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9932U - 一种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9932U
CN210349932U CN201921585652.0U CN201921585652U CN210349932U CN 210349932 U CN210349932 U CN 210349932U CN 201921585652 U CN201921585652 U CN 201921585652U CN 210349932 U CN210349932 U CN 210349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battery
piece
plug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56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珂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kang Guang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kang Gua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kang Guang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kang Gua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56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9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9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9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筒,一端开设电极接口,电极接口内插设电极插片,另一端开设有接线开口;电池组,包括若干锂电池以及电池保护板,装设于电池筒内,电极插片与电池保护板电性连接;插拔件,一面凸设若干连接凸块,连接凸块上开设有电极插槽,电极插槽内插设电极弹片,另一面凸设支撑板;连接件,插拔件装设于连接件;电池筒插入连接件内并插设于插拔腔,电极弹片与电极插片导电连接;供电接头,包括供电线及供电端子,供电线通与电极插片电性连接,供电端子与用电设备的供电端电性连接;底座,装设于电池筒开设接线开口一端。所述电池包采用通用接口,实现与工具电器的手柄为一体,更加地紧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以及家用电器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具电池包都是使用18650锂电池,一般是5节、10节或15节串联而成,电压通常为18V,总电池能量一般为:5节的36WH,10节的72WH,15节的108WH。
现有工具电池包通常都是做成方包,整体体积较大,装在工具或者家用电器里面体积较大,一般都是挂在手柄下方(例如锂电电钻、锂电扳手、锂电电锤等等),整机体积相对较大且由于采用的电池(18650锂电池)能量密度比不高,使得电池包较为笨重。
现有的工具电池包大都不支持USB充电或者其他USB电器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以解决现有电池包体积较大以及电池能量密度不高导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筒,所述电池筒为两端封闭的管体,所述电池筒的一封闭端端面外缘沿电池筒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电极接口,每个电极接口内插设有一电极插片,所述电池筒的另一封闭端端面开设有接线开口;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若干锂电池以及与若干锂电池电性连接的电池保护板,所述电池组装设于电池筒内,所述电极插片位于电池筒内侧端与电池保护板电性连接;插拔件,形状为圆盘状,设置于电池筒开设电极接口一面外侧,所述插拔件朝向电池筒一面外缘沿插拔件周向间隔凸设有若干连接凸块,若干连接凸块与插拔件配合形成一插拔腔,所述连接凸块上开设有电极插槽,电极插槽内插设有电极弹片,所述插拔件远离电池筒一面凸设有一支撑板;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管体,所述插拔件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连接件内侧中部,所述连接件一开口端连接于用电设备,并在连接件内插入电池筒后作为所述用电设备的手柄;所述电池筒开设电极接口一端由连接件另一开口端插入连接件内侧并插设于插拔件的插拔腔,连接凸块内表面贴附于所述电池筒外壁,插设于电极插槽内的电极弹片与电极插片位于电池筒外侧端接触形成导电连接;供电接头,所述供电接头包括若干供电线以及连接于若干供电线一端的供电端子,若干所述供电线远离供电端子一端通过电极弹片与所述电极插片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接头通过供电端子与用电设备的供电端电性连接;底座,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装设于电池筒开设接线开口一端。
