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7584U - 缠绕机及其装夹机构 - Google Patents

缠绕机及其装夹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7584U
CN210467584U CN201920910607.1U CN201920910607U CN210467584U CN 210467584 U CN210467584 U CN 210467584U CN 201920910607 U CN201920910607 U CN 201920910607U CN 210467584 U CN210467584 U CN 210467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izing
synchronizing wheel
wheel
belt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06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子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106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7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7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7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形电感线圈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缠绕机及其装夹机构,该装夹机构包括相对设置而形成用于夹持环形铁芯的夹持腔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移动座、第一推动组件、第一抵接组件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地接组件包括两件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两件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壁涂覆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胶层;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同步轮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表面加胶同步带代替橡胶滚轮与环形铁芯表面形成包覆式面接触,提高摩擦力,减少环形铁芯打滑的概率,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缠绕机及其装夹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形电感线圈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缠绕机及其装夹机构。
背景技术
环形电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抗干扰元件,对于高频噪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广泛应用于电源转换和线路滤波器;环形电感的生产一般都是通过人工作业,将金属导线缠绕在环形铁芯上,这样的缠绕速度慢,生产效率低,而且人工作业存在导线之间的间隔参差不齐,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人们研发了自动缠绕机来对环形铁芯进行绕线;缠绕机包括用于夹持并固定环形铁芯,以使绕线工作顺利展开的装夹机构,现有技术中的装夹机构中大多数包括两组镜像地滑动连接在缠绕机的绕线工位两侧的装夹组件,一组装夹组件靠近绕线工位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夹持橡胶滚轮,另一组装夹组件靠近绕线工位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夹持橡胶滚轮,装夹机构还包括驱动夹持橡胶滚轮旋转的驱动组件,工作时,三个夹持滚轮往环形铁芯的方向靠拢而抵接环形铁芯,实现夹紧环形铁芯,驱动组件驱动夹持滚轮旋转,使环形铁芯旋转;然而,由于在环形铁芯绕线的过程中,环形铁芯的外侧壁会逐渐被绕上金属导线,金属导线在某个环形铁芯旋转到一定程度时会代替环形铁芯与橡胶滚轮抵接,而橡胶滚轮与金属导线互为抵接的一面为线接触,线接触的方式摩擦力较小,会存在橡胶滚轮和金属导线产生滑动摩擦,令环形铁芯打滑,导致环形铁芯上的金属导线的间隔层次不齐,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另外采用橡胶滚轮夹持方式时滚轮周长尺寸短,与环形铁芯表面接触摩擦循环一周的周期短,滚轮表面橡胶磨损快,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地更换滚轮,影响机器正常生产。橡胶滚轮为非通用市售品,需要与生产厂家订制,价格贵,交期长,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机及其装夹机构,刻服现有技术采用橡胶滚轮夹持方式存在环形铁芯容易打滑,影响产品质量;采用橡胶滚轮夹持方式时滚轮周长尺寸短,与环形铁芯表面接触摩擦循环一周的周期短,滚轮表面橡胶磨损快,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地更换滚轮,影响生产效率;以及橡胶滚轮为非通用市售品,需要与生产厂家订制,价格贵,交期长,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夹机构,包括相对设置而形成用于夹持环形铁芯的夹持腔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移动座、第一推动组件、第一抵接组件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移动座设有第一开口腔体;所述第一推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一侧并用于推动所述第一移动座移动;所述第一抵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开口腔体内,所述第一抵接组件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轮的数量为两件,两件所述第一同步轮并列地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腔体的开口侧,并且两件所述第一同步轮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腔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腔体内;两件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壁涂覆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胶层;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同步轮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腔体的底壁垂直地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同步轮紧配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开口腔体的底壁上垂直地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同步轮紧配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设置有用于涨紧所述第一同步带的第一