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88470U - 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88470U
CN210288470U CN201921151757.5U CN201921151757U CN210288470U CN 210288470 U CN210288470 U CN 210288470U CN 201921151757 U CN201921151757 U CN 201921151757U CN 210288470 U CN210288470 U CN 210288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ing
pile
soil
piles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517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彦鹏
魏真红
杨奎斌
李亚胜
张琦
侯喜楠
吕向向
杜一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1517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88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88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88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该支挡结构包括临空侧支护桩(8),形成桩板墙组合结构的挡土侧支护桩(2)和挡土板(3),以及连接这两种支护桩的横梁(6)和斜梁(5);所述斜梁(5)的倾斜方向是由挡土侧至临空侧向下倾斜,所述横梁(6)和斜梁(5)间隔设置并且两者形成的平面垂直于所述桩板墙组合结构;两种支护桩的桩顶均设有各自的冠梁,相邻两根临空侧支护桩(8)之间通过连梁(9)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支挡结构具有轻型、易施工,经济可靠、受力合理、节约工期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建筑用地的日益紧缺,使得削山造地工程大量出现,随之而来出现了大量的高填方边坡支挡工程。但因其边坡土体与其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较高,相互影响较大,经常由于支挡方案选择的不合理,导致高填方边坡的支挡效果收效甚微,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目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主要有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锚杆锚定板式挡土墙、排桩及加筋挡土墙。但是这些支挡结构具有如下缺点:
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墙,因其支挡高度受限,不适合用于高边坡的支护;而且在高边坡支护工程中,重力式挡土墙也存在墙身截面过厚而不经济的问题,悬臂式挡土墙也存在桩截面过大而不经济的问题。
锚定板式挡土墙虽然能用于高填方边坡支挡,但由于锚定板受力面积小,容易在坡顶位置产生拉裂裂缝,从而造成雨水下渗,产生次生破坏,影响边坡整体稳定性。排桩主要用于挖方边坡和深基坑支护,不宜用于填方边坡,尤其是高填方边坡。
加筋挡土墙属于被动支挡结构,无法满足对水平方向的位移控制较严格的工程的要求。
基于此,亟需一种受力合理、结构牢靠且经济的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受力合理、结构牢靠且经济的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包括临空侧支护桩,形成桩板墙组合结构的挡土侧支护桩和挡土板,以及连接这两种支护桩的横梁和斜梁;所述斜梁的倾斜方向是由挡土侧至临空侧向下倾斜,所述横梁和斜梁间隔设置并且两者形成的平面垂直于所述桩板墙组合结构;两种支护桩的桩顶均设有各自的冠梁,相邻两根临空侧支护桩之间通过连梁实现连接。
优选的,所述临空侧支护桩、所述挡土侧支护桩的底部桩端到达持力层并且嵌固端长度不小于桩长的1/3。
优选的,所述临空侧支护桩、所述挡土侧支护桩的底部桩端嵌入持力层不小于1.5m。
优选的,两两所述临空侧支护桩之间、两两所述挡土侧支护桩之间间距为3~4m。
优选的,还包括无压力仰斜式排水管,其用于一端设在高填方边坡里,另一端从所述挡土板上引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挡土侧桩板墙组合结构和临空侧桩之间通过横梁和斜梁连接形成稳定的桩板空间框架支挡结构,其中,横梁、斜梁和支护桩组成了三角形稳定支护体系,既加强该支挡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又能很好地传递上部传来的荷载(受压的横梁和受拉的),受力合理,最大限度的将上部坡体传递的滑坡推力和土压力传递到支护桩嵌固端的稳土层即持力层中。
2、本实用新型利用空间框架协同工作,利用斜梁、横梁对上部荷载进行很好的传递,而且经软件分析计算得出,斜梁对挡土侧和临空侧桩之间力的传递和整体稳定性的贡献特别明显,相对传统仅用横梁连接挡土侧和临空侧支护桩的结构而言支护效果更为显著,对边坡水平位移的控制效果更加显著。
3、桩板后填土的压实情况对本实用新型的支护效果影响较低,能很好地规避桩后填土的压实系数达不到要求而造成的稳定性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合理的利用了土拱效应,进行桩板合理搭配,不仅安全可靠、经济而且结构形式美观。
4、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属于传统逐层支模浇筑施工,施工方便,同时对施工人员而言也更加安全。
5、综上,本实用新型支挡结构具有轻型、易施工,经济可靠、受力合理、节约工期等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图中:1—桩板后填土,2—挡土侧支护桩,3—挡土板,4—挡土侧桩冠梁,5—斜梁,6—横梁,7—临空侧桩冠梁,8—临空侧支护桩,9—连梁,10—地面线,11—挡土侧支护桩嵌固段,12—临空侧支护桩嵌固段,13—无压力仰斜式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该支挡结构包括临空侧支护桩8,形成桩板墙组合结构的挡土侧支护桩2和挡土板3,以及连接这两种支护桩的横梁6和斜梁5,斜梁5的倾斜方向是由挡土侧至临空侧向下倾斜;横梁6和斜梁5间隔设置并且两者形成的平面垂直于桩板墙组合结构;两种支护桩的桩顶均设有各自的冠梁,相邻两根临空侧支护桩8之间通过连梁9实现连接。
即:挡土侧支护桩2和临空侧支护桩8、横梁6、斜梁5、挡土侧桩冠梁4和临空侧桩冠梁7组成一榀框架,不同榀框架之间通过连梁9进行连接,进而组成整个高边坡空间框支挡结构。并且相邻挡土侧支护桩2之间设有挡土板5,用于支挡桩板后填土1。
其中,为节省材料,临空侧支护桩8的高度可以不与挡土侧支护桩2一致,其桩顶设至最顶层斜梁5斜向下的末端即可。
两种支护桩都有一定深度的嵌固段,具体深度设置可以为:桩端到达持力层并且嵌固端长度不小于桩长的1/3,确保该结构能提供抵抗桩后土体的滑坡推力和土体压力产生的水平推力。进一步地,桩端嵌入持力层不小于1.5m。
两两临空侧支护桩8之间、两两挡土侧支护桩2之间间距为3~4m,大大节省了支护所用的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凸显该结构的经济价值。
进一步地,若桩板后填土1中含水率较高或者有裂隙水等,可以增加无压力仰斜式排水管13,其用于一端设在高填方边坡里,另一端从挡土板3上引出,倾斜坡度一般在4%~6%之间,具体长度和间距根据现场具体含水率的大小确定,布置原则为满足排水要求即可。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滑坡推力较大,本空间框架支挡结构还可以同预应力锚索或者预应力锚杆等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控制坡体水平位移的效果。