进一步地,位于其中一个电极接口两端外侧的电池筒外壁上分别沿电池筒轴向开设有连接开口,每个连接开口内沿连接开口长度方向内接有连接弹片,连接弹片一端内接于连接开口,连接弹片另一端位于连接开口内侧且该端外表面凸设有连接凸起,所述插拔件上的支撑板凸设于靠近两连接凸起的插拔件表面;靠近支撑板的连接件外壁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支撑板相对应的连接口;按片,所述按片位于开设连接口的连接件内侧,所述按片平行支撑板设置,按片朝向支撑板一面通过弹性件与支撑板弹性连接,按片远离支撑板一面对应所述连接口,所述按片下端面两端分别凸设有推板,所述推板朝向支撑板一面下部与连接弹片的连接凸起相抵靠,两所述推板位于相邻的连接凸块外侧;所述连接件内壁沿连接件轴向凸设有两凸条,两凸条沿连接件周向间隔排布,两所述连接凸起滑动插设于两凸条之间;所述按片远离推板一端两侧壁分别凸设有一插接部,所述连接件内壁凸设有与插接部相配合的卡接凸块,所述插接部插设于卡接凸块形成卡接结构;按钮,装设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口,所述按钮与按片远离支撑板一面连接;所述连接件内壁沿连接件径向开设有若干连接导槽,若干连接导槽沿连接件周向间隔排布,所述插拔件的连接凸块滑动插设于连接导槽;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电池保护板通信连接;所述底座底面间隔开设有USB开口、充电放电开口以及充放电控制开口,所述USB开口内装设有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USB接口,所述充放电开口内装设有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充放电接口,所述充放电控制开口内装设有与电路板通信连接的充放电按钮;所述电池筒开设接线开口一端端面间隔凸设有若干插接柱,所述底座内底面凸设有与所述插接柱相配合的插接管,所述插接柱插设于插接管,形成电池筒与底座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远离电池筒一面沿电路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LED灯,形成对电池筒内电池组电量的显示;所述LED灯为多色灯,数量为6个,沿电路板周向间隔排布;所述底座与电池筒之间连接有透明环,形成对若干所述LED灯的观察;位于连接件外侧的电池筒外壁上套设有一软胶握柄。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接口的数量为3个,沿电池筒周向间隔排布;所述电池筒由左电池盖和右电池盖对接形成;所述左电池盖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开设有接线开口,底盘一面连接有一左盖体,所述左盖体截面为半圆弧或半框型,所述左盖体远离底盘的端口内接有左端盖;所述右电池盖包括右盖体,述右盖体截面为半圆弧或半框型,所述右盖体远离底盘的端口内接有右端盖;所述左端盖与左盖体连接处一端开设有一电极接口,左端盖与左盖体连接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左凹口;所述右端盖与右盖体连接处一端开设有一电极接口,右端盖与右盖体连接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右凹口;所述左电池盖与右电池盖对接,左盖体与右盖体对接,左端盖与右端盖对接,形成所述电池筒;所述左凹口与右凹口对接形成电池筒的一个电极接口;所述左端盖外表面凸设有代表负极的“-”号浮标,所述右端盖外表面凸设有代表正极的“+”号浮标,所述左端盖与右端盖对接处凸设有箭头浮标,所述箭头浮标指向由左凹口和右凹口对接形成的电极接口;所述电极插片数量为3个,一个电极插片与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连接,另一个电极插片与电池保护板的负极连接,第三个电极插片与电池保护板的信号端连接;所述插拔件的连接凸块数量为3个,每个连接凸块的电极插槽内插设有一电极弹片。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插片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电极插板以及连接于两电极插板同侧端的电极连板,两电极插板与电极连板配合形成倒U型结构,电极插片插设于电极接口,电极插片的一电极插板位于电池筒内侧,另一电极插板位于电池筒外侧;所述电极弹片包括一电极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电极板一面的弹性片,所述电极弹片通过弹性片与位于电池筒外侧的电极插板接触形成导电连接;每根供电线与电极板远离弹性片一面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凸块的电极插槽相对两侧壁上分别开设电极凹口,所述弹性片由一电极凹口伸出至电极插槽外侧,所述供电线与位于另一电极凹口内的电极板表面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开设电极接口的电池筒外壁开设有截面为L型的凹面,电池筒插入插拔腔,所述连接凸块内表面贴附于电池筒外壁的凹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拔件远离电池筒一面间隔凸设有若干连接柱,连接柱上开设连接槽孔,所述连接件内壁沿连接件径向凸设有若干连接片,若干连接片沿连接件周向间隔排布,每个连接片对应一个连接柱,所述连接片表面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