涨紧轮,所述第一涨紧轮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壁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和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三同步轮和所述第四同步轮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腔体内,所述第三同步轮和所述第四同步轮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与所述第二同步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四同步轮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腔体的底壁间隔布置有多个贯穿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开口腔体的底壁还垂直地设有可转动的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三同步轮紧配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第四同步轮紧配连接在所述第四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的端部均穿过所述安装孔而伸至所述第一移动座下方,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端部均紧配连接有齿轮,两件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万向联轴器与所述第四转轴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腔体内转动连接有用于涨紧所述第二同步带的第二涨紧轮,所述第二涨紧轮位于所述第三同步轮和所述第四同步轮之间,所述第二涨紧轮的侧壁与第二同步带的外侧壁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包括支撑座、导轨副和推动件,所述支撑座固定设于所述缠绕机上,所述导轨副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移动座设于所述导轨副的滑块上,所述推动件用于推动所述第一移动座沿所述导轨副的导轨滑动,使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壁与环形铁芯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结构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移动座、第二推动组件、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抵接组件,所述第二移动座设置有第二开口腔体,所述第二推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移动座的一侧并用于推动所述第二移动座移动,所述第二抵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开口腔体内,所述第二抵接组件包括第五同步轮、第六同步轮和第三同步带,所述第五同步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腔体的开口侧,所述第六同步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腔体内,所述第五同步轮通过所述第三同步带与所述第六同步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同步带的外侧壁涂覆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胶层,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六同步轮驱动连接。
可选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七同步轮、第八同步轮和第四同步带,所述第七同步轮和所述第八同步轮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腔体内,所述第七同步轮通过所述第四同步带与所述第八同步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七同步轮与所述第六同步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八同步轮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夹机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第一推动组件推动第一移动座往环形铁芯方向移动,使第一同步带与环形铁芯抵接,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同步轮旋转,使第一同步轮旋转,进而实现环形铁芯旋转;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环形铁芯绕线机的装夹机构通过滚动胶轮与环形铁芯抵接夹紧环形铁芯的方式存在由于绕线后的环形铁芯与滚轮的侧壁的接触面减少,环形铁芯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导致线圈的间隔层次不齐,影响产品质量;而且橡胶滚轮夹持方式时滚轮周长尺寸短,与环形铁芯表面接触摩擦循环一周的周期短,滚轮表面橡胶磨损快,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地更换滚轮,影响机器生产效率;同时,橡胶滚轮为非通用市售品,需要与生产厂家订制,价格贵,交期长,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夹机构采用表面加胶同步带代替橡胶滚轮与环形铁芯表面形成包覆式面接触,提高摩擦力,减少环形铁芯打滑的概率,提高产品质量。表面加胶同步带周长尺寸越长,与环形铁芯表面接触摩擦循环一周的周期就越长,皮带表面磨损小,使用寿命长。表面加胶同步带为市售通用品,价格低廉,容易获得,耐磨耐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缠绕机,包括上述的装夹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缠绕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缠绕机采用了上述的装夹机构,而该装夹机构中的第一推动组件推动第一移动座往环形铁芯方向移动,使第一同步带与环形铁芯抵接,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同步轮旋转,使第一同步轮旋转,进而实现环形铁芯旋转;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环形铁芯绕线机的装夹机构通过滚动胶轮与环形铁芯抵接夹紧环形铁芯的方式存在由于绕线后的环形铁芯与滚轮的侧壁的接触面减少,环形铁芯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导致线圈的间隔层次不齐,影响产品质量;而且橡胶滚轮夹持方式时滚轮周长尺寸短,与环形铁芯表面接触摩擦循环一周的周期短,滚轮表面橡胶磨损快,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地更换滚轮,影响机器生产效率;同时,橡胶滚轮为非通用市售品,需要与生产厂家订制,价格贵,交期长,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夹机构采用表面加胶同步带代替橡胶滚轮与环形铁芯表面形成包覆式面接触,提高摩擦力,减少环形铁芯打滑的概率,提高产品质量。表面加胶同步带周长尺寸越长,与环形铁芯表面接触摩擦循环一周的周期就越长,皮带表面磨损小,使用寿命长。表面加胶同步带为市售通用品,价格低廉,容易获得,耐磨耐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装夹机构的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的C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第一夹持组件 200—第二夹持组件 10—第一移动座
