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3449U - 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93449U CN210393449U CN201921196652.1U CN201921196652U CN210393449U CN 210393449 U CN210393449 U CN 210393449U CN 201921196652 U CN201921196652 U CN 201921196652U CN 210393449 U CN210393449 U CN 2103934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screw rod
- supporting leg
- connecting rod
- gantry cr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包括主梁、螺杆和液压缸,所述主梁下侧设置有电葫芦,且主梁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前侧设置有第一支腿,且第一支腿后侧设置有套筒,所述螺杆设置在套筒内部,且螺杆贯穿套筒与电机相连接,同时电机设置在螺杆前侧,所述连接件后侧设置有第二支腿,且第二支腿前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套筒内部,且连接杆内部贯穿有螺杆。该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设置有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套筒和螺杆,电机带动螺杆旋转,螺杆推动连接杆移动,使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之间的角度增大,导致前后两组行走轮的间距增大,同时门式起重机的重心变低,便于移动门式起重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在室外的货料场进行装卸时,为了节省装卸时间,方便于对大型货物整体进行吊装移动,因此需要使用到门式起重机。
现有的门式起重机无法调整重心高度,由于需要吊装货物,门式起重机主梁等部件设置在上侧,导致门式起重机重心偏高,偏高的重心在门式起重机移动时可能导致倾倒事故,并且现有的门式起重机通过液压缸推动支撑板与地面接触的方式对门式起重机进行固定,这种方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对门式起重机的固定不够稳固,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门式起重机无法调整重心高度,由于需要吊装货物,门式起重机主梁等部件设置在上侧,导致门式起重机重心偏高,偏高的重心在门式起重机移动时可能导致倾倒事故,并且现有的门式起重机通过液压缸推动支撑板与地面接触的方式对门式起重机进行固定,这种方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对门式起重机的固定不够稳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包括主梁、螺杆和液压缸,所述主梁下侧设置有电葫芦,且主梁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前侧设置有第一支腿,且第一支腿后侧设置有套筒,所述螺杆设置在套筒内部,且螺杆贯穿套筒与电机相连接,同时电机设置在螺杆前侧,所述连接件后侧设置有第二支腿,且第二支腿前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套筒内部,且连接杆内部贯穿有螺杆,所述第一支腿底端与第二支腿底端均设置有固定底座,且固定底座下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液压缸设置在开口上端,且液压缸下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下侧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下侧设置有行走轮。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第一支腿、套筒、螺杆、电机、第二支腿、连接杆、固定底座、开口、液压缸、液压杆、支撑板与行走轮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接件、第一支腿、套筒、螺杆、电机、第二支腿、连接杆、固定底座、开口、液压缸、液压杆、支撑板与行走轮均以主梁中点为中心呈对称式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腿与连接件、固定底座以及套筒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且第一支腿的形状尺寸与第二支腿的形状尺寸一致。
优选的,所述螺杆与连接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螺杆与套筒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腿与连接件、固定底座以及连接杆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杆的长度与套筒的长度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时,
(1)设置有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套筒和螺杆,电机带动螺杆旋转,螺杆推动连接杆移动,使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之间的角度增大,导致前后两组行走轮的间距增大,同时门式起重机的重心变低,便于移动门式起重机;
(2)设置有固定底座、支撑板和行走轮,液压缸通过液压杆推动支撑板向下移动,同时行走轮接触地面,固定底座脱离地面便于门式起重机移动,移动完成,行走轮缩回开口内,固定底座接触地面对门式起重机进行固定,固定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同时固定底座与第一支腿以及第二支腿直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更为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与套筒之间连接关系右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梁,2、电葫芦,3、连接件,4、第一支腿,5、套筒,6、螺杆,7、电机,8、第二支腿,9、连接杆,10、固定底座,11、开口,12、液压缸,13、液压杆,14、支撑板,15、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主梁1下侧设置有电葫芦2,且主梁1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件3,连接件3、第一支腿4、套筒5、螺杆6、电机7、第二支腿8、连接杆9、固定底座10、开口11、液压缸12、液压杆13、支撑板14与行走轮15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接件3、第一支腿4、套筒5、螺杆6、电机7、第二支腿8、连接杆9、固定底座10、开口11、液压缸12、液压杆13、支撑板14与行走轮15均以主梁1中点为中心呈对称式设置,两组设置的连接件3、第一支腿4、套筒5、螺杆6、电机7、第二支腿8、连接杆9、固定底座10、开口11、液压缸12、液压杆13、支撑板14与行走轮15对门式起重机进行负重,多点负重使门式起重机固定更稳固,连接件3前侧设置有第一支腿4,且第一支腿4后侧设置有套筒5,第一支腿4与连接件3、固定底座10以及套筒5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且第一支腿4的形状尺寸与第二支腿8的形状尺寸一致,使主梁1前后两侧下降的高度一致,便于主梁1保持平衡,螺杆6设置在套筒5内部,且螺杆6贯穿套筒5与电机7相连接,同时电机7设置在螺杆6前侧,螺杆6与连接杆9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螺杆6与套筒5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便于电机7带动螺杆6旋转,使螺杆6转动更为流畅,连接件3后侧设置有第二支腿8,且第二支腿8前侧设置有连接杆9,第二支腿8与连接件3、固定底座10以及连接杆9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便于第二支腿8与接件3、固定底座10以及连接杆9转动,调整第二支腿8的高度,连接杆9与套筒5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3,且连接杆9的长度与套筒5的长度一致,螺杆6推动连接杆9沿套筒5移动,使连接杆9移动更流畅,连接杆9设置在套筒5内部,且连接杆9内部贯穿有螺杆6。