杆插设于连接孔和连接槽孔,形成插拔件与连接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柱之间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拔件远离电池筒一面间隔凸设有两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形状为倒L型,两连接块镜像对称设置于插拔件表面,连接块与插拔件表面配合形成连接插槽,所述连接件由左半管和右半管对接形成;所述左半管内壁和右半管内壁分别凸设有与所述连接插槽相配合的连接插板,左半管和右半管对接形成连接件,连接插板插设于连接插槽,形成连接件与插拔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为21700锂电池,电池组内锂电池数量为6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所述电池包,通过电池筒的设计,将电池组装设于电池筒内,电池组与插设于电极接口的电极插片电性连接;
通过插拔件与电池筒的插拔配合,插拔件上电极弹片与电极插片抵接,电极弹片通过电极插片与电池组形成导电连接;
供电接头一端与电极弹片电性连接,另一端与用电设备的供电端电性连接,从而形成电池组-电极插片-电极弹片-供电接头-用电设备的供电电路;
连接件与插拔件的配合设计,连接件作为与用电设备(例如清洗机、吹风机、钻孔机等)和电池包手柄的连接枢纽,设计到用电设备的机体下方(也就是常规的手柄位置连接处)。使用时,将电池包插入到连接件并插接于插拔件的插拔腔,供电接头与用电设备的电机控制板插接,形成供电电路,电池包与手柄为一体,更加地紧凑,电池筒上软胶握柄作为握手手柄,更加地舒适,相同能量WH的情况下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电池组-电极插片-电极弹片的设计形成电池包的通用供电接口,通用性强,可适配多种用电设备;
电池组中的电池采用更高能量密度比的21700锂电池,支持足够大的电流放电以及足够长的续航;
电路板的设计,以及电路板上USB接口、充放电接口以及充放电按钮的配合设计,使得所述电池包支持USB3.0的高电流放电,支持所有手机的快充,且支持市面上所有USB电器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电池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电池组以及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插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电池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底座、透明环以及电池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插拔件、电极弹片以及供电接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电池筒、插拔件以及按片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电极插片和电极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与用电设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中连接件与插拔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池筒,11、电极接口,12、电极插片,121、电极插板,122、电极连板,13、接线开口,14连接开口,15、连接弹片,151、连接凸起,16、插接柱,17、软胶握柄,18、凹面;
2、电池组,21、锂电池,22、电池保护板;
3、插拔件,31、连接凸块,32、插拔腔,33、电极插槽,331、电极凹口,34、电极弹片,341、电极板,342、弹性片,35、支撑板,36、连接柱,361、连接槽孔,37、连接块,371、连接插槽;
4、连接件,41、连接口,42、凸条,43、连接导槽,44、连接片,441、连接孔,45、连接杆,400、连接凸块,401、左半管,402、右半管,403、连接插板;
5、供电接头,51、供电线,52、供电端子;
6、底座,61、电路板,62、USB开口,621、USB接口,63、充放电开口,631、充放电接口,64、充放电控制开口,641、充放电按钮,65、插接管,66、透明环;
7、按片,71、推板,72、插接部;
8、按钮;
10、左电池盖,101、底盘,102、左盖体,103、左端盖,104、左凹口,105、“-”号浮标;
20、右电池盖,201、右盖体,202、右端盖,203、右凹口,204、“+”号浮标;
30、箭头浮标;
