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回收废料的砌块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砌块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回收废料的砌块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砌砖已经在生活中非常常见,马路边铺在地面上的砖,又或者建筑的墙体等等,都有砌砖的应用,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传统的红砖烧制被限制,取而代之的是清洁环保的砌块,砌砖通过水泥或者水泥与其他材料混合压制而成,在砌块生产线生产砌砖或者调试机械时,都会产生大量试机废料,传统的砌砖生产线,肥料会直接落在地面上,不方便清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节能型回收废料的砌块加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回收废料的砌块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节能型回收废料的砌块加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一端上方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底面四角通过支撑腿与底板固定,在第二安装板的两端竖直安装有支撑板,在支撑板的顶部之间设有多根支撑杆,支撑杆在支撑板之间等间距排列,且支撑杆的两端均与支撑板固定;
支撑杆的上方设有多根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与支撑杆垂直设置,且第一连接轴之间等间距排列,在每根第一连接轴上均贯穿有至少两个支撑辊,支撑辊与第一连接轴之间固定连接,每个支撑辊分别位于一个U型支撑件内,且U型支撑件贯穿在第一连接轴上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U型支撑件的底部连接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安装在支撑杆的上;
在支撑板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一端部安装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上、以及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均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一根传送皮带连接;
支撑杆的下方设有两块等料板,等料板的一侧连接在支撑板上,且两块等料板组成V型结构,在两块等料板中间位置设有二分之一输送筒体,二分之一输送筒体的顶部两侧分别与两块等料板底部固定连接,其中,等料板均倾斜向下设置,使得二分之一输送筒体倾斜向下;
在二分之一输送筒体内设有一根螺栓输送轴,二分之一输送筒体的两端均设有端盖,端盖贯穿在螺栓输送轴端部并通过轴承连接,在二分之一输送筒体的底部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落料通道,在螺栓输送轴的顶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连接在端盖上;
在支撑杆的上方设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内设有压板,压板的中心处连接有第二驱动液压缸,第二驱动液压缸的顶部固定在固定座上,成型模具的两侧连接有第一驱动液压缸,第一驱动液压缸的顶部固定在支撑横梁上,且支撑横梁固定在固定座上,其中,支撑架的侧面连接支撑架,支撑架的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固定在底板。
优选地,所述皮带轮与皮带轮之间均设有压紧轮,压紧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连接轴上,第一连接轴位于传送皮带的上方,并且第一连接轴位于U型架内,U型架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在U型架两侧的第一连接轴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的表面与支撑辊的表面齐平。
优选地,落料通道的下方设有集料池,集料池位于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回收废料的砌块加工装置,有益效果在于:在使用时,从木板上落下的碎渣直接通过支撑杆之间的缝隙落在等料板上,碎渣会顺着等料板直接落在其下方的二分之一输送筒体内部,在螺旋输送轴的带动下,将碎渣完全聚集在一处,方便收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将废料进行收集,使得整个装置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会有废料落下,并且收集起来的废料可以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回收废料的砌块加工装置的结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回收废料的砌块加工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回收废料的砌块加工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底板1、支撑腿2、传送装置3、支撑板4、第一驱动电机5、挡板6、成型模具7、压板8、第一驱动液压缸9、支撑横梁10、固定座11、第二驱动液压缸12、支撑架13、支撑柱14、第一安装板15、等料板16、第二安装板17、二分之一输送筒体18、螺栓输送轴19、端盖20、落料通道21、集料池22、压紧轮23、锁紧螺母24、第一连接轴25、U型架26、第二连接轴27、传送皮带28、支撑杆29、第二驱动电机30、电机固定架31、支撑辊32、U型支撑件33、固定板34、皮带轮3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参见图1-4,一种节能型回收废料的砌块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一端上方设有第二安装板17,第二安装板17的底面四角通过支撑腿2与底板1固定,在第二安装板17的两端竖直安装有支撑板4,在支撑板4的顶部之间设有多根支撑杆29,支撑杆29在支撑板4之间等间距排列,且支撑杆29的两端均与支撑板4固定;
支撑杆29的上方设有多根第一连接轴25,第一连接轴25与支撑杆29垂直设置,且第一连接轴25之间等间距排列,在每根第一连接轴25上均贯穿有至少两个支撑辊32,支撑辊32与第一连接轴25之间固定连接,每个支撑辊32分别位于一个U型支撑件33内,且U型支撑件33贯穿在第一连接轴25上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U型支撑件33的底部连接在固定板34上,固定板34安装在支撑杆29的上;在砌砖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木板(图中未画出)放在模具的下方,让模具放在木板上,再在模具内倒入水泥沙子等混合物,多个支撑辊32共同支撑,形成一个支撑平面,当木板放在上面时,不会发生跑偏下沉的情况;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支撑板4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板15,第一安装板15的一端部安装第二驱动电机30,第二驱动电机30的转轴上、以及第一连接轴25的一端均连接有皮带轮35,所述皮带轮35之间通过一根传送皮带28连接;第二驱动电机30带动第一连接轴25转动,第一连接轴25从而带动每一个支撑辊32转动;
支撑杆29的下方设有两块等料板16,等料板16的一侧连接在支撑板4上,且两块等料板16组成V型结构,在两块等料板16中间位置设有二分之一输送筒体18,二分之一输送筒体18的顶部两侧分别与两块等料板16底部固定连接,其中,等料板16均倾斜向下设置,使得二分之一输送筒体18倾斜向下;从支撑辊32上方落下的碎渣直接通过支撑杆29之间的缝隙落在等料板16上,碎渣会顺着等料板16直接落在其下方的二分之一输送筒体18内部;
在二分之一输送筒体18内设有一根螺栓输送轴19,二分之一输送筒体18的两端均设有端盖20,端盖20贯穿在螺栓输送轴19端部并通过轴承连接,在二分之一输送筒体18的底部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落料通道21,在螺栓输送轴19的顶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驱动电机5通过电机固定架31连接在端盖20上;螺栓输送轴19转动时,将碎渣带出二分之一输送筒体18外;
在支撑杆29的上方设有成型模具7,成型模具7内设有压板8,压板8的中心处连接有第二驱动液压缸12,第二驱动液压缸12的顶部固定在固定座11上,成型模具7的两侧连接有第一驱动液压缸9,第一驱动液压缸9的顶部固定在支撑横梁10上,且支撑横梁10固定在固定座11上,其中,支撑架13的侧面连接支撑架13,支撑架13的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固定在底板1。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成型模具7放在支撑辊32上方的木板上,再在成型模具7内倒入事先搅拌好得到沙子水泥等,再在第二驱动液压缸12的驱动下,带动压板8将砌砖压制成型,当压制完毕后,同时控制第一驱动液压缸9和第二驱动液压缸12同时上升,将压制好的砌砖留在木板上。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皮带轮35与皮带轮35之间均设有压紧轮23,压紧轮23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连接轴25上,第一连接轴25位于传送皮带28的上方,并且第一连接轴25位于U型架26内,U型架26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5上,在U型架26两侧的第一连接轴25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4,压紧轮23通过第一连接轴25的上下调整,使得压紧轮23与传送皮带28接触,让传送皮带28与每个皮带轮35之间都紧密接触,防止打滑。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板4的一端设有传送装置3,传送装置3的表面与支撑辊32的表面齐平,传送装置3为带式输送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落料通道21的下方设有集料池22,集料池22位于底板1上,从落料通道21落下的碎渣落到集料池22内聚集保存,方便再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