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1113U - 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1113U
CN210331113U CN201920866726.1U CN201920866726U CN210331113U CN 210331113 U CN210331113 U CN 210331113U CN 201920866726 U CN201920866726 U CN 201920866726U CN 210331113 U CN210331113 U CN 210331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uscitator
shell
support frame
pressing block
emergency de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667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8667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1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1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11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该心肺复苏器包括复苏器外壳、置于所述复苏器外壳内的气囊、置于所述复苏器外壳内的按压块、置于所述按压块下端的联动杆、置于所述联动杆远离所述按压块一端的按压吸盘、置于所述复苏器外壳两侧的支撑结构,所述气囊置于所述按压块上端,所述按压块下端两侧设有弹簧,所述按压块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复苏器外壳连接,所述联动杆一端与所述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另一端穿过所述复苏器外壳与所述按压吸盘连接,所述气囊与自动充放气装置通过充放气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节约人力,能调节按压的力度,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
背景技术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综合医院急诊设有全科、内、外、妇、儿、五官、发热、腹泻等专科诊室。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
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采用的复苏方法主要是按压胸腔心脏或腹部按压。胸外心脏按压,依传统的观点是“心泵机制”,即在胸外按压时,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挤压,使左右心室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心室舒张,血液回心。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是依据腹泵、心泵、肺泵、胸泵等原理进行设计的,救治时负压吸附腔置于患者的中上腹部,利用负压装置排空负压吸附腔气体,使负压吸附腔与患者腹部紧密牢固结合。通过施救者双手握手柄两端,交替地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提拉与按压,改变胸腹内压力使膈肌上下移动,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支持,同时实现在不间断循环状态下给予通气,实现心与肺复苏并举。
心肺复苏器是用于对心跳或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替代人工胸外按压和人工口对口吹气(即人工CPR)的一种医疗设备,它可增加心跳或呼吸骤停患者心脏和脑的血流,并且为后续的除颤、静脉用药、血管重建等治疗过程起到承接作用。
现有的心肺复苏器例如专利号为:CN201620052189.3,专利名称为: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的复苏器需要人工拿着整个装置,不便于操作且浪费人力;专利号为CN201710788727.4,专利名称为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的实用新型专利采用的使按压吸盘按压的结构的可调节性不强,按压吸盘的按压力度不可调控且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该心肺复苏器包括复苏器外壳、置于所述复苏器外壳内的气囊、置于所述复苏器外壳内的按压块、置于所述按压块下端的联动杆、置于所述联动杆远离所述按压块一端的按压吸盘、置于所述复苏器外壳两侧的支撑结构,所述气囊置于所述按压块上端,所述按压块下端两侧设有弹簧,所述按压块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复苏器外壳连接,所述联动杆一端与所述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另一端穿过所述复苏器外壳与所述按压吸盘连接,所述气囊与自动充放气装置通过充放气管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把手,所述第二支撑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复苏器外壳连接,所述把手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端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撑架倾斜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撑架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复苏器外壳的一侧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为一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采用弹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复苏器外壳下端设有通孔,所述联动杆从所述通孔穿过,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联动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节约人力,能调节按压的力度,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气囊与自动充放气装置连接,气囊大小的调节范围广,根据需要可调节气囊内的气体的量,从而使得按压吸盘的按压力度可调节范围广,适用不同的患者的需要;采用的支撑结构方便整个装置的放置,不需要人力支撑,节约人力,第一支撑架设置成倾斜的状态,支撑效果好且空间大方便放置在患者的病床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复苏器外壳、2.气囊、3.按压块、4.联动杆、5.按压吸盘、6.支撑结构、7.充放气装置、61.第一支撑架、62.第二支撑架、63.把手、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该心肺复苏器包括复苏器外壳1、置于所述复苏器外壳1内的气囊2、置于所述复苏器外壳1内的按压块3、置于所述按压块3下端的联动杆4、置于所述联动杆4远离所述按压块3一端的按压吸盘5、置于所述复苏器外壳1两侧的支撑结构6,所述气囊2置于所述按压块3上端,所述按压块3下端两侧设有弹簧,所述按压块3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复苏器外壳1连接,所述联动杆4一端与所述按压块3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4另一端穿过所述复苏器外壳1与所述按压吸盘5连接,所述气囊2与自动充放气装置7通过充放气管路连接。
所述支撑结构6包括第一支撑架61、第二支撑架62以及把手63,所述第二支撑架62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6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62的另一端与所述复苏器外壳1连接,所述把手63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61上端的外侧。
所述第一支撑架61倾斜设计。
所述第一支撑架61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6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61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复苏器外壳1的一侧倾斜。