100、用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其中,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参见图1~1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筒1,所述电池筒1为两端封闭的管体,所述电池筒1的一封闭端端面外缘沿电池筒1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电极接口11,每个电极接口11内插设有一电极插片12,所述电池筒1的另一封闭端端面开设有接线开口13;电池组2,所述电池组2包括若干锂电池21以及与若干锂电池21电性连接的电池保护板22,所述电池组2装设于电池筒1内,所述电极插片12位于电池筒1内侧端与电池保护板22电性连接;插拔件3,形状为圆盘状,设置于电池筒1开设电极接口11一面外侧,所述插拔件3朝向电池筒1一面外缘沿插拔件3周向间隔凸设有若干连接凸块31,若干连接凸块31与插拔件3配合形成一插拔腔32,所述连接凸块31上开设有电极插槽33,电极插槽33内插设有电极弹片34,所述插拔件3远离电池筒1一面凸设有一支撑板35;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为管体,所述插拔件3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连接件4内侧中部,所述连接件4一开口端连接于用电设备100,并在连接件内插入电池筒1后作为所述用电设备100的手柄;所述电池筒1开设电极接口11一端由连接件4另一开口端插入连接件4内侧并插设于插拔件3的插拔腔32,连接凸块31内表面贴附于所述电池筒1外壁,插设于电极插槽33内的电极弹片34与电极插片12位于电池筒1外侧端接触形成导电连接;供电接头5,所述供电接头5包括若干供电线51以及连接于若干供电线51一端的供电端子52,若干所述供电线51远离供电端子52一端通过电极弹片34与所述电极插片12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接头5通过供电端子52与用电设备100的供电端电性连接;底座6,所述底座6可拆卸地装设于电池筒1开设接线开口13一端。
进一步地,位于其中一个电极接口11两端外侧的电池筒1外壁上分别沿电池筒1轴向开设有连接开口14,每个连接开口14内沿连接开口14长度方向内接有连接弹片15,连接弹片15一端内接于连接开口14,连接弹片15另一端位于连接开口14内侧且该端外表面凸设有连接凸起151,所述插拔件3上的支撑板35凸设于靠近两连接凸起151的插拔件3表面;靠近支撑板35的连接件4外壁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支撑板35相对应的连接口41;按片7,所述按片7位于开设连接口41的连接件4内侧,所述按片7平行支撑板35设置,按片7朝向支撑板35一面通过弹性件(未图示)与支撑板35弹性连接,按片7远离支撑板35一面对应所述连接口41,所述按片7下端面两端分别凸设有推板71,所述推板71朝向支撑板35一面下部与连接弹片15的连接凸起151相抵靠,两所述推板71位于相邻的连接凸块31外侧;所述连接件4内壁沿连接件4轴向凸设有两凸条42,两凸条42沿连接件4周向间隔排布,两所述连接凸起151滑动插设于两凸条42之间;所述按片7远离推板71一端两侧壁分别凸设有一插接部72,所述连接件4内壁凸设有与插接部72相配合的卡接凸块400,所述插接部72插设于卡接凸块400形成卡接结构;按钮8,装设于所述连接件4的连接口41,所述按钮8与按片7远离支撑板35一面连接;所述连接件4内壁沿连接件4径向开设有若干连接导槽43,若干连接导槽43沿连接件4周向间隔排布,所述插拔件3的连接凸块31滑动插设于连接导槽43;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插接部72与卡接凸块400的配合设计,可对按片7设置卡接部72一端进行固定,实现按片7上部固定、下部摆动的结构设计,在需要将电池筒1抽离时,方便按片7对连接弹片15上的连接凸起151施加作用力,便于电池筒1抽离连接件4和插拔件3。
按钮8、按片7、推板71以及连接凸起151的配合设计,可通过按钮8实现电池筒1与插拔件3以及连接件4的分离,提升便利性。
两凸条42与连接凸起151的配合设计,可对两连接凸起151进行限位,保证电池筒1插入的牢固程度。
连接导槽43与连接凸块31的配合设计,可对插拔件3插入连接件4内进行导向,确保插入的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接口11的数量为3个,沿电池筒1周向间隔排布;所述电池筒1由左电池盖10和右电池盖20对接形成;所述左电池盖10包括底盘101,所述底盘101上开设有接线开口13,底盘101一面连接有一左盖体102,所述左盖体102截面为半圆弧或半框型,所述左盖体102远离底盘101的端口内接有左端盖103;所述右电池盖20包括右盖体201,述右盖体201截面为半圆弧或半框型,所述右盖体201远离底盘101的端口内接有右端盖202;所述左端盖103与左盖体102连接处一端开设有一电极接口11,左端盖103与左盖体102连接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左凹口104;所述右端盖202与右盖体201连接处一端开设有一电极接口11,右端盖202与右盖体201连接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右凹口203;所述左电池盖10与右电池盖20对接,左盖体102与右盖体201对接,左端盖103与右端盖202对接,形成所述电池筒1;所述左凹口104与右凹口203对接形成电池筒1的一个电极接口11;所述左端盖103外表面凸设有代表负极的“-”号浮标105,所述右端盖202外表面凸设有代表正极的“+”号浮标204,所述左端盖103与右端盖202对接处凸设有箭头浮标30,所述箭头浮标30指向由左凹口104和右凹口203对接形成的电极接口11;所述电极插片12数量为3个,一个电极插片12与电池保护板22的正极连接,另一个电极插片12与电池保护板22的负极连接,第三个电极插片12与电池保护板22的信号端连接;所述插拔件3的连接凸块31数量为3个,每个连接凸块31的电极插槽33内插设有一电极弹片34。
电池筒1由左电池盖10和右电池盖20对接形成,方便电池组2装入电池筒1内,便于更换电池组2,提升使用便利性。
“+”号浮标105和“-”号浮标204的设计,形成对供电接头5供电线51接线的指示,提升接线效率。
