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5141U - 一种燃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5141U
CN210425141U CN201920975840.8U CN201920975840U CN210425141U CN 210425141 U CN210425141 U CN 210425141U CN 201920975840 U CN201920975840 U CN 201920975840U CN 210425141 U CN210425141 U CN 210425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furnace
heating liner
liner
feed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58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日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758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5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5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51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ray-Type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燃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下方设有炉架,还包括炉芯,所述炉芯包括位于喷射套筒内的加热胆,所述喷射套筒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喷射套筒内径大于加热胆外径,所述加热胆顶部位于开口内并与喷射套筒内壁之间形成喷射收口,所述加热胆下方设有自外向内连通至加热胆内部的主进料管,位于加热胆内的主进料管与加热胆内壁紧贴并自下而上螺旋上升至加热胆顶部;所述加热胆底部中心位置处设有集污腔,所述集污腔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有若干沿加热胆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且延伸端封死的喷射管,所述喷射管上设有朝向加热胆顶部方向开设的外喷口及内喷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自热效果,汽化效果佳,火焰大且抗高温氧化性能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炉。
背景技术
燃烧炉可应用于各种场合,其燃料包括柴油、沼气、甲醇等等,一般柴油及甲醇均选用雾化喷射的方式与空气混合实现燃烧,需要配备专用的空气压缩机或增压机等设备对甲醇或柴油进行混合喷射雾化,其整体结构较大,生产制造及采购成本也较高,因此针对该问题,有必要研究一种燃烧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热效果,汽化效果佳,火焰大且抗高温氧化性能好的燃烧炉。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下方设有炉架,还包括位于炉体及炉架中心的炉芯,所述炉芯包括两端对通的喷射套筒及位于喷射套筒内的加热胆,所述喷射套筒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喷射套筒内径大于加热胆外径,所述加热胆顶部位于开口内并与喷射套筒内壁之间形成喷射收口,所述加热胆下方设有自外向内连通至加热胆内部的主进料管,位于加热胆内的主进料管与加热胆内壁紧贴并自下而上螺旋上升至加热胆顶部;所述加热胆底部中心位置处设有下凹的集污腔,所述集污腔高度方向中段位置的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有若干沿加热胆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且延伸端封死的喷射管,所述喷射管上设有朝向加热胆顶部方向开设的外喷口及内喷口,所述外喷口至加热胆中心位置的距离大于加热胆半径,所述内喷口至加热胆中心位置的距离小于加热胆半径;所述集污腔底部设有排污堵头。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加热胆内部设置与其内壁贴合的主进料管,利用增压泵泵入甲醇并通过阀门控制甲醇进入主进料管的流量,使甲醇在流经主进料管并溢出至集污腔,进一步从喷射管的外喷口及内喷口流出,通过引燃流出的甲醇促使甲醇加热加热胆使加热胆升温,促使流经位于加热胆内的主进料管的甲醇汽化汇聚在加热胆内,并进入喷射管内从外喷口及内喷口高速喷出与空气混合产生火焰,并带动喷射套筒与加热胆之间的空气向上从喷射收口喷出,提升混合效果及火焰温度,外喷口喷出的汽化甲醇混合空气燃烧进一步加热加热胆的外圆柱侧壁,内喷口喷出的汽化甲醇混合空气燃烧着重加热加热胆底部,从而使加热胆始终保持高温状态源源不断的喷射出高压气态甲醇,并与空气混合实现燃烧,由于在甲醇汽化后会存在少量的残渣,会在加热胆内形成积炭物质,因此集污腔可将积碳物质进行汇集后通过排污堵头排出,从而避免堵塞外喷口及内喷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射套筒底部设有槽口朝上设置的环形接液槽,所述环形接液槽大径侧壁回转半径大于加热胆半径,所述环形接液槽小径侧壁回转半径小于加热胆半径;所述开口上设有副进料管。
上述结构中,副进料管可用于将部分甲醇滴到加热胆,便于操作人员引燃点火,为减少并避免过多的甲醇流出滴落,因此设置环形接液槽来对多余甲醇进行收集,并在后续燃烧过程中因火焰加热喷射套筒而汽化甲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送料管,将副进料管与送料管相连并控制进料量的副阀门,将主进料管与送料管相连并控制进料量的主阀门。