20—第一推动组件 30—第一抵接组件 40—第一驱动电机
50—第二移动座 60—第二推动组件 70—第二驱动组件
80—第二抵接组件 341—第三同步轮 10a—第一开口腔体
31—第一同步轮 32—第二同步轮 33—第一同步带
34—第一传动组件 35—第一涨紧轮 341—第三同步轮
342—第四同步轮 343—第二同步带 10a—第一开口腔体
10b—第一转轴 10c—第二转轴 10d—第三转轴
10e—第四转轴 344—第二涨紧轮 21—支撑座
22—导轨副 23—推动件 50a—第二开口腔体
81—第五同步轮 82—第六同步轮 83—第三同步带
50b—第五转轴 50c—第六转轴 841—第七同步
842—第八同步轮 843—第四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6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出现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6,一种装夹机构,包括相对设置而形成用于夹持环形铁芯的夹持腔的第一夹持组件100 和第二夹持组件200,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00包括第一移动座10、第一推动组件20、第一抵接组件30和第一驱动电机40,所述第一移动座10设有第一开口腔体10a;所述第一推动组件20设于所述第一移动座10一侧并用于推动所述第一移动座10移动;所述第一抵接组件 30设于所述第一开口腔体10a内,所述第一抵接组件30包括第一同步轮31、第二同步轮32和第一同步带33,所述第一同步轮31的数量为两件,两件所述第一同步轮31并列地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腔体10a的开口侧,并且两件所述第一同步轮31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腔体10a的外侧,所述第二同步轮3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腔体10a内;两件所述第一同步轮31和所述第二同步轮32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33的外侧壁涂覆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胶层(附图未标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通过第一传动组件34与所述第二同步轮32驱动连接;所述胶层由TPU、 PVC或硅胶任意一种材质制成。
具体地,当环形铁芯被输送至所述第一开口腔体10a的开口侧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推动组件20推动第一移动座10往环形铁芯方向移动,使第一同步带33与环形铁芯抵接,第一驱动电机40驱动第二同步轮32旋转,使第一同步轮31旋转,进而实现环形铁芯旋转;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环形铁芯绕线机的装夹机构通过滚轮与环形铁芯抵接夹紧环形铁芯的方式存在由于绕线后的环形铁芯与滚轮的侧壁的接触面减少,环形铁芯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导致线圈的间隔参次不齐,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装夹机构通过外侧壁涂覆有胶层的同步带与绕线后的环形铁芯形成包覆式面接触,极大的提高了摩擦力,减少环形铁芯打滑的概率,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开口腔体10a的底壁垂直地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10b,所述第一同步轮31紧配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10b上,所述第一开口腔体10a的底壁上垂直地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10c,所述第二同步轮32紧配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10c上,所述第一同步轮31和所述第二同步轮 32之间设置有用于涨紧所述第一同步带33的第一涨紧轮35,所述第一涨紧轮35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同步带33的外侧壁抵接,通过所述第一涨紧轮35绷紧所述第一同步带33能够防止第一同步带33与环形铁芯打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4可以是联轴器组件,联轴器组件为技术成型和技术成熟的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将其运用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以驱动第二同步轮32旋转,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4包括第三同步轮341、第四同步轮342和第二同步带343,所述第三同步轮341和所述第四同步轮342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腔体10a内,所述第三同步轮341和所述第四同步轮342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34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341与所述第二同步轮 32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与所述第四同步轮342驱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开口腔体10a的底壁间隔布置有多个贯穿的安装孔(附图未标记),所述第一开口腔体 10a的底壁还垂直地设有可转动的第三转轴10d和第四转轴10e,所述第三同步轮341紧配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10d上,所述第四同步轮342紧配连接在所述第四转轴10e上,所述第二转轴10c、所述第三转轴10d和所述第四转轴10e的端部均穿过所述安装孔而伸至所述第一移动座10下方,所述第二转轴10c和所述第三转轴10d端部均紧配连接有齿轮(附图未标记),两件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通过万向联轴器与所述第四转轴10e驱动连接;具体地,第一驱动电机40驱动第四转轴10e旋转,使第四同步轮342带动第三同步轮341旋转,并通过两齿轮带动第二转轴10c旋转,实现第二同步轮32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开口腔体10a内转动连接有用于涨紧所述第二同步带343的第二涨紧轮344,所述第二涨紧轮344位于所述第三同步轮341和所述第四同步轮342 