箭头浮标30的设计,可提示使用者将电池筒1插入连接件4内的方向,使得电池筒1外壁设置连接凸起151一面对应连接件4内按片7以及按钮8的位置,方便后续插拔。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插片12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电极插板121以及连接于两电极插板121同侧端的电极连板122,两电极插板与电极连板配合形成倒U型结构,电极插片12插设于电极接口11,电极插片12的一电极插板121位于电池筒1内侧,另一电极插板121位于电池筒1外侧;所述电极弹片34包括一电极板341以及连接于所述电极板341一面的弹性片342,所述电极弹片34通过弹性片342与位于电池筒1外侧的电极插板121接触形成导电连接;每根供电线51与电极板341远离弹性片342一面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凸块31的电极插槽33相对两侧壁上分别开设电极凹口331,所述弹性片342由一电极凹口331伸出至电极插槽33外侧,所述供电线51与位于另一电极凹口331内的电极板341表面电性连接。
电极插片12的两电极插板121与电机连板122的配合设计,使得电极插片12一个电极插板121位于电池筒1内侧端并与电池保护板22电性连接,另一个电极插板121位于电池筒1外侧端并与电极弹片34的弹性片342导电连接,电极插片12与电极弹片34配合形成电池组2与插拔件3之间的导电桥梁,电极弹片34的弹性片342的设计,可在电池筒1插入插拔腔32时,依靠弹性片342的弹性对位于电池筒1外侧端的电极插板121进行挤压,从而形成导电连接,弹性片342与电极板341配合形成电池组2与供电接头5之间的供电桥梁,从而实现最终的电池组向用电设备供电的供电通路,设计巧妙,使用简单,通过插拔即可实现供电、断电。
进一步地,开设电极接口11的电池筒1外壁开设有截面为L型的凹面18,电池筒1插入插拔腔32,所述连接凸块31内表面贴附于电池筒1外壁的凹面18上。
凹面18的设计,保证连接凸块31内表面贴附于电池筒1外壁,确保在电池筒1插入插拔腔32时,依靠弹性片342的弹性对位于电池筒1外侧端的电极插板121进行挤压。
进一步地,所述插拔件3远离电池筒1一面间隔凸设有若干连接柱36,连接柱36上开设连接槽孔361,所述连接件4内壁沿连接件4径向凸设有若干连接片44,若干连接片44沿连接件4周向间隔排布,每个连接片44对应一个连接柱36,所述连接片44表面开设有连接孔441,连接杆45插设于连接孔441和连接槽孔361,形成插拔件3与连接件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45与连接柱36之间为螺纹连接。
插拔件3通过连接柱36与连接件的连接片44形成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插拔件3适配多种用电设备的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21为21700锂电池,电池组2内锂电池21数量为6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使用方式如下:
使用时,以清洗机为例,所述用电设备100为清洗机,电池筒1插入连接件4后作为清洗机的手柄,插拔件3的连接块37与连接件4内壁的连接孔441通过连接杆45连接、装配,将供电接头5的供电端子52插接于清洗剂电机控制板的供电接口,将电池筒1由连接件4远离清洗机柱体的开口端插入连接件4内,电池筒1插入插拔件3的插拔腔32内,电池筒1外壁连接弹片15上的连接凸起151插入连接件4内壁的两凸条42之间,按片7的插接部72插设于卡接凸块400内形成卡接结构,电池筒1插设于插拔件3的插拔腔32并卡接于连接件4内壁,连接插片12位于电池筒1的电极接口11外侧端的电极插板121外表面抵接于电极弹片34的弹性片342,电极弹片34的弹性片342挤压电极插板121,形成导电连接,从而形成电池组2-电极插片12-电极弹片34-供电接头5-用电设备100(清洗机)的供电通路,为清洗机供电;
停止使用时,按下按钮8,按钮8顶推按片7,按片7设置插接部72一端由于卡接于卡接凸块400内形成固定,形成按片7上部固定、下部摆动的结构,按钮8顶推按片7,按片7设置推板71一端摆动,按片7带动推板71推动所述连接弹片15上的连接凸起151,使得连接凸起151与两凸条42分离,抽离电池筒1,使得电池筒1与插拔件3的插拔腔32分离,断开供电。
按片7上部固定、下部摆动的结构设计,方便按片7对连接弹片15上的连接凸起151施加作用力,便于电池筒1抽离连接件4和插拔件3。
由于按片7与支撑板35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当电池筒1抽离插拔腔32以及连接件4后,依靠弹簧的弹性形变,使得按片7带动按钮8回复至连接件4的连接口41内,等待电池筒1的下一次插入。
其中,连接件4的外壁可根据用电设备100的手柄外形设计,可为方形或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连接件4内部为圆形截面管腔即可;
连接件4的设计,使得所述电池包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用电设备,适配性强。
电池组2中的电池采用更高能量密度比的21700锂电池,支持足够大的电流放电以及足够长的续航时间。