上述结构中,同时为了避免使用完毕后反复引火,因此设置副阀门控制滴落至加热胆顶部的甲醇流量,使其实现微量供给,以保证主阀门关闭时加热胆上始终有火苗存在对加热胆进行保温,也便于主阀门再次开启时能直接利用火焰点燃外喷口及内喷口喷出的甲醇气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架底部设有接料池。
上述结构中,用于可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环形接液槽集满甲醇造成外溢现象,可进一步保证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胆包括胆体,所述胆体底部设有开口翻缘,所述加热胆还包括与开口翻缘密封扣合的底盖,所述胆体及底盖为不锈钢材质。
上述结构中,胆体与底盖通过密封扣合实现连接形成一个承压腔,不锈钢材质可减少外喷口及内喷口喷出的甲醇燃烧时造成的氧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污腔位于底盖上;所述主进料管从胆体侧部穿入。
上述结构中,可方便在底盖扣合前调整主进料管与胆体内壁之间的贴合效果,提升导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射管为4根,其各喷口喷射方向与位于加热胆外部的主进料管错开设置。
上述结构中,可避免火焰直喷主进料管,避免火焰被主进料管阻挡影响混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污堵头包括与集污腔底部成螺纹连接的螺栓体以及位于螺栓体下端的螺帽,所述螺栓体朝向加热胆内腔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垂直排污孔,所述螺栓体中段位置设有朝其径向方向开设并与垂直排污孔连通的水平排污孔,所述排污堵头与集污腔旋合实现密封时水平排污孔位于集污腔内。
上述结构中,在需要排污时只需往外拧出排污堵头使水平排污孔离开集污腔到达集污腔外部即可实现排污,在排污完成后拧回排污堵头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进料管为铜管。
上述结构中,铜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由于加热胆在加热时其内部充斥着气态甲醇,因此无需担心高温带来的氧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胆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加强管,所述主进料管与加强管连通并从加强管内穿过到达加热胆内。
上述结构中,加强管用于增加主进料管引出至加热胆外时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可有效避免主进料管外露在外部造成氧化反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管为不锈钢管。
上述结构中,不锈钢管材质的加强管可抵御高温氧化,起到保护主进料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加热胆内部设置与其内壁贴合的主进料管,利用增压泵泵入甲醇并通过阀门控制甲醇进入主进料管的流量,使甲醇在流经主进料管并溢出至集污腔,进一步从喷射管的外喷口及内喷口流出,通过引燃流出的甲醇促使甲醇加热加热胆使加热胆升温,促使流经位于加热胆内的主进料管的甲醇汽化汇聚在加热胆内,并进入喷射管内从外喷口及内喷口高速喷出与空气混合产生火焰,并带动喷射套筒与加热胆之间的空气向上从喷射收口喷出,提升混合效果及火焰温度,外喷口喷出的汽化甲醇混合空气燃烧进一步加热加热胆的外圆柱侧壁,内喷口喷出的汽化甲醇混合空气燃烧着重加热加热胆底部,从而使加热胆始终保持高温状态源源不断的喷射出高压气态甲醇,并与空气混合实现燃烧,由于在甲醇汽化后会存在少量的残渣,会在加热胆内形成积炭物质,因此集污腔可将积碳物质进行汇集后通过排污堵头排出,从而避免堵塞外喷口及内喷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炉体及炉架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射套筒全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胆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炉芯;10-加热胆;101-胆体;102-开口翻缘;103-底盖;11-主进料管;12-集污腔;13-喷射管;131-外喷口;132-内喷口;14-排污堵头;141-螺栓体;142-螺帽;143-垂直排污孔;144-水平排污孔;15-加强管;20-喷射套筒;21-开口;22-喷射收口;23-环形接液槽;24-副进料管;30-炉体;31-炉架;311-接料池;32-送料管;33-副阀门;34-主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5,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燃烧炉,包括炉体30,所述炉体30下方设有炉架31,还包括位于炉体30及炉架31中心的炉芯1,所述炉芯1包括两端对通的喷射套筒20及位于喷射套筒20内的加热胆10,所述喷射套筒20顶部设有开口21,所述喷射套筒20内径大于加热胆10外径,所述加热胆10顶部位于开口21内并与喷射套筒20内壁之间形成喷射收口22,所述加热胆10下方设有自外向内连通至加热胆10内部的主进料管11,位于加热胆10内的主进料管11与加热胆10内壁紧贴并自下而上螺旋上升至加热胆10顶部;所述加热胆10底部中心位置处设有下凹的集污腔12,所述集污腔12高度方向中段位置的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有若干沿加热胆10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且延伸端封死的喷射管13,所述喷射管13上设有朝向加热胆10顶部方向开设的外喷口131及内喷口132,所述外喷口131至加热胆10中心位置的距离大于加热胆10半径,所述内喷口132至加热胆10中心位置的距离小于加热胆10半径;所述集污腔12底部设有排污堵头14。