所述第一支撑架6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62为一整体结构。
所述把手63上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采用弹性材料。
所述复苏器外壳1下端设有通孔11,所述联动杆4从所述通孔11穿过,所述通孔11的直径大于所述联动杆4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双手握住把手63,通过第一支撑架61之间的距离将整个装置的按压吸盘5对准患者胸口的位置,调节自动充放气装置7的充放气的量从而控制气囊2内的气体的进入和吸出的量,当自动充放气装置7给气囊2充气时,气囊2体积开始膨胀,通过按压块3使得联动杆4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按压吸盘5受到向下的压力,按压患者的胸口,达到设定的值时,自动充放气装置7开始从气囊2内吸气,使得强2体积开始变小,按压块3受到弹簧的弹力向上运动到一定位置,按压吸盘在联动杆4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通过按压吸盘5的上下运动,对患者的胸口起到心肺复苏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该心肺复苏器包括复苏器外壳(1)、置于所述复苏器外壳(1)内的气囊(2)、置于所述复苏器外壳(1)内的按压块(3)、置于所述按压块(3)下端的联动杆(4)、置于所述联动杆(4)远离所述按压块(3)一端的按压吸盘(5)、置于所述复苏器外壳(1)两侧的支撑结构(6),所述气囊(2)置于所述按压块(3)上端,所述按压块(3)下端两侧设有弹簧,所述按压块(3)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复苏器外壳(1)连接,所述联动杆(4)一端与所述按压块(3)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4)另一端穿过所述复苏器外壳(1)与所述按压吸盘(5)连接,所述气囊(2)与自动充放气装置(7)通过充放气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6)包括第一支撑架(61)、第二支撑架(62)以及把手(63),所述第二支撑架(62)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6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62)的另一端与所述复苏器外壳(1)连接,所述把手(63)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61)上端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61)倾斜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61)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6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61)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复苏器外壳(1)的一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6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62)为一整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3)上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采用弹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苏器外壳(1)下端设有通孔(11),所述联动杆(4)从所述通孔(11)穿过,所述通孔(11)的直径大于所述联动杆(4)的直径。
CN201920866726.1U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31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6726.1U CN210331113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6726.1U CN210331113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1113U true CN210331113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85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67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31113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11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3540A (zh) * 2021-07-13 2021-11-1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离心助力式心肺复苏辅助服
CN118021597A (zh) * 2023-12-29 2024-05-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内科心血管病治疗辅助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3540A (zh) * 2021-07-13 2021-11-1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离心助力式心肺复苏辅助服
CN118021597A (zh) * 2023-12-29 2024-05-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内科心血管病治疗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88201B1 (en) Active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cardiac assist/support device
JP3857309B2 (ja) 心肺蘇生のための活動的圧迫/解放装置
CN109620694A (zh) 一种急诊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辅助设备
JP2014503294A (ja) 呼吸を補助するシステム、デバイスまたは方法
CN111494194A (zh) 一种气动机械式胸腹联动交互自动按压机
CN210331113U (zh) 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器
US12076293B2 (e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using chest compressions synchronised with alternating press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N109771259A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急诊科用心肺复苏装置
CN207412380U (zh) 一种急救用语音控制的心肺复苏仪
CN209108352U (zh)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新型呼吸器
CN109363921A (zh) 一种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
CN205434614U (zh) 胸廓辅助呼吸装置
CN109431741B (zh) 一种心内科应急检测固定架
CN213608121U (zh) 一种急诊科医疗心肺复苏装置
CN204582208U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
CN2317855Y (zh) 人工心肺复苏器
CN210096316U (zh) 新生儿心肺复苏提示器
CN203749822U (zh) 手套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装置
CN208785509U (zh) 一种心内抢救用的人工呼吸装置
CN114587978A (zh) 一种重症护理用心脏复苏负压装置
CN2543514Y (zh) 胸腹同步按提式主动深呼吸等效复苏器
CN206482831U (zh) 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腹部心肺复苏器
CN215961061U (zh) 穿戴式心肺复苏机
CN214285831U (zh) 一种提拉式人工腹部按压板
CN210991348U (zh) 一种心血管外科手术后护理舒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