实施例2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6内设置有一电路板61,所述电路板61与电池保护板22通信连接;所述底座6底面间隔开设有USB开口62、充电放电开口63以及充放电控制开口64,所述USB开口62内装设有与电路板61电性连接的USB接口621,所述充放电开口63内装设有与电路板61电性连接的充放电接口631,所述充放电控制开口64内装设有与电路板61通信连接的充放电按钮641;所述电池筒1开设接线开口13一端端面间隔凸设有若干插接柱16,所述底座6内底面凸设有与所述插接柱16相配合的插接管65,所述插接柱16插设于插接管65,形成电池筒1与底座6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61远离电池筒1一面沿电路板61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LED灯(未图示),形成对电池筒1内电池组2电量的显示;所述LED灯为多色灯,数量为6个,沿电路板61周向间隔排布;所述底座6与电池筒1之间连接有透明环66,形成对若干所述LED灯的观察;位于连接件4外侧的电池筒1外壁上套设有一软胶握柄17。
所述LED灯的设计可实现对电池筒1内电量的显示,多色LED灯,可以根据编程,最多可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7级电量,实现多级不同的电量显示。软胶握柄17作为握手手柄,更加地舒适。
电路板61以及USB接口621、充放电接口631和充放电按钮641的配合设计,可实现电池组2对外部用电设备(例如手机)的充放电,支持所有手机的快充,且支持市面上所有USB电器的使用,拓展电池包的适用范围。
LED灯的设计,形成对电池组2内锂电池21电量的显示,随着电量的减少,LED灯依次灭灯,LED灯与透明环66的配合设计,便于使用者观察电池组2的剩余电量,方便后续动作的准备。
其中,当供电接头5中的一根供电线51与对应“+”号浮标204的电极弹片34连接,另一根供电线51与对应电池保护板22信号端的电极弹片34连接,并配合充放电按钮641的使用,可使用电池包对用电量要求低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从而有效节约电池包内电池组2的电能消耗,实现合理利用。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参见图12,所述插拔件3远离电池筒1一面间隔凸设有两连接块37,所述连接块37形状为倒L型,两连接块37镜像对称设置于插拔件3表面,连接块37与插拔件3表面配合形成连接插槽371,所述连接件4由左半管401和右半管402对接形成;所述左半管401内壁和右半管402内壁分别凸设有与所述连接插槽371相配合的连接插板403,左半管401和右半管402对接形成连接件4,连接插板403插设于连接插槽371,形成连接件4与插拔件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插拔件3上连接块37的设计,可使得插拔件适用于对接型连接件4的结构设计,从而提升所述电池包的适用范围。
其余同实施例1或2。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
电池筒(1),所述电池筒(1)为两端封闭的管体,所述电池筒(1)的一封闭端端面外缘沿电池筒(1)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电极接口(11),每个电极接口(11)内插设有一电极插片(12),所述电池筒(1)的另一封闭端端面开设有接线开口(13);
电池组(2),所述电池组(2)包括若干锂电池(21)以及与若干锂电池(21)电性连接的电池保护板(22),所述电池组(2)装设于电池筒(1)内,所述电极插片(12)位于电池筒(1)内侧端与电池保护板(22)电性连接;
插拔件(3),形状为圆盘状,设置于电池筒(1)开设电极接口(11)一面外侧,所述插拔件(3)朝向电池筒(1)一面外缘沿插拔件(3)周向间隔凸设有若干连接凸块(31),若干连接凸块(31)与插拔件(3)配合形成一插拔腔(32),所述连接凸块(31)上开设有电极插槽(33),电极插槽(33)内插设有电极弹片(34),所述插拔件(3)远离电池筒(1)一面凸设有一支撑板(35);
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为管体,所述插拔件(3)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连接件(4)内侧中部,所述连接件(4)一开口端连接于用电设备(100),并在连接件内插入电池筒(1)后作为所述用电设备(100)的手柄;所述电池筒(1)开设电极接口(11)一端由连接件(4)另一开口端插入连接件(4)内侧并插设于插拔件(3)的插拔腔(32),连接凸块(31)内表面贴附于所述电池筒(1)外壁,插设于电极插槽(33)内的电极弹片(34)与电极插片(12)位于电池筒(1)外侧端接触形成导电连接;
供电接头(5),所述供电接头(5)包括若干供电线(51)以及连接于若干供电线(51)一端的供电端子(52),若干所述供电线(51)远离供电端子(52)一端通过电极弹片(34)与所述电极插片(12)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接头(5)通过供电端子(52)与用电设备(100)的供电端电性连接;
底座(6),所述底座(6)可拆卸地装设于电池筒(1)开设接线开口(13)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位于其中一个电极接口(11)两端外侧的电池筒(1)外壁上分别沿电池筒(1)轴向开设有连接开口(14),每个连接开口(14)内沿连接开口(14)长度方向内接有连接弹片(15),连接弹片(15)一端内接于连接开口(14),连接弹片(15)另一端位于连接开口(14)内侧且该端外表面凸设有连接凸起(151),所述插拔件(3)上的支撑板(35)凸设于靠近两连接凸起(151)的插拔件(3)表面;