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加热胆10内部设置与其内壁贴合的主进料管11,利用增压泵(图中未示出)泵入甲醇并通过主阀门34控制甲醇进入主进料管11的流量,使甲醇在流经主进料管11并溢出至集污腔12,进一步从喷射管13的外喷口131及内喷口132流出,通过引燃流出的甲醇促使甲醇加热加热胆10使加热胆10升温,促使流经位于加热胆10内的主进料管11的甲醇汽化汇聚在加热胆10内,并进入喷射管13内从外喷口131及内喷口132高速喷出与空气混合产生火焰,并带动喷射套筒20与加热胆10之间的空气向上从喷射收口22喷出,提升混合效果及火焰温度,外喷口131喷出的汽化甲醇混合空气燃烧进一步加热加热胆10的外圆柱侧壁,内喷口132喷出的汽化甲醇混合空气燃烧着重加热加热胆10底部,从而使加热胆始终保持高温状态源源不断的喷射出高压气态甲醇,并与空气混合实现燃烧,由于在甲醇汽化后会存在少量的残渣,会在加热胆10内形成积炭物质,因此集污腔12可将积碳物质进行汇集后通过排污堵头14排出,从而避免堵塞外喷口131及内喷口132。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套筒20底部设有槽口朝上设置的环形接液槽23,所述环形接液槽23大径侧壁回转半径大于加热胆10半径,所述环形接液槽23小径侧壁回转半径小于加热胆10半径;所述开口21上设有副进料管24。
上述结构中,副进料管24可用于将部分甲醇滴到加热胆10,便于操作人员引燃点火,为减少并避免过多的甲醇流出滴落,因此设置环形接液槽23来对多余甲醇进行收集,并在后续燃烧过程中因火焰加热喷射套筒20而汽化甲醇。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送料管32,将副进料管242与送料管32相连并控制进料量的副阀门33,将主进料管11与送料管32相连并控制进料量的主阀门34。
上述结构中,同时为了避免使用完毕后反复引火,因此设置副阀门33控制滴落至加热胆10顶部的甲醇流量,使其实现微量供给,以保证主阀门34关闭时加热胆10上始终有火苗存在对加热胆10进行保温,也便于主阀门34再次开启时能直接利用火焰点燃外喷口132及内喷口132喷出的甲醇气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炉架31底部设有接料池311。
上述结构中,用于可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环形接液槽23集满甲醇造成外溢现象,可进一步保证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胆10包括胆体101,所述胆体101底部设有开口翻缘102,所述加热胆10还包括与开口翻缘102密封扣合的底盖103,所述胆体101及底盖103为不锈钢材质。
上述结构中,胆体101与底盖103通过密封扣合实现连接形成一个承压腔,不锈钢材质可减少外喷口131及内喷口132喷出的甲醇燃烧时造成的氧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污腔12位于底盖103上;所述主进料管11从胆体101侧部穿入。
上述结构中,可方便在底盖103扣合前调整主进料管11与胆体101内壁之间的贴合效果,提升导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射管13为4根,其各喷口喷射方向与位于加热胆10外部的主进料管11错开设置。
上述结构中,可避免火焰直喷主进料管11,避免火焰被主进料管11阻挡影响混合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污堵头14包括与集污腔12底部成螺纹连接的螺栓体141以及位于螺栓体141下端的螺帽142,所述螺栓体141朝向加热胆10内腔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垂直排污孔143,所述螺栓体141中段位置设有朝其径向方向开设并与垂直排污孔143连通的水平排污孔144,所述排污堵头14与集污腔12旋合实现密封时水平排污孔144位于集污腔12内。
上述结构中,在需要排污时只需往外拧出排污堵头14使水平排污孔144离开集污腔12到达集污腔12外部即可实现排污,在排污完成后拧回排污堵头14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进料管11为铜管。
上述结构中,铜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由于加热胆10在加热时其内部充斥着气态甲醇,因此无需担心高温带来的氧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胆10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加强管15,所述主进料管11与加强管15连通并从加强管15内穿过到达加热胆10内。
上述结构中,加强管15用于增加主进料管11引出至加热胆10外时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可有效避免主进料管11外露在外部造成氧化反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管15为不锈钢管。
上述结构中,不锈钢管材质的加强管15可抵御高温氧化,起到保护主进料管11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加热胆10内部设置与其内壁贴合的主进料管11,利用增压泵(图中未示出)泵入甲醇并通过主阀门34控制甲醇进入主进料管11的流量,使甲醇在流经主进料管11并溢出至集污腔12,进一步从喷射管13的外喷口131及内喷口132流出,通过引燃流出的甲醇促使甲醇加热加热胆10使加热胆10升温,促使流经位于加热胆10内的主进料管11的甲醇汽化汇聚在加热胆10内,并进入喷射管13内从外喷口131及内喷口132高速喷出与空气混合产生火焰,并带动喷射套筒20与加热胆10之间的空气向上从喷射收口22喷出,提升混合效果及火焰温度,外喷口131喷出的汽化甲醇混合空气燃烧进一步加热加热胆10的外圆柱侧壁,内喷口132喷出的汽化甲醇混合空气燃烧着重加热加热胆10底部,从而使加热胆始终保持高温状态源源不断的喷射出高压气态甲醇,并与空气混合实现燃烧,由于在甲醇汽化后会存在少量的残渣,会在加热胆10内形成积炭物质,因此集污腔12可将积碳物质进行汇集后通过排污堵头14排出,从而避免堵塞外喷口131及内喷口13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下方设有炉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炉体及炉架中心的炉芯,所述炉芯包括两端对通的喷射套筒及位于喷射套筒内的加热胆,所述喷射套筒