之间,所述第二涨紧轮344的侧壁与第二同步带343的外侧壁抵接,第二涨紧轮344使第二同步带343变得绷紧,提高传动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组件20包括支撑座21、导轨副22和推动件23,所述支撑座21固定设于所述缠绕机上,所述导轨副22设于所述支撑座21上,所述第一移动座10设于所述导轨副22的滑块上,所述第一移动座10与所述推动件2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件23设于所述第一移动座10背向所述夹持腔的一侧,所述推动件23用于推动所述第一移动座10沿所述导轨副22的导轨滑动,使所述第一同步带33的外侧壁与环形铁芯抵接;所述推动件23为电动推杆或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00和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0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00和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00,两侧夹持组件均采用外表涂覆有胶层的同步带与环形铁芯形成包覆式面抵接,进一步地提高了环形铁芯和夹持组件的摩擦力,避免环形铁芯与夹持组件打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00包括第二移动座50、第二推动组件60、第二驱动组件 70和第二抵接组件80,所述第二移动座50设置有第二开口腔体50a,所述第二推动组件60设于所述第二移动座50的一侧并用于推动所述第二移动座50移动,所述第二抵接组件80设于所述第二开口腔体 50a内,所述第二抵接组件80包括第五同步轮81、第六同步轮82和第三同步带83,所述第五同步轮8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腔体50a 的开口侧,所述第六同步轮8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腔体50a内,所述第五同步轮81通过所述第三同步带83与所述第六同步轮8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同步带83的外侧壁涂覆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胶层,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通过第二传动组件84与所述第六同步轮 82驱动连接;所述胶层由TPU、PVC或硅胶任意一种材质制作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传动组件84包括第七同步轮 841、第八同步轮842和第四同步带843,所述第七同步轮841和所述第八同步轮842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腔体50a内,所述第七同步轮841通过所述第四同步带843与所述第八同步轮842转动连接,所述第七同步轮841与所述第六同步轮8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与所述第八同步轮842驱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开口腔体50a的底壁间隔布置有多个贯穿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开口腔体50a的底壁还垂直地设有可转动的第五转轴50b和第六转轴50c,所述第七同步轮841紧配连接在所述第五转轴50b上,所述第八同步轮842紧配连接在所述第六转轴50c上,所述第五转轴50b和所述第六转轴50c的端部均穿过所述安装槽而伸至所述第二移动座50下方,所述第五转轴50b通过齿轮与所述第六转轴50c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通过万向联轴器与所述第六转轴50c驱动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环形铁芯被输送至第二开口腔体50a 的开口侧时,第二推动组件60推动第二移动座50往环形铁芯方向移动,使第三同步带83与第一同步带配合夹紧环形铁芯,第二驱动组件70驱动第六转轴50c旋转,使第五转轴50b通过齿轮带动第五同步轮81和第六同步轮82旋转,进而驱动环形铁芯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缠绕机,包括机座、绕线机构和装夹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和所述装夹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机座上,当环形铁芯输送至所述装夹机构的夹持端时,所述装夹机构夹紧并驱动环形铁芯旋转,所述绕线机构将金属导线缠绕在环形铁芯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缠绕机采用了上述的装夹机构,而该装夹机构中的第一推动组件20推动第一移动座10往环形铁芯方向移动,使第一同步带33与环形铁芯抵接,第一驱动电机40驱动第二同步轮32旋转,使第一同步轮31旋转,进而实现环形铁芯旋转;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缠绕机的装夹机构通过滚轮与环形铁芯抵接夹紧环形铁芯的方式存在由于绕线后的环形铁芯与滚轮的侧壁的接触面减少,环形铁芯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导致线圈的间隔层次不齐,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装夹机构通过外侧壁涂覆有胶层的同步带与绕线后的环形铁芯形成包覆式面接触,极大的提高了摩擦力,减少环形铁芯打滑的概率,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夹机构,适用于缠绕机,包括相对设置而形成用于夹持环形铁芯的夹持腔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
第一移动座,设有第一开口腔体;
第一推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一侧并用于推动所述第一移动座移动;
第一抵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开口腔体内,所述第一抵接组件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轮的数量为两件,两件所述第一同步轮并列地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腔体的开口侧,并且两件所述第一同步轮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腔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腔体内;两件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壁涂覆有用于增强摩擦力的胶层;
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同步轮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腔体的底壁垂直地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同步轮紧配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开口腔体的底壁上垂直地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同步轮紧配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设置有用于涨紧所述第一同步带的第一涨紧轮,所述第一涨紧轮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和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三同步轮和所述第四同步轮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腔体内,所述第三同步轮和所述第四同步轮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与所述第二同步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四同步轮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