靠近支撑板(35)的连接件(4)外壁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支撑板(35)相对应的连接口(41);
按片(7),所述按片(7)位于开设连接口(41)的连接件(4)内侧,所述按片(7)平行支撑板(35)设置,按片(7)朝向支撑板(35)一面通过弹性件与支撑板(35)弹性连接,按片(7)远离支撑板(35)一面对应所述连接口(41),所述按片(7)下端面两端分别凸设有推板(71),所述推板(71)朝向支撑板(35)一面下部与连接弹片(15)的连接凸起(151)相抵靠,两所述推板(71)位于相邻的连接凸块(31)外侧;
所述连接件(4)内壁沿连接件(4)轴向凸设有两凸条(42),两凸条(42)沿连接件(4)周向间隔排布,两所述连接凸起(151)滑动插设于两凸条(42)之间;
所述按片(7)远离推板(71)一端两侧壁分别凸设有一插接部(72),所述连接件(4)内壁凸设有与插接部(72)相配合的卡接凸块(400),所述插接部(72)插设于卡接凸块(400)形成卡接结构;
按钮(8),装设于所述连接件(4)的连接口(41),所述按钮(8)与按片(7)远离支撑板(35)一面连接;
所述连接件(4)内壁沿连接件(4)径向开设有若干连接导槽(43),若干连接导槽(43)沿连接件(4)周向间隔排布,所述插拔件(3)的连接凸块(31)滑动插设于连接导槽(43);
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内设置有一电路板(61),所述电路板(61)与电池保护板(22)通信连接;
所述底座(6)底面间隔开设有USB开口(62)、充电放电开口(63)以及充放电控制开口(64),所述USB开口(62)内装设有与电路板(61)电性连接的USB接口(621),所述充放电开口(63)内装设有与电路板(61)电性连接的充放电接口(631),所述充放电控制开口(64)内装设有与电路板(61)通信连接的充放电按钮(641);
所述电池筒(1)开设接线开口(13)一端端面间隔凸设有若干插接柱(16),所述底座(6)内底面凸设有与所述插接柱(16)相配合的插接管(65),所述插接柱(16)插设于插接管(65),形成电池筒(1)与底座(6)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61)远离电池筒(1)一面沿电路板(61)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LED灯,形成对电池筒(1)内电池组(2)电量的显示;所述LED灯为多色灯,数量为6个,沿电路板(61)周向间隔排布;
所述底座(6)与电池筒(1)之间连接有透明环(66),形成对若干所述LED灯的观察;
位于连接件(4)外侧的电池筒(1)外壁上套设有一软胶握柄(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接口(11)的数量为3个,沿电池筒(1)周向间隔排布;
所述电池筒(1)由左电池盖(10)和右电池盖(20)对接形成;
所述左电池盖(10)包括底盘(101),所述底盘(101)上开设有接线开口(13),底盘(101)一面连接有一左盖体(102),所述左盖体(102)截面为半圆弧或半框型,所述左盖体(102)远离底盘(101)的端口内接有左端盖(103);
所述右电池盖(20)包括右盖体(201),述右盖体(201)截面为半圆弧或半框型,所述右盖体(201)远离底盘101的端口内接有右端盖(202);
所述左端盖(103)与左盖体(102)连接处一端开设有一电极接口(11),左端盖(103)与左盖体(102)连接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左凹口(104);
所述右端盖(202)与右盖体(201)连接处一端开设有一电极接口(11),右端盖(202)与右盖体(201)连接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右凹口(203);
所述左电池盖(10)与右电池盖(20)对接,左盖体(102)与右盖体(201)对接,左端盖(103)与右端盖(202)对接,形成所述电池筒(1);
所述左凹口(104)与右凹口(203)对接形成电池筒(1)的一个电极接口(11);
所述左端盖(103)外表面凸设有代表负极的“-”号浮标(105),所述右端盖(202)外表面凸设有代表正极的“+”号浮标(204),所述左端盖(103)与右端盖(202)对接处凸设有箭头浮标(30),所述箭头浮标(30)指向由左凹口(104)和右凹口(203)对接形成的电极接口(11);
所述电极插片(12)数量为3个,一个电极插片(12)与电池保护板(22)的正极连接,另一个电极插片(12)与电池保护板(22)的负极连接,第三个电极插片(12)与电池保护板(22)的信号端连接;
所述插拔件(3)的连接凸块(31)数量为3个,每个连接凸块(31)的电极插槽(33)内插设有一电极弹片(3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插片(12)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电极插板(121)以及连接于两电极插板(121)同侧端的电极连板(122),两电极插板与电极连板配合形成倒U型结构,电极插片(12)插设于电极接口(11),电极插片(12)的一电极插板(121)位于电池筒(1)内侧,另一电极插板(121)位于电池筒(1)外侧;
