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4051U -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44051U CN210444051U CN201921658086.1U CN201921658086U CN210444051U CN 210444051 U CN210444051 U CN 210444051U CN 201921658086 U CN201921658086 U CN 201921658086U CN 210444051 U CN210444051 U CN 2104440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casing
- circuit board
- annular heat
- pow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65382 Physalis alkekeng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20 electrodynam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环形散热通道、储电模块及控制储电模块的电路板,环形散热通道围绕壳体设置,储电模块围绕环形散热通道设置,电路板安装于环形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散热通道能够使电源内部热量的定向流动,外界空气源源不断地从环形散热通道的进风端转移到出风端,既提高了储能电源的散热效率,也提高了储能电源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大量地出现在人们的身边,使得人们在出差、旅游及业余生活均享受到更多的乐趣。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电力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却愈发突出。
其中,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锂电型便携式多功能电源(公开号:CN201781300U),包括电源主机、电缆、充电器,充电器通过电缆与电源主机相连从而为电源主机充电,该电源主机可以为多种设备充电。但是,该电源没有设置散热通道,电源的散热效果差,很容易削减电源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避免了各种电子产品需要匹配不同的电池及匹配不同的充电器所带来的麻烦,降低了人们同时携带多种电池及多种充电器的负担,实现了随时随地为各种电子产品同时充电的有益效果,并进一步地提高了储能电源的充电效率和散热性能,从而提升了储能电源的充电能力和增加了储能电源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环形散热通道、储电模块及控制所述储电模块的电路板,所述环形散热通道围绕所述壳体设置,所述储电模块围绕所述环形散热通道设置,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环形散热通道,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散热通道连通的散热孔,所述环形散热通道安装有与所述散热孔匹配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路板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通讯连接的方式包括电连接和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设置有AC-DC转换电路、DC-DC调压电路和DC-AC转换电路,所述电路板的主控芯片为MCU处理器或ARM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散热通道连通的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于所述环形散热通道的出风端,所述第二散热孔设置于所述环形散热通道的进风端,所述环形散热通道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匹配的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电路板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电模块包括电池、底板和盖板,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电池,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均设置有散热腔,所述电池的两端分别容置于所述散热腔,所述底板的散热腔纵向贯穿所述底板,所述盖板的散热腔纵向贯穿所述盖板,所述电路板用于控制和调节所述电池的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储电模块还包括充电保护板,所述充电保护板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充电保护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保护板设置有温度保护电路、电池过充保护电路、电池过放保护电路和电池短路保护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储电模块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电路板通讯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器安装于所述环形散热通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显示屏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直流开关和交流开关,所述显示屏、所述直流开关、所述交流开关均与所述电路板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太阳能充电板,所述太阳能充电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太阳能充电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灯板,所述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灯板与所述电路板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环形散热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均设置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设置有环形散热通道、储电模块及控制储电模块的电路板,环形散热通道围绕壳体设置,储电模块围绕环形散热通道设置,电路板安装于环形散热通道,环形散热通道采用流线型的设计,能够提升空气的流速,空气沿圆弧路径流动的阻力小,促进储能电源的内部形成空气散热流,促使电源内部热量的定向流动,外界空气源源不断地从环形散热通道的进风端转移到出风端,同时提高了储能电源的散热效率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电子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小型打印机、各种