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喷射套筒内径大于加热胆外径,所述加热胆顶部位于开口内并与喷射套筒内壁之间形成喷射收口,所述加热胆下方设有自外向内连通至加热胆内部的主进料管,位于加热胆内的主进料管与加热胆内壁紧贴并自下而上螺旋上升至加热胆顶部;所述加热胆底部中心位置处设有下凹的集污腔,所述集污腔高度方向中段位置的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有若干沿加热胆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且延伸端封死的喷射管,所述喷射管上设有朝向加热胆顶部方向开设的外喷口及内喷口,所述外喷口至加热胆中心位置的距离大于加热胆半径,所述内喷口至加热胆中心位置的距离小于加热胆半径;所述集污腔底部设有排污堵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套筒底部设有槽口朝上设置的环形接液槽,所述环形接液槽大径侧壁回转半径大于加热胆半径,所述环形接液槽小径侧壁回转半径小于加热胆半径;所述开口上设有副进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管,将副进料管与送料管相连并控制进料量的副阀门,将主进料管与送料管相连并控制进料量的主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架底部设有接料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胆包括胆体,所述胆体底部设有开口翻缘,所述加热胆还包括与开口翻缘密封扣合的底盖,所述胆体及底盖为不锈钢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腔位于底盖上;所述主进料管从胆体侧部穿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堵头包括与集污腔底部成螺纹连接的螺栓体以及位于螺栓体下端的螺帽,所述螺栓体朝向加热胆内腔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垂直排污孔,所述螺栓体中段位置设有朝其径向方向开设并与垂直排污孔连通的水平排污孔,所述排污堵头与集污腔旋合实现密封时水平排污孔位于集污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料管为铜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胆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加强管,所述主进料管与加强管连通并从加强管内穿过到达加热胆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为不锈钢管。
CN201920975840.8U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燃烧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25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5840.8U CN210425141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燃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5840.8U CN210425141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燃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5141U true CN210425141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77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584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25141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燃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5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57355A (en) Cold water inlet tube
CA2555687C (en) Smokeless liquid dual-phase burner system
CN101956981B (zh) 一种气液组元高室压大范围变工况燃烧器
CN210425141U (zh) 一种燃烧炉
CN201225615Y (zh) 一种油气混合雾化燃烧器
CN108266727A (zh) 一种烟气内循环超低NOx排放燃气燃烧器
CN210568390U (zh) 一种高效汽化炉头
CN110454783A (zh) 一种燃烧器及灶具
CN111450777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公路标线材料专用热熔釜
CN210291876U (zh) 节能燃气灶头
CN205897178U (zh) 一种带脱氮功能的生物质燃烧装置
CN206556013U (zh) 一种易清洁式灶具燃烧器
CN2554510Y (zh) 大炉灶预混燃烧器
CN201000064Y (zh) 手持式喷火枪
US883373A (en) Hydrocarbon-burner.
CN221505086U (zh) 一种乙二醇电喷炉头
CN208074944U (zh) 改良型空气雾化喷油枪
CN108954347B (zh) 废液燃烧处理系统
CN208967788U (zh) 一种燃烧充分的节能燃烧炉
CN207574372U (zh) 一种水果种植农药喷雾设备
CN106762231A (zh) 带有雾化嘴的燃料喷射装置
CN207298890U (zh) 锅炉装置
CN100436942C (zh) 手持式喷火枪
CN2239570Y (zh) 燃油燃烧器
CN219460176U (zh) 蒸汽喷雾器及其加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