所述电极弹片(34)包括一电极板(341)以及连接于所述电极板(341)一面的弹性片(342),所述电极弹片(34)通过弹性片(342)与位于电池筒(1)外侧的电极插板(121)接触形成导电连接;每根供电线(51)与电极板(341)远离弹性片(342)一面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凸块(31)的电极插槽(33)相对两侧壁上分别开设电极凹口(331),所述弹性片(342)由一电极凹口(331)伸出至电极插槽(33)外侧,所述供电线(51)与位于另一电极凹口(331)内的电极板(341)表面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开设电极接口(11)的电池筒(1)外壁开设有截面为L型的凹面(18),电池筒(1)插入插拔腔(32),所述连接凸块(31)内表面贴附于电池筒(1)外壁的凹面(18)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件(3)远离电池筒(1)一面间隔凸设有若干连接柱(36),连接柱(36)上开设连接槽孔(361),所述连接件(4)内壁沿连接件(4)径向凸设有若干连接片(44),若干连接片(44)沿连接件(4)周向间隔排布,每个连接片(44)对应一个连接柱(36),所述连接片(44)表面开设有连接孔(441),连接杆(45)插设于连接孔(441)和连接槽孔(361),形成插拔件(3)与连接件(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杆(45)与连接柱(36)之间为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件(3)远离电池筒(1)一面间隔凸设有两连接块(37),所述连接块(37)形状为倒L型,两连接块(37)镜像对称设置于插拔件(3)表面,连接块(37)与插拔件(3)表面配合形成连接插槽(371),所述连接件(4)由左半管(401)和右半管(402)对接形成;
所述左半管(401)内壁和右半管(402)内壁分别凸设有与所述连接插槽(371)相配合的连接插板(403),左半管(401)和右半管(402)对接形成连接件(4),连接插板(403)插设于连接插槽(371),形成连接件(4)与插拔件(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21)为21700锂电池,电池组(2)内锂电池(21)数量为6节。
CN201921585652.0U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电池包 Active CN210349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5652.0U CN210349932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5652.0U CN210349932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9932U true CN210349932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5652.0U Active CN210349932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99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1323A1 (ja) * 2020-05-25 2021-12-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WO2022022353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1323A1 (ja) * 2020-05-25 2021-12-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WO2022022353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49932U (zh) 一种电池包
CN107331896B (zh) 一种锂电池及充电宝
CN201985569U (zh) 组合充电器
CN202134941U (zh) 分离式移动电源
CN111942510A (zh) 一种方便拆卸电池包的电动滑板车
CN208548392U (zh) 电池盒及采用该电池盒的电子设备
CN203232966U (zh) 一种免焊接直插式串口接头
CN210576272U (zh) 一种柱状扣式锂电池
CN210258685U (zh) 一种方便拆卸电池包的电动滑板车
CN209844622U (zh) 一种方便移动式家电设备充电的装置
CN209804793U (zh) 用于电动工具的双并电池包
CN209005207U (zh) 带有电池的插座形状积木玩具
CN214754006U (zh) 一种节能锂电池组
CN216958327U (zh) 一种多组合低温使用锂离子电池组
CN213124522U (zh) 可代替普通电池的锂电池包
CN208111831U (zh) USB Hub供电转换插头
CN209265207U (zh) 表具电池位置显示匹配装置
CN217062438U (zh) 一种带充电口的圆柱形电池
CN213637788U (zh) 一种便携式通讯设备故障诊断仪
CN2485805Y (zh) 一种改进型电池充电器
CN212033163U (zh) 一种设有标准充电接口的圆柱电池
CN209896109U (zh) 一种滑板车电池
CN209759860U (zh) 一种便携式熨斗
CN210668484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数码相机的锂离子电池组
CN210665968U (zh)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单体测试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