.5U CN210468078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通信设备、天线的固定结构及抱箍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68078U true CN210468078U (zh) | 2020-05-05 |
Family
ID=70434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32346.5U Active CN210468078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通信设备、天线的固定结构及抱箍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6807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60388A (zh) * | 2020-11-13 | 2021-03-09 | 杨振 | 一种5g基站安装结构 |
CN112968284A (zh) * | 2021-04-09 | 2021-06-15 | 深圳市泰富链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外两用天线 |
CN117134117A (zh) * | 2023-09-12 | 2023-11-28 | 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辐射方向校准器 |
-
2019
- 2019-10-15 CN CN201921732346.5U patent/CN2104680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60388A (zh) * | 2020-11-13 | 2021-03-09 | 杨振 | 一种5g基站安装结构 |
CN112968284A (zh) * | 2021-04-09 | 2021-06-15 | 深圳市泰富链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室内外两用天线 |
CN117134117A (zh) * | 2023-09-12 | 2023-11-28 | 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辐射方向校准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468078U (zh) | 通信设备、天线的固定结构及抱箍 | |
US7883065B2 (en) | Mounting bracket | |
US11247325B2 (en) | Adapter for remotely supporting and actuating a power tool from an end of a hot stick | |
US6986489B2 (en) | Configurable mount for a peripheral device | |
US10427704B2 (en) | Universal coupling devices | |
EP1624238A3 (en) | Pipe clamp | |
CN111255779A (zh) | 一种链式抱箍以及基站设备安装平台 | |
US6563475B2 (en) | Antenna mount | |
CN210517733U (zh) | 一种预绞式防振锤 | |
US10971915B2 (en) | Mounting bracket systems for dead-end utility lines | |
CA2288846C (en) | Two-piece bolt and saddle for wire rope clips | |
CN212366673U (zh) | 一种基于预埋槽安装的漏缆卡具 | |
CN211179948U (zh) | 一种抱箍及电表箱 | |
KR200457922Y1 (ko) | 케이블의 가설을 위한 전봇대용 고정밴드 | |
CN209981996U (zh) | 一种电线防脱紧固装置 | |
US20170223439A1 (en) | Speaker bracket | |
US10663087B2 (en) | Power tool cable mount | |
CN110247351A (zh) | 电缆抱箍装置 | |
US11053964B2 (en) | Tow-bar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8539684A (zh) | 一种电缆抱箍 | |
CN210662057U (zh) | 一种链式抱箍支架 | |
CN110011258B (zh) | 防振锤 | |
CN105465115B (zh) | 带式紧固装置 | |
CN217388706U (zh) | 一种中继器固定结构 | |
CN222121986U (zh) | 一种一体式销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