腔体的底壁间隔布置有多个贯穿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开口腔体的底壁还垂直地设有可转动的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三同步轮紧配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第四同步轮紧配连接在所述第四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的端部均穿过所述安装孔而伸至所述第一移动座下方,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端部均紧配连接有齿轮,两件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万向联轴器与所述第四转轴驱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腔体内转动连接有用于涨紧所述第二同步带的第二涨紧轮,所述第二涨紧轮位于所述第三同步轮和所述第四同步轮之间,所述第二涨紧轮的侧壁与第二同步带的外侧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包括支撑座、导轨副和推动件,所述支撑座固定设于所述缠绕机上,所述导轨副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移动座设于所述导轨副的滑块上,所述推动件用于推动所述第一移动座沿所述导轨副的导轨滑动,使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壁与环形铁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移动座、第二推动组件、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抵接组件,所述第二移动座设置有第二开口腔体,所述第二推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移动座的一侧并用于推动所述第二移动座移动,所述第二抵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开口腔体内,所述第二抵接组件包括第五同步轮、第六同步轮和第三同步带,所述第五同步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腔体的开口侧,所述第六同步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腔体内,所述第五同步轮通过所述第三同步带与所述第六同步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同步带的外侧壁涂覆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胶层,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六同步轮驱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七同步轮、第八同步轮和第四同步带,所述第七同步轮和所述第八同步轮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腔体内,所述第七同步轮通过所述第四同步带与所述第八同步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七同步轮与所述第六同步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八同步轮驱动连接。
10.一种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夹机构。
CN201920910607.1U 2019-06-15 2019-06-15 缠绕机及其装夹机构 Active CN210467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0607.1U CN210467584U (zh) 2019-06-15 2019-06-15 缠绕机及其装夹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0607.1U CN210467584U (zh) 2019-06-15 2019-06-15 缠绕机及其装夹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7584U true CN210467584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1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0607.1U Active CN210467584U (zh) 2019-06-15 2019-06-15 缠绕机及其装夹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75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8139A (zh) * 2021-09-13 2021-12-17 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狭小腔体内的自动涂胶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8139A (zh) * 2021-09-13 2021-12-17 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狭小腔体内的自动涂胶机器人
CN113798139B (zh) * 2021-09-13 2022-06-10 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狭小腔体内的自动涂胶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67584U (zh) 缠绕机及其装夹机构
CN213568839U (zh) 一种地下管线的可调型自动收卷装置
CN220585060U (zh) 线圈生产用绕线装置
CN204035230U (zh) 摆臂式包装用钢带往复缠绕收卷机
CN210668100U (zh) 变压器线圈包胶装置
CN211110359U (zh) 一种电子线缆生产用收卷设备
CN210528074U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卷绕收束装置
CN213172515U (zh) 一种自动智能的铝合金轮毂热处理装置
CN212625181U (zh) 一种铁芯绕线机
CN211444351U (zh) 卧式非晶料带加工设备
CN217201319U (zh) 一种滚动式预弯导向装置铜管复绕机
CN212832040U (zh) 一种口罩鼻梁条绕线机
CN216287973U (zh) 漆包线环形线圈绕线装置
CN213944367U (zh) 一种电阻丝连续细拉生产装置
CN220041474U (zh) 一种电源线生产送线装置
CN216937762U (zh) 一种汽车内饰系统用高碳镀铜弹簧钢丝的收卷装置
CN217920790U (zh) 一种电缆生产加工的卷收装置
CN214359480U (zh) 一种金属丝生产用复绕装置
CN104259249B (zh) 摆臂式包装用钢带往复缠绕收卷机
CN219546371U (zh) 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
CN219542710U (zh) 一种铝型材表面拉丝机
CN220862391U (zh) 一种镀锡铜线放卷整线机构
CN213595493U (zh) 一种彩涂板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9489197U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匀速缠绕装置
CN216272288U (zh) 一种智能调节对轮的张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