灯具、小型鱼缸加热器、摄影器材、电动平衡独轮车充电、医疗设备等,支持多种充放电的方式,并可以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的同时充电,储能电源的体积小、重量轻、充电效率高,实现了储能电源高集成和高智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其中:1-壳体;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2-环形散热通道;21-第一散热孔;22-第二散热孔;3-储电模块;31-电池;32-底板;33-盖板;34-充电保护板;4-电路板;51-第一散热器;52-第二散热器;6-容纳腔;7-显示屏;71-直流开关;72-交流开关;8-太阳能充电板;9-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环形散热通道2、储电模块3及控制储电模块3的电路板4,环形散热通道2围绕壳体1设置,储电模块3围绕环形散热通道2设置,电路板4安装于环形散热通道2,壳体1设置有与环形散热通道2连通的散热孔,环形散热通道2安装有与散热孔匹配的散热器,散热器与电路板4电连接,散热器为风扇。
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环形散热通道2设置于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设置有与第一壳体11连接的安装槽,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截面均为圆形,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顶部均设置有手柄。
环形散热通道2采用流线型的设计,能够提升空气的流速,空气沿圆弧路径流动的阻力小,促进储能电源的内部形成空气散热流,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储能电源的散热效率。
环形散热通道2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内边缘,并紧贴第二壳体12的内侧壁设置,环形散热通道2能够为电路板4输送空气流,从而带走电路板4的热量、降低电路板4的运行温度,散热孔用于输入或输出空气。
当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互闭合时,第二壳体12的安装槽和第一壳体11的配合能够将壳体1内部的各个组成部件卡紧固定。
电路板4设置有AC-DC转换电路、DC-DC调压电路和DC-AC转换电路,电路板4的主控芯片为MCU处理器。
其中,AC-DC转换电路设置有整流稳压的电子元件,电路中设置有电容和电感,当外界向储能电源接入220V的交流电时,220V的交流电经过电路板4的整流稳压后可以输出直流的电压,从而实现电路板4控制和调节电池31的电压。
DC-DC调压电路包括直流升压电路和直流降压电路,直流升压电路采用运算放大器来实现电压的提高,直流降压电路采用三端稳压芯片来稳定降低后的电压。
DC-AC转换电路为逆变电路,逆变电路中设置有逆变器,当储能电源需要为外界输送220V的交流电时,储电模块3中的电池31对DC-AC转换电路输入直流电压,DC-AC转换电路中的逆变器使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最终输出稳定的220V的交流电。
优选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环形散热通道2连通的第一散热孔21和第二散热孔22,第一散热孔21设置于环形散热通道2的出风端,第二散热孔22设置于环形散热通道2的进风端,环形散热通道2安装有与第一散热孔21匹配的第一散热器51,第一散热器51与电路板4电连接。
由于环形散热通道2中的出风端设置有第一散热器51,当第一散热器51运转时,环形散热通道2出风端的气压降低,从而促进环形散热通道2中的空气流动,外界空气从第二散热孔22进入环形散热通道2,环形散热通道2中的气流呈逆时针输送。
优选地,储电模块3包括电池31、底板32和盖板33,电路板4连接于电池31,底板32和盖板33均设置有散热腔,电池31的两端分别容置于散热腔,散热腔均匀地分布于底板32和盖板33。
环形散热通道2的气流能够掠过电池31的侧壁,从而带走电池31侧壁的热量、降低电池31侧壁的温度,底板32的散热腔纵向贯穿底板32,使得电池31的底端能够与空气接触,盖板33的散热腔纵向贯穿盖板33,使得电池31的顶端能够与空气接触,从而提高电池31的散热效率。
优选地,储电模块3还包括充电保护板34,充电保护板34与电池31连接,充电保护板34设置于电路板4与电池31之间。
充电保护板34设置有温度保护电路、电池过充保护电路、电池过放保护电路和电池短路保护电路。
温度保护电路用于测量电池31的充放电温度,当电池31的充放电温度过高时,温度保护电路与电路板4连接,并切断电路板4对电池31的充电。
电池过充保护电路、电池过放保护电路和电池短路保护电路均连接于电路板4,以保障电池31的正常使用。
优选地,储电模块3与电路板4之间设置有容纳腔6,容纳腔6设置有充电插口,充电插口与电路板4连接。
充电插口包括12V直流输入插口、12V直流输出插口、QC3.0插口、Type-C插口、USB2.0插口、220V交流输入插口、220V交流输出插口、车载充电插口等,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的同时充电,充电插口还设置有保护盖。
优选地,电路板4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散热器52,第二散热器52与电路板4电连接,第二散热器52安装于环形散热通道2。
一方面,由于第一散热器51和第二散热器52均设置于环形散热通道2,第一散热器51和第二散热器52形成储能电源内部的对流散热,可以驱动并促进环形散热通道2中的气流输送,两者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够从环形散热通道2被气流带走,两者产生的热量不会对储能电源带来负担;另一方面,第二散热器52还可以带走电路板4的热量、降低电路板4的温度。
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屏7,显示屏7设置于壳体1的顶部,显示屏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直流开关71和交流开关72,显示屏7、直流开关71、交流开关72均与电路板4电连接,直流开关71和交流开关72用于控制电路板4的运行。
显示屏7在电路板4的控制下,能够显示电池31的电量和温度,并能够显示储能电源的充电插口的使用情况。
优选地,还包括太阳能充电板8,太阳能充电板8设置于壳体1的侧面,太阳能充电板8与电路板4电连接,电路板4将太阳能充电板8输出的直流电压输送给电池31,直流开关71控制太阳能充电板8的运行。
优选地,还包括灯板9,灯板9设置于壳体1的侧面,灯板9与电路板4电连接,灯板9设置有报警灯、指示灯和照明灯,分别用于电池31工作异常时的报警、用于指示电池31的电量和充电插口的使用情况、用于在黑暗环境中的照明。
工作原理:当电池31的电量不足时,按下直流开关71,显示屏7无电量显示,太阳能充电板8在直流开关71的闭合下运行,太阳能充电板8输出的直流电压通过电路板4输送给电池31,为电池31充电,在电池31的充电过程中,第一散热器51和第二散热器52运转,为储能电源的环形散热通道2提供气压差,从而促使电源内部热量的定向流动,外界空气源源不断地从环形散热通道2的进风端转移到出风端,充电保护板34实时监测电池31的温度,显示屏7在电路板4的控制下显示电池31的电量及温度;当电池31的电量充足时,充电保护板34的过充保护电路切断电路板4的供电,电子设备接入储能电源的充电插口,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充电。