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腿4底端与第二支腿8底端均设置有固定底座10,且固定底座10下侧设置有开口11,液压缸12设置在开口11上端,且液压缸12下侧设置有液压杆13,液压杆13下侧设置有支撑板14,且支撑板14下侧设置有行走轮15。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时,首先接通外部电源,启动电机7,电机7带动螺杆6,螺杆6推动连接杆9,连接杆9沿套筒5滑动,套筒5前端与第一支腿4的连接处转动,第一支腿4与连接件3连接处以及第一支腿4与固定底座10连接处均转动,同时连接杆9后端与第二支腿8的连接处转动,第二支腿8与连接件3连接处以及第二支腿8与固定底座10连接处均转动,使第一支腿4与第二支腿8之间的角度增大,前后两侧的行走轮15之间的间距增大,同时主梁1等部件的高度降低,使门式起重机的整体重心变低,液压缸12通过液压杆13推动支撑板14沿开口11移动,直至支撑板14下侧的行走轮15接触地面,固定底座10脱离地面,便于移动门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移动到指定位置时,行走轮15缩回开口11,固定底座10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同时固定底座10与第二支腿8以及第一支腿4相连接,这种连接更为稳固,这就完成了全部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包括主梁(1)、螺杆(6)和液压缸(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下侧设置有电葫芦(2),且主梁(1)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前侧设置有第一支腿(4),且第一支腿(4)后侧设置有套筒(5),所述螺杆(6)设置在套筒(5)内部,且螺杆(6)贯穿套筒(5)与电机(7)相连接,同时电机(7)设置在螺杆(6)前侧,所述连接件(3)后侧设置有第二支腿(8),且第二支腿(8)前侧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设置在套筒(5)内部,且连接杆(9)内部贯穿有螺杆(6),所述第一支腿(4)底端与第二支腿(8)底端均设置有固定底座(10),且固定底座(10)下侧设置有开口(11),所述液压缸(12)设置在开口(11)上端,且液压缸(12)下侧设置有液压杆(13),所述液压杆(13)下侧设置有支撑板(14),且支撑板(14)下侧设置有行走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第一支腿(4)、套筒(5)、螺杆(6)、电机(7)、第二支腿(8)、连接杆(9)、固定底座(10)、开口(11)、液压缸(12)、液压杆(13)、支撑板(14)与行走轮(15)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接件(3)、第一支腿(4)、套筒(5)、螺杆(6)、电机(7)、第二支腿(8)、连接杆(9)、固定底座(10)、开口(11)、液压缸(12)、液压杆(13)、支撑板(14)与行走轮(15)均以主梁(1)中点为中心呈对称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4)与连接件(3)、固定底座(10)以及套筒(5)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且第一支腿(4)的形状尺寸与第二支腿(8)的形状尺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与连接杆(9)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螺杆(6)与套筒(5)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腿(8)与连接件(3)、固定底座(10)以及连接杆(9)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与套筒(5)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杆(9)的长度与套筒(5)的长度一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96652.1U CN210393449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96652.1U CN210393449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93449U true CN210393449U (zh) | 2020-04-24 |
Family
ID=70356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96652.1U Active CN210393449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9344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78584A (zh) * | 2021-03-17 | 2021-06-18 |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重型焊装零件的抓取装置 |
CN114803880A (zh) * | 2022-06-22 | 2022-07-29 | 湖南驰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agv带有预警防行人撞击的龙门式移动吊装设备 |
-
2019
- 2019-07-26 CN CN201921196652.1U patent/CN21039344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78584A (zh) * | 2021-03-17 | 2021-06-18 |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重型焊装零件的抓取装置 |
CN114803880A (zh) * | 2022-06-22 | 2022-07-29 | 湖南驰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agv带有预警防行人撞击的龙门式移动吊装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93449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门式起重机 | |
CN207841237U (zh) | 快速流动作业式工作台结构 | |
CN210578021U (zh) | 一种发电机可隐藏式机架 | |
CN211632225U (zh) | 一种绘图板 | |
CN204848041U (zh) | 一种悬臂吊 | |
CN214734009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支撑起重机 | |
CN212744007U (zh) | 一种隧道工程开挖施工台 | |
CN211169599U (zh) | 一种具有旋臂回转装置的旋臂起重机 | |
CN208633840U (zh) | 一种预留通风管道固定结构的隧道二衬台车 | |
CN217516534U (zh) | 一种坚固耐用铝合金轨道 | |
CN212174319U (zh) | 一种小型便携式千斤顶 | |
CN204873504U (zh) | 一种起重机行走换向装置 | |
CN211232085U (zh) | 一种可移动式台车架 | |
CN210825193U (zh) | 一种塔式起重机的塔身稳固机构 | |
CN213712539U (zh) | 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 | |
CN212445073U (zh) | 一种改进的bbm翻转工装 | |
CN208246127U (zh) | 一种汽车支架电动焊接架 | |
CN216066183U (zh) | 一种汽车车桥焊接定位装置 | |
CN205012919U (zh) | 一种钻机平台 | |
CN217434287U (zh) | 一种机车维修用支撑装置 | |
CN210998602U (zh) | 一种用于汽车油泥模型的操作支撑架 | |
CN203373957U (zh) | 架空线路杆上检修及施工操作平台固定装置 | |
CN215536076U (zh) | 一种产科用折叠护理车 | |
CN210636902U (zh) | 一种可增高的电力运输用支撑杆 | |
CN214879616U (zh) | 一种便于转场的折叠起重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