基于上述内容公开的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以下针对其施工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1)根据边坡纵横断面,计算出该高填方边坡的水平土压力和下滑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确定出挡土侧支护桩2和临空侧支护桩8这两种支护桩的尺寸,两种支护桩间距,横梁6,连梁9,斜梁5和挡土板3的尺寸和高度。
(2)放线定位,沿边坡支护方向两根为一组,采用旋挖钻进行支护桩成孔,保证支护桩进入持力层。
(3)成孔完成后,下支护桩体钢筋笼,绑扎横梁6,斜梁5,挡土板3的钢筋,进行整体支模,浇筑混凝土,其中每4m一层,分层浇筑,直到桩顶设计标高位置,然后进行冠梁施工,增强整体性。
其中,桩板墙组合结构为整体现浇,以保障该桩板支支护体系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桩板空间框架支挡结构用于对高填方边坡的加固和防护工程中,不仅对高填方边坡的支护性能良好,而且在挖方边坡中也能起到很好的的加固效果。在高边坡加固过程中能很好地规避桩后填土的压实系数达不到要求而造成的稳定性问题,同时因其空间刚架支挡结构的受力合理,对边坡水平位移的控制效果较显著,而该结构的施工方法安全可靠,且施工简便、快捷、而且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不高,大大节约经济和时间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挡结构包括临空侧支护桩(8),形成桩板墙组合结构的挡土侧支护桩(2)和挡土板(3),以及连接这两种支护桩的横梁(6)和斜梁(5);所述斜梁(5)的倾斜方向是由挡土侧至临空侧向下倾斜,所述横梁(6)和斜梁(5)间隔设置并且两者形成的平面垂直于所述桩板墙组合结构;两种支护桩的桩顶均设有各自的冠梁,相邻两根临空侧支护桩(8)之间通过连梁(9)实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空侧支护桩(8)、所述挡土侧支护桩(2)的底部桩端到达持力层并且嵌固端长度不小于桩长的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空侧支护桩(8)、所述挡土侧支护桩(2)的底部桩端嵌入持力层不小于1.5m。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两所述临空侧支护桩(8)之间、两两所述挡土侧支护桩(2)之间间距为3~4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压力仰斜式排水管(13),其用于一端设在高填方边坡里,另一端从所述挡土板(3)上引出。
CN201921151757.5U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 Active CN210288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1757.5U CN210288470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1757.5U CN210288470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88470U true CN210288470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3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51757.5U Active CN210288470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884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3069A (zh) * 2020-11-30 2021-02-09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填方边坡滑动后的坡体微型桩加固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50186A (zh) * 2021-08-23 2021-10-26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陡坡路基三排式桩板墙结构
CN119531393A (zh) * 2025-01-22 2025-02-28 福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滑坡复合护坡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3069A (zh) * 2020-11-30 2021-02-09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填方边坡滑动后的坡体微型桩加固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50186A (zh) * 2021-08-23 2021-10-26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陡坡路基三排式桩板墙结构
CN119531393A (zh) * 2025-01-22 2025-02-28 福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滑坡复合护坡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5354Y (zh) 陡坡路基支挡加固结构
CN102352632B (zh) 一种锚杆板桩组合结构及其加固斜坡一侧高填方体的方法
CN210288470U (zh) 一种高填方边坡支挡结构
CN202323970U (zh) 边坡联合加固系统
CN110820793A (zh) 一种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复合基础及施工方法
CN107964979A (zh) 一种输电线路组合结构装配式承台锚杆基础
CN107288138A (zh) 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的防治结构与施工方法
CN101153494A (zh) 用于边坡加固的地下梁-桩框架结构
CN104863177A (zh) 一种复合式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919592U (zh) 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
CN111101526A (zh) 一种用于红黏土基坑基于微型钢管桩的垂直开挖支护体系
CN208533542U (zh) 一种采用三级梯次联合体系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08088311U (zh) 桩后反压减弯型桩板支护结构
CN210104765U (zh) 一种软弱地质边坡的高大支挡结构
CN105297763A (zh) 一种山区输电线路装配式柔性半掏挖基础
CN111549804B (zh) 一种路堑边坡加强型被动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30986A (zh) 桩后反压减弯型桩板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5171537U (zh) 一种山区输电线路装配式柔性半掏挖基础
CN111910671A (zh) 一种预应力锚杆联合掏挖复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16893755U (zh) 山区组合式输电塔围锚墩基础结构
CN207314353U (zh) 一种应用于基坑的支护结构
CN211898427U (zh) 一种用于红黏土基坑基于微型钢管桩的垂直开挖支护体系
CN210002431U (zh) 山区栈道景观平台复合基础结构
CN214143789U (zh) 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
CN214301763U (zh) 一种临时基坑支护和永久边坡支护相结合的绿色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