经过测试发现,与没有设置散热通道的电源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环形散热通道,其降温的速度为其他电源的两倍,并能够使电源的使用寿命增加50%。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环形散热通道(2)、储电模块(3)及控制所述储电模块(3)的电路板(4),所述环形散热通道(2)围绕所述壳体(1)设置,所述储电模块(3)围绕所述环形散热通道(2)设置,所述电路板(4)安装于所述环形散热通道(2),所述壳体(1)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散热通道(2)连通的散热孔,所述环形散热通道(2)安装有与所述散热孔匹配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路板(4)通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散热通道(2)连通的第一散热孔(21)和第二散热孔(22),所述第一散热孔(21)设置于所述环形散热通道(2)的出风端,所述第二散热孔(22)设置于所述环形散热通道(2)的进风端,所述环形散热通道(2)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散热孔(21)匹配的第一散热器(51),所述第一散热器(51)与所述电路板(4)通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模块(3)包括电池(31)、底板(32)和盖板(33),所述电路板(4)连接于所述电池(31),所述底板(32)和所述盖板(33)均设置有散热腔,所述电池(31)的两端分别容置于所述散热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模块(3)还包括充电保护板(34),所述充电保护板(34)与所述电池(31)连接,所述充电保护板(34)设置于所述电路板(4)与所述电池(31)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模块(3)与所述电路板(4)之间设置有容纳腔(6),所述容纳腔(6)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4)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散热器(52),所述第二散热器(52)与所述电路板(4)通讯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器安装于所述环形散热通道(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7),所述显示屏(7)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显示屏(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直流开关(71)和交流开关(72),所述显示屏(7)、所述直流开关(71)、所述交流开关(72)均与所述电路板(4)通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充电板(8),所述太阳能充电板(8)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所述太阳能充电板(8)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板(9),所述灯板(9)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所述灯板(9)与所述电路板(4)通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环形散热通道(2)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壳体(11)连接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截面均为圆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58086.1U CN210444051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58086.1U CN210444051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44051U true CN210444051U (zh) | 2020-05-01 |
Family
ID=70411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58086.1U Active CN210444051U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44051U (zh) |
-
2019
- 2019-09-30 CN CN201921658086.1U patent/CN2104440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432440A1 (en) | Charger for vacuum cleaner and fast charging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 |
CN209545211U (zh) | 一种储能电源 | |
CN203774378U (zh) | 手持工具充电式电池包 | |
US9739429B2 (en) | Light apparatus | |
CN104037469A (zh) | 自动散热充电式电池包 | |
CN210444051U (zh) |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 |
CN102157969B (zh) | 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 | |
CN112821244A (zh) | 一种手提式可换电移动备电箱 | |
CN210577836U (zh) | 一种带并联均流和监控功能的充放电电池模块 | |
CN215909247U (zh) | 移动空调器 | |
CN106100004B (zh) | 一种抗低温多功能充电装置 | |
CN207625591U (zh) | 一种可控式智能路由器 | |
CN218829144U (zh) | 一种防疫车专用移动储能电源 | |
CN215452544U (zh) | 一种便于快充散热的充电宝 | |
CN207051838U (zh) | 一种散热架式笔记本多功能移动电源 | |
CN218071063U (zh) | 多功能充电器 | |
CN213959791U (zh) | 智能二阶段恒流限压式铅酸电池充电器 | |
CN218513529U (zh) | 一种户外用双向逆变储能电源 | |
CN212462859U (zh) |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 |
CN213990243U (zh) | 一种储能式移动电源的散热结构 | |
CN218771389U (zh) | 一种移动式小功率电源 | |
CN214544178U (zh) | 一种太阳能移动电源 | |
CN217720784U (zh) | 储能电源 | |
CN217159317U (zh) | 一种模块化移动电源 | |
CN213879311U (zh) | 基于智能充电